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抗精神病藥,抗抑鬱藥會依賴嗎

2021-03-04 08:56:46 字數 3706 閱讀 9043

1樓:萬勝學院

大多數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風濕骨病等都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而口服藥物都經過肝臟分解代謝,因此,慢性病患者長期用藥極易造成藥物性肝損傷。這些慢性病患者定期服用些保肝藥物是必要的,葵花護肝片是常用的保肝藥物之一,還有維生素、硫普羅寧或多烯磷脂醯膽鹼等均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抗抑鬱藥有依賴性嗎?

2樓:妞

在抑鬱障礙的**過程中,很多農民朋友存在錯誤的觀念。有人認為抗抑鬱藥有依賴性。其實,抗抑鬱藥物一般不產生依賴性,而安定類藥物是有依賴性的。

很多患者長期服抗抑鬱藥並不是藥物依賴性所致,而是抑鬱症需要長時間的藥物維持**,方能減少**。

3樓:失心灬傀儡

沒有依賴性,不過是藥三分毒,多和朋友家人出去逛逛玩玩,轉移情緒,慢慢淡化那些不開心的,就會走出來了,藥物其實只是輔助作用,類似於鎮靜作用的,最終還是要靠自己走出來..

抗抑鬱藥會有依賴性嗎

4樓:淡淡女人香

抗抑鬱藥沒有依賴性,藥物成癮,是指軀體和物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精神方面和軀體方面的改變,並在行為上常常有為了再度體驗這些藥物精神效果,更多的是我為了避免沒有藥物而產生的不快感,而週期地、持續地使用藥物這一種強迫性願望的特徵。抗抑鬱藥則不具備藥物依賴的特點,所以不會成癮,不存在戒不掉的問題

5樓:匿名使用者

任何藥喝久了都會有依賴的,抑鬱症慢慢調節,多出去走走,多與人溝通。不要多想,放鬆心態,會好的。希望你早日擺脫藥物,早日**。

服用抗抑鬱藥會不會產生依賴?

6樓:**

經常有朋友擔心抗抑鬱藥吃了會「依賴」,於是猶豫著不要吃。

抗抑鬱藥會不會依賴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恐怕得從抗抑鬱藥怎麼抗抑鬱說起。

抗抑鬱藥是怎麼抗抑鬱的?

抽象地說,精神類藥物可直接作用於腦神經元受體,產生興奮或抑制的效應,而達到控制症狀的效果。

抑鬱症患者的特點是消沉、消極、低落、活動減少,這是因為大腦神經元「興奮」不足,或者遭到了「抑制」。因此抗抑鬱藥對神經元的作用大體可分為兩種:增強興奮,或減輕抑制,最終達到「興奮」的目的,具體途徑有很多種……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快睡著了?下面我就盡量恰當地形象描述一下。

假設有兩個大腦神經元 a 和 b,a 用手搭著 b 的頭,b 不能直接和 a 交流,只能聽 a 說話。a 向 b 說話的方式,就是從手上分泌資訊,分泌的量越大,資訊強度就越大。a 分泌的資訊是可以自己再收回去的,下次需要和 b 說話時,再重新分泌出來。

現在 a 分泌的資訊量不夠大了,b「聽」不到。怎麼辦呢?抗抑鬱藥上前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它可能拉著 a 的手說,兄弟,給點兒資訊唄!a 就釋放多一些資訊;

又或者它說,兄弟,你慢點兒**資訊呀!於是 a 留給 b 獲取資訊的時間又長了些;

或者抗抑鬱藥拍著 b 的頭說,資訊來了,快接收!雖然資訊量少,但是 b 也因為打起精神收到資訊而活躍起來了;

又或者,抗抑鬱藥抱住專門負責降解資訊的酶,不讓它們大量發揮作用。這樣,b 接收資訊的時間和機會又多了些。

於是,b 和腦內眾多神經元,雖然之前因為 a 那樣的神經元分泌資訊減少而消沉,現在則一起活躍起來,抑鬱症狀由此得到緩解。

那是不是得一直吃藥呢?

相信抑鬱症患者都從醫生那裡聽過「5-ht」,五羥色胺。

經典的抑鬱症患者出現症狀是因為大腦裡 5-ht 不足,而藥物本身所起的並非「補充」5-ht 的作用,更多是「就這麼點兒 5-ht,我們要讓它更好被利用」。

患者吃個一年半載的抗抑鬱藥,經過藥物的滋潤,大腦裡的神經元 a 說:「我覺得自己又能正常工作了,謝了!」

於是患者的症狀恢復、情況持續穩定,醫生逐漸減藥,有可能這輩子,患者都不用再吃抗抑鬱藥了。

看上去這是個很快的過程,實際上,多數抗抑鬱藥在 a、b 之間開始起到足夠作用,至少需要兩周。

為什麼呢?

一方面,藥物在血液裡的濃度要達到某個水平才能起到**作用(所有藥物皆如此);

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作為精神類藥物,抗抑鬱藥需要進到腦子裡才能發揮作用,而要進到腦子裡,藥物在血液裡要足夠多,才能跨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

所以,如果因為擔心「會產生依賴」而不按劑量堅持服藥,故意吃得少一點兒、甚至不吃,對**沒有好處。

抗抑鬱藥真的不會依賴嗎?

