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代表人物為孔丘、孟軻,代表作《春秋》、《論語》、《孟子》。
2樓:陳小布交友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荀子等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學
儒出身於「士」,又以教育和培養「士」(「君子」)為己任。「士」者「仕」也。孟子說:
「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說,士出來任職做官,為社會服務,就好像農夫從事耕作一樣,是他的職業。荀子在講到社會分工時,也把「士」歸於「以仁厚知能盡官職」(《荀子·榮辱》)的一類人。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講,原始儒家學說也可以說是為國家、社會培養官吏的學說,是「士」的文化。
子貢曾向孔子提出「何如斯可謂之士矣」的問題,即怎樣做才稱得上「士」。孔子回答說:「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論語·子路》)這句答話中,既表明了「士」的官吏身份,同時也指出了作為一名「士」的最基本條件和責任:一是要「行己有恥」,即要以道德上的羞恥心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二是要「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國君所交給的任務。前者是對士的道德品質方面的要求,後者則是對士的實際辦事才能方面的要求。
而這兩方面的統一,則是一名合格的士,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荀子寫了一篇題為《儒效》的文章,其中對於儒者的形象和社會作用是這樣來描寫的:「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
」「美俗」就要不斷修身,提高道德品質,以身作則;「美政」則要「善調一天下」,為社會制訂各種禮儀規範、政法制度等,以安定社會秩序和富裕百姓生活。
基於以上對於「儒」、「士」、「君子」的基本社會使命的分析,可以說原始儒學的主要內容都是關於「士」的修身方面的道德規範和從政方面的治國原則。而且,從孔子、孟子到荀子,他們所提出的各種道德規範和治國原則,都是十分具體的、為人處世中踐行的規範和原則,而不是一般的抽象的形上學原理。
人們稱孔子之學為「仁學」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孔子是把「仁」作為士君子最根本的道德規範來要求的。如他說: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論語》一書中記載著許多孔子回答**們問「仁」的言論,其內容都是實行行為中所要遵循的各種具體規範和原則。
如:答樊遲問仁,一則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雍也》)一則曰:「愛人」(《顏淵》)。
答顏淵問仁,曰:「克己復禮為仁。」(《顏淵》)
答仲弓問仁,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顏淵》)
答司馬牛問仁,曰:「仁者其言也訒。」(《顏淵》)
答子張問仁,曰:「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為仁矣。」(《陽貨》)
再如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陽貨》)「剛、毅、木、訥,近仁。
」(《憲問》)以及有子說的「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等等,無一不是具體實踐行為中遵守的規範原則。
《論語》一書中也還記載著許多條孔子答問為政的言論,同樣也都是十分具體實踐行為中遵守的規範原則。如:
答子貢問政,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顏淵》)
答齊景公問政,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
答子張問政,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顏淵》)
答季康子問政,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又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
答子路問政,曰:「先之,勞之」,「無倦」。(《子路》)
答仲弓問政,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子路》)
答葉公問政,一則曰:「近者悅,遠者來。」一則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子路》)
又答子張問從政,則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堯曰》)等等。
孟子除了進一步發展孔子以「仁」修身的思想外,又以推行「仁政」學說而著稱於世,而其所論的「仁政」內容,同樣也是十分具體的。如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
」而所謂的「正經界,」就是「分田製祿」,「制民恆產」(《孟子·滕文公上》《梁惠王上》)等。再就是他經常舉以為例的周文王的「仁政」內容,即:「耕者九一,仕者世祿,關市譏而不徵,澤梁無禁,罪人不孥」(《梁惠王下》),以及「尊賢使能」(《公孫丑上》)等等。
孟子對為什麼要行仁政和為什麼可能行仁政,也進行了理論上的說明。但他的那些理論說明,大都是感性直觀的。如他認為,因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先王同樣也有「不忍人之心」,此心發之於政,即是「仁政」等,來論證行仁政的根據。
