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的含義成語是什麼?有什麼含義?

2021-03-08 12:07:20 字數 6713 閱讀 6032

1樓:飛_逝夏_愛

刻舟求劍的意思

刻舟求劍是乙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比喻死守教條,比喻拘泥成法,固執不知變通的意思。成語詞典中注音為( kè zhōu qiú jiàn ),出自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故事大意是:有乙個楚國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帶的劍掉進了江裡。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乙個記號,說:

「我的劍就是從這兒掉下去的。」船靠岸後,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船已經走了很遠,而劍還在原來的地方。

用刻舟求劍的辦法來找劍,不是很胡塗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應當考慮到這種變化,適合於這種變化的需要。

刻舟求劍是乙個貶義詞,並列式短語,為「刻舟」和「求劍」兩個動賓短語構成的並列短語,在句子中可以作謂語、定語或者狀語。

刻舟求劍的近義詞是墨守成規 ,反義詞有見機行事

2樓:々〖花

比喻乙個人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近義詞】

守株待兔、墨守成規

鄭人買履、表水涉澭

【反義詞】

看風使舵、見機行事

3樓:匿名使用者

刻舟求劍:比喻拘泥、不變通,不懂得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問題。也比喻徒勞無功,達不到目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刻舟求劍是乙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比喻死守教條,比喻拘泥成法,固執不知變通的意思。

5樓:語文費國難鎮

比喻乙個人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6樓:匿名使用者

比喻死守教條,比喻拘泥成法,固執不知變通的意思。

7樓:郗雲德佼詩

固若金湯

gùruò

jīntāng

【解釋】:金屬造的城,滾水形成的護城河。形容工事無比堅固。

【出自】:《漢書·蒯通傳》:「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示例】:大沽口的炮台,如能得他允許保護,~。

◎高陽《胭脂井》

【近義詞】:銅牆鐵壁、堅如磐石

【反義詞】:一觸即潰、不堪一擊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成語的定義

8樓:匿名使用者

生活中我們常見到成語和典故的使用。

總結來說「成語」就是人們口頭常常使用,約定俗成的一些詞語。以四字成語居多。比如我們常說「不盡人意」,其實應該是「不盡如人意」,但說得多了就成為一種語言習慣,並不存在絕對的對錯。

相比來說「典故」就更加書面化,古人喜好用典故來說明事情。為了更好得解釋成語,連帶用對比解釋了典故的含義。

參見《談國學》——季羨林

成語是什麼?有什麼含義?

9樓:匿名使用者

成語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較少。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則不達」、「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語一般用四個字,這與漢語本身句法結構和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有關係。

成語的意義:成語源於生活,反映生活,不少成語都折射出諸多的文化意義。

很多成語與史實有關。

如「歸馬放牛」本指武王伐紂後將征戰用的牛馬放歸於華山的南坡和桃林的原野上的故事,「死灰復燃」原出西漢韓安國的故事,等等。

有的成語與古代器物有關。

如傳說大禹鑄九鼎,象徵天下九州,象徵國家,是極為重要的東西,故後人在說到某人的意見很重要時,用「一言九鼎」來形容。烹飪食物時,鼎下烈火燃燒,鼎內熱水沸騰,有一種旺盛、熱烈的氣氛,於是就有了「人聲鼎沸」、「鼎鼎大名」等成語。

有的成語與度量衡有關。

如「不同尋常」、「退避三舍」中的「尋常」、「三舍」都是長度單位,八尺叫一尋,十六尺叫一常,30裡為一舍。「千鈞一髮」、「錙銖」、「鈞」都是重量單位。一兩的四分之一為錙,30斤為一鈞。

「半斤八兩」,舊制一斤合十六兩,半等於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

不少成語都與動物有關。

如「虎入羊群」、「暴虎馮河」、「羊質虎皮」、「龍行虎步」、「初生牛犢不怕虎」、「兔死狗烹」、「龜毛兔角」、「貓鼠同眠」等等。

有些成語還涉及**領域。

如「膠柱鼓瑟」中的「瑟」是古代的弦樂器,「柱」是瑟上用以調節音調的枕木。「有板有眼」中的「板」、「眼」原指**中的強拍弱拍。「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原指高雅**和通俗**。

有的成語還涉及地理知識。

如粵地氣候濕熱,極少下雪,蜀地重慶多山多霧,於是就有「粵犬吠雪」、「蜀犬吠日」等成語,寓含少見多怪的意思。

有的成語與宗教文化有關。

如「一塵不染」,佛教稱聲、色、香、味、觸、法為「六塵」,修行的人不為「六塵」所汙,稱為「一塵不染」,喻人品純潔,不沾染壞習氣,也指環境潔淨。「五體投地」,「五體」指兩手、兩膝和頭,五個部位著地,是佛教中最恭敬的禮節,喻敬佩到了極點。「六神無主」,「六神」指道教中的心、肝、肺、腎、脾、膽六髒之神,形容驚慌或著急而沒有主意。

