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從宋代開始的, 宣和五年2023年,宋徽宗賜「順濟廟額」,泉州南門的泉州府天后宮為媽祖的第一次封神地
2樓:哥哥我有藥
媽祖是從中國閩越地區的巫覡信仰演化而來,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間信仰(千里眼順風耳)。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又納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後逐漸從諸多海神中脫穎而出,成為閩台海洋文化及東亞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
自北宋開始神格化,被稱為媽祖(當地人對女性祖先的尊稱),並受人建廟膜拜,復經宋高宗封為靈惠夫人,成為朝廷承認的神祇。媽祖信仰自福建傳播到浙江、廣東、台灣、琉球、日本、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地,天津、上海、南京以及山東、遼寧沿海均有天后宮或媽祖廟分布。
所以說是從宋開始的
對海神媽祖的崇拜始於哪個朝代
3樓:
我國沿海及東南亞地區普遍信奉的海神媽祖是源自宋代。
媽祖原名林默娘,
於宋朝建隆元年(公元九六零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於仕宦家庭,相傳她從出生到滿月都不啼不哭,所以取名「默娘」。林默娘「秉性聰穎,善觀天象,救人濟世,降妖除怪,治病救人,拯救海難。」
宋朝雍熙四年(公元九八七年)農曆九月初九日,林默娘在湄洲島「羽化**」。傳說媽祖**後,經常顯靈拯救海難,護佑船隻,被人們尊為「海神」。媽祖為中國、東南亞甚至歐美等很多地方的華人所奉仰,信徒約兩億之多。
【生平】
媽祖誕生於宋建隆元年(960)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過五個女兒,十分盼望再生乙個兒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賜麟兒,可是這一胎又是乙個女嬰,父母大失所望。就在這個女嬰將要出生前的那個傍晚,鄰里鄉親看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照耀得島嶼上的岩石都發紅了。
所以,父母感到這個女嬰必非等閒之女,也就特別疼愛。因為她出生至彌月間都不啼哭,便給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稱她為林默娘,默娘。
林默幼年時就比其他姐妹聰明穎悟,八歲從塾師啟蒙讀書,不但能過目成誦,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長大後,她決心終生以行善濟人為事,矢志不嫁,父母順從她的意願。她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人們都感頌她。
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只要能為鄉親排難解紛,她都樂意去做,還經常引導人們避凶趨吉。人們遇到困難,也都願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
生長在大海之濱的林默,還洞曉天文氣象,熟習水性。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少礁石,在這海域裡遇難的漁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天氣變化,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傳說她能「預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龍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是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與世長辭之日。這一天,湄洲島上群眾紛紛傳說,他們看見湄峰山上有朵彩雲冉冉公升起,又恍惚聽見空中有一陣陣悅耳的**……
從此以後,航海的人又傳說常見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漸地普遍供奉媽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
媽祖一生在大海中賓士,救急扶危,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 歷代對媽祖的賜封根據史料,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後」到「天上聖母」,並列入國家祀典。
媽祖逝世時鄉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於同年在湄洲島上建廟祀之,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湄洲媽祖廟。祖廟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2023年)擴建,日臻雄偉。明永樂年間(2023年-2023年),航海家鄭和曾兩次奉旨來湄嶼主持御祭儀式並擴建廟宇。
至清康熙時,已形成了具有五組建築群的「海上龍宮」。可惜,原有金碧輝煌的建築群已廢圯,現存原建只剩下「林默的父母祠」,規模較小。近年來,湄洲祖廟進行了大量的復原修建工作,另投資1億多元興建了媽祖新殿,新殿巨集偉壯觀,被世人譽為「海上布達拉宮」。
台灣及東南亞各國的眾多媽祖廟都由莆田湄州天后宮「分神」而立。莆田湄洲島的上媽祖廟,泉州天后宮,天津的天后宮,澳門的媽祖閣,台灣北港的朝天宮和鹿港媽祖廟為我國天后宮有名的大廟。