又以「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盡心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等「推恩」理論,來說明行仁政的可能性等等。
孔子、孟子在修身與治國方面提出的實踐規範和原則,雖然都是很具體的,但同時又帶有濃厚的理想主義成分,也就是說更多地寄希望於人的本性的自覺。所以,孔子竭力強調「克己」、「修身」(《憲問》)、「為仁由己」等。而孟子則以「性善」為根據,認為只要不斷擴充其「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公孫丑上》),「求其放心」(《告子上》),即可恢復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實現「仁政」理想。
與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則具有更多的現實主義傾向。他在重視禮義道德教育的同時,也強調了政法制度的懲罰作用。他認為,人的本性並不是那麼美好的,順著人性的自然發展,必然造成社會的爭亂。
因此,必須用禮義法度等去化導人的自然本性,即所謂的「化性起偽」,然後才能使之合乎群體社會的公共原則和要求。所以,荀子在強調自我修養、道德自覺的重要的同時,更為強調「師」與「法」的教育與規範作用。如他說: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慾,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
」(《荀子·性惡》)又說:「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
」「故非禮是無法也,非師是無師也。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荀子·修身》)
同樣,荀子設計的治國原則:「明分使群」、「群居和一之道,」包括理想的「王制」與具體的「富國」、「強國」之策,乃至他的「禮論」、「樂論」、「君道」等等,可以說都是非常富於現實主義的。它都是在肯定當時已經形成的社會等級和職業分工的基礎上,來規定社會每乙個成員的名分和位置,並要求其各盡其職,從而達到整個社會的和諧一致。
當然,這並不是說在荀子提出的治國原則中沒有一點理想主義的成分。因為,如果它的學說中一點理想主義成分都沒有,那麼,他的學說就不會有什麼感染力,而他也就不能稱為一名思想家。
原始儒家在先秦春秋末至戰國時期,是社會上具有廣泛影響的「顯學」之一。他們提倡的道德修養學說在「士」階層中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他們設計的理想政治制度和治國原則,則因其主要精神,即一統天下和禮義王道為上等,太脫離當時諸侯稱霸、群雄割據的社會現實了,因而始終沒有能得到當權者的賞識和採用。所以,原始儒家學說與以後成為實際社會制度依據的儒學不同,它還只是一種關於道德修養和政治理想的一般性學說。
在我們以下的論述中,人們將會看到,分清這種差別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主要代表作是什麼?
3樓:阿沾
孔子主要代表作是:《春秋》、《論語》。
1、《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範圍從西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西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孔子,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他曾帶領部分**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
孔子去世後,其**及其再傳**把孔子及其**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 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乙個**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晚年時期的最高理想稱之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裡,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為親,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為愛,而是相互敬愛,愛天下所有的人。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滿意的歸宿。天下沒有欺詐,沒有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李商隱的代表作有什麼,李商隱的代表作有哪些?
1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2 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3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4 無題二首 昨夜星辰昨...
高爾基的代表作是什麼,高爾基代表作
童年 在人間 我的大學 高爾基代表作 契爾卡什 淪落的人們 柯諾瓦洛夫 海燕之歌 小市民 底層 避暑客 太陽的孩子們 野蠻人 母親 敵人 懺悔 奧古洛夫鎮 義大利童話 俄羅斯童話 童年 人間 我的大學 童年 在人間 我的大學 海燕 童年 在人間 我的大學 童 間 我 母親 敵 不是為何不是為何不是為...
但丁的代表作是什麼,但丁的代表作有哪些?
中世紀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無疑當推但丁的 神曲 關於但丁 阿里蓋利 1265 1321年 的生平,我們所知不多,只知道他是佛羅倫斯一位律師的兒子,在早年積極參加故鄉佛羅倫斯的政治活動。雖然他從事政治且是一名俗人,但他設法充分掌握了當時的宗教 哲學和文學知識。他不僅通曉 聖經 和早期教父的情況,而且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