另外還有很多成語涉及古代的政治、典章、禮法、戰爭等方面。

如「司空見慣」、「衣冠禽獸」、「三從四德」、「鳴金收兵」等。

總之,成語在意義上具有整體性、確定性、可用性。如果我們對成語本身涉及的文化常識不了解,那麼對其寓含的引申義和比喻義也就不得而知,從而影響到對成語的正確使用。

10樓:匿名使用者

成語是從古代寓言歷史事件詩文以及當時的口語中產生出來的,經過千錘百鍊而形成了我們今天常用的固定片語,它能用寥寥幾字表達了許多繁瑣的文字所無法表達的內容。

含義:成語的含義一般指字面意思和喻意兩種,有的成語還可以聯絡典故來解釋

11樓:單身

成語是民間流傳廣泛約定俗成的關於某種情況的描述或者固定叫法!

有含義的成語

12樓:邱茉莉能陽

九閽虎豹

九間朝殿

九江八河

九九歸一

三教九流

九曲迴腸

九衢三市

九泉之下

九仞一簣

九死未悔

九死一生

九五之尊

九霄雲外

九天攬月

九變十化

猶言變化無窮

九鼎一絲

猶言一髮千鈞。喻非常危急

九故十親

泛指親戚朋友

九關虎豹

比喻**的權臣。語本《楚辭·招魂》:「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

九閽虎豹

同「九關虎豹」

九間朝殿

亦作「九間大殿」。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間,指兩柱的距離。九間,極言堂殿之寬廣

九間大殿

見「九間朝殿」

九江八河

泛指所有的江河

九九歸一

見「九九歸原」

九九歸原

猶言歸根到底

九烈三貞

形容婦女無比貞節剛烈

九流賓客

謂身份、地位不同的各種客人

九流三教

同「三教九流」

九牛一毫

見「九牛一毛」

九牛一毛

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其微小,微不足道。語出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九衢三市

指繁華的街市

九仞一簣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略語。喻功敗垂成

九死一生

①形容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②謂十死其九。形容倖免於死的人很少。③謂瀕臨死亡。④形容經歷極大危險而倖存

九霄雲外

比喻極高極遠的地方

九行八業

泛指各種職業

九原可作

《國語·晉語八》:「趙文子與叔向游於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誰與歸?』」後謂設想已死的人再生為「九原可作」

九蒸三熯

熱氣上公升為蒸,火乾為熯。喻久經熬煉

九州四海

猶言天下。泛指全中國

九宗七祖

泛指祖宗謝謝採納

13樓:邴澄邈狂霽

九五之尊,九九歸一,九變十化

九鼎不足為重

九鼎大呂

九鼎一絲

九垓八埏

九關虎豹

九故十親

九行八業

九迴腸九迴腸斷

九閽虎豹

九合一匡

九江八河

九間朝殿

九間大殿

九九歸一

九九歸原

九流百家

九流賓客

九流人物

九流三教

九流十家

九烈三貞

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拉不轉

九牛一毫

九牛一毛

九年之儲

九年之蓄

九曲迴腸

九衢三市

九泉之下

九儒十丐

九仞一簣

九死不悔

九死未悔

九死一生

九世之仇

舉十知九

九天九地

九天攬月

九天仙女

九五之尊

九霄雲外

九原可作

九折臂九轉功成

九宗七祖

九洲四海

九州四海

九蒸三熯。

14樓:工藤艾美

(1)義結金蘭 (2) 血濃於水 (3)寸草春暉 (4)范張雞黍(5)北風之戀 (6)比翼雙飛 (7)碧海青天 (8)恨相知晚(9)莫逆之交 (10)情投意合 (11)琴瑟之好(12)含情脈脈 (13)如手如足 (14)如膠似漆(15)深情厚誼 (16)水**融 (17)手足之情(18)溫情脈脈 (19)相親相愛 (20)心心相印(21)一往情深 (22)一唱一和 (23)誼切苔岑(24)張敞畫眉 (25)海誓山盟 (26)流水桃花(27)天長地久 (28)至死靡它 (29)淡水交情(30)情深潭水 (31)桃花潭水 (32)地久天長(33)舉案齊眉 (34)患難之交 (35)刎頸之交(36)戀戀不捨 (37)兩肋插刀 (38)肝腦塗地(39)依依惜別 (40)難捨難分 (41)生死之交(42)志同道合 (43)舐犢情深 (44)患難之交(45)情同骨肉 (46)情投意合 (47)貧賤之交(48)深情厚誼 (49)骨肉至親 (50)骨肉相連

15樓:匿名使用者

杯弓蛇影

有一天,樂廣請他的朋友

16樓:匿名使用者

垂 頭 喪 氣

出處語出《新唐書·宦者列傳》。

釋義 垂:低下。喪:失去。形容人情緒十分低落,懊惱失意的樣子。

故事 唐末,藩鎮割據,擁兵自立,唐昭宗李曄不過是受人擺布的傀儡而已。有勢力的藩鎮無不力圖挾持昭宗,左右朝政,於是爭奪激烈,戰亂不已。朝廷官僚大臣也分成派系,隸屬於實力最強的藩鎮。

