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對人類文明的進步是否做出了貢獻
2樓:霧影貔貅
真實全面,辯證統一。
3樓:紫藤
歷史分析方法和階級分析方法
評價歷史人物應遵循哪些原則?
4樓:匿名使用者
(1)全面性原則:堅持兩點論和一分為二的觀點,應從積極性和消極性、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方面全面評價。
(2)階段論和方面論結合的原則:在縱的關係方面,歷史人物有階段上的劃分,從不同階段上作出不同的評價;在橫的關係方面,歷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是英雄與暴君集於一身,評價時應採用方面論的方法。
(3)發展性和長遠性的原則:從整個人類歷史發展角度去評價,從是否順應歷史進步潮流、是否體現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角度去評價。
(4)主流性原則:要分清歷史人物的主流與支流,政治活動與個人生活方面的差別,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個人道德標準代替歷史進步的標準。
(5)適度性原則:評價歷史人物不能標新立異,不能違背主流學術觀點,不能違背一般人的善惡標準。
(6)階級性原則:運用馬克思主義關於階級的觀點與階級分析的方法,但反對貼階級標籤,反對苛求古人。
(7)實踐的原則:從是否有利於社會進步,有利於生產力發展,實踐效果好壞及對社會歷史發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評價。
5樓:長工百萬
遵循客觀公正的原則;
尊重歷史真實的原則;
與當時的時代社會背景相統一的原則。
6樓:匿名使用者
要客觀,要就事論事,要考慮歷史人物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要做到兩面兼顧,不能單方面思考。
7樓:匿名使用者
分兩方面,功和過,不要混著說,要分開。
8樓:匿名使用者
1.從時代背景去了解
2.對當時社會和現在社會產生的影響
3.不能用現在的眼光去評價歷史人物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原則是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1)必須堅持歷史主義原則、深入了解他們所處的歷史要件(2)必須堅持階級分析方法,深入了解他們所代表那個階級的(3)必須堅持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辨證統一的觀點來分析傑出任務的歷史作用(4)必須堅持用全面分析與評價的原則,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
評價歷史人物應遵循哪些原則?
10樓:匿名使用者
(1)全面性原則:堅持兩點論和一分為二的觀點,應從積極性和消極性、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方面全面評價。
(2)階段論和方面論結合的原則:在縱的關係方面,歷史人物有階段上的劃分,從不同階段上作出不同的評價;在橫的關係方面,歷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是英雄與暴君集於一身,評價時應採用方面論的方法。
(3)發展性和長遠性的原則:從整個人類歷史發展角度去評價,從是否順應歷史進步潮流、是否體現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角度去評價。
(4)主流性原則:要分清歷史人物的主流與支流,政治活動與個人生活方面的差別,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個人道德標準代替歷史進步的標準。
(5)適度性原則:評價歷史人物不能標新立異,不能違背主流學術觀點,不能違背一般人的善惡標準。
(6)階級性原則:運用馬克思主義關於階級的觀點與階級分析的方法,但反對貼階級標籤,反對苛求古人。
(7)實踐的原則:從是否有利於社會進步,有利於生產力發展,實踐效果好壞及對社會歷史發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評價。
評價歷史人物的原則是什麼
11樓:少一點安慰
1.不能用現代的標準來評價古人。
2.看功也得看過。
3.要客觀,不可以偏激。
4.看他的貢獻對整個人類有何影響。
5.看他的貢獻對自己的國家有什麼影響。
6.不可以直接肯定他是好是壞,因為一般都是一半功,一半過。
12樓:匿名使用者
評價歷史人物的原則要客觀、公正。
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其實和他所屬的歷史時代有關,不管什麼時期的歷史人物,他都有他的歷史侷限,因此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不能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審視,必須在現代的基礎之上,加以當時歷史背景,這樣才能客觀、公正,這樣才是對歷史人物的尊重。
清末的李鴻章,如果按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人就是個劊子手、**賊,但是我們如果從清末歷史和維護祖國安定來看,李鴻章是功臣。他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是維護祖國統一,打擊**,因為他屬於地主統治階層,清代只有軍機大臣才是真正掌握實權,李鴻章從未進入軍機處,因此他並沒有真正掌握實權。李鴻章簽署條約,只是作為中國**的代表,條約還須皇帝批准,因此他只是乙個代表,所以當年梁啟超就對李鴻章給予正確的評價。
13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唯物主義,要看到事物是矛盾構成的,要樹立整體觀。即要看到好壞又要看其對於整個人類歷史意義,不要輕易得出結論。
