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是誰 有何事蹟,周公的主要事蹟是什麼?

2021-03-17 08:27:32 字數 5390 閱讀 5679

1樓:失眠瞌睡蟲

周公姬旦,又名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北),史稱周公。是西周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周公是周武王姬發的母弟。他在周滅商之戰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滅商2年後,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

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們散布流言蜚語,說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謀害成王,篡奪王位。周公聞言,便對太公望和召公爽說:

「我所以不顧個人得失而承擔攝政重任,是怕天下不穩。如果江山變亂,生民塗炭,我怎麼能對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對我的重托呢?」周公又對將要襲其爵,而到魯國封地居住的兒子伯禽說:

「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論身份地位,在國中是很高的了。但是我時刻注意勤奮儉樸,謙誠待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賢人。你到魯國去,千萬不要驕狂無忌。

」不久,管叔、蔡叔勾結紂王的兒子武庚,並聯合東夷部族反叛周朝。周公奉成王命,率師東征。經3年的艱苦作戰,終於討平了叛亂,征服了東方諸國,收降了大批商朝貴族,同時斬殺了管叔、武庚,放逐了蔡叔。

鞏固了周朝的統治(參見周公東徵)。

周公平叛以後,為了加強對東方的控制,正式建議成王把國都遷到洛邑(今洛陽)。同時把在戰爭中俘獲的大批商朝貴族即「殷頑民」遷居洛邑,派召公爽在洛邑駐兵8師,對他們加強監督。另外,周公封小弟康叔為衛君,令其駐守故商墟,以管理那裡的商朝遺民。

他告誡年幼的康叔:商朝之所以滅亡,是由於紂王酗於酒,淫於婦,以至於朝綱混亂,諸侯舉義。他囑咐說:

「你到殷墟後,首先要求訪那裡的賢人長者,向他們討教商朝前興後亡的原因;其次務必要愛民。」周公又把上述囑言,寫成《康誥》、《酒誥》、《梓材》三篇,作為法則送給康叔。康叔到殷墟後,牢記周公的叮囑,生活儉樸,愛護百姓,使當地吏民安居樂業。

建都洛邑後,周公開始實行封邦建國的方針。他先後建置71個封國,把武王15個兄弟和16個功臣,封到封國去做諸侯,以作為捍衛王室的屏藩。另外在封國內普遍推行井田制,將土地統一規劃,鞏固和加強了周王朝的經濟基礎。

為了進一步鞏固周朝政權,周公還「制禮作樂」,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維護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級的典章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諡」制、「法」制、「嫡長子繼承」制和「樂」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長子繼承制和貴賤等級制。

在殷商時,君位的繼承多半是兄終弟及,傳位不定。周公確立的嫡長子繼承制,即以血緣為紐帶,規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長子繼承。同時把其他庶子分封為諸侯卿大夫。

他們與天子的關係是地方與**、小宗與大宗的關係。周公還制定子一系列嚴格的君臣、父子、兄弟、親疏、尊卑、貴賤的禮儀制度,以調整**和地方、王侯與臣民的關係,加強**政權的統治。

周公攝政6年,當成王已經長大,他決定還政於成王。在還政前,周公作《無逸》,以殷商的滅亡為前車之鑑,告誡成王要先知「稼穡之艱難」,不要縱情於聲色、安逸、遊玩和田獵。然後「還政成乏,北面就臣位」。

周公退位後,把主要精力用於制禮作樂,繼續完善各種典章法規。年老病終前,他叮囑說:「一定要把我葬在洛邑,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離開成王」。不久辭世。

點評:周公旦是西周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其在東征過程中實施的團結內部、各個殲敵、軍事攻勢與政治爭取並舉的謀略,及先弱後強的作戰指導,均豐富和發展了我國古代軍事思想,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周公的主要事蹟是什麼?

2樓:雨落庭前玉階

周公,後世多稱其bai為「元聖du。

周公一生zhi的功績被《尚書·大傳》

dao概括為:「一年內救亂,二年克殷

容,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攝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歸政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制,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族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周公曾提出「敬德保民」,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論見於《尚書》諸篇,如《金縢》、《無逸》等。周公對易經創作也有貢獻。

周公受孔子推崇,被儒家尊為聖人。周公思想對儒家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漢代儒家將周公、孔子並稱「周孔」。

3樓:王穆雲

周公的事蹟是九合諸候

列舉周公事蹟。

4樓:518姚峰峰

周公姬旦,又名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北),史稱周公。是西周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周公是周武王姬發的母弟。他在周滅商之戰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滅商2年後,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

