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手串有沒有16顆的佛珠手串11顆可以嗎?

2021-03-05 07:59:57 字數 5611 閱讀 4761

1樓:阿彌陀佛

其實佛珠是為了提醒眾生和自己常存佛念,常唸佛。

一般的念珠粒數有14顆、18顆、21顆、27顆、36顆、42顆、54顆、108顆、1080顆之分。

佛珠的粒數各有其義:

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個數;

108粒,是表示單純的108種煩惱,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種無量三昧等等;

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

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薩乘之階位;

27粒的,表示聲聞之27聖賢;

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與修身之十地及佛果;

14粒的,表示仁王經所說十四忍(三賢、十聖加正覺)。

其餘36、18等粒數的佛珠,有的是為了攜帶方便,分108數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則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種神通變化,別無他義

2樓:匿名使用者

有啊,我的是16個。也是在佛店買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在製作佛珠手串一般是16mm的珠13顆,或是14mm的15顆,或者12mm的17顆,比較沒有用雙數在製作

4樓:**大蟲子

佛珠手串是有數量講究的 16的沒有

16顆佛珠代表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16顆有十六心的意思,那十六心是什麼意思呢?十六心是指小乘俱舍宗所說的觀察領悟樂兒四諦十六行相之後,如果由此達到了一定境界所得到的十六種智慧型,就叫做十六心。其中四諦是指苦、集、滅、道,為佛教最基本的教義。

十六行相就是對四諦各自產生的四個方面的理解與觀念,總共十六種,固稱16相。其中佛家通過這十六種智慧型,提醒人好好修行消除煩惱以得到自在解脫。

6樓:匿名使用者

念珠是指以線貫串一定數量的珠子,用以計算稱名稱持咒數的法具。又稱數珠、咒珠或誦珠。

在《牟梨曼陀羅尼經》中說:「梵語缽塞莫,梁云數珠。是引接普遍根機,牽課修業之具也。

」在《本患子經》中說:「昔有國王名波流梨,白佛言:『我國邊小,頻年寇疫,穀貴民困,我常不安。

法藏深廣,不得遍行,惟願垂示法要。』佛言:『大王若欲滅煩惱,當貫木患子一百八個,當自隨身,志心稱南無佛陀、南無達磨、南無僧伽名,乃過一子。

如是漸次,乃至千萬,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除諂曲,捨命得生炎摩天,若滿百萬遍,當除百八結業,獲常樂果。』王言:『我當奉行。

』」此即念珠的由來。

關於念珠的功德,在《木患子經》中說:「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恒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磨、僧伽名,乃過一木患子。如是,漸次度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諂曲者,捨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樂行。

若復能滿一百萬遍者,當得斷除百八結業。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斷煩惱根,獲無上果。」

⊙念珠顆數代表的意義

又據《陀羅尼集經》卷二所述,若誦經、唸佛、持咒時,手持數珠一一掐之,則彼行者當得十種波羅蜜功德滿足,現身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

關於數珠的顆數,《木患子經》說一o八顆;《陀羅尼集經》列出一o

八、五十

四、四十二及二十一顆等四種;《數珠功德經》說一o

八、五十

四、二十

七、十四顆等四種;《金剛頂瑜伽念誦經》說上品一o八o顆,最勝一o八顆,中品五十四顆,下品二十七顆;《文殊儀軌經》說上品一o八顆,中品五十四顆,下品二十七顆,最上品一o八o顆。上列顆數之**,系一o八減半為五十四,五十四減半為二十七,二十七減半為十四,又一o八之十倍為一o八o。

由上所述,可知數珠的顆數,應以一o八顆為其基本數。不過《陀羅尼集經》所說的四十二及其減半的二十一,當另有別說。後世認為此等顆數,皆各有象徵意義,一o八顆表示證入百八三昧,斷除百八煩惱。

在《釋氏要覽》中說:「小乘見修合論,煩惱共有一百八數。且明見惑、三界、四諦下煩惱共有八十八。

謂苦下具一切,即十使:貪、嗔、痴、慢、疑、身、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也。集滅離三見,謂集滅二諦下,各除身、邊、邪三見也。

道除於二見,謂道諦除身、邊二見也。上界不行恚,謂上界四諦下各除嗔一,已上三界四諦,共有八十八也。修道所斷惑,欲界有四,謂貪、嗔、痴、慢,上二界各除嗔,共有六,已上成十,計九十八也。

