1樓:匿名使用者
封禪的實際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或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封禪起源。 漢代班固《 白虎通義 》說:
「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公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
始受命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五經通義 》曰:「 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
」這似乎純粹出於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於天,向天告太平,對佑護之功表示答謝,當然更要報告帝王的政績如何顯赫。 泰山封禪 刻石封禪的具體儀式富有象徵性。班固說:
「故公升封者,增高也;下禪梁父之基,廣厚也;刻石紀號者,著己之功績以自效也。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報天,附梁父之阯以報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於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白虎通義》《 禮記正義 》雲:
「祭天則燔柴也,天謂日也; 祭地, 瘞者,祭月也。」原來封禪的種種目的與象徵,都包含著一層更為深潛的意識:溝通天人之際,協調天、地、神、人之間的關係,使之達到精神意志與外在行為的和諧統一。
秦始皇封禪 秦朝統一中國後,始皇帝於二十八年(西元前219年)巡行東方,先到鄒嶧山,行祭禮,刻石頌秦功業。同時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禪禮儀,眾儒生諸説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
在岱頂行登封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時祭文和祭禮秘而不傳。
其實質則為鞏固皇權,****,帶有一種君權神授的意味 編輯本段漢武帝封禪 元封元年(西元前110年)三月,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之後,東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
至梁父山禮祠「地主」神;其後舉行封祀禮,在山下東方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行封祀禮之後,武帝獨與侍中奉車子候登泰山,行登封禮;第二天自岱陰下,按祭后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封禪結束後,漢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賀,並改年號元鼎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縣奉祀泰山,名為奉高縣。此後,漢武帝又曾五次來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編輯本段漢光武帝封禪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 1500 餘人整修山道,騶騎3000餘人在登封台上壘方石。十五日開始齋戒,二十二日在泰山下東南方燔柴祭天。禮畢,乘輦登山,至岱頂少憩後更衣行封禮。
二十五日禪梁父山,改年號為建武中元。 編輯本段唐高宗封禪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 唐高宗率文武百官、 扈從儀仗,武后率內外命婦,封禪車乘連綿數百里,隨行的還有突厥、于闐、波斯、 天竺國、倭國、新羅、百濟、高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十二月雲集泰山下,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處建圓丘祀壇,上面裝飾五色土,號「封祀壇」;在山頂築壇,廣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號「登封壇」;在社首山築八角方壇,號「降禪壇」。
次年正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壇」祀天;次日登岱頂,封玉策於「登封壇」;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禪壇」祭地神,高宗行初獻禮畢,武后公升壇亞獻。封禪結束後在朝覲壇接受群臣朝賀,下詔立「登封」、「降禪」、「朝覲」三碑,稱封祀壇為「舞鶴臺」、登封壇為「萬歲臺」、降禪壇為「景雲台」,改元乾封,改奉高縣為幹封縣。 編輯本段唐玄宗封禪 唐玄宗於開元十二年(725年)十月率百官、貴戚及外邦客使,東至泰山封禪。
封禪禮沿襲乾封舊制。封禪後, 封泰山神為「 天齊王」,禮秩加三公一等,玄宗親自撰書《紀泰山鉻》,勒於岱頂大觀峰,並令中書令張說撰《封祀壇頌》、侍中源乾曜撰《 社首壇頌 》、禮部尚書蘇?撰《朝覲壇頌》,均勒石紀德。
編輯本段宋真宗封禪 大中祥符元年(2023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發,千乘萬騎,東封泰山。改乾封縣為奉符縣;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封泰山女神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頂唐摩崖東側刻《謝天書述二聖功德銘》。詔王旦撰《封祀壇頌》、王欽若撰《社首壇頌》、陳堯叟撰《朝覲壇頌》,各立碑山下。
