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萬里長城
夾雜在情感,性格,道德糾纏的掙扎中,整日面對家的壓抑無處逃遁,周萍終於心力憔悴支援不住了,最後開槍自殺。
與後母**的罪惡與不法的負罪感,從心理上將他摧毀,這反常的愛情對他戰勝森嚴的秩序毫無幫助,甚至反而把他拉向了井然的秩序之內,想將這層秩序更崇高化。
為不能解脫的悔疚,他的性格漸漸發生了轉變,四鳳健康純淨的青春讓他感到了救贖的可能性,愛上四鳳,除了愛情本身,更多也是出於內心想徹底埋葬往事的渴望。
此外,他也決心離家到礦上工作以逃避內心的折磨和蘩漪的糾纏,雖然他有著許多的惡習,但他的確不是簡單的自私怯懦到毫無行動感的人。
2樓:匿名使用者
最掙扎的人——《雷雨》中的周萍
《雷雨》是曹禺的**作和代表作。在戲劇中,不甘被周萍拋棄的蔡漪為挽留周萍而做的一切,無意中引爆了30年前的舊事,周萍是周樸園與侍萍之子這一秘密的揭穿,是全劇的高潮所在,在高潮處,劇中三組主要衝突,也就是周樸園與侍萍、周樸園與蔡漪、繁漪與周萍的三組衝突糾結重合在了周萍身上,悲劇的結局也由此而迅速出現。可見,周萍其實是始終處在劇情衝突主線之上。
而周萍與蔡漪的衝突也是《雷雨》主線索,所以周萍的形象在戲劇結構中也是處於很核心的重要地位。
但周萍在劇中也是個很特殊的角色,他不像繁漪、侍萍、四鳳和週衝那樣能博取讀者的廣泛同情,但也未如周樸園和魯貴那般讓人心生憎惡。周萍更多給人一種軟弱暖昧又矛盾的感覺,在這樣乙個充滿了壓抑、死亡氣息的悲劇裡,他身處其中,但卻被許多人忘卻在悲劇人物之外。
對周萍形象的詮釋,曹禺自己也是顯示出了矛盾的態度。
曹禺在《雷雨的**》中提到過,「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了《雷雨》乙個模糊的影像的時候,逗起我興趣的,只是一兩段情節,幾個人物,一種複雜而又原始的情緒」。在《憶寫雷雨》中,他也表示,最先寫出的片段,恰好是扣題的「雷」與「雨」兩場,也是最吸引他的一些片段:第三幕四鳳在轟轟雷聲中跪地對母親發誓不見周家人的面和以後周萍推窗進入四鳳臥室的戲,第一幕中周樸園逼著繁漪吃藥以及第二幕中魯侍萍和周萍相認的戲。
在這些戲中,周萍都處在衝突的焦點。而構成《雷雨》情節支架的五重三角**關係:週衝、四鳳和周萍,四鳳、周萍和繁漪,周萍、繁漪和周樸園,蔡漪、周樸園和侍萍,周樸園、侍萍和魯貴,以及周萍身世的秘密都已見端倪。
由此可見,在曹禺創作《雷雨》的構思和寫作衝動中,周萍也處於核心位置,他應該屬於逗起作者興趣的「幾個人物」之一。
作者曹禺對周萍的態度也頗耐人尋味。初版序言中作者強調「演他的人要設法替他找同情」,說他「不易獲得一般觀眾的同情,而性格又是很複雜的。演他,小心不要單調」。
「如有可能,我希望有個好演員,化開他的性格上一層雲翳」。可見作者本身對周萍的形象就有著潛在的矛盾心理。
再從戲劇的人物塑造來說,《雷雨》中的八個角色,個個複雜豐滿形象立體,周樸園代表著秩序,繁漪象徵了愛情,侍萍表現了安全,四鳳是歸宿,大海是正義,魯貴是金錢,週衝是理想,但對周萍,卻很難下個斷語。正如曹禺所介紹的,他身上有「慧」、有「蠻」,但現在已成為「美麗的空形」;他有衝動的激情和決絕的勇氣,但緊接著是無旁無盡的「悔」;他一再觸犯禁忌,而他是有道德觀念的;他似乎絕情絕意,但他又是「有情愛的」;他賭錢酗酒,「精神頹喪,永遠成了不安定的神情」,「同時又是渴望著生活」。痛苦焦灼、不得其所使他不僅佩服景仰「模範市民」、「模範家長」的父親,甚至羨慕沒有顧慮,敢於做壞事而心安理得的魯貴。
他掙扎在焦躁苦悶之中卻無法拯救自己,由此,除了「矛盾」,似乎也沒有更妥貼的詞語來概括周萍。
