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猜成語一張白紙一支毛筆紙墨筆硯是什麼成語答案

2021-03-04 08:57:22 字數 1968 閱讀 8085

1樓:匿名使用者

答:筆墨紙硯。

中國獨有的文書工具,即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歷史上,「筆、墨、紙、硯」所指之物屢有變化。在南唐時,「筆、墨、紙、硯」特指諸葛筆、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紙,江西婺源龍尾硯。

自宋朝以來「筆、墨、紙、硯」則特指湖筆(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紙(安徽省宣州)、端硯(廣東省肇慶,古稱端州)。

看圖猜成語紫色墨汁和乙隻毛筆是什麼成語

2樓:成都新東方烹飪學校

筆酣墨飽

bǐ hān mò bǎo

【解釋】指文章表達流暢,內容充足。

【出處】秦牧《藝海拾貝·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節骨眼上,沒有真正做到筆酣墨飽,因此,便不能獲得預期的作用了。」

【結構】聯合式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文學作品

【近義詞】筆飽墨酣

猜:一張白紙上放著一支毛筆和墨硯。打一成語是什麼?

3樓:我是個可愛寶

筆墨紙硯(bǐ mò zhǐ yàn)

(1)筆墨紙硯是中國獨有的文書工具,即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歷史上,「筆、墨、紙、硯」所指之物屢有變化。

在南唐時,「筆、墨、紙、硯」特指宣城諸葛筆、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紙,徽州婺源龍尾硯。自宋朝以來「筆墨紙硯」則特指宣筆(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縣)、宣紙(安徽宣城涇縣)、歙硯(安徽徽州歙縣)、洮硯(甘肅卓尼縣)、端硯(廣東肇慶,古稱端州),元代以後湖筆(浙江湖州)漸興,宣筆漸衰,改革開放後,宣筆漸漸恢復了生機。作為文房四寶的故鄉的安徽宣城,是我國文房四寶最正宗的原產地和飲譽世界的「中國文房四寶之鄉」,所產的宣紙(涇縣)、宣筆(涇縣/旌德)、徽墨(績溪/旌德)、宣硯(旌德)舉世聞名,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2)出處:梅堯臣《再和潘歙州紙硯》詩:「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玩君與予。」

(3)示例:天子被逼不過,只得命取絕筆。奶子隨即取捧過筆墨紙硯。(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八十一回)

一張紙一支毛筆,乙個硯台打一成語

4樓:匿名使用者

筆墨紙硯

bǐ mò zhǐ yàn

【解釋】指書寫工具

【出處】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6回:「就叫家人將帶來的筆墨紙硯分在各人面前,大家做詩。」

【結構】聯合式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書寫工具

【近義詞】文房四寶、文房四侯、文房四物

【例句】周作人《關於紙》:「雖然我是用毛筆寫字的,照例應該有筆墨紙硯。」

看圖猜成語一支毛筆,一張紙上寫滿東西

5樓:成敗蕭何

答案是【罄竹難書】或【筆誅墨伐】

筆誅墨伐_金山詞霸

【拼 音】:

bǐ zhū mò fá

【解 釋】:

筆、墨:指文字.誅:譴責.伐:聲討.通過文字加以譴責,進行聲討.

罄竹難書_金山詞霸

【拼 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解 釋】:

罄:盡;竹:指可供製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出 處】:

《舊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看圖猜成語一支筆在一張紙上染了墨水

6樓:313傾國傾城

【成語】: 筆墨紙硯

【拼音】: bǐ mò zhǐ yàn

【解釋】: 指書寫工具。

【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6回:「就叫家人將帶來的筆墨紙硯分在各人面前,大家做詩。」

7樓:羿天哈曉桐

你好!筆墨紙硯

請採納謝謝

記得給問豆啊!

白紙一張猜成語,看圖猜成語一張白紙什麼都沒有

一紙空文 y zh k ng w n 解釋 只是寫在紙上沒有兌現或不能兌現的東西。出處 蔡東藩 許廑父 通俗演義 第十回 活佛喇嘛毫無見識,一任外人播弄,徒憑袁 一紙空文,豈即肯拱手聽命,就此安靜麼?結構 偏正式。用法 含貶義。一般作主語 賓語。正音 空 不能讀作 k n 近義詞 空頭支票 紙上談兵...

一張白紙墨硯乙隻毛筆猜一成語,一張白紙乙個墨乙個硯乙隻毛筆猜一成語

筆墨紙硯。親,請採納或給予好評哦,o o謝謝注 此答案已過驗證 你好,翁錦文為你解答,如對你有所幫助,請採納或給予好評,如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求助,o o謝謝 文房四寶。這是書房裡的筆墨紙硯,剛好符合題目要求 文房四寶 就指紙,墨,硯,筆 文房四寶或者筆墨紙硯 文房四寶或者筆墨紙硯 你看看是不是 文...

看圖猜成語一支剛筆一張空白紙是什麼成語

一紙空文 意思是 一張沒有用處的空頭公文 指沒有用處不能兌現的檔案 看圖猜成語一支鋼筆和一張黃紙 信筆塗bai鴉 x n b t y 解釋du 信 聽憑,隨意zhi 信筆 隨意書dao寫 塗鴉 比喻字寫得專很拙劣,隨便亂屬塗亂畫。形容字寫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謙之詞。出處 唐 盧仝 示添丁 詩 不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