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訂婚時怎樣的,是要辦酒宴的嗎有訂婚儀式嗎

2021-03-04 08:56:41 字數 6450 閱讀 7065

1樓:

我今年初三訂婚的,我們那裡訂婚就是請爸媽的兄弟姐妹們吃飯,然後我們還要敬酒的,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一樣

訂婚後的的流程到底怎麼弄? 30

2樓:匿名使用者

一、出發前

(1)男方要在祖先的牌位前上香並祭告列祖列宗,請老祖宗們保佑訂婚成功。

(2)下聘前應準備好攜帶的六色禮或十二色禮(即6種或12種禮物)。

(3)男方家隨同「貢禮官」或「押箱先生」前往的人應包括父、母、準新郎與幾位陪同人員,要保證總人數有6人或10人或者12人,因為下聘的人數應成雙,並且這些人員應由男方家族中年齡較長的親朋來擔任。訂婚儀式怎麼辦?而且載聘禮的車隊應有6輛車,必須為雙數,應避免4或8的人數。

二、到女方家時

當男方的聘禮車隊到達女方家門口約100公尺時,男方要點燃鞭炮,宣告自己的到來。訂婚儀式怎麼辦?女方家此時也應及時點燃鞭炮以示相迎,並由女方的兄弟一人替男方開門,再端洗臉水讓準新郎洗手擦乾,然後準新郎贈紅包以示答謝。

三、接受聘禮

(1)押箱先生將聘禮交與準新娘的父兄。女方收下聘禮後,「拾禮品人員」紅包禮。

(2)男方的納彩親友們應依序進入女家。訂婚儀式怎麼辦?此時由介紹人來介紹雙方的家長及親友相互認識,並說些吉樣的話,增添喜氣。雙方的親友也可藉此機會寒喧問候。

(3)由女方家族中一位最福壽雙全的長輩,在列祖列宗的神祝前,進行點燭燃香獻餅及獻禮之儀式,並默禱預祝此女的婚姻幸福。

四、訂婚儀式開始

(1)準新娘在媒人的陪同下,棒著甜茶獻給前來送聘禮的對方的親友們,這時媒人會一一加以介紹,而對方的親友們則可以藉機端詳準新娘。這個過程被稱作奉甜茶。

(2)當甜荼飲畢,準新饋再棒出茶盤收杯子,這時,來客們應將紅包與茶杯同置於茶盤上,即俗稱「壓茶阮」。

(3)壓茶既之後,準新娘由媒人或由福氣好的婦人牽出,坐於大廳中一高腳椅上,腳踩在小圓凳上,面朝外,若是招讚則面朗內。訂婚儀式怎麼辦?這個過程被稱作「踩圓凳」。

(4)坐穩之後,由準新郎取出系有紅線的金戒、銅戒,套在準新娘的左手中指上。戒指上繫紅線,寓意為「聯結」,而銅戒取「同」的諧音取意「永結同心」。然後,再由準新娘為準新郎套上一枚金戒指,也是左手中指。

這個過程校稱為「戴戒指」。

(5)當訂婚儀式進行至此,可謂大功告成,此時女方家人應燃鞭炮,雙方家長互相道賀結成兒女親家,並將喜餅或喜糖之類分與親友們共享。訂婚儀式怎麼辦?這個過程稱「燃炮」。

五、儀式結束式

(1)訂婚儀式完成後,女方家設宴款待男方來客及媒人,宴畢男方應送紅包壓桌(即酒席禮,視女方備辦酒席而定,以現款給付)給女方,酒宴結束後,整個訂婚儀式也就到了尾聲。這個過程叫「宴客」。

(2)宴畢,男方應儘速離去不宜久留。女方應回贈男方6件或12件禮品,如新郎衣料、皮鞋等,同時應讓男方帶回幾盒喜餅及禮香、禮燭及札炮1份。訂婚儀式怎麼辦?