在初版序言中曹禺曾說過,「『極端』和『矛盾』是《雷雨》蒸熱的氛圍裡兩種自然的基調,劇情的調整多半以它們為轉移」。他也指出,蔡漪是「極端」的代表,而周萍,是「情感和矛盾的奴隸」。這二人性格就已經奠定了整部話劇的基調。
然而在作者心目中,周萍並不僅僅是以矛盾、怯懦、無行動感為特徵而成為與雷雨式典型人物蔡漪相對立的角色。相反,在內在生命力的強悍和追求極端性爆發的性格特質上,周萍是最接近蔡漪的了。
初版序言裡,曹禺在極端、妥協緩衝和間色三種人物 分類中,將周萍同繁漪一樣歸在極端的類別中的。他說繁漪「有更原始的一點野性,在她的心,她的膽量,她的狂熱的思想,在她莫名其妙的決斷時忽然來的力量裡。」說周萍有「一種可以煉鋼熔鐵、火熾的、不成形的原始人生活中所有的那種『蠻力』......可以極衝動地做出自己終身詛咒的事。
」所以繁漪才會對周萍說:「只有我明白你,我知道你的弱點,你也知道我的。」她牢牢抓住周萍不放,甚屈尊到提出與四鳳分享,雖然也是由於不甘悶死在周樸園的囚籠中,但也絕對不能忽視使得他們之間有相通之感的那份蠻荒的力量。
在《雷雨》中周萍出場時,曹禺這樣寫道:「於是他要離開這個地方——這個能引起人的無邊噩夢似的老房子,走到任何地方。」而《雷雨》的另一人物蘩漪,則總是感到這家裡有難以忍受的鬱悶,渴望能逃出這可以悶死人的家庭。
她聲稱周家十八年來的生活將她「磨成石頭樣的死人」,為了掙脫這難以忍受的鬱悶,她不惜將自己「變成火山的口,熱熱烈烈地冒一次,什麼我都燒乾淨,那時我就再掉在冰川裡,凍成死灰,一生只熱熱地燒一次,也就算夠了。」二人性格的契合點注定了他們之間的悲劇發生。
在《雷雨》中,曹禺只在兩個人身上用了「渴」的意象:一是周萍感到他對四鳳「這次的愛不只是為求自己心靈的藥,他還有乙個地方是渴。」另外是繁漪的痛述:
「我已經預備好棺材,安安靜靜地等死。乙個人偏把我救活了,又不理我,撒得我枯死,慢慢地渴死。」水是生命所必須的元素,尤其在《雷雨》那鬱悶酷熱的環境中,「渴」最貼切地表達了生命最原始的慾望和本能。
與劇中其他幾個悲劇人物的行為方式相比:只有繁漪和周萍,在無法抗拒的生命飢渴狀態下,作了最慘烈的掙扎。他們沒有像週衝那樣空幻的追求,也未如侍萍般消極逃避,也不是四鳳那樣被動的接受。
尤其是周萍,其實是一直處在行動中的人物。
周萍的命運是很悲壯的,自小因為父親要另外娶親,他被送到鄉下,他所成長的環境給予了他鄉間的自由,純樸和清新的感受,而等到長大回家,在這個壓抑的環境中,年輕的周萍怕是帶來了一股新鮮的生氣,這也是他首先吸引繁漪的特質。他從鄉下回來,帶著熱的血進入家庭「狹的籠」,吸引了這個大家庭裡面最渴望新生活的蘩漪。這個時候年輕的周萍還帶著一種野性,充滿了力量和求生的慾望,有點像古希臘神話中的形象,愛就愛得要死,恨就恨得要把人家殺死,全然不顧什麼父母、血緣這種概念。
他首先追求愛情,反叛秩序,「恨父親,願他死,犯了滅倫的罪也幹。」這就是他初步挑戰秩序維護內心完整的極端行為。
但故事演繹到後來,周萍失去了所有的激情,他處處以父親的利益為重,也以父親為榜樣來做他行動的指標。這樣的轉變對周萍來說,是有巨大的悲劇性的。
周萍所身處的「家」,從來都不是乙個可以任人停靠的溫馨港灣,它帶著一種壓抑、苦悶感如同牢籠般難以解脫。在周萍的眼中,家是乙個充滿**罪惡的地方,那裡既有青春性萌動的甜蜜又不能抹去**引發的道德審判的刺痛感。周樸園想在孩子們的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家風榜樣,他希望「我的家庭是我認為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我的兒子我也認為都還是健全的子弟,我教育出來的孩子,我絕對不願意叫任何人說出他們一點閒話的」,這樣的**壓抑著孩子天真的想法,「你爸爸的一句話就可以粉碎你的夢」,所以周家弟兄是很懼怕父親的,而在蘩漪的心中,家就是乙個讓她**不是**、後母不是後母、被兩代人無休止欺騙與壓迫的地方,她一心希望和周萍在一起,無論在家裡還是周萍帶她走,都可以,她要的就是好好地愛一次就行了「自從我把我的性命,名譽,交給你,我什麼都不顧了。
