贍養老人有什麼意義,關於贍養老人有什麼明確規定嗎?

2021-03-19 00:17:28 字數 1933 閱讀 5077

1樓:華律網

贍養是為人子女的法定義務,當父母年邁的時候,是需要履行贍養義務的。贍養不僅是指精神方面的贍養,還包括物質方面的,是需要支付贍養費,陪伴父母的。那麼,兩個兒子如何贍養老人?

中國《婚姻法》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 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僅發生在婚生子女與父母間,而 且也發生在非婚生子女與生父母間,養子女與養父母間和繼子女與履行了扶養教育義務的繼父母之間。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1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所以完整的贍養義務包括物質供養,精神慰藉,生活照料3個方面。

2樓:愛穿拖鞋

贍養與孝順的含義。

贍養是義務,是法律強制的。

孝順是從內心想對父母好,回報父母,不需要法律約束。

3樓:nice預言帝

什麼叫意義。是出於血濃於水的親情,是責任

4樓:匿名使用者

你也有老的一天~自己想想~~

5樓:萌萌噠的我

父母養大了你,你不應該回報嗎?

6樓:好尷尬呀

那你爸媽養你大有什麼意義?

贍養老人有什麼意義?

7樓:華律網

贍養是為人子女的法定義務,當父母年邁的時候,是需要履行贍養義務的。贍養不僅是指精神方面的贍養,還包括物質方面的,是需要支付贍養費,陪伴父母的。那麼,兩個兒子如何贍養老人?

中國《婚姻法》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 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僅發生在婚生子女與父母間,而 且也發生在非婚生子女與生父母間,養子女與養父母間和繼子女與履行了扶養教育義務的繼父母之間。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1條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所以完整的贍養義務包括物質供養,精神慰藉,生活照料3個方面。

8樓:緣曾來過

父母把我們拉扯**,成家立業,幾十年光景過去了,為我們付出的是無怨無悔的親情大愛,當父母老了,走不動了,年老體衰了,做兒女的,就應當照應老人的飲食起居、思想情感的互動交流,說報答父母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傳承親情之間的呵護和關愛,人生才能得以圓滿

關於贍養老人有什麼明確規定嗎?

9樓:吉豐醫藥

老人的所有子女都有贍養老人的義務。

照顧孤寡老人有什麼意義?求解

10樓:小木木喲哎

1、從老人

的角度來說,可以稍微撫慰老人的孤獨寂寞,稍微緩解老人一種垂垂老矣的消極厭世心態和對子女的思念之情,可以給老人帶來微暖帶來笑顏。

2、從自身的角度來說,可以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在照顧老人的過程中可以學到怎樣和老人交流,可以學到怎樣照顧他人,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幫助別人使自己快樂」的深刻含義。

3、從老人子女的角度來說,他或她也許因為無奈才離開父母,也許是覺得其累贅而選擇拋棄父母(此點不討論無子女的孤寡老人),但能夠代為照顧老人,作為孩子的心中總是感謝的。

11樓:楊必宇

孤寡老人是指無配偶,無子女,沒人照顧,年紀超過60周歲,喪失勞動能力的人。

「孤、寡」在語義中,指的是無兒無女無依無靠的老人。然而,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這兩個詞加上「朕」卻是最高統治者皇帝的自稱。

戲曲曲藝類文藝作品或傳奇**中常有所謂皇帝「稱孤道寡」,這其實是錯誤的,只有先秦的諸侯以及後來的一些諸侯王或割據一方的軍閥才自稱「孤」或者「寡人」,真正意義上的皇帝是不大會自降身份「稱孤道寡」的。

贍養老人問題,關於贍養老人的問題

在法律上來說,是合理的!在生活或者社會習慣來說,有點不合理!這就看你們怎麼處理了!訴諸法庭,女兒們肯定輸 私了,那大家坐下了談了,談成什麼樣都可以,沒人反對!例外,糾正一下你的觀點,如果老人還健在,他的財產就不叫遺產!遺產是財產所有人這去世以後,才叫遺產!老人在世,有權以任何方式處理自己的合法財產!...

關於贍養老人,關於贍養老人的法律規定

先說法律上,你的撫養權不是你小姑子老公才有爺爺其他4位兒子都有,爺爺撫養權應該先又他的兒子優先。不過要是人家有困難,應該又生活條件最好的撫養。在道德上說,生活在小康家庭,而家裡有空可以照顧老人家就一起生活吧。別把老人當包袱,你也會老。現在看到很多老人被家人丟到老人院,多可憐。坐在椅子看太陽下山,沒人...

關於贍養老人有怎樣的規定關於贍養老人的法律有哪些?

這個問題不能片面的談論孝順與否。因為首先,什麼是孝順。每個月給老人很多的錢,卻很少去看望老人。這叫孝順嗎?每天都陪著父母,照顧父母的飲食起居,雖然日子過的很拮据,沒有給老人買過新衣服,天天粗茶淡飯。這是否能說不孝順?人的年紀大了,不一定關注物質上的好壞。可能更能打動老人的,是心理上的關懷,精神上的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