另外,男方回家時絕不可與女方互相道再見,因為下聘的事不可再來第二固。

(3)待男方回到自己家後,要再行一次告祖,告訴祖宗們自己己完成行鷗納彩之禮,並將女方回敬的喜餅與親友分享。

3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辦理訂婚宴的話肯定要請親朋好友來吃飯的啦,不辦的話也不太需要,等到要結婚的時候提前給他們發請帖就可以了。

訂婚有什麼流程?禮錢一般給多少啊?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訂婚需男方家屬長輩協同男方在彩禮,禮金到女方家提親。費用根據每個地方的習俗不一樣從上千到上萬的不等。在現在都市年輕人,已經改變的傳統的提親形式,由很浪漫的求婚形式。

不如:送花,送特殊意義禮物,去旅遊,等等

5樓:依依小屋

不一樣哦,從一萬到十萬的都有哦,這個要看當地的習俗和對方家裡的經濟條件來的,不過怎麼說了 不管男方家裡給了多少錢,女方父母一般也會以買嫁妝的方式帶過去的.所以禮金只是乙個形式和面子問題

6樓:糊塗and迷糊

我相信這樣的事情肯定是各個地方各有千秋的,除了地理位置因素外,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一方面,要面子程度也不能忽視。我們這是農村,訂婚時禮錢是一萬一,代表萬里挑一,除了禮錢,男方還要出禮「物」:喜果子(糕點),煙,酒。

大體上是這些,總的來講一次換包袱(也就是訂婚)男方出的錢差不多要兩萬。

流程當然也「因地制宜」

7樓:匿名使用者

乙個地方乙個樣子,入鄉隨俗嘛

8樓:匿名使用者

各個地方都不同的~你還是問問家裡的大人~

9樓:匿名使用者

問家長 家長一般都知道的

訂婚跟定婚有什麼區別?都分別要做些什麼?

10樓:加百列

沒有區別,【訂婚】也稱【定婚】,均指定下或者訂立婚約。照我國民間習俗,訂婚儀式一般是: 訂立婚書、交換禮物、或立媒妁人等。

一般訂婚事項如下:

1、提親

訂婚作為僅此於結婚的重要環節之一,不僅是兩個人的事情,更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因此在準備訂婚時,雙方父母都會正式見面,一般男方會提出提親的想法。

2、雙方父母協商

在提完親之後,雙方父母就商量訂婚儀式的日子、訂婚彩禮等問題。在其中可能會出現觀點不和,所以需要第三方人從中進行協調,直到最後達成一致為止。

3、下聘禮

在國內很多地方在訂婚時都有彩禮的習俗。由於經濟實際情況以及當地風俗等原因在聘禮的金額上有很大的差異。然後由男方根據女方胡要求進行準備,一般包括禮金和首飾。

4、訂婚宴

訂婚宴則是新人舉行訂婚儀式的重要場合,一般會邀請親朋好友來做客,一起見證這場訂婚。如果雙方希望能夠簡單的舉行訂婚儀式的話,可以選擇一家有特色而且經濟實惠的飯店即可。

11樓:淡定鹿鹿

一、定婚,是指定下或者訂立婚約,也稱"訂婚"。經過議婚階段,男女兩家對婚事都持肯定意見,便可正式定婚,即"許親"、"定親"了。因此定婚和訂婚是同乙個意思,現在通常稱作「訂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2001–12–19釋出2002–03–31試行的《第 一 批 異 形 詞 整 理 表》推薦用訂婚,淘汰定婚。並解釋說:

「訂」「定」二字中古時本不同音,演變為同音字後,才在「預先、約定」的義項上通用,形成了一批異形詞。不過近幾十年二字在此共同義項上又發生了細微的分化:「訂」多指事先經過雙方商討的,只是約定,並非確定不變的;「定」側重在確定,不輕易變動。

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得知,訂婚之後退婚悔婚的情況很多。

二、訂婚需要做的事情:

1、古代的訂婚:我國自古崇尚禮儀,傳統婚俗以周禮為依規,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六禮。

納采:古時婚儀之主,預取女時,以雁為見面禮,使媒人致意於女父,今稱〝提親〞。

問名:男方探問女方之姓名及出生年月日,卜吉兆,今稱〝合八字〞

納吉:問名若屬吉兆,則進媒人致薄禮相告,今稱〝小定〞。

納徵:此儀節主要是送定金、囍餅及多種飾物、祭品,作為正式下聘訂盟之禮物。今稱〝大定〞。

請期:俗稱「送日頭」,是由男方委請擇日師擇定吉日良時,請媒人徵求女家意見,故又稱〝乞日〞。

親迎:婚期確定,新郎乘墨車,迎親隊伍一路爆竹鑼鼓喧天,喜氣洋溢赴女家迎取新娘,拜堂完婚。

2、現代意義上的訂婚。以我所在的閩東地區為例,男女雙方到了訂婚環節,一般私下雙方父母已經同意,所以只是走個形式。首先由媒人單獨或者與男方父母一起到女方家提親,女方提禮金等項,告知生辰八字,雙方父母達成合意了。

接下來定日子訂婚,主要是送定金、囍餅及多種飾物、祭品,作為正式下聘訂盟之禮物。今稱〝大定〞。

(1.)男方應備辦的禮品.

