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田夏苗秋收冬狩哪個不正確

2021-03-04 09:01:24 字數 6215 閱讀 3622

1樓:匿名使用者

春搜、copy夏苗、秋獮、冬狩

選自《古文觀止》

凡物不足以講大事,其材不足以備器用,則君不舉焉。君將納民以軌物者也。故講大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取材以章物採,謂之物;不軌不物,謂之亂政,亂政烝行,所以敗也。

故春搜、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三年治兵,入而振旅,歸而飲至,以數軍實。顯文章,明貴賤,辯等列,順少長,習威儀也。

鳥獸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用於器,則君不射,古之制也。至於山川林澤之實,器用之資,皂隸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古文觀止》

2樓:道易心成

正確的寫法應該是,「春冤、夏苗、秋獵、冬狩」。春天不要去打獵,春天動物都在繁殖。版夏天也不可以,夏

權天小動物還在吃奶。秋天莊稼大豐收,打獵了食物浪費就大。到了冬季去打獵相當於收穫莊稼,是上天賜予我們的。

這是古人的智慧型,現代人趕盡殺絕,最近幾年才認識到錯誤。

3樓:愛上sy小幸福

春田不正確

春搜、夏苗、秋獮、冬狩

古之帝王,春搜夏苗,秋獮冬狩:四時出郊,以示武於天下。今四海擾攘之時,正當借田獵以講武。」是什麼意

4樓:匿名使用者

春搜、夏苗、秋獮、冬狩

搜、苗、獮、狩分別為古代對春夏秋冬四季狩獵的稱謂。

春搜,春天搜尋、獵取沒有懷胎的禽獸。因為春天禽獸是繁殖的季節。說明了古人很重視自然 界禽獸數量的平衡。

夏苗,夏季獵取殘害莊稼的禽獸。因為夏天是莊稼苗生長旺盛的時間,保護莊家不受禽獸的糟蹋,保障糧食的收成,也是維持一種平衡。

秋獮,殺傷禽的野獸。秋天,家禽要長大了,要保護不受野獸的侵襲,減少損失,維持收成的平衡。

冬狩,圍獵,不加區分,都可獵取。冬天,萬物休息,此時,獵殺一些動物,增加收成,維持數量平衡。

「春搜夏苗秋獮冬狩」是什麼意思?

5樓:紅河溪

一、春搜 [ chūn sōu ] 帝王春季的射獵。

《左傳·隱公五年》:「故春搜、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 杜預 注:

「搜,索,擇取不孕者。」 唐 杜甫 《冬狩行》:「春搜冬狩侯得用,使君五馬一馬驄。

」 清 吳偉業 《南苑應制》詩:「熊館發雲旌,春搜告禮成。」

二、夏苗 [ xià miáo ]

謂夏季田獵。

《左傳·隱公五年》:「故春搜、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 杜預 注:

「苗,為苗除害也。」 南朝 梁 沉約 《均聖論》:「春搜免其懷孕,夏苗取其害谷,秋獮冬狩,所害誠多。

」2.夏季的禾苗。

唐 包何 《送韋侍御奉使江嶺諸道催青苗錢》詩:「近遠從王事,南行處處經。手持霜簡白,心在夏苗青。」

三、秋獮 [ qiū xiǎn ] 國君秋季狩獵之稱。

《左傳·隱公五年》:「春搜、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司馬法·仁本》:

「天下既平,天子大愷,春搜秋獮,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戰也。」 南朝 梁 沉約 《均聖論》:「春搜免其懷孕,夏苗取其害谷,秋獮冬狩,所害誠多。

