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文以立仁
用新韻寫近體詩,只是用的韻書不同(平仄有差別、韻腳字也有差別),用詞、造句的方法都是一樣的。
關鍵是古詩中的詞語有很多古今讀音平仄不同,用舊韻放在句中合格,而用新韻可能不合格。
例如「去國懷鄉」,舊韻是「仄仄平平」,新韻是「仄平平平」。其中,「國」字舊讀入聲,仄,今讀陽平,平。
其它的,如借代等,古人怎麼用,仍然可以那麼用。
寫出古詩文中運用借代的詩句。
2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仙人指路
古詩文中的「借代」「借代」就是不直接說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稱,借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借代」也叫「換名」,這樣的換名可以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古詩文中「借代」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一、以特徵來代本體 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用「朱門」代替顯貴之家。 ②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張溥《五人墓碑記》)(當官的而能夠不改變自己志節的人,在全國這樣廣大地域中,有幾個人呢?) 用「縉紳」代一般做官的人。因古代大臣把笏插在腰帶裡,所以稱作官的人為「縉紳」。
縉,插;紳,腰帶。
二、以部分代整體 ①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以帆船的突出部分「帆」代整個船。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以「摧眉」代低頭
三、以具體代抽象 ①舉酒欲飲無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以「管」「弦」代表管樂器、弦樂器,這裡代表**。 ②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遙想當年,劉裕率兵北伐,隊伍兵強馬壯,氣吞山河,如同猛虎。) 以「金戈鐵馬」來代精銳的部隊。
③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廉藺列傳》)(藺相如只是憑著他能說善辯建立了功勞,但是地位竟在我之上。)以「口舌」代表辯說。
四、以專名代通名
3樓:☆雨語
注:帶()的詞語運用借代。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陶淵明《桃花源記》
(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諸葛亮《前出師表》
4樓:匿名使用者
(1)以事物的特徵或標幟代替事物
如:紈褲不餓死,儒冠多誤身。(杜甫 贈韋左丞詩)紈褲是富貴子弟的標幟,儒冠是文人學者的標幟。
(2)以事物的所在或所屬代替事物
如:每次寫到全台北都睡著,而李賀自唐朝醒來。(余光中 逍遙遊後記)台北為台北人之所在,以此借之。
(3)以事物的作者或產地代替事物
如:「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 短歌行)相傳杜康是善於造酒之人,故以「杜康」代酒。
(4)以事物的資料或工具代替事物
如:「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劉禹錫 陋室銘)絲竹本為樂器之名,借為**之稱。
(5)部分和全體相代
如:「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溫庭筠 望江南)帆為船上之器物,借代為船之全體。
(6)特定和普通相代
a. 三折肱而成良醫。(春秋定公十三年)
以三代多
b. 在於王所者,長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尊卑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孟子藤文公下)
以薛居州代善士
(7)具體和抽象相代
a. 披堅執銳,義不如公。(史記項羽本紀)堅代鎧甲,銳指兵器。
b. 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孟子離婁上)小德大德及小賢大賢都指人。
(8)原因和結果相代
如: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 長恨歌)以傾國代佳人
希望對你有幫助!(*^__^*)
5樓:奔月小師妹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用飄絮比喻國家危亡,浮萍借代自己)(注:「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只能是一語雙關,不存在借代)
古代詩詞對韻律有怎麼樣的分類和規矩?
6樓:笨笨熊**輔導及課件
所謂押韻(也叫壓韻、葉韻),就是把相同韻部的字放在規定的位置上。詩詞歌賦句末(偶亦在句中)用同一韻母的字,以使聲韻和諧。一般用於偶句句尾。也稱韻腳。
所謂韻部,就是將相同韻母的字歸納到一類,這種類別即為 韻部。同一韻部內的字都為同韻字。任何詩歌都要求押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對於押韻的限制多與少、嚴與寬的不同而已。
這也是詩歌同其它文學體裁的最大分別。比較常用的是 《108部平水韻》。
押韻規則:
近體詩押韻有較嚴格的規定,總結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聲韻,分述如下:
偶句押韻
律詩是二四六八句押韻,絕句是二四句押韻,無論律詩還是 絕句,首句均可以押韻或不押韻。例如:
寄揚州韓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
第一二四句押韻。又如:
登樂遊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首句並不入韻,二四句押韻。一般來說,五言詩首句不入韻 為常見,七言詩首句入韻為常見。關於首句押韻與否的平仄規律 請參照「平仄簡表」。
只押平聲韻
近體詩規定,只能押平聲韻,這幾乎是一條死規矩,事實上 以近體詩為例,若押仄聲字會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覺 遵守這一規則。
中間不能換韻
古詩(古風)允許中途換韻,但近體詩不允許這樣。
首句押韻可藉鄰韻
古體詩的押韻,可以把鄰近韻部的韻,比如一東和二冬、四 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稱為通韻。但是近體詩的押韻,必須 嚴格地只用同一韻部的字,即使這個韻部的字數很少(稱為窄 韻),也不能摻雜其他韻部的字,否則叫做出韻,是近體詩的大 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韻,可以借用鄰韻。
因為首句本來可押可 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
《軍中醉飲寄沈八劉叟》:
酒渴愛江清,餘甘漱晚汀。軟沙倚坐穩,冷石醉眠醒。
野膳隨行帳,華音發從伶。數杯君不見,都已遣沈冥。
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屬下平聲九青,但首句借用 了八庚的「清」。這叫做借鄰韻發端,在晚唐開始流行,到了宋 代,甚至形成了一種風氣。
參考資料