那麼,這麼多種從老到新的抗抑鬱藥,真的沒造成依賴這回事嗎?

也不盡然。

根據文獻記載,一些抗抑鬱老藥,如「苯環丙胺」和「阿咪奈丁」,已經退出歷史舞台,和「甲基安非他命」一起,被列入「管制藥品」。因為,它們真的有確切的成癮作用。

而眾多抗抑鬱新藥,雖然有些(比如帕羅西汀)突然停藥後會出現強烈的「撤藥反應」,然而它並不足以被打上「導致依賴」的標籤。

也就是說,目前我們能吃到的新型抗抑鬱藥,並不會造成依賴問題——只是,出於對安全和療效的考慮,不適合自己突然停藥。

堅持吃藥,就能治好抑鬱症嗎?

抑鬱症患者在剛剛確診時,可能會有釋然感:不是我本身不努力、太苛刻、或對人態度太差,我只是生病了,那些不是我的「罪」,出問題的不是我,是病。

這對在初期緩解痛苦體驗幫助很大,但不是長久之計:問題其實還是出在病人身上,而醫生隔離問題的目的是為了讓病人更好地面對、解決問題。

如果結果變成持續地迴避自己與問題的關係,對狀態恢復沒有好處。

這就像不能把責任都推到藥身上,認為「我在漸漸好起來了,藥會讓我**」,或者「我怎麼都好不起來,是藥沒用」。

也就是說,光等著藥把病「治好」,不夠。

目前公認最有效的抑鬱症**方法是藥物** + 心理**。只吃藥可不可以?也可以,但是必須意識到,藥物只能控制症狀,不能****。

很遺憾,有些人就是天生易感,容易陷入消極思維的迴圈,容易在特定的季節產生不良體驗——這似乎是件大不公平的事:「命定了我會罹患抑鬱症」。

然而,誰說事情不能往好的方面看呢?

·抑鬱易感者多是內向的,節省大量社交時間來自我提公升,從而讓生命更有質感;

·多是敏感的,情感體驗豐富細膩,充滿藝術細胞,更能產出文學、藝術作品;

·多是高自我要求的,做事更努力、認真、精益求精。

這些樣子,是並未處在發作期的抑鬱症患者「本來的樣子」。抑鬱發作期間,患者的主觀體驗極差,於是把自己原本的優勢也想得一無是處。

於是,家人、朋友(以及諮詢師)的無條件支援,就變得格外珍貴。

這時候,除了吃藥緩解症狀,患者更需要堅強地面對自己,需要看清,究竟是什麼問題讓事情變糟了。

最常見的乙個問題就是各種「過猶不及」。可能,在某種巨大的壓力下,自己的某項特質走向了乙個極端,比如對自己要求苛刻到根本無法完成既定目標,心思敏感到被人看一眼就哭,跟人交往得太少,以致於跟人類社會脫了節……

心理**可以幫患者更容易地發現問題、比較快地產生掌控感,但它和藥物一樣不是最終手段,最重要的,還是患者「我想好起來」的意志力,和由此產生的行動力。

比如正視問題,比如嘗試(起初會很辛苦)成為乙個有彈性的人,比如按時按量服藥,比如保持跟他人的接觸與聯絡,比如尋找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比如養成乙個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

整天不開心,沒什麼大不了的,正常人也只是在一些時候開心——連精神發育遲滯者也不會傻笑一整天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接受「情緒的正常波動」。

有時提不起興致,也沒問題,有空發個呆、沒空麻木地工作就得了。感覺狀態不夠好,我們可以主動地調節,腦子裡想得再多、再好,都不如捲起袖管真正做一件事。

青春期抑鬱症服用抗抑鬱藥有什麼危害

抗抑鬱的藥它的成分都是極小的分子 能通過胎盤直接影響到孩子!懷孕最佳時期是半年內不曾服用過一些禁忌的藥物!會影響到孩子!但是不會影響懷孕 正常人吃抗抑鬱藥會怎樣 正常人吃了抑鬱藥會出現其它的情況如情緒狂躁。抗抑鬱藥物主要增強神經遞質含量和改善電化學反應速度,正常人吃了這些藥物往往容易出現躁狂傾向,嚴...

為什麼服憂鬱症藥的期間不能喝酒,服用抗抑鬱藥物期間可以吸菸喝酒嗎?

如果這種不舒服僅僅是因為喝酒的話就沒有問題。本來抗抑鬱藥物就是要控制你的抑鬱情緒,你開心去喝酒不是很好嘛,說明你的情緒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啊。如果現在不停地後悔,不斷地埋怨自己,那不是適得其反了嗎,不是又回到抑鬱的情緒中了嗎?只是建議盡量控制自己少去飲酒或者不要飲酒,我想你自己肯定考慮過很多理由了吧。服...

吃抗抑鬱藥會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嗎

吃之後你的症狀會好轉,原來對記憶力,注意力和思維能力的壓抑,會重新釋放出來,所以你可能會感覺到有一種相識回到了之前的感覺。但是同時也會帶來很大的 又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你的各方面能力。所以只要謹慎,不要過量吃。不要再吃太多了,要遵醫囑。吃過一年的抗抑鬱藥,然後大腦更遲鈍了,以前就腦子不好。這種精神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