」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乾隆 二十三年,巡幸 木蘭 ,舉秋獮之禮。」

四、冬狩 [ dōng shòu ]古代天子或王侯在冬季圍獵。

冬狩[ 唐] 李世民 唐

烈烈寒風起,慘慘飛雲浮。霜濃凝廣隰,冰厚結清流。金鞍移上苑,玉勒騁平疇。

旌旗四望合,罝羅一面求。楚踣爭兕殪,秦亡角鹿愁。獸忙投密樹,鴻驚起礫洲。

騎斂原塵靜,戈回嶺日收。心非洛汭逸,意在渭濱遊。禽荒非所樂,撫轡更招憂。

〈三國演義〉中有「古之帝王,春搜夏苗,秋獮冬狩:四時出郊,以示武於天下。今四海擾攘之時,正當借田獵以講武。」

譯文古代的帝王,春搜夏苗,秋獮冬狩:一年四季狩獵於郊外,以展示示自己的武力於天下。現在全國各地紛亂的時候,正應當借狩獵以演武。

塞罕壩的歷史由來

6樓:金果

1、皇家狩獵場

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 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

公元2023年,清朝康熙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亂」之後,巡幸塞外,看中了這塊「南拱京師,北控漠北,山川險峻,里程適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

康熙帝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獮、冬狩」四季狩獵的古代禮儀,同時錘練滿族八旗的戰鬥力,實行懷柔政策綏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維護多民族國家的團結統一等鞏固國家政權的多種政治因素,以喀喇沁、敖漢、翁牛特等部 。

「敬獻牧場,肇開靈圃,歲行秋獮」的名義,設定了「木蘭圍場」,將「木蘭秋獮」定為祖制。史學家稱之為「肄武綏藩」。

2、退化為荒丘

塞罕壩隨著清王朝歷史的推移,因吏治腐敗和財政頹廢,內憂外患的清**在同治二年(2023年)開圍放墾,隨之森林植被被破壞,後來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奪採伐和連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當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聖境和「獵士五更行」、「千騎列雲涯」的壯觀場面而不復存在。

塞罕壩地區退化為高原荒丘,呈現「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

7樓:風鈴漫晚

塞罕壩在我國歷史上的遼、金時期,被稱作「千里松林」,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清朝曾在此設立「木蘭圍場」。

隨著清王朝走向衰敗,在內憂外患,入不敷出的情況下的清**將魔爪伸向塞罕壩。在同治二年(2023年)開圍放墾,隨之森林植被被破壞。

熬過了清朝,**,隨後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奪採伐和連年山火,塞罕壩的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最終塞罕壩地區退化為高原荒丘。

8樓:為誰為誰為

塞罕壩在我國的遼、金時期,被稱作「千里松林」,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亂」之後,巡幸塞外,看中了這塊「南拱京師,北控漠北,山川險峻,里程適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

康熙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獮、冬狩」四季狩獵的古代禮儀,同時錘練滿族八旗的戰鬥力,實行懷柔政策綏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維護多民族國家的團結統一等鞏固國家政權的多種政治因素,以喀喇沁、敖漢、翁牛特等部 「敬獻牧場,肇開靈圃,歲行秋獮」的名義,設定了「木蘭圍場」,將「木蘭秋獮」定為祖制。史學家稱之為「肄武綏藩」。

據歷史記載,木蘭圍場作為塞外的皇家 獵苑,自康熙二十年到嘉慶二十五年的139年間,康熙、乾隆、嘉慶三位皇帝共舉行木蘭秋獮105次。這裡還曾導演了許多有聲有色的歷史話劇,成為清帝避暑、聯絡北方蒙古諸部和其他少數民族活動的重要場所。諸如「烏蘭布通之戰」等一些歷史重大的事件,也是在「木蘭圍場」與「避暑山莊」運籌決策的。

可以說,乙個木蘭圍場,存在著半部清史。

隨著清王朝歷史的推移,因吏治腐敗和財政頹廢,內憂外患的清**在同治二年(2023年)開圍放墾,隨之森林植被被破壞,後來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奪採伐和連年山火,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當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聖境和「獵士五更行」、「千騎列雲涯」的壯觀場面而不復存在。塞罕壩地區退化為高原荒丘,呈現「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 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呈現「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