現唯王旦《封祀壇頌碑》尚存於岱廟院內。
2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封禪不是每個統治都會做的,甚至有些皇帝想都不敢想,它需要很強的經濟實力做依託的。因為泰山自古以來就是受華夏民族重視,最高權力之一的象徵。帝王為昭高天下,顯是皇室的權威,將盛世與民共享,在我印象封禪最多的皇帝是武則天,她曾封過3次
3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古代時期,帝王在登基稱帝之後大都要去泰山封禪。這是一種大規模的祭祀活動,和古代人們對宗教信仰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
封禪封什麼呢?按照古人的觀點,泰山乃是五岳之首,上通到天,泰山下面的一座小山(梁父)是下到地府。所說封禪,便是在泰山上築土成壇,燔柴(燒柴禾)在壇頂,以祭天,此稱叫「封」。
在泰山下面的小山(梁父)上選擇一塊地方(稱為折)瘞埋祭品,叫做禪。兩方面合而稱為「封禪」。原始的宗教觀念主要是向自然界各種事物與現象的崇拜,像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風雨、雷電等等,都很可能成為崇拜的物件。
當人們的思維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像這種繁雜絮多的信仰也得到進一步概括與歸納,產生出天和地的觀念。人們把日月星辰歸結於天,山川湖海歸結於地,對天地的信仰也得以形成。泰山封禪便是這種信仰的一種表現。
泰山封禪乃是建立於帝王的統治「受命於天」觀念的基礎之上的。帝王也在自己的統治獲得一定成績後,去泰山封禪,也意味著對天地之神報告太平並且致以謝意,感謝他們讓國家風調雨順、民生安樂的功勞;另一方面,在泰山封禪同時證明著自己的統治也是受命於天的。
傳說中無懷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須、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都曾經去泰山封過禪。因此推斷,可能向天地信仰的起源相當古遠。
有關封禪泰山還有很多傳說,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據說也曾去過泰山封禪,並且歸途中避雨的松樹,也被稱做「五大夫松」。
為何皇帝都會選擇在泰山進行封禪呢?
4樓:冷眼觀娛樂圈
泰山在古人眼中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中國境內名山大川不少,為什麼只有泰山成為封禪的聖地?
首先,泰山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古人崇拜東方、蒼天、太陽、高山,而泰山是中國東部地區最高的山,在那裡既能第一時間看到太陽公升起,也便於皇帝與天近距離的溝通,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皇帝想到泰山來封禪。
其次就是泰山地處黃河流域下游,這一帶在遠古相對比較發達,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所以到這裡祭祀更多的是與古代的先聖進行交流,也是古代帝王到泰山進行封禪的另乙個原因。
第三個也是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古代皇帝通過效仿先人封禪泰山,宣揚自己的豐功偉業,塑造自己的光輝形象,提公升自己的歷史份量。
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引用《管子·封禪》說:「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後經司馬遷確認,有十二位遠古帝王曾先後封禪泰山,他們是:
無懷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氏、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對此,東漢哲學家王充在《論衡·書虛》中也有記載:「為王太平,開封泰山,泰山之上,封可見者七十有二。
」可見,早在遠古時期,泰山封禪就已經成為聖明帝王所必須舉行的國家大典。
這些遠古帝王,要麼是華夏祖先,要麼是明君賢主,都為中華民族做出過卓越貢獻。在後來的皇帝們看來,能夠重溫遠古帝王的光輝歷程,能夠在泰山封禪方面與之並駕齊驅,絕對是一件無上榮光的事情。
封禪活動是封建帝王為了鞏固皇權、統一思想、****的一種政治手段,歷代帝王通過封禪、朝拜、祭祀泰山,無不是藉此樹立自己的至尊地位,證明自己的橫空出世,鞏固自己的封建統治。正是由於歷朝歷代帝王對泰山的頂禮膜拜,才使泰山封禪在中國封建王朝起到了舉足輕重的政治象徵作用,並成為每一位皇帝畢生追求的大事。
5樓:抉擇誰吧
泰山是乙個偉大的山峰,這麼多年從來就沒有被摧毀,自然就選擇在那裡,希望江山永固。
6樓:無崖子浪逍遙
無非就是想要讓自己的這個形勢變得更加威嚴一點。
7樓:半憂鬱少年嗚
因為泰山是五岳之首,會象徵著皇帝是天下之首。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泰山是五岳之首啊,人心齊泰山移嘛。
9樓:愛好是個悲催
因為第一代封禪是在泰山進行,後續的人只是遵循傳統而已。
10樓:在菩提樹下的貓
泰山是比較高的一座山,古時候很看重風水,還有一直都在此進行的經驗。
11樓:阿達水電費
泰山是最高的山峰,他們肯定要去泰山
1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泰山比較有名,好像五岳歸來不看山說的就是泰山吧。
13樓:個非凡哥
泰山可是五岳之峰,相信明白的人都會去泰山的
古代皇帝為什麼都會選擇在泰山進行封禪?
