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tianxie洛洛
「爽」的第三筆畫:點。
「爽」的讀音是:[shuǎng] 、[shuāng] 。
釋義:[shuǎng] :
明朗,清亮:~目。
輕鬆,利落:清~。涼~。~口。
痛快,率(shuài)直:~朗。~快。~利。豪~。直~。
差失,違背:~信。~約(失約)。毫釐不~。屢試不~。
乾脆,索性:~性。
舒服:~心。~意。~適。身體不~。
[shuāng] 暫無釋義。
造句:爽朗[ shuǎng lǎng ] :她帶著肅然不可侵犯的神情,爽朗地笑著。
直爽[ zhí shuǎng ] :我知道你是個知書達禮的人,一看就看出是個直爽人。
爽快[ shuǎng kuai ] :今宵爽快,趁一天風清月白。
豪爽[ háo shuǎng ] :逸韻豪爽,達音妙絕。
清爽[ qīng shuǎng ] :惔非徒風韻清爽,亦屬文遒麗。
2樓:天氣晴或雨不停
第三畫是點。
爽筆畫順序名稱:橫、撇、點、撇、點、撇、點、撇、點、撇、捺
3樓:古堡幽魂
點叉叉的第二筆明明是點
4樓:匿名使用者
先把大寫出來 自然是捺
5樓:流星的專屬天使
爽字先寫橫 在寫撇捺 人字最後寫 第3畫是捺
6樓:匿名使用者
先寫橫,再寫旁邊的小叉,就是捺
我的第三筆是什麼
7樓:我是大角度
一、我字來
的第三筆是豎
源鉤,筆順是bai撇,橫,豎鉤,提,斜du鉤,撇,zhi點。
二、基本字義
我wǒ1、自dao稱,自己,亦指自己一方:我們。我見(我自己的看法)。我輩。我儕(我們)。自我。我盈彼竭。
三、我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偏旁部首是戈,總筆畫是7畫。
一、字形演變
二、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我,施身自謂也。或說我,頃頓也。
白話版《說文解字》:我,當事人對自己的稱謂。有的說,「我」是頃頓。
三、相關組詞
1、怪我
[guài wǒ]
創傷,受傷,過錯,過失。
2、我師禽
[wǒ shī qín]
鳥名。因鳴叫聲如「我師」,故名。
3、物我
[wù wǒ]
彼此,外物與己身。
4、大我
[dà wǒ]
指集體(跟「小我」相對):犧牲小我的利益,服從~的利益。
5、我們
[wǒ men]
人稱代詞。稱包括自己在內的若干人。
8樓:樂為人師
我的第三筆是(豎鉤)
我的書寫筆順(撇、橫、豎鉤、提、斜鉤、撇、點)
9樓:釁欣甲暄嫣
第三筆是:橫折鉤。
筆順讀寫
捺橫折撇撇橫折豎橫撇捺
來的第三筆是什麼名稱
10樓:角落裡的春
「來」的第三筆名稱:撇
筆畫總名稱:橫、點、撇、橫、豎、撇、捺
基本釋義:
1.從別的地方到說話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對):~往。~賓。~信。從縣里~了幾個幹部。
2.(問題、事情等)發生;來到:問題~了。開春以後,農忙~了。
3.做某個動作(代替意義更具體的動詞):胡~。~一盤棋。~一場籃球比賽。你歇歇,讓我~。何必~這一套?
4.趨向動詞。跟「得」或「不」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們倆很談得~。這個歌我唱不~。
5.用在另一動詞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辦法。
6.用在另一動詞或動詞結構後面,表示來做某件事:我們賀喜~了。他回家探親~了。
7.用在動詞結構(或介詞結構)與動詞(或動詞結構)之間,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乙個荷葉~當雨傘。你又能用什麼理由~說服他呢?
8.來著:這話我多會兒說~?
9.未來的:~年。~日方長。
10.姓。
11.詩歌、熟語、叫賣聲裡用作襯字:正月裡~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黑白桑葚~大櫻桃。
12.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朝著說話人所在的地方:把鋤頭拿~。各條戰線傳~了振奮人心的訊息。
13.用在動詞後,表示結果:信筆寫~。一覺醒~。說~話長。看~今年超產沒有問題。想~你是早有準備的了。
相關組詞
本來 來到 上來 來年
後來 來自 從來 原來
擴充套件資料
「來」的反義詞:去
1.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跟「來」相對):~路。~向。從成都~重慶。他~了三天,還沒回來。
2.離開:~國。~世。~職。~留兩便。
3.失去;失掉:大勢已~。
4.除去;除掉:~病。~火。~皮。這句話~幾個字就簡潔了。
5.距離:兩地相~四十里。~今五十年。
6.過去的(時間,多指過去的一年):~年。~秋(去年秋天)。~冬今春。
7.婉辭,指人死:他不到四十歲就先~了。
8.表示離開說話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時用「去」,表示到說話人所在地參與某件事時用「來」。
9.的「去」可以一前一後同時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如:他~聽報告~了。
10.用在「大、多、遠」等形容詞後,表示「非常…」,「…極了」的意思(後面加「了」):這座樓可大了~了!。他到過的地方多了~了! ⑿去聲:平上~入。
11.扮演(戲曲裡的角色):在《斷橋》中,他~白娘子。
12.用在動詞後,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離開原來的地方:拿~。捎~。
13.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繼續等:信步走~(=過去)。讓他說~(=下去)。一眼看~(=上去)。
相關組詞
過去 出去 去火 去年
失去 回去 來去 進去
11樓:呂王偉
拼音:lái,
部首:木,
部外筆畫:3,
總筆畫:7,
筆順讀寫:橫捺撇橫豎撇捺,
所以,來的第三筆是 撇
12樓:匿名使用者
第三筆是「點「。部首是」木「
13樓:
我國民間素有「丹書不祥」之說。眾所周知,古代除了坐在金鑾殿的皇帝能用硃筆御批外,硃筆一般會被衙門用來記錄罪犯的名籍,民間則有閻王爺用硃砂筆勾劃生簿之說,被硃筆勾掉的無疑被判了刑。直到現在,被處以極刑的罪犯名字上都用紅筆打乙個「×」或「√」,因此人們十分忌諱用紅筆寫信,更忌諱收到用紅筆寫的東西。
老百姓忌諱用紅筆寫的東西這是千百年約定俗成的傳統,這種民俗已經深入人心並被人們所遵循。可以說這只是乙個傳統和習慣而並非什麼封建迷信。儘管為了某些需要紅筆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但它只會用在一些特定的場合,例如老師閱卷評分、醫生取消醫囑等。
由於有一些人用紅筆寫信會犯忌,導致朋友絕交,所以也有紅筆寫信表示絕交的說法。不過個人認為即使絕交信也不必用紅筆寫,不是有句話叫「好合好散」嗎?古人也說過「君子絕交,不出惡聲」,畢竟朋友一場,何不做得有風度一點?