更口十纏,謂無漸、無愧、昏沉、惡作、惱、嫉、掉舉、睡眠、忿、覆,合前都有一百八也。」

一o八o顆表示百八三昧各具百八三昧,或金剛界一o八尊中各具一o八尊;五十四顆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等五十四位;四十二顆表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四十二位;二十七顆表示十八學人與九無學;二十一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及佛果;十四顆表示觀音之十四無畏。

⊙念珠的材質

關於數珠的資料,《陀羅尼集經》舉出金、銀、赤銅、水精(水晶)及木患子、菩提子、蓮華子等類;《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九列出菩提子、金剛子、金、真珠、蓮華子等類;《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卷下列香木、瑜石、銅、鐵、水精、真珠、蓮花子、金剛子、間錯種種諸寶、菩提子等十種;《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列出鐵、赤銅、真珠、珊瑚、患子、蓮子、因陀囉佉叉、烏嚧陀囉佉叉、水精、菩提子等十種;《金剛頂瑜伽念珠經》列舉硨磲、木患、鐵、熟銅、水精、真珠、諸寶、帝釋子、金剛子、蓮華、菩提子等十一種;《蘇悉地羯囉經》卷中列舉菩提子、蓮花子、嚕梛囉叉子、木患、多羅樹子、土、螺旋、水精、真珠、牙、赤珠、諸摩尼、薏苡珠及其餘的草子等十四種;《蘇婆呼童子請問經》卷上列舉活兒子、蓮華子、阿嚧陀羅阿叉子、水精、赤銅、錫、木患、琉璃、金、銀、鑌鐵、高佉等十二種。

經典中亦有記載不同的念珠,有不同的念誦功德,《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中說:「曼殊室利告大眾言:『汝等諦聽!

受數珠校量功德差別如是:若用鐵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銅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患子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諸佛淨土及天宮者,應受此珠。

』」若用蓮子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萬倍;若用因陀羅佉叉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萬倍;若用因陀羅佉叉為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百萬倍;若開烏盧阤羅佉叉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千萬倍;若用水精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萬萬倍。

若用菩提子為數珠者,或用插念,或但手持此珠,不能依法誦佛名,等數難可拔。是諸善男子,若復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誦佛名及陀羅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隨身,行住坐共,所出言語,若善若惡,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唸諸佛誦咒無異,得福無量。

《陀羅尼集經》以水精為第一;《攝真實經》捲下說香木得一皆福,瑜石、銅、鐵得二分,水精、真珠得一俱胝分,蓮華子、金剛子得二俱胝分,間錯種種諸寶及菩提子最勝,可得無量無驟不可說不可說分之福德。《守護經》說菩提子及種種和合之珠最勝;《數珠功德經》、《瑜珠念珠經》等亦以菩提子為最勝。

在密教行法之中,依三部五部之差別,所用數珠亦有不同。《蘇悉地羯囉經》說佛部用菩提子觀音部用蓮花子,金剛部用嚕梛羅叉子之數珠;《守護經》及《瑜伽念珠經》說佛部用菩提子、金剛部用金剛子,寶部用金等諸寶,蓮華部用蓮華子,羯磨部用種種和合之數珠。

我國有關使用數珠的記事,首見於《續高僧傳》卷二十:「人各掐珠,口同佛號。」道綽之專弘淨土,始於隋末,於唐代貞觀年間又以數珠教人唸佛,可見數珠是在唐初才被當作稱名記數之法具。

其後,以《陀羅尼集經》為始,密部儀軌被大量傳譯出來,數珠亦為密教僧人所廣泛使用。

在使用念珠時,通常一串念珠會有一顆母珠,方便計數。

在《陀羅尼集經》中說:「作是相珠一百八顆,造成珠已,又作一金珠,以為母珠,又更別作十顆銀珠,以充記子。」

除了母珠之外,顆數多的念珠,除母珠外,也會多加數珠記子。如《禪林象器箋》中後:「百八顆外,有十顆小顆為記子。」

7樓:匿名使用者

那個是迷信 沒什麼代表的

佛珠手串11顆可以嗎?

