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大哥
春風滿面鶯歌燕舞
瑞氣盈門鳥語花香
2樓:夢裡遊藍天
可以對 永珍更新鳥語花開。對對子可以是語義相對的也可以是遞進的,這是第二種。
對聯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學樣式
3樓:匿名使用者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中華傳統文化之對聯文化
4樓:匿名使用者
對聯文化: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的內容可以是寫景狀物,也可以是寫人敘事。
對聯的起源:楹聯習俗源於中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早在秦漢以前,中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
對聯文化
對聯,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的內容可以是寫景狀物,也可以是寫人敘事。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
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對聯作為一種習慣,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瑰寶。
對聯稱為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語、儷辭、聯語、門對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開始於明代。 它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
對聯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部分對聯才需要押韻)。大致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嚴格、分大小詞類相對。傳統對聯的形式相通、內容相連、聲調協調、對仗嚴謹。
歷史淵源-對聯的起源
楹聯習俗源於中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早在秦漢以前,中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鬱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懸掛於左右門,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
西晉時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現合律講究的對句,可視為其形成的重要標誌。在一千七百餘年的歷史傳衍過程中,楹聯與駢賦、律詩等傳統文體形式互相影響、借鑑,歷北宋、明、清三次重要發展時期,形式日益多樣,文化積澱逐漸豐厚。
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於桃木板上。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公元九**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是中國最早出現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王安石詩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就是當時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人們才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出現現代所見的春聯。據《簪雲樓雜話》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後,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門須加春聯一副,並親自微服出巡,挨門觀賞取樂。爾後,文人學士無不把題聯作對視為雅事。
入清以後,對聯曾鼎盛一時,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還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21世紀初還保留著貼對聯的風俗。
對聯的創作方法及規則
又對又聯
對聯的基本章法,是又對又聯。
對,是對立的兩個事物,或乙個事物的兩個方面;聯,是兩者相互聯絡,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統一起來,表達乙個主題。
對 仗對聯是要成「對」的,即由上聯和下聯所組成。上下聯字數必須相等,內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聯能「聯」起來,兩句不相關聯的句子隨便組合在一起不能成為對聯。
對聯一般都是豎寫,上聯末字(仄聲)貼在右邊(上手),下聯末字(平聲)貼在左邊(下手)。
對聯的對仗,雖然與詩有相同之處,但它比詩要求更嚴。對聯有寬對和狹對之分。寬對只要求上下聯內容有聯絡即可成聯,而狹對則要嚴格按《笠翁對韻》的標準來撰寫。