【成神】
因默娘生前與民為善,公升化後被沿海人民尊為海上女神,立廟祭祀。後屢顯靈應於海上,渡海者皆禱之,被尊為「通靈神女」,廟宇遍海甸。媽祖信仰從產生至今,經歷了一千多年,作為民間信仰,它延續之久,傳播之廣,影響之深,都是其他民間崇拜所不曾有過的。
歷代皇帝的崇拜和褒封,使媽祖由民間神提公升為官方的航海保護神,而且神格越來越高,傳播的面越來越廣。由莆邑一帶走向五湖四海,達到無人不知,無神能替代的程度。
宋代以前提到媽祖的顯聖,始於北宋·宣和四年(2023年)路允迪出使高麗,「感神功,奏上。立廟江口祀之,(徽宗)賜順濟廟額。」其後宋·媽祖的加封原因皆為「神霧神濟興、泉飢」,「以神助火焚強寇」(《湄洲嶼志略·卷二·封號》)。
從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2023年)起至清朝,歷代皇帝先後36次冊封,封號由2字累至64字。爵位由「夫人」、「妃」,明·永樂封「天妃」,立廟京師,而至清·康熙二十三年(2023年)封「天後」。 並列入國家祀典,進行春秋祭祀。
因而民間對媽祖的信仰愈加固定,「海神」的地位愈加牢固。
千年來,在莆田民間保留了不少有關媽祖的民俗,反映了媽祖信仰的具體特點。其信奉禮俗及媽祖的言行、品性等逐漸被民間吸收,形成許多俗例。
4樓:琴汀蘭費卯
媽祖是從中國閩越地區的巫覡信仰演化而來,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間信仰(千里眼順風耳)。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又納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後逐漸從諸多海神中脫穎而出,成為閩台海洋文化及東亞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
自北宋開始神格化,被稱為媽祖(當地人對女性祖先的尊稱),並受人建廟膜拜,復經宋高宗封為靈惠夫人,成為朝廷承認的神祇。媽祖信仰自福建傳播到浙江、廣東、台灣、琉球、日本、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地,天津、上海、南京以及山東、遼寧沿海均有天后宮或媽祖廟分布。
所以說是從宋開始的
5樓:稱其英茹癸
從宋代開始的,
宣和五年2023年,宋徽宗賜「順濟廟額」,泉州南門的泉州府天后宮為媽祖的第一次封神地
我國沿海及東南亞地區普遍信奉的海神媽祖是源自哪個朝代
6樓:地處時代邊緣
媽祖信仰的規模十分龐大,自宋以來直至清代,媽祖成了三大由國家祭典的神明(黃帝、孔子和媽祖)由歷代國家祭祀的中國十五個媽祖宮為核心,年八月初一祭直沽(天津)媽祖廟開始,由北而南,十月二十是祭湄洲廟,十月二十五以祭泉州廟結束,計祭祀十五處媽祖廟。其御祭文隨廟而異,十五所官方承認的媽祖廟中,以泉州,湄洲二廟最重要,故祭祀以湄洲廟泉州廟結尾。
目前海內外學者普遍認為,媽祖不是杜撰的偶像,而是從人民中走出來的、被神聖化了的歷史人物。
林默娘的「裡中巫」身份,是媽祖信仰的原始形態。媽祖信仰產生在特殊的生態環境之下,與海洋漁業生產及其海事活動密切相關。漁民因海難生者不可計數,所以希望有海上守護神庇佑安全。
媽祖的巫女身份,正好適應了人們的希求。
她的能言人間禍福,濟困扶危、治病消災順應了人們的願望,所以在她死後立廟祭祀。此後,她的乙個個神蹟才接踵而至,並將她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所以民間對巫術的信仰是媽祖文化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礎。
由於當地士宦的提議和倡導,朝廷也頻頻給予媽祖賜封,媽祖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高。康熙十九年(公元2023年),媽祖被賜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聖母",康熙二十三年(公元2023年)又被賜封為"護國庇民妙應昭應普濟天後","天上聖母"和"天後"從此便成了媽祖的聖稱。
7樓:我是龍的傳人
媽祖原名林默娘,於宋朝建隆元年(公元九六零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於仕宦家庭,相傳她從出生到滿月都不啼不哭,所以取名「默娘」。林默娘「秉性聰穎,善觀天象,救人濟世,降妖除怪,治病救人,拯救海難。」
宋朝雍熙四年(公元九八七年)農曆九月初九日,林默娘在湄洲島「羽化**」。傳說媽祖**後,經常顯靈拯救海難,護佑船隻,被人們尊為「海神」。媽祖為中國、東南亞甚至歐美等很多地方的華人所奉仰,信徒約兩億之多。
【生平】
媽祖誕生於宋建隆元年(960)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過五個女兒,十分盼望再生乙個兒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賜麟兒,可是這一胎又是乙個女嬰,父母大失所望。就在這個女嬰將要出生前的那個傍晚,鄰里鄉親看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照耀得島嶼上的岩石都發紅了。
所以,父母感到這個女嬰必非等閒之女,也就特別疼愛。因為她出生至彌月間都不啼哭,便給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稱她為林默娘,默娘。
林默幼年時就比其他姐妹聰明穎悟,八歲從塾師啟蒙讀書,不但能過目成誦,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長大後,她決心終生以行善濟人為事,矢志不嫁,父母順從她的意願。她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人們都感頌她。
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只要能為鄉親排難解紛,她都樂意去做,還經常引導人們避凶趨吉。人們遇到困難,也都願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