聘金、金飾(戒指、手鐲、項鍊等)及糖果、瓜子、龍鳳燭一對、排香一對、祖紙一對、龍鳳炮一對、酒水牲禮(酒一瓶、洗手雞乙隻)、鬥二公尺、福圓、糖仔路、伴頭花一盒、半豬(或洋火腿十

八、三十六條)、麵線六束、好酒二十四瓶、饋贈女方之禮品(衣料、皮包、皮鞋等)、酒席禮(壓桌禮)、媒人禮。

(2)女方家做好接待就好。

抬禮品禮:幫女方抬男方行聘禮品者的紅包禮

甜茶、甜湯圓、點心、招待男方賓客的酒席、五穀種子、生炭、燈芯、棉、袋仔絲、紅糖、鉛錢、鉛粉、肚圍、石榴、桂花盆栽各一盆、回贈男方的禮品(皮鞋、皮帶、皮夾等)、媒人禮。

閩東地區,男女雙方都有訂婚宴,所以要準備酒宴的相關事項。

12樓:匿名使用者

1、有的地方在結婚前講究先訂婚,訂婚也是要舉行儀式的,也會請賓客。

2、訂婚和定婚沒有具體區分,和註冊也沒有關係,只是宣告不久的將來你們會結婚。

3、結婚那天擺酒會更正式。很多地方直接就舉行結婚儀式( 結婚儀式在女方家裡辦合規矩嗎)了,省掉訂婚。 如果是文學上的咬文嚼字,我還是挺上面的學者說的:定 和 訂的區別是

定是決定且肯定

訂是做決定 但是不肯定

13樓:匿名使用者

訂婚就是口頭上答應可以結婚了;定婚是只差領證了,因為已經住在一起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定 和 訂的區別是

定是決定且肯定

訂是做決定 但是不肯定

15樓:匿名使用者

訂婚就是雙方父母都同意了 在一起吃個飯 去民政局領個結婚證 結婚就是辦酒宴宴請親朋好友

廈門這邊訂婚有什麼禮數要講究的 10

16樓:so技術總監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說起閩南廈門的婚嫁,不僅禮節繁多,而且每種習俗都富有地方色彩。當男女情投意合,不管物件是自由戀愛的也好,媒人介紹的也好,如果想結婚,無不例外的都要先來個「定婚」手續。

所謂的「定婚」就是小夥子由其長輩或族親長輩擇個吉日,帶上金銀手飾、禮(聘)金、喜糖、香菸等禮品到女方家「壓定」,或稱訂盟,宣告婚事已定。閩南人是很注重這個的,因為它是結婚前的必經手續,被看作是未有法律程式前的事實婚姻,在很大程度上等價於結婚。年輕女子在定婚後就視對方為未來的終生伴侶,對外亦不必再羞答答地玫瑰靜悄悄地開,扭扭捏捏,不敢向外人道了。

更有甚者,讓男方住到自已家中或自己住到男方家中也就天經地義,不必擔心他人有什麼閒言碎語,流言蜚語了。

定婚的金銀首飾起早就該準備好了,一般是「從頭到腳」都要有,什麼金耳環、金項鍊、金戒指、金手鍊、金腳鏈,上下珠光寶器,金光閃閃的。數量多少根據不同的家庭經濟情況而有所不同,一般人家量力而為。禮(聘)金是不可沒有的。

按照以前的說法,這聘金是男家給女家的「養錢」(養育姑娘的錢)。女家先出個價,男家則視自家的經濟情況來還價,再由媒人從中說和。早些年日子苦,女方父母會把聘金留一部分貼補家用。

如今這樣做就顯得太過寒酸了。通常是聘金全部作為嫁妝費用,還得再加一些,以免顯得小氣,姑娘嫁過去面子上也好看些。依現在一般情形,這禮金通常在五千元到一萬元之間,最少的依據是夠上買一部電單車或彩電、冰箱、洗衣機之類來做嫁妝,最多就沒封頂了。

二十世紀

七、八十年代禮(聘)金較少,有的地方還把這聘金以最大的面額一張張鑲在玻璃框裡,讓人看得見,更多的是一種炫耀。現在不同了,誰也不願那麼麻煩,或者說不願「冒富」,簡單的只要帶上一張活期存摺就行了。此外,喜糖也是定婚必不可少的,它是給女方用來分發親戚朋友,遍告親友家中的閨女已許了人家,即將出閣了。