不過在實用對聯中,採用寬對較多,而狹對則往往因為對仗的要求太嚴,束縛了人們的思維,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應用。
平 仄對聯的平仄規律,與詩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詩的一三**論,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則。斷定對聯的上下聯,除從聯文的內容中去辨別,更為重要的是從聯文字尾的平仄聲去判定。對聯嚴格規定上聯末字用仄聲,下聯末字用平聲。
後人稱這種規則為仄起平落。古來有很多語言學者對古漢語四聲,作了較為詳盡的闡述,如釋真空在《玉鑰匙歌訣》一書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聲平道莫低昂。讀時發音平和、尾音長,有餘韻。
2.上——上聲高呼猛烈強。讀音響亮,聲音短促,無尾音。
3.去——去聲分明哀遠道。去聲讀音宛轉,尾音短,高昂。
4.入——入聲短促急收藏。入聲讀音質樸而急,收音短促,低沉,無尾音。
結 構對聯除要求押韻和對仗外,片語和結構也是有一定規則的。如:
單組,四字結構:
上聯:知足常樂;
下聯:能忍自安。
對聯上下聯的片語和結構,應保持一致和統一,上聯是動賓結構,下聯也就必須是動賓結構的片語,如「搖紅;滌翠。」上聯是偏正片語,下聯也必須以偏正片語與之相對,如「同心結」與「並蒂花」,就是相同的片語結構。在謀篇布局對聯片語時,一定要注意上下聯的片語結構必須相同,這亦是對聯作者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規則。
基本要求
1、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3、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複。
5、張掛的對聯,傳統作法還必須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
6、與對聯緊密相關的橫批,可以說是對聯的題目,也是對聯的中心。好的橫批在對聯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相互補充的作用。
介紹中國傳統文化對聯
5樓:匿名使用者
對聯又稱楹聯,俗稱對子,它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學形式,體現了我國人民獨特的生活情趣。對聯對仗工巧,音調和諧,內涵豐富,為社會各階層所喜聞樂見。它始於五代十國,興盛於明清兩代,發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五代後蜀主孟昶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可以算是我國最早的對聯了。
對聯起源於我國古典詩詞,源頭可追溯到先秦典籍中的對偶句。商周兩漢的對偶句及魏晉南北朝辭賦中的駢儷句,為後來對聯的產生奠定了基礎。盛唐以後,律詩、律賦的結構已臻於盡善盡美,對偶句已經成為詩文的組成部分,並且其獨立性也在逐漸加強。
對聯就是由格律詩中的對偶句和駢賦中的儷句發展而來的。
明清兩代,對聯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類對聯都得到廣泛的應用。自明朝起,由於皇帝垂青,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吟詩作對蔚然成風。加之康乾二帝的推崇,一時楹壇高手雲集,揮毫潑墨,各式名聯異彩紛呈。
6樓:匿名使用者
對聯的由來: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因為它是正月初一,所以它是農曆中一年的開始。每到這時,家人團聚,熱烈慶祝,稱為「過年」。過年時,家家戶戶都喜歡寫春聯,貼春聯,用吉祥的語句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願與期盼,因此,春聯就成為了我國節日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了。
春聯的歷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做「桃符」。即用暗紅色的桃木削成長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畫上兩個神像———神荼(tú;)和鬱壘的畫像,釘在大門兩旁,用來驅鬼辟邪,以求吉利。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後蜀有位君主叫孟昶(chǎng)。一年除夕時,他心情很好,便讓身邊的翰林學士辛寅遜在桃木板上寫兩句吉慶話,想掛在自己臥房的門口。當辛寅遜寫完後,孟昶看了不中意,於是提起筆來,親自寫了十個字:
「新年納餘慶, 佳節號長春。」 字雖不多,但這兩句話非常吉利。「餘慶」就是餘福。
意思是新的一年又接受新的福氣。第二句是美好的節日叫做春節,意味著溫暖的春天永駐人間。這十個字不僅對仗工整,而且把「新春佳節」四個字巧妙地嵌在了裡邊。
所以當孟昶寫完,身邊的大臣們都叫好,孟昶自然也很高興。
從這以後,桃符就逐漸演變成對聯,後來桃木又被紅紙所代替。一到春節,家家門上貼著鮮紅耀眼的對聯,喜慶的氣氛自然更濃了。
(゜▽゜;)ヽ(´~『;)ヽ( ´¬`)ノ(´∇ノ『*)ノ
中華傳統文化的對聯
7樓:匿名使用者
九萬裡風鵬正舉,五千年雲鶴長鳴
雞肋宦情,直欲衣冠同古樸;羊腸世路,肯教蹤跡溷塵囂。
寄語北山,不聞出世成高隱;垂綸東海,非是逢人說好休。
官畏折腰思避世;門嫌近市卜深林。
萬里江湖歸致政;百年菽水付終天。
一丘自適抽身易;四海為名致政難。