在古代都是遇到緊急或重要的事才用紅筆寫信,那時用的是硃砂,而現在,一是為了美觀,二是用紅筆寫信有絕交絕緝護光咎叱僥癸鞋含貓情的意思 。
長的第三筆是什麼
14樓:可愛的大婕妤
一、長字的第三筆是豎提,筆順是撇, 橫, 豎提, 捺。
二、長字的基本釋義 :
[ cháng ]
1、兩點之間的距離大(跟「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36164短」相對)。
2、長度:南京長江大橋氣勢雄偉,鐵路橋全長6772公尺。
3、長處:特長。取長補短。一技之長。
4、(對某事)做得特別好:他長於寫作。
5、(舊讀zhàng)多餘;剩餘:長物。
6、姓。
[ zhǎng ]
1、領導人:部長。校長。鄉長。首長。
2、生:長鏽。山上長滿了青翠的樹木。
3、生長;成長:楊樹長得快。
4、增進;增加:長見識。長力氣。
三、長字的組詞有長沙、班長、長城、工長、連長、長度、軍長、長老、生長、長江、師長、學長、隊長、長短等。
附一 文言版《說文解字》:長,久遠也。從兀,從匕。兀者,高遠意也。久則變化。亾聲。紖者,倒亾也。凡長之屬皆從長。
附二 白話版《說文解字》:長,時空久遠。字形採用「兀、匕」作邊旁。兀,是高遠的意思。匕,表示久則變化。字形採用「亡」作聲旁。
相關組詞
一、長短[cháng duǎn]:長和短。指距離、時間。
巴金 《秋》二九:「它一揚一頓,甚至聲音的長短,都像是合著節拍的。」
二、長遠[cháng yuǎn] :指將來很長時間。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一幕:「你知道,我是願意 匈奴 和 漢 朝長遠和好的。」
三、漫長[màn cháng] :指綿延得很長。
艾青 《雙尖山》詩:「接著它的是 離別山 ,一條漫長的窄谷,和麻密的原始森林。」
四、兄長[xiōng zhǎng] :同輩男子間的尊稱。
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陳大郎道:『不瞞兄長說,小弟與他有些瓜葛。』便把三巧兒相好之情,告訴了一遍。」
15樓:匿名使用者
長的筆畫順序:
撇、橫、豎提、捺
16樓:架鍋起爐
先一撇,再一橫,第三筆是豎鉤。
17樓:匿名使用者
遠字的第三筆是什麼?
對的第三筆是什麼
18樓:樂筆曉新
對拼音: duì , 筆劃: 5部首: 寸 五筆: cfy基本解釋:對
(對)duì
答,答話,回答:對答如流。無言以對。
朝著:對酒當歌。
我字第三筆是什麼,我字的第三筆是什麼
豎鉤。我的筆順寫法如下 我釋義 1 會意。從戈,從戈。我 表示兵器。甲骨文本形象兵器形。本義 兵器。基本義 第一人稱代詞 2 自稱 自己 3 表示親密的 4 向一邊傾斜的,扭歪的 相關組詞 我私 我自 我行 舊我 為我 我字第三筆是 豎 我 撇橫豎橫折撇捺 共7畫 希望幫到你 望採納 謝謝 加油 我...
下的第三筆是什麼,長的第三筆是什麼
xi 部 首 一 筆畫 3 五筆 ghi 筆順名稱 橫 豎 點 橫 豎 點 第三筆是那一點 長的第三筆是什麼 一 長字的第三筆是豎提,筆順是撇,橫,豎提,捺。二 長字的基本釋義 ch ng 1 兩點之間的距離大 跟 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
對的第三筆是什麼,的的第三筆是什麼
對拼音 du 筆劃 5部首 寸 五筆 cfy基本解釋 對 對 du 答,答話,回答 對答如流。無言以對。朝著 對酒當歌。的的第三筆是什麼 的的第du三筆是 zhi 讀作 橫折。的的筆順名稱dao 撇 豎 橫折 橫 版橫 撇 橫折鉤 點的拼音 d 權 d de 釋義 d 真實,實在 的確。得當 d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