7樓:匿名使用者
普通話分四個音,目前通常來說第一第二聲為平,第三第四聲為仄。七絕五絕等格式,開頭平起與仄起平仄格式不同,一般一,二,四句尾字同韻。若一二四句尾音平,第三句尾音必定為仄;反之則相反。
在現代漢語四聲中,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一聲、第二聲。
古代「上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一部分變為去聲,一部分仍是上聲。上聲是現代漢語拼音的第三聲。
古代「去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
古代「入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存在;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裡去了。 現代漢語四聲聲調表為: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
例如:媽 麻 馬 罵(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簡單來說,在現代漢語四聲中,第一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
另外古代漢語讀音與現代普通話拼音相比相差甚大,例如:
如杜牧《山行》一詩: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詩韻為「ia」。讀出來為:「石徑斜,有人家,二月花」。
其中斜字就明顯不能押韻。因為現代普通話念做傾斜(xie)。
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的唐代大詩人杜牧,此等以七絕聞名天下的詩詞名流,怎麼可能犯下如此低階的錯誤呢?顯然不合乎情理。
其實在唐代古音裡面這個斜字做「xia」(第二聲);這樣一來就完全押韻了。即使用現代語言中保留古漢語等古漢族文化最全面的客家話,念出來也是完全押韻的,讀「xia」(第二聲)。另外還有上海方言也是能押韻的。
所以在對於詩詞平仄韻調等方面不可過於拘泥,有時候還需要考慮到古代漢語與現代普通話讀音差別的因素。
平仄在詩詞中又是怎樣交錯著的呢?我們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這種平仄的規則在律詩表現的特別明顯。
例如***《長征》詩的第
五、六兩句: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這兩句詩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來說,每兩個字乙個節奏。
平起句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最後乙個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最後乙個又是平。這就是交替。
就對句來說,「金沙」對「大渡」,是平平對仄仄,「水拍」對「橋橫」,是仄仄對平平,「雲崖」對「鐵索」,是平平對仄仄,「暖」對「寒」,是仄對平。這就是對立。
古詩平仄韻律標準格式: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平聲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仄聲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聲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聲
絕句:(絕句共四句)
五絕平起首句押韻:
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五絕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五絕仄起首句押韻:
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五絕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七絕平起首句押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七絕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七絕仄起首句押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七絕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律詩:(律詩共八句)
五律平起首句押韻:
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五律仄起首句押韻:
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七律平起首句押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七律仄起首句押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某種程度上來說,為了推廣普通話,以方言確定平仄是沒有意義的。
平仄與不拘平仄之爭,沿襲了一千五百年,詩有詩律,詞有詞律。前人的格律,可能是後人的束縛。合律最好。出律也可,不能強求。
總之,關於古詩詞類文學個人天賦只佔很少一部分因素。界定乙個人古文學功底深淺,素養雅俗,水平高低等方面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還是取決於自己對古文學的熱愛程度,專研程度,閱讀量多寡,花費精力多少這些方面。絕不可能有任何投機取巧的捷徑可循。
古文學是一種妙趣橫生的文化,一旦入門得竅則舉一反三樂趣無窮;
同時他也是一種獨特清高的文化,比現代語言更完善進步的一種語言文化。熟絡文言文的朋友們都知道,通常古代語言短短幾個字的一句話,可以表達出現代語言幾十字甚至上百字都不能夠準確表達的意境,實在妙不可言。
另外,有一篇文章可以參考
寫古詩詞可以投稿嗎,有稿費嗎,對於古詩詞創作有哪些平台投稿獲取稿費
收詩詞的刊物相對較少,但也有部分欄目收詩詞類稿件中國詩歌網有很多專門收詩歌的專雜誌可以查閱屬一下另外建議你去寫手之家,雪晴故事網,豆瓣小組 如豆瓣稿費銀行 看看裡面有各種型別雜誌或是報刊的約稿函,稿費標準,徵稿要求都有明確的標註祝你成功,有問題可追問 對於古詩詞創作有哪些平台投稿獲取稿費 如果是詩b...
寫 包容 的古詩詞有哪些,描寫陪伴的古詩詞有哪些?
1.臨江仙 送錢穆父 宋代 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2.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送別 唐代 王維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
求歌曲裡有很多古詩的歌曲,求歌詞裡有古詩詞的歌曲
王菲的 紅豆 蘇軾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許嵩 南山憶 中的 江畔漁火以及整首詩的意境 如果當時 中的 與你若只如初見 廬州月 中的 當時只道是尋常 清明雨上 中的 年年倚井盼歸堂 半城煙沙 中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 你若成風 似水往昔浮流年 烟花笑 裡面的三杯兩盞 瓊瑤的 在水一方 等,中華民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