8樓:樹林裡在下雪

可以。手串十一顆(指十一力)謂阿彌陀佛加持唸佛行者之十一種力用。

一,佛珠所包涵的意義

根據藏經的記載,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這種佛珠因為太長,只供極少數大德高僧和潛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會中作為裝飾,此外極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為108粒(密宗行者為110粒),中品為54粒,其餘有42粒、21粒、14粒及淨土宗的36粒、禪宗的18粒等。

二,佛珠的粒數各有其義

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個數;

2. 108粒,是表示單純的108種煩惱,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種無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

3. 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薩乘之階位。

4. 27粒的,表示聲聞之27聖賢;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與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經所說十四忍(三賢、十聖加正覺)。

5. 其餘36、18等粒數的佛珠,有的是為了攜帶方便,分108數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則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種神通變化,別無他義。念珠是佛教的一種用物,是唸佛號或經咒時用以計數的工具,所以也稱「佛珠」或「數珠」。

通常用香木車成小圓粒,貫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瑪瑙製作的。

佛珠手鍊一般多少顆及其代表的意義

9樓:溫柔

佛珠,又叫做念珠,是佛教徒唸佛時用以記數和束心的工具,同時也是佛教**修行時必備的一種信物。現在,很多喜歡時尚或彰顯個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大部分人肯定不知道佛珠個數不同所包含的意義也不同。首先說下,並不是所有的佛珠手鍊都是18顆或是108顆的,佛珠手鍊一般有多少顆,分別代表有不同的意義的。

小葉紫檀佛珠順紋108顆8mm 小葉紫檀手鍊念珠手串

一般來說,大家為了裝飾而戴的佛珠手鍊是12顆、13顆或是16顆,這是根據男女手腕的粗細決定的,只要不是作為念珠來使用的話,戴多少顆都是可以的。

作為念珠來使用的話,一般的佛珠手鍊有14顆、18顆、21顆、27顆、36顆、42顆、54顆、108顆、1080顆之分。據說,世間有很多煩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撥一珠,就可解除煩惱。另外,因為唸佛時,要排除一切雜念邪思,做到心地清淨,所以念珠(佛珠手鍊)也叫做「清心珠」。

佛珠念珠手串的顆數及其代表的意義

依然是文玩,學問太多了,就乙個手串多少顆珠子,都是有說法的,不是隨便穿上就帶的。既然是有規矩,最好還是按照規矩來吧。

一百零八顆:是最為常見的數目,是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而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

一千零八十顆: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 「十界」表示整個迷與悟的世界,可分為十個種類。

五十四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十二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三十六顆:無確切的含義,通常皆認為是為了便於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蘊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

二十七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

二十一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二十乙個位次, 「佛果」指達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十八顆: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十四顆: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 引文**

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數目的子珠串綴而成,而各種佛珠特定的數目皆有不同。數目不盡相同的緣由是因為各本佛經的記載有異而成。 佛珠的數目在經典當中的差異很大,共有九種之多。

其實,佛珠有不同的顆數,是因為具有著不同的含義,下面就根據普遍流傳的說法,將其不同的含義略述如後:

佛珠手串顆數有什麼講究,佛珠手串的顆數有講究嗎

由於在僧俗間佛珠被廣泛應用,所以人們對佛珠的起源和含義開始有了大量的了解,佛教聖徒用來念誦計數的隨身發具就是我們所說的佛珠,唸佛或者是頌咒的時候手持的佛珠,被稱為念珠。通常都使用紫檀木佛珠,代表著對佛生的尊重。佛珠的起源跟紫檀木是有一定關係的,據說 佛幫波流離王解除心中的惱障,讓王取紫檀木子一百零八...

請問佛珠手串掉了一粒,我的佛珠手串丟了一顆佛珠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不用太在意,並無不好的兆頭,補一顆就是了。可以趁此機會再挑選一顆不同的佛珠,自己diy搭配,製作一串獨一無二的手串。比如,小葉的手串,用海黃 蜜蠟 藏銀 黃翡.搭配都有不同的效果 我的佛珠手串丟了一顆佛珠會不會有什麼影響?機緣際會巧合!法無定法,順其自然吧。你已去掉了一種煩惱 法本無相,建議你不用再...

金絲楠木手串顆數有什麼講究,佛珠手串12顆什麼說法,金絲楠木手串把玩

本身不作為佛珠的話數量沒啥含義的 都是根據珠子尺寸與手腕的大小決定珠子數量 一般2 0直徑的珠子是12顆 1 8的珠子13顆 1 5的珠子14顆 2 5或3 0的珠子一般十一顆十顆不等。手鍊一般都是單數的,十三,十五,十七,十一顆的,都有。一般不做雙數的。佛珠手串12顆什麼說法,金絲楠木手串把玩 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