仕路多艱,逢人不必識顏面;東蘺可醉,送酒何須問姓名。
憂時白髮盈梳短;夢裡青山引路長。
勾漏宜從,好辭爵位免塵累;迷津可渡,莫逐輪蹄負歲華。
行需塢杖坐**,逍遙歲月;漁不垂竿樵謝斧,笑傲乾坤。
種樹書成,門栽多柳希元亮;傳家經在,身臥東山慕謝安。
散步東園,開卷漫吟新賦草;掛冠神武,焚封不齒舊彈章。
解組投林,不道山河百二;駕車出境,遍觀世界三千。
茅屋半開,了無塵俗緘情遠;軒窗洞啟,漫有清風引興長。
緘情非為風前竹;得趣方知物外心。
萬木陰森,且喜地偏人跡少;千峰突兀,方知林靜鳥聲多。
家本漁樵,種竹風吟三徑曉;心同麋鹿,擲書云臥一窗間。
花映草堂,行處漁樵不見;鳥啼林徑,坐中鹿豕相呼。
居世出塵,依稀彭澤陶元亮;安貧樂道,彷彿稽山賀李真。
雨歇竹清,閉戶不幹俗慮;日停花艷,杖藜時到禪林。
白樂天文章不朽,而自蹈名高思苦之累;
王摩詰詞藻振世,而欣為輞川泉石之遊。
萬里天空,東南西北囂塵遠;三農雲集,春夏秋冬野趣多。
南北東西,樓閣空中資遠眺;青黃碧綠,煙霞物外按時新。
竹間春暖條風轉;簷下冰開朔氣消。
風出於竅而為籟;風行於水而開成文。
簿霧幾曾推月出;好山無數渡雲來。
千江有水千江映;萬里無雲萬里明。
莊老神交,自有同人氣象;孔顏心契,難忘克己工夫。
閒翻遷史,詠杜詩,芸窗內,收古今絕藝;
坐對峨嵋,環涑水,斗室中,繪宇宙奇觀。
花間明月松下風,輸我北窗一枕;路上紅塵江中浪,任他南面百城。
琴幾棋枰,徒倚雲間隨塔影;鳥鳴梵語,逍遙天外步鐘聲。
殘雪護寒,翠竹簾前搖燭影;晴風吹暖,黃鸝郊外送春聲。
飛絮飄花,萬籟風聲來遠嶼;更闌人靜,一天月影映寒窗。
塔影雲中見;鐘聲月下聞。
世味覺從澹處好;沖懷每與閒中宜。
鍾鳴江月曉;雁叫海天秋。
湘雨滂沱,水為帝子眼中淚;巫山十二,雲是襄王夢裡人。
時來到處逢知己;運去莫言遇貴人。
千里投人,今年共道春光好;一尊留客,此處誰知酒價高。
孤枕高眠,竦鐘何處驚殘夢;密林緩步,好鳥時來弄曉風。
人品天淵分舜蹠;心術邪正見文章。
庭前柳絮隨風舞;浪裡浮萍聽海潮。
越水吳山,最是秋風羈客;晉雲楚樹,不堪暮雨鄉心。
借杖三山,登台竊喜身無恙;披裘五月,覽鏡堪憐鬢有霜。
帶月肩犁,南村北村雨足;催人布穀,十畝五畝秧齊。
蒼海侯門,落魄空彈馮氏鋏;**世界,擁衾誰念範睢貧。
風捲飛藤,樹底幽禽看傲吏;雨添蒼徑,階前忍草映禪心。
何處敲砧,驚破五更殘夢;誰家吹笛,平添萬里鄉心。
朝野皆安,山林獲邃養高士;國家無事,岩穴多聞藏富民。
山之巔九仞崇隆,樹基平地;河之滸萬夫作苦,蟻穴滔天。
貪餌吞鉤難得所;天空海闊好開懷。
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
左丘失明敘國語;屈原放逐賦離騷。
酒非內法奠嫌淡;果自遠方未必佳。
有友移尊,不是說情便講債;無人閉戶,多吟對句又讀書。
古今絕對
煙鎖池塘柳
炮鎮海城樓
(另:茶烹銎壁泉;烽銷漠塞榆;燈深村寺鐘)水冷灑,一點水,二點水,三點水
丁香花,百字頭,千字頭,萬字頭
寸土為寺,寺旁言詩,詩曰:明日送僧歸古寺
雙木成林,林下示禁,禁雲:斧斤以時入山林
閻錫山過無錫登錫山錫山無錫
範長江到天長望長江長江天長
寄宿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李調元)
遠避迷途退回蓮逕返逍遙 (撫台大人)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難,難求人,人人逢難求人難
開關早,關關遲,放過客過關
出對易,對對難,請先生先對
幹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鸞九聲,鳳九聲,九九八十一聲,聲聲鸞鳳合鳴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朝霞似錦晚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
天上月圓,地上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朝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遊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壺
遊西山拿衣衫衣衫落西山惜善衣衫
春風滿面桃花開下聯,春風滿面鶯歌燕舞怎麼對下聯?
下聯,秋月一輪鴻雁去。出句尾字是平聲適合做下聯。容光煥發春風盛 上聯 春風拂柳,柳柳春風滿面。求下聯。下聯 夏雨澆荷,荷荷夏雨沐發 垂頭看人,人人垂頭喪氣 春風滿面的柳樹,什麼樣子呀?樹有姿態,怎能有表情?三通鼓 不通,不通,又不通!秋雨打萍,萍萍秋雨滿懷 春風滿面鶯歌燕舞怎麼對下聯?春風滿面鶯歌燕...
鶯歌燕舞型別的動物成語,鶯歌燕舞類的成語
柳弱花嬌,唇紅齒白 桃花柳綠 花好月圓 鳥語花香 鬼使神差 龍飛鳳舞 雞飛狗跳 怒髮衝冠 胡言亂語 爭分奪秒 虎躍龍騰 手舞足蹈 山清水秀 喜新厭舊 雞飛狗跳 雞鳴狗盜 虎背熊腰 龍騰虎躍 狐假虎威 殺雞儆猴 兔死狐悲 雞同鴨講 虎嘯猿啼 虎躍龍騰 雞鳴狗盜 鼠肚雞腸 心如蛇蠍 狼狽為奸 龍騰虎躍,...
鶯歌燕舞有關的成語有那些,鶯歌燕舞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鶯歌燕舞 y ng g y n w 生詞本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黃鶯在歌唱,小燕子在飛舞。形容春天鳥兒喧鬧活躍的景象。現常比喻革命和建設蓬勃興旺的景象。褒義出 處 宋 蘇軾 報錦亭 煙紅露綠曉風香 燕舞鶯啼春日長。例 句春日的花園裡,到處 花紅柳綠。近反義詞 近義詞鳥語花香 燕舞鶯啼 鶯吟燕舞 鶯歌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