喜糖的數量多少,就要看女家的需要了,一般三兩百斤就夠了。

準備好這些東西後,男方可擇吉日邀媒人前往女方家定婚了。男方到了女家,分賓主落座之後,姑娘端來茶水招待男方家人,然後由媒人對男家來的客人和女方的父母做了介紹。應該說媒人在整個訂婚的過程中起的是主持的作用,其地位不得而知。

一些男女自由戀愛而喜結良緣的,也會趕緊拉乙個做媒人,這樣覺得自然些。當然媒人倒不是必不可少的,沒有媒人男女雙方不拘禮節的不會計較,反而覺得親切些。

介紹完了, 姑娘過來收回茶杯。儀式的高潮是戴定婚戒指,姑娘由家中的長輩婦女陪同,在祭祀祖宗的正廳,臉向外坐在凳子上,兩隻腳擱在小凳子上,媒人上前說幾句吉祥話語,諸如:「坐得正,才會得人疼」「坐得歪,以後才會乖」 等。

接著由小夥子拉上姑娘的手,小心翼翼地為心中的伊人戴上訂婚戒指,從此緣定三生,白頭偕老。其他聘禮交給姑娘家人即可。同時媒人還應告訴姑娘的父母,男方已擇某月某日吉時將來迎娶姑娘,婚前的7天、5天或3天,將送給女家「轎前盤」,需要什麼物品,需要多少也在這個時候定好。

女家收下的禮物要供奉祖先,意思可這般理解:敬告祖先,你的子孫某某已經完成與某某訂婚的禮儀了。完成了儀式。

有的女家還置辦酒席來招待男家的客人,並由女家的伯叔長輩陪席,席間彼此談笑風生,融洽了氣氛,增進了了解。這樣以後,訂婚的儀式就算結束了。

婚期前的「轎前盤」俗稱「花包」,除了豬肉、雞、羊之外,就是「花包」了。一般「花包」每個重一斤左右。像乙個直徑六寸的圓盤,一寸多高,用上等的精白麵粉做皮,白糖、花生、肥肉、冬瓜糖等做餡。

麵皮的正中,要蓋上圓的双喜字。花包的多與少,依女方的需要,一般要100個,多則200個,分成若干盛(農村中的一種盛具),裝成若干擔,每盤上面要還要放上乙個大紅的双喜字。除此之外,還要準備一擔 「禮擔」,連同「轎前盤」一起送往女方家。

「禮擔」裝有豬蹄、豬肉、麵線、雞蛋、雞、酒等,專門來孝敬女方父母養育之恩。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閩南廈門婚嫁中的「定婚」風俗也逐漸趨於簡單、淡化,如「轎前盤」、「禮擔」除了在偏僻的農村還有外,城鎮幾乎沒有了,但「定婚」的儀式仍然存在,只是禮節不再那麼繁瑣而已。

訂婚時的定金和結婚時的彩禮錢一樣嗎

訂婚是訂婚旳錢 那叫訂金 彩禮是伱張口叫那個娘給的彩禮 什麼改口費 甚麼首飾 亂七八糟旳!說白了就是過門費 在說白了就是說給你爹娘旳錢 個人見解 看你個人的經濟實力了.少的彩禮定親禮金1萬就行 結婚時不用給錢了 那時候你丈人要給嫁妝 多的就沒數了 3萬不嫌少 10萬不嫌多 女方家當然是多多益善 主要...

當a是怎樣的實數時根號,當a是怎樣的實數時根號2a

你的意思是這個帶根號的式子有意義麼 那麼只要根號中的數大於等於0即可 所以如果是 f a 有意義 就需要f a 0,解出這個不等式即可 得到a的取值範圍 當a是怎樣的實數時 根號2a 1 1 如果是 2a 1 2a 1 0 2a 1 a 1 2 2 如果是 2a 1 2a 0 a 0 3 如果是 2...

河南結婚彩禮錢風俗是怎樣的?河南訂婚習俗

一般都有定親,但根據家庭富裕情況不同,一般家庭,五萬塊錢有點多。現在社會在發展,兩人結婚之後,雙方父母都要贍養,如果再想原來一樣,要那麼多的彩禮錢,在婚後雙方父母問題上肯定會出現偏見。為了婚後幸福的生活,要根據實際情況定多少。如果一味的攀比,肯定會為以後的矛盾埋下禍根。這不是叫對方為難嗎 人家要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