以宦官韓全海為首的一派把持朝廷大權,聽命於盤踞陝西一帶的藩鎮李茂貞。

而另一方的頭目是宰相崔胤,臣服控制河南的藩鎮朱全忠。崔胤失勢,朱全忠唯有訴諸武力,便發動兵變,興師進逼京城長安。

朱全忠大兵壓境,又得崔胤內應,韓全海無法抵擋,連忙劫持唐昭宗西逃陝西鳳翔,倚仗李茂貞。朱全忠沒有善罷甘休,率軍進犯鳳翔,包圍城池。李茂貞出擊,卻屢戰屢敗,糧盡援絕,只得與朱全忠議和。

韓全海等人見大勢已去,又無計可施,個個垂頭喪氣。在朱全忠的強大壓力下,李茂貞不得不交出唐昭宗,並交韓全海等二十餘人悉數斬首,朱全忠方才撤圍迎昭宗回長安。

兵不厭詐

「兵不厭詐」這則成語的厭是:滿足,詐:欺騙手段。用兵作戰可以盡可能多用欺詐的戰術迷惑對方,以獲取勝利。

這個成語**於《韓非子.難一》,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偽。君其詐之而已矣。

西元前633年,楚國攻打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第二年春天,晉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國曹國和衛國,要他們與楚國絕交,才讓他們復國。楚國被激怒了,撤掉對宋國的包圍,來和晉國交戰。

兩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對陣。

晉文公重耳做公子時,受後母**,逃到楚國,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問重耳以後如何報答,重耳說:「美女、綢緞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給您什麼呢?

假如託您的福我能回國執政,萬一遇到兩國發生戰爭,我就撤退三舍(舍為十里)。如果楚國還不能諒解,雙方再交手。」

為了實現當年的諾言,晉文公下令撤退九十裡。楚國大將子玉率領楚軍緊逼不捨。

當時,楚國聯合了陳、蔡等國,兵力強;晉國聯合了齊、宋等國,兵力弱。應該怎樣作戰呢?晉文公的舅舅子犯說:

「我聽到過這樣的說法:對於注意禮儀的君子,應當多講忠誠和信用,取得對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戰陣之間,不妨多用欺詐的手段迷惑對方。你可以採取欺騙敵軍的辦法。

」晉文公聽從了子犯的策略,首先擊潰由陳、蔡軍隊組成的楚軍右翼,然後主力假裝撤退,引誘楚軍左翼追趕,再以伏兵夾擊。楚軍左翼大敗,中軍也被迫撤退。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城濮之戰。晉國取勝後,與齊、魯、宋、鄭、蔡、莒、衛等國會盟,成為諸侯霸主。

在這個故事中,還引申出另乙個成語「退避三舍」,用來比喻退讓或迴避,避免發生衝突。

不求甚解

東晉文學家陶淵明自小家境貧寒,全家靠一點微薄的田產維持生計。成年後,他幾次外出做官,又因不滿於官場的黑暗腐敗而幾次辭官回家。他不貪求榮華富貴,樂於過清靜閒適的田園生活。

耕作之餘,勤奮讀書。陶淵明讀書,重點在於把握文章要旨,不刻意於咬文嚼字,自稱為「好讀書,不求甚解」。每當讀到會心處,他會高興得把吃飯都忘了。

他的人品和詩文為後人所傳頌。

不求甚解 指讀書只重精神,不在字句上多花功夫。亦形容只求懂個大慨,不求深入理解。

與過眼雲煙含義相同的成語有什麼

背信棄義,朝令夕改,食言而肥,曇花一現,走馬觀花,昨日黃花,鏡花水月,好吧 過眼雲煙有很多意思 你要哪個 跟過眼雲煙的成語有哪些 過眼雲煙 指從眼前飄過的雲煙。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視。後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反義詞 細水長流 與世長存 歷歷在目 浮生若影,黃粱一夢,南柯一夢,莊生曉夢,浮雲白日,碧...

見風是雨的成語含義,成語見風是雨的意思

見風是雨 ji n f ng sh y 生詞本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ji n f ng sh y 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就輕率地相信是真的。見風是雨,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就輕率地信以為真。成語 見風是雨 拼音 ji n f ng sh y 解釋 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就輕率地信以為真。成語典故 清 李寶嘉 ...

牽掛的含義是什麼,愛的含義是什麼?牽掛的含義又是什麼?

世界上莫過於牽掛最大 因為牽掛個人說明你非常重視 而被人牽掛的話 就是感覺非常的溫暖回 答 牽掛是一種說不出的痛 但痛中有樂 牽掛是一種改不了的痴 但痴中有甜 真正的牽掛是一種苦苦的忍耐 真正的牽掛是一種酸酸的無奈 無奈中更有乙份切切的期盼 有乙個人牽掛著是幸福的 在心中牽掛著乙個人是幸運的 牽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