經過塞罕壩幾代人「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懈努力。塞罕壩早已摘掉了不屬於他的恥辱帽子。展現出全新的面貌。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是以「生態、皇家、民俗」為主要特色的森林草原生態旅遊度假區,於2023年經林業部批准成立,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園。 2023年被河北省**命名為「生態旅遊示範區」;2023年通過了國家旅遊局驗收,跨入了aaaa級旅遊景區行列。

2023年在由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旅遊商會、亞太旅遊聯合會、世界華僑華人旅遊合作組織、首都旅遊集團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中外旅遊品牌推介活動」中,被評選推介為中國最佳森林公園。2023年被環球遊報推介為「中國最值得去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銀獎。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錯帶和高原—丘陵—曼甸—接壩山地移行地段。公園內既有森林、又有草原;既有河流、又有湖泊;既有山地、又有高原;既有丘陵、又有曼甸;既有清代歷史遺跡、又有濃郁的滿蒙風情,風光自然優美、氣候涼爽宜人,每年都有幾十萬海內外遊人到此觀光、度假,是距北京最近最美的生態旅遊勝地,也是華北地區最著名的生態旅遊景區之一。

9樓:匿名使用者

塞罕壩,在蒙古語的意思是「美麗的高嶺」,是一處水草豐滿,古樹參天的美麗高嶺,曾經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皇家狩獵場,被人稱為「千里松林」,康熙皇帝在此設立「木蘭圍場」(今承德圍場縣)但是,伴隨著清王朝的衰弱,同治二年,康熙皇帝對塞罕壩進行了開圍放墾,清朝的官兵不斷砍伐樹木,幾乎砍走了一半的樹木,之後,到了抗日時期,日本官兵來到塞罕壩,把剩下的樹木一掃而光,只剩下了一棵樹木(至今還活著,在塞罕壩公園的景點「神樹」),抗日戰爭以後,塞罕壩變成了「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高原荒漠,因為塞罕壩是蒙古國與河北的交界處,蒙古一刮大風,距離180公里的北京就有沙塵暴,每年有30幾天,為保護北京、涵養水源,196年,當時的******下令在塞罕壩建立大型機械林場,命名為「塞罕壩機械林場」,經過塞罕壩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塞罕壩恢復了「美麗的高嶺」,成為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海,現有林地112萬畝,森林覆蓋率80%以上,可繞地球赤道12圈,相當於為地球系上12條「綠絲巾」

10樓:李天昊

塞罕壩在蒙古語的意思是「美麗的高嶺」,曾是清朝康熙皇

帝打獵的地方,康熙皇帝將此成為「木蘭圍場(今承德圍場縣)」,伴隨著清王朝的衰敗,康熙皇帝進行了開圍放墾,於是,官兵們將樹木亂砍濫伐,美麗的高嶺變成了高原荒漠,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肆虐砍伐,將木頭儲存在海底,塞罕壩變成了黃沙遮日天,飛鳥無棲樹的高原荒漠,2023年,中國國家林業部、圍場縣林業局、承德地區林業局合力在塞罕壩上建起了第一座機械林場,命名為塞罕壩機械林場,經過塞罕壩第

一、二、三代造林人的不懈努力下,塞罕壩由高原荒漠變回了美麗的高嶺,松濤林海重現人間,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海,可繞地球赤道12圈,並建成的千層板林場、三道河口林場、二道河口林場等多個分林場,現在,塞罕壩機械林場變成了塞罕壩國家aaaaa級森林旅遊景區,建設了多個景點,並且,塞罕壩林場建設者被評為2023年度林業部最高榮譽獎「地球衛士獎」

11樓:百度使用者

塞罕壩自古就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在我國的遼、金時期,被稱作「千里松林」,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公元2023年,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亂」之後,巡幸塞外,看中了這塊「南拱京師,北控漠北,山川險峻,里程適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