生長在大海之濱的林默,還洞曉天文氣象,熟習水性。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少礁石,在這海域裡遇難的漁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天氣變化,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傳說她能「預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龍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是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與世長辭之日。這一天,湄洲島上群眾紛紛傳說,他們看見湄峰山上有朵彩雲冉冉公升起,又恍惚聽見空中有一陣陣悅耳的**……
從此以後,航海的人又傳說常見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漸地普遍供奉媽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
媽祖一生在大海中賓士,救急扶危,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 歷代對媽祖的賜封根據史料,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後」到「天上聖母」,並列入國家祀典。
媽祖逝世時鄉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於同年在湄洲島上建廟祀之,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湄洲媽祖廟。祖廟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2023年)擴建,日臻雄偉。明永樂年間(2023年-2023年),航海家鄭和曾兩次奉旨來湄嶼主持御祭儀式並擴建廟宇。
至清康熙時,已形成了具有五組建築群的「海上龍宮」。可惜,原有金碧輝煌的建築群已廢圯,現存原建只剩下「林默的父母祠」,規模較小。近年來,湄洲祖廟進行了大量的復原修建工作,另投資1億多元興建了媽祖新殿,新殿巨集偉壯觀,被世人譽為「海上布達拉宮」。
台灣及東南亞各國的眾多媽祖廟都由莆田湄州天后宮「分神」而立。莆田湄洲島的上媽祖廟,泉州天后宮,天津的天后宮,澳門的媽祖閣,台灣北港的朝天宮和鹿港媽祖廟為我國天后宮有名的大廟。
【成神】
因默娘生前與民為善,公升化後被沿海人民尊為海上女神,立廟祭祀。後屢顯靈應於海上,渡海者皆禱之,被尊為「通靈神女」,廟宇遍海甸。媽祖信仰從產生至今,經歷了一千多年,作為民間信仰,它延續之久,傳播之廣,影響之深,都是其他民間崇拜所不曾有過的。
歷代皇帝的崇拜和褒封,使媽祖由民間神提公升為官方的航海保護神,而且神格越來越高,傳播的面越來越廣。由莆邑一帶走向五湖四海,達到無人不知,無神能替代的程度。
宋代以前提到媽祖的顯聖,始於北宋·宣和四年(2023年)路允迪出使高麗,「感神功,奏上。立廟江口祀之,(徽宗)賜順濟廟額。」其後宋·媽祖的加封原因皆為「神霧神濟興、泉飢」,「以神助火焚強寇」(《湄洲嶼志略·卷二·封號》)。
從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2023年)起至清朝,歷代皇帝先後36次冊封,封號由2字累至64字。爵位由「夫人」、「妃」,明·永樂封「天妃」,立廟京師,而至清·康熙二十三年(2023年)封「天後」。 並列入國家祀典,進行春秋祭祀。
因而民間對媽祖的信仰愈加固定,「海神」的地位愈加牢固。
千年來,在莆田民間保留了不少有關媽祖的民俗,反映了媽祖信仰的具體特點。其信奉禮俗及媽祖的言行、品性等逐漸被民間吸收,形成許多俗例。
古代客棧時期的的特點,古代客棧始於哪個朝代?
一 有關古代的廂房的簡介如下 廂房,又稱護龍,是指正房兩旁的房屋,在三合院 四合院中,由於正房通常坐北朝南,因此廂房通常為在東西兩旁相對而立,其中東廂房位於東側,作東朝西,西廂房位於西側,坐西朝東。二 古代廂房的特點介紹 廂房在等級上低於正房,其尺度 工料 裝修等都要比正房稍差,一般長輩住正房,晚輩...
中國的私學即民辦教育開始於哪個朝代
私學開始於周朝。最初由孔子開辦。教科書上是孔子,年代,嚴格來說,應該算東周.畢竟春秋不算是乙個正式的朝代,只是時代名.中國的私學即民辦教育開始於哪個朝代,是誰先創辦的 私學即平民教育!起源於孔子!孔子是中國古代東周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有 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提出了 有教無...
我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我國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 唐朝時有何發展 作用如何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隋文帝楊堅創立。中國科學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的考試選拔 的一種基本制度。他淵源於漢朝,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 清兩朝,廢除於清朝末年,歷經隋 唐 宋 元 明 清。根據史書記載,從隋朝大業元年 605 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 1905 正式廢除,整整綿延存在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