14樓:愛ゞ隋風飄蕶
馬哲?那就是分兩個方面來說,一方面是如何如何如何的,別一方面又是如何如何的,然後是用哲學原理來解釋這個歷史事件(雖然古人並不認識老馬),最後是得出結論,注意,這個結論一定要符合唯物歷史和辯證學。
15樓:囂張的刀哥
客觀事實論證,一事說一事,最後基本上一半功,一半錯。不能評價人品,只能就事論事
評價歷史人物必須堅持哪些科學方法
16樓:我是知道磚家
歷史唯物主義辯證法。
科學分析,正反結合。即要看到他對推動歷史的積極作用,又要分析其給當時帶來的弊端。
17樓:殘櫻憶落
站在客觀角度上評價事件的功過對錯
任何一件事都有好的一面與壞的一面
18樓:陳澄
用歷史的眼光,公平公正地去看待他的是非功過。
評價歷史人物應遵循哪些原則
19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不要太認真,因為你永遠都沒有辦法從最真實的角度重新看一遍,你所有的理解,見解,都帶著史官 學者 專家 教授的 主觀感情在裡面
評價歷史人物的三大原則
20樓:匿名使用者
評價歷史人物的原則是:是否推動歷史的發展,推動既肯定為主,阻礙既否定為主。
標準主要有三條:一是看是否順應歷史潮流的發展(歷史發展趨勢,既當是應該解決的主要矛盾);二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長遠)利益和願望;三是看是否推動生產力(或經濟)的發展。這三條標準是緊密相連.的、互為一體的。
一般說來,只要符合第一條其它兩條也就順理成章了。
要想對歷史人物做出合情合理的評價,必須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下,具體注意下列幾點:
1.特定的歷史背景。背景是歷史人物活動的大舞台,人物同樣的活動如果處於不同的歷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評估。
2.確定評估標準。我們看乙個人物的活動或舉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僅從道義的角度去考慮。而要看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統一等。
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說人無完人,就是指對人物的評估要一分為二,全面客觀。對歷史人物要考慮他的階級性和時代性。
4.克服英雄史觀。歷史上有作為的人物是時勢造就出來的,同時也要承認人物的個性特點對事物的一定影響力。
5.要根據具體材料所提供的有效資訊,克服思維定勢,將材料觀點和教材有關知識進行綜合分析。
6.評價歷史人物必須建立在史實的基礎上,決不能主觀臆斷,空穴來風。也就是在佔有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對歷史人物給予評價。
評價歷史人物的作用應該堅持什麼標準?
21樓:慎若薇睢雋
(1)全面性原則:堅持兩點論和一分為二的觀點,應從積極性和消極性、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方面全面評價。
(2)階段論和方面論結合的原則:在縱的關係方面,歷史人物有階段上的劃分,從不同階段上作出不同的評價;在橫的關係方面,歷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是英雄與暴君集於一身,評價時應採用方面論的方法。
(3)發展性和長遠性的原則:從整個人類歷史發展角度去評價,從是否順應歷史進步潮流、是否體現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角度去評價。
(4)主流性原則:要分清歷史人物的主流與支流,政治活動與個人生活方面的差別,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個人道德標準代替歷史進步的標準。
(5)適度性原則:評價歷史人物不能標新立異,不能違背主流學術觀點,不能違背一般人的善惡標準。
(6)階級性原則:運用馬克思主義關於階級的觀點與階級分析的方法,但反對貼階級標籤,反對苛求古人。
(7)實踐的原則:從是否有利於社會進步,有利於生產力發展,實踐效果好壞及對社會歷史發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評價。
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原則,評價歷史人物應遵循哪些原則?
階段論和方面論結合的原則 階級性原則 評價結論原則 實踐性的原則 採用階級分析法。站在人物的立場上分析。要辯證的看。謝謝 要確定歷史人物的背景 評價歷史人物應遵循哪些原則?1 全面性原則 堅持兩點論和一分為二的觀點,應從積極性和消極性 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方面全面評價。2 階段論和方面論結合的原則 在...
評價秦始皇這一歷史人物,評價歷史人物秦始皇400字
功大於過吧。統一六國 結束天下紛戰,促進社會發展,促進民族團結。焚書坑專儒 對文化造屬成一定的影響,但是政治手段。萬里長城 為抵抗外敵,但勞民傷財,民不聊生,後來的歷史上的第一次農民起義幾乎因此而起。統一貨幣 統一度量 統一文字等等具有相當的進步意義。正好歷史學到這裡。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
求朱棣人物評價,歷史人物評價明成祖200字左右
明成祖朱棣 1360 1424 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 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漢族,安徽鳳陽人,生於當時稱作應天府的南京。洪武三年 1370年 受封燕王。朱棣冕服圖 曾居老家鳳陽,對民情頗有所知。時事征伐,並受封為燕王,後發動靖難之役,起事攻打侄兒建文帝,奪位登基。死後原廟號為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