康熙大帝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獮、冬狩」四季狩獵的古代禮儀,同時錘練滿族八旗的戰鬥力,實行懷柔政策綏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維護多民族國家的團結統一等鞏固國家政權的多種政治因素,以喀喇沁、敖漢、翁牛特等部 「敬獻牧場,肇開靈圃,歲行秋獮」的名義,設定了「木蘭圍場」,將「木蘭秋獮」定為祖制。史學家稱之為「肄武綏藩」。

據歷史記載,木蘭圍場作為塞外的皇家獵苑,自康熙二十年到嘉慶二十五年的139年間,康熙、乾隆、嘉慶三位皇帝共舉行木蘭秋獮105次。這裡還曾導演了許多有聲有色的歷史話劇,成為清帝避暑、聯絡北方蒙古諸部和其他少數民族活動的重要場所。諸如「烏蘭布通之戰」等一些歷史重大的事件,也是在「木蘭圍場」與「避暑山莊」運籌決策的。

可以說,乙個木蘭圍場,存在著半部清史。

隨著清王朝歷史的推移,因吏治腐敗和財政頹廢,內憂外患的清**在同治二年(2023年)開圍放墾,隨之森林植被被破壞,後來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奪採伐和連年山火,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當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聖境和「獵士五更行」、「千騎列雲涯」的壯觀場面而不復存在。塞罕壩地區退化為高原荒丘,呈現「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 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呈現「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

2023年林業部在塞罕壩機械林場、大喚起林場、陰河林場的基礎上組建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2023年歸河北省管理,現為省林業局直屬單位)自此塞罕壩定名。四十多年來,塞罕壩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援和關懷下,用兩代人的青春和汗水,營造起萬頃林海,這是人類改造自然的偉大創舉和人間奇蹟。加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濃郁的滿蒙民族風情,形成了國家一級旅遊資源,2023年5月經原林業部批准,在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的基礎上建立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是華北地區面積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觀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公園內風景資源豐富,景觀獨具特色,被讚譽為「河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異獸的天堂」。

2023年8月1日,河北塞罕壩經***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一部分。總面積9.4萬公傾,其中以落葉松人工林和天然白樺林為主的風景林面積7.

1萬公傾,草原面積1.5萬公傾,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共有六大景區104個景點。塞罕壩的資源特色主要表現在6個方面:

(1)自然氣候獨特。

(2)自然景觀豐富。

(3)人文景觀眾多。

(4)滿蒙風情濃厚。

(5)野生動植物繁多。

(6)具有區位優勢和良好的基礎設施。

夏末秋涼還有春冬什麼的了嗎

春捂秋凍,夏涼冬藏。春季的特點是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忽公升忽降,人體調節功能一時難以適應,就容易發生感冒 呼吸道疾病。因而,適度 春捂 能夠避免寒氣入侵人體 有效地防病保健。尤其是春天的清晨與夜晚,氣溫往往較低,應多穿些衣服,蓋厚點的被子。夏季氣溫高 濕度大 日照強烈,因此夏季養生最重要的是防 火 ...

葉落知秋!那麼知春,知夏,知冬分別有是什麼

桃花初放知春至 知了始鳴炎夏時 涼風拂過秋葉落 微雪寒梅冬來遲 博卿一笑 春江水暖鴨先知 知春 青草池塘處處蛙 知夏 北風卷地白草折 知冬 葉落知秋!花開知春,知了知夏,飄雪知冬 鴨知春,蛙知夏,葉知秋,梅知冬,好古老的回答,把我帶到了西元前 初戀知春 熱戀知夏 冷戀知秋 離婚知冬 一葉之秋 什麼才...

四季詞語什麼春,什麼夏,什麼秋,什麼冬

春天 春暖花開 夏天 夏日炎炎 秋天 秋高氣爽 冬天 數九寒冬 積累描寫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四字詞語都有什麼 描寫春天美好的成語 春光明媚 萬紫千紅 春雨如油 生機勃勃 春色滿圓 春意盎然 鳥語花香 春暖花開 百花齊放 和風細雨 春天 春光明媚 春回大地 春暖花開 春意盎然 春意正濃 風和日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