14樓:越天雅
我覺得是因為泰山這個地名兒的原因,因為一國皇帝,他就有如乙個國家的泰山。如果他做了什麼事情,那麼對於整個朝廷整個國家都是很轟動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泰山這個名字比較好,所以古代皇帝都會選在這裡進行封禪
16樓:你的宋吖
我覺得是因為古代的皇帝覺得泰山離天很接近,所以借這個好兆頭,然後在泰山封禪
17樓:奔向閒雲的野鶴
因為泰山自古以來就是感覺特別神聖,而且有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
18樓:不要煩人的煩惱
我覺得的這是自古以來就形成的觀念意識,泰山位於中國版圖的最東邊,當時人比較喜歡東邊的事物吧
19樓:薛無依
所謂封禪,其實就是祭祀天地。封是祭天,禪是祭地。而泰山因為其太過高聳,被古人誤以為是天下第一山,是最接近天的地方,所以才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泰山頂祭天,再在泰山下樑父山云云山祭地!
其實,泰山封禪的歷史古來有之,據傳從遠古的三皇五帝到上古時期的堯舜禹一共有十二位前賢聖王在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而有史記載的也有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六位帝皇。
秦始皇是有史記載的第乙個舉行泰山封禪大典的皇帝,他通過封禪儀式祭拜天地,至高演繹了一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局面,自稱為朕,代天牧民,是為始皇帝。其實所謂的封禪大典,更像是西方國家的加冕,由天地神靈加持,讓自己的權威更加正統,只是由儀式中的天命取代了教皇!
此後的幾位帝皇,也都是自認治國有方國泰民安,功勞可堪比三皇五帝一般豐功偉績的明君,至少也是獲得了下屬言官諍臣的認可的。因為其實想去泰山封禪的皇帝歷來有之,但大部分因為自愧不如又或是臣下勸阻就只能作罷,像春秋五霸的齊桓公,像唐太宗李世民,像朱元璋,像康熙和乾隆……
但雖說是很多皇帝都想在泰山封禪,但也還是皇帝不去泰山而選擇別的地方祭祀天地的。像武則天,因為信佛,他選擇封禪的地方是嵩山。還有明清時候的皇帝,他們祭祀天地的地方是皇城裡面的天地壇。
因為總得敬重天地,總得祈求風調雨順!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正統更加根深蒂固!
為何皇帝都會選擇在泰山進行封禪呢
泰山在古人眼中視為 直通帝座 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 泰山安,四海皆安 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中國境內名山大川不少,為什麼只有泰山成為封禪的聖地?首先,泰山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古人崇拜東方 蒼天 太陽 高山...
古代皇帝為什麼喜歡九這個數字,「九五之尊」為何「九」這個數字在中國古代那麼的重要?
九為大數,至陽 單數為陽,雙數為陰 正好符合古代帝王的自我定位 因為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發明十 九是單數的極點,象徵著帝王在人間的地位也是極點 九非盡數,乃是無窮。比如 九五之尊,九條龍。以及春秋的九鼎,都是身份的象徵。九九歸一登峰造極 皇帝之大莫過於天 九 是單數最高,象徵至尊,與帝王為人間至尊一樣...
在古代中國,泰山的名譽為何比喜馬拉雅山更大
泰山是我國最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山,為五岳之尊,被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盤桓與於濟南 長清 肥城 泰安之間,方圓426平方公里。主峰在泰安市境內,海拔1545公尺。在我國的古代神話傳說中,天地萬物之祖盤古氏死後,頭部化作東嶽泰山。據梁人任日方撰的 述異記 昔,盤古之死也,頭為四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