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們散布流言蜚語,說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謀害成王,篡奪王位。周公聞言,便對太公望和召公爽說:

「我所以不顧個人得失而承擔攝政重任,是怕天下不穩。如果江山變亂,生民塗炭,我怎麼能對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對我的重托呢?」周公又對將要襲其爵,而到魯國封地居住的兒子伯禽說:

「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論身份地位,在國中是很高的了。但是我時刻注意勤奮儉樸,謙誠待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賢人。你到魯國去,千萬不要驕狂無忌。

」不久,管叔、蔡叔勾結紂王的兒子武庚,並聯合東夷部族反叛周朝。周公奉成王命,率師東征。經3年的艱苦作戰,終於討平了叛亂,征服了東方諸國,收降了大批商朝貴族,同時斬殺了管叔、武庚,放逐了蔡叔。

鞏固了周朝的統治(參見周公東徵)。

周公平叛以後,為了加強對東方的控制,正式建議成王把國都遷到洛邑(今洛陽)。同時把在戰爭中俘獲的大批商朝貴族即「殷頑民」遷居洛邑,派召公爽在洛邑駐兵8師,對他們加強監督。另外,周公封小弟康叔為衛君,令其駐守故商墟,以管理那裡的商朝遺民。

他告誡年幼的康叔:商朝之所以滅亡,是由於紂王酗於酒,淫於婦,以至於朝綱混亂,諸侯舉義。他囑咐說:

「你到殷墟後,首先要求訪那裡的賢人長者,向他們討教商朝前興後亡的原因;其次務必要愛民。」周公又把上述囑言,寫成《康誥》、《酒誥》、《梓材》三篇,作為法則送給康叔。康叔到殷墟後,牢記周公的叮囑,生活儉樸,愛護百姓,使當地吏民安居樂業。

建都洛邑後,周公開始實行封邦建國的方針。他先後建置71個封國,把武王15個兄弟和16個功臣,封到封國去做諸侯,以作為捍衛王室的屏藩。另外在封國內普遍推行井田制,將土地統一規劃,鞏固和加強了周王朝的經濟基礎。

為了進一步鞏固周朝政權,周公還「制禮作樂」,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維護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級的典章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諡」制、「法」制、「嫡長子繼承」制和「樂」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長子繼承制和貴賤等級制。

在殷商時,君位的繼承多半是兄終弟及,傳位不定。周公確立的嫡長子繼承制,即以血緣為紐帶,規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長子繼承。同時把其他庶子分封為諸侯卿大夫。

他們與天子的關係是地方與**、小宗與大宗的關係。周公還制定子一系列嚴格的君臣、父子、兄弟、親疏、尊卑、貴賤的禮儀制度,以調整**和地方、王侯與臣民的關係,加強**政權的統治。

周公攝政6年,當成王已經長大,他決定還政於成王。在還政前,周公作《無逸》,以殷商的滅亡為前車之鑑,告誡成王要先知「稼穡之艱難」,不要縱情於聲色、安逸、遊玩和田獵。然後「還政成乏,北面就臣位」。

周公退位後,把主要精力用於制禮作樂,繼續完善各種典章法規。年老病終前,他叮囑說:「一定要把我葬在洛邑,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離開成王」。不久辭世。

周公的故事梗概

5樓:牙牙的弟弟

1、周公吐哺

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聽說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為處理政務,主持國家大權。

管叔和他的諸弟在國中散布流言說:"周公將對成王不利"。

周公就告訴太公望、召公奭說:我之所以不避嫌疑**國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沒法向我們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

三位先王為天下之業憂勞甚久,現在才剛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為了完成穩定周朝之大業,我才這樣做。

於是終究輔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魯國受封。周公告誡伯禽說: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

但我卻洗一次頭要多次握起頭髮,吃一頓飯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來接待賢士,這樣還怕失掉天下賢人。你到魯國之後,千萬不要因有國土而驕慢於人。

2、恐懼流言

周公有聖德,輔其兄武王姬發伐商,平定天下,定了周朝基業。武王病,周公為冊文告天,願以身相代。

藏其冊於金滕,內容無人得知。後來武王駕崩,太子成王年幼,周公盡心輔佐,將周成王抱於膝上,朝見諸侯。

當時其庶兄管叔、蔡叔圖謀不軌,但忌憚周公,於是在列國間散布流言,說周公欺侮幼主,圖謀篡位。久而久之,周成王起疑。

周公為避禍辭了相位,避居東國,心懷恐懼。後來有一日,天降大雨,雷電擊開金滕,成王見了冊文,方辨明忠奸,誅殺了管叔、蔡叔,迎周公重歸相位。

3、懲前毖後

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周武王登基時間不長就去世了。他的兒子周成王繼位。由於成王年歲太小,由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協助處理國家大事。