我不是他的母親,不是,不是,我也不是周樸園的妻子」。
夾雜在情感,性格,道德糾纏的掙扎中,整日面對家的壓抑無處逃遁,周萍終於心力憔悴支援不住了。與後母**的罪惡與不法的負罪感,從心理上將他摧毀,這反常的愛情對他戰勝森嚴的秩序毫無幫助,甚至反而把他拉向了井然的秩序之內,想將這層秩序更崇高化,「覺得自己是在獅子,睡著時偷咬一口的老鼠」。為不能解脫的悔疚,他的性格漸漸發生了轉變,四鳳健康純淨的青春讓他感到了救贖的可能性,愛上四鳳,除了愛情本身,更多也是出於內心想徹底埋葬往事的渴望。
此外,他也決心離家到礦上工作以逃避內心的折磨和蘩漪的糾纏,雖然他有著許多的惡習,但他的確不是簡單的自私怯懦到毫無行動感的人。
也就在他的這個轉變中,周萍的悲劇性完全顯現了出來。為了尋求解脫,他拋棄了蘩漪,也找到了能讓自己新生的機會,這就是他新生的愛情:愛上了乙個十幾歲的小丫頭。
以劇中人物的年齡推算一下,這故事發生之時,周萍28歲,四鳳18歲,時光倒退27年到他父親周樸園的年輕時代,就會發現,周樸園拋棄侍萍的那一年,周樸園是28歲,魯媽是20歲。父子二人的命運顯現除了重複和承接,也就是說兒子是重演了父親的命運,也是這個年齡,也是愛上了乙個丫環。這愛情產生的淵源,應該是他們都從乙個由外面進來的純樸清新的小姑娘身上看到了一種新生的勇氣,這愛情給沉悶的大家生活增添了亮色,幫助他們下決心開家庭的陰暗,奔向新生。
周萍想離家出走,帶了四鳳私奔來克服內心的罪孽感,從此開始新的生命。但這個慾望因為發現四鳳是他的親妹妹而徹底破滅,並給了他最致命的打擊,還有什麼比喪失了最後的一點點希望而讓人絕望的事呢。他從前可以不顧一切,但周樸園一揭出老底,他們所有計畫都失敗了,對周萍來說,無論他做過多少努力多少抗爭,終究新生的希望灰飛煙滅並在消失前給了他巨大到無法相信也更難面對的嘲弄。
他說身處其中的那種混合著壓抑、噪熱的家庭氛圍,那種混合著鬱悶、焦慮的複雜情緒,那種竭力掙扎而最終徒勞無功的絕望,都讓他經歷了一場恐怖而燥熱的噩夢,噩夢顯現真相,美夢徹底破滅的時候,周萍也有了他不得不死的原因。
雷雨中周樸園,魯侍萍,周萍,魯大海,週衝的人物關係
富家少爺周樸園與家中侍女魯侍萍已經生有二子,為了迎娶名門閨秀蘩漪,他留下長子周萍,將產後3天的魯侍萍和第二個兒子魯大海趕出家門。魯侍萍投河被救,輾轉流浪,嫁給魯貴為妻,生下女兒四鳳。數年後,侍萍在外地做校工,魯貴在周樸園家做管家,他把四鳳也介紹進周家做了侍女。周樸園成了大礦主,冷漠專橫,她的妻子蘩漪...
《雷雨》中,魯侍萍與周樸園重逢之後,在揭露身份之前,她懷著怎
將最有價值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侍萍作為乙個舊時代的下層婦女,她的人生已被分成兩部分 一半屬於丈夫 一半屬於兒女。她希冀在默默無私地為他人奉獻中得到對方的關愛與理解,從而確證自己存在的價值。雷雨 中周樸園和魯侍萍30年後重逢,簡述有關情節。周樸園走進客廳,侍萍的無錫口音引起了他的注意,經過盤問,他認出...
《雷雨》中的人物周樸園是什麼樣的形象
雷雨 塑造了一批光輝燦爛的典型人物形象。周樸園是劇中的中心人物,反映了 回封建 統治的罪惡本質答。周樸園出身於封建官僚家庭,是一位具有濃厚封建氣息的 殘忍的民族資本家,他的雙手沾滿了工人的鮮血,是名副其實的劊子手。但是這樣乙個劊子手卻永遠擺著一副道德面孔,是乙個虛偽的道德家,典型的偽君子。他在 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