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2021-03-04 09:07:57 字數 4964 閱讀 1434

1樓:浮石林冰水泉

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特別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有利於搶占**制高點,掌握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話語權,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國際氛圍.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對破解我國發展中所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突出,城鄉差別、地區差別、收益分配差別擴大,生態退化、環境汙染加重,民生問題凸顯以及道德文化領域裡的消極現象等難題有決定意義.只有以生態文明超越傳統工業文明,堅持以生態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對發展中的矛盾、問題作統籌評估、理性調控、綜合治理,方能化逆為順、舉一反

三、突破瓶頸制約,在新的起點上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按照生態文明理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於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技術進步,有效降低能耗,推進經濟集約化、生態化、知識化,確保經濟可持續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必將促進全民族生態道德文化素質的提高.近些年來,我國城鄉居民的生態意識、環保觀念日益增強,參與生態治理、環境保護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但是,生態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於廣大群眾心中.

相當多的人生態道德文化水平低下,處於「文盲、半文盲」狀態.有些公務人員的生態道德、環境意識差得驚人.生態道德文化缺失還表現在消費領域追求奢華、過度消費、甚至揮霍浪費等方面.

事實說明,在廣大群眾尤其是在公職人員中間,強化生態道德文化教育,「補生態道德文化課」,亟為迫切、重要.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生態文明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與其他目標任務同步.然而,同物質文明相比,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明顯滯後,亟須加大力度,加快步伐.

否則,勢必會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後腿.

最後,我國是具有悠久生態道德文化與倫理傳統的國家,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而樸素的生態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華民族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精神境界.「建設生態文明,不僅需要法律的約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而通過生態文明建設進行生態道德文化教育,是提高全社會生態道德文化水準的最佳途徑和方式.

2樓:攸幽梔幽

1、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黨創造性地回答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關係問題所取得的最新理論成果,為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馬克思主義認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體,是人的無機的身體」。因此,人類應該像對待自己的身體一樣對待自然界,高度重視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優化,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力,統籌當前發展與為來發展的需要,既關注經濟指標,又關注資源環境指標,既積極實現當前的目標,又為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2、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之間具有內在的必然聯絡。其中,經濟建設是基礎,政治建設是保證,文化建設是先導,社會建設是歸宿,生態文明建設是前提。

3、傳統工業化道路的主流意識:征服大自然、榨取大自然、單向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結果帶來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等問題。

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3樓:項綺玉渾赫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近年來,我國在堅持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既講求經濟效益,也重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堅持統籌規劃,加大投入,標本兼治,突出重點,有步驟地進行環境治理和建設;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環境保護和治理,推進資源開發與節約,依法嚴格保護環境與生態;堅持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實行**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從體制和機制上促進可持續發展.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汙染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一些地區出現水、大氣、土壤等汙染較重,生態系統整體功能下降,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弱等現象.因此,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力度,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體制機制、產業結構和技術體系.

4樓:焉愛景鎮珍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

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二)全面促進資源節約。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援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迴圈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

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迴圈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

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災害防禦能力。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汙染防治。

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四)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

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汙權、水權交易試點。

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我們一定要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如何理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5樓:匿名使用者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

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二)全面促進資源節約。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援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迴圈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

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迴圈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

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災害防禦能力。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汙染防治。

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四)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

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汙權、水權交易試點。

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我們一定要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怎樣理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意義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乙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 生活富裕 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重要支撐.我們要深刻認識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始終堅持和全面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果斷acd呀,b太逗了 絕對是就看得出絕對服從 b.黨的十八大關於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是什麼?黨的十八大關於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是 樹立尊重自然 順應自然 保護自然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 文化建設 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著力推進綠色發展 迴圈...

新時代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一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 保護優先 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 和諧 美麗。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貫徹創新 協調 綠色 開放 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 產業結構 生產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