對此,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鮮、蔡叔度很為不滿。他們到處造謠,誣衊周公助理成王是想伺機廢除成王,奪取王位。

周公是個待人忠心誠實、豁達大度的人,聽了這些謠言後,為了不招惹是非,便離開京都,住到外地去避嫌。

管叔鮮和蔡叔度見周公離開了成王,便暗中勾結殷紂王的兒子武庚,一起發動叛亂,企圖篡奪王位。

周成王得到密告,急忙召集大臣商議,可誰也拿不出辦法來,急得成王不知如何才好。

乙個大臣見了,說:「這事只有周公才有辦法處理!」成王一聽立刻把周公請了回來。周公來了,成王馬上命令周公帶兵東征,討伐叛賊。

經過三年的艱苦征戰,叛亂終於被周公平息了。接著,周公又忠心耿耿地替成王料理了幾年的國家大事,一直到成王長大**後,便把政權交還給他,讓他自理朝政。

正式接管朝政這一天,成王前往宗廟典祭祖先。在祭祀儀式上,成王回顧了以往的歷史教訓,並說:「我一定要從以前所受的懲戒中汲取教訓,小心謹慎地辦事,以免再遭禍害」。

4、周公之禮

相傳西周初年男女濫情,但是周公發現這樣不行,於是規定:男女在結婚前不能隨便發生性關係,除非到了結婚當天。後來人們管這個叫「周公之禮」。

「周公之禮」通俗指夫妻**,**,發生性關係。「周公之禮」是漢語中關於性關係的一種委婉說法,有點戲謔的意味。

5、周公假王

滅商歸來,在鎬京武王同周公談起在洛水和伊水之間的平原地帶建立新都,以便控制東方。由於日夜操勞,武王身染重病,周公虔誠地向祖先太王、王季、文王祈禱。

他說:你們的元孫某得了危暴重病,如果你們欠了上天乙個孩子,那就讓我去代替他。我有仁德,又多才多藝。你們的元孫某不如我多才多藝,不能侍奉鬼神。

祈禱以後,武王的病雖然有所好轉,但不久還是病故了。武王在臨終前願意把王位傳給有德有才的叔旦——周公,並且說這事不須占卜,可以當面決定。

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武王死後,太子誦繼位,是為成王。成王不過是個十多歲的孩子。面對國家初立,尚未穩固,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複雜形勢,成王是絕對應付不了的。

武王之死使整個國家失去了重心,形勢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幹又有威望的能及時處理問題的人來收拾這種局面,這個責任便落到了周公肩上。

周公執政稱王,發揮了王的作用。這在當時是自然的事情。古書中有不少周公稱王的記載,只是到了漢代,大一統和君權至上局面形成之後,周公稱王變成不可思議,於是才有周公是「攝政」「假王」的說法。

尼公尺茲的主要事蹟,尼公尺茲的主要事蹟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24小時,一位圓臉盤,前額突出 有著線藍 色眼睛的美國海軍軍官,來到珍珠港接任太平洋艦隊司令。他就是美國海軍人事局前任局長 尼公尺茲。早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羅斯福就曾要他出任艦隊司令,他以資歷太淺為由拒絕了。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被撤職,羅斯福再次安...

岳飛的主要事蹟有哪些,岳飛的主要事蹟是什麼

一 廉潔奉公。衣 全家均穿粗布衣服,妻子李氏有次穿了件綢衣,岳飛便道 皇后與眾王妃在北方 靖康之難時被金兵俘虜 過著艱苦的生活,你既然與我同甘共苦,就不要綢布衣了了。自此李氏終生不著綾羅。食 與士卒同例,部隊補給艱難時,則 與士卒最下者同食 有次受地方官招待,吃到 酸餡 一種類似包子的麵食 這種在 ...

阮小五的主要事蹟,阮小二的主要事蹟

一 出現。當時吳用和晁蓋等人想找人同劫生辰綱,於是找到打漁的阮小五和兄弟阮小。二 阮小七。之後,阮小五就聯同吳用 晁蓋 劉唐 阮小。二 阮小。七 公孫勝和白勝七人成功設計,使押送金銀擔的楊志不省人事,並伺機劫了生辰綱。後來,八人因白勝供出計畫而被官府追捕,幸得宋江 朱仝和雷橫拯救,連夜逃出。眾人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