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地栽培,果樹保護地怎樣栽培?

2021-03-04 08:56:09 字數 5699 閱讀 6654

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保護地栽培是在有人copy工設施的保護下進行的觀賞花木的栽培方式。人工設施種類很多,有冷床、溫床、塑料大棚、玻璃溫室等。保護地設施栽培主要應用於以下兩種情況:

(1)在生態條件不適合的地區栽種某些觀賞植物,如原產於熱帶、**帶的蘭花、鳥巢蕨、火鶴等花卉,引種到溫帶栽培,必須使用溫室技術,模擬原產地的生態條件,才能存活並正常生長。

(2)反季節栽培生產,利用人工設施模擬某一物候期的特徵,令春花冬開、夏花秋開。

由此可見,在保護地栽培條件下,施肥不僅應遵循花卉原有的需肥特性,而且還應考慮到由於生態條件的改變所帶來的新的需肥特點。

保護地栽培有以下幾種形式:

①蔭棚栽培;②無加溫棚室栽培;③溫室栽培;④無土栽培,每一種形式由於所採用的設施不同,環境各異,對營養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果樹保護地怎樣栽培?

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利用人工保護設施栽培果樹的方式。在氣候條件難以滿足果樹生長發育需要的地方,或非季節性生產,實行保護地栽培有重要價值。

發展簡史

17世紀末,法國建成了栽培橘樹的「凡格賽」大溫室。2023年美國才有溫室,日本最初稱「紙屋」以油紙作溫室(1830~1844)。此後在西歐不少國家,相繼發展起果樹溫室。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比利時和荷蘭等國,以玻璃溫室栽培葡萄、無花果和菠蘿等,已有相當規模。2023年,荷蘭大約有5000個葡萄溫室,占地8600公頃;比利時約有3500個葡萄溫室,占地5250公頃。與此同時,桃、李、櫻桃等溫室栽培也有發展。

20世紀60年代起,隨著士多啤梨栽培的不斷改進,溫室栽培又有了很大的發展。2023年,荷蘭溫室士多啤梨為1050公頃,2023年增為2500公頃。義大利有80公頃葡萄和40公頃桃實行溫室栽培;7500公頃葡萄用塑料大棚,有30%左右的士多啤梨利用塑料薄膜覆蓋。

在亞洲,日本的保護地栽培較為發達,起初用溫室栽培葡萄,2023年起用塑料大棚栽培葡萄,2023年面積達499公頃,到2023年保護地栽培果樹的總面積已達4750公頃。其中葡萄佔24%,橘類佔14.8%,梨佔0.

7%,其餘為蘋果、桃、柿、無花果等。中國大規模保護地栽培果樹,始於20世紀70年代,遼寧省果樹研究所和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園藝研究所,利用薄膜溫室栽培巨峰葡萄,都獲得了成功。士多啤梨的地膜覆蓋,則已在東北、華北各省推廣應用。

此外,日本、以色列在暖地栽培葡萄時,為了防雨、防病,採用防雨塑料大棚或溫室,中國浙江省也有少量試用。

型別及用途

依用材、結構可分為若干型別。

地面覆蓋

主要用於士多啤梨促成栽培或非季節性生產。其覆蓋物過去用馬糞、蒿稈。塑料薄膜問世後,多數改用塑料薄膜。

冬季在士多啤梨畦內先覆蓋一層馬糞,以增加根際土壤溫度,然後在畦面加蓋薄膜:春季斷霜前,清除士多啤梨植株上的馬糞,使露出葉片,薄膜則改為用竹條支撐,成為以畦為單行的小拱棚。

塑料大棚

用於非季節性栽培,除士多啤梨外,還用於葡萄、無花果等促成和延遲栽培。大棚分季節性或長久性兩類。前者在大田生產中採用,選擇適宜品種,按不同用途、需要,及時設立支柱、框架,再覆以0.

3~0.5公釐厚的塑料薄膜,南北向,北端密封,南端設進出口或活動門。露地斷霜後,及時拆除,恢復大田生產管理。

永久性大棚的支柱、框架,選用水泥柱、角鋼等堅固材料,覆以塑料薄膜,兩端設門,周圍設窗,以便於開啟、通氣降溫;屋頂分為屋脊式與圓拱型兩類,均附有保溫草簾,增加冬季保溫能力。

溫室主要用於試驗研究,在生產上以栽培經濟價值高的果樹,如桃、柑橘、蘋果等非季節性生產,或在當地不能露地生產的種類。溫室的結構,依各地氣候而異,如在寒地一般跨度為7~9公尺,長30~75公尺,前柱高1.5公尺,後柱高3.

5公尺,棚頂傾斜向陽,北牆為空心牆,可以加寬至2公尺,成為作業室骨架。其結構可以採用鋼、鋼木混合,或鋼管、水泥混合結構,門窗採用玻璃、屋頂也附有草簾或葦簾等保溫、遮蔭裝置。供熱方式,可分日光溫室和加溫溫室。

日光溫室,利用太陽光能自然加溫;加溫溫室,有加溫設施,熱源以煤、石油、電力或溫泉等為主。屋面可分為單屋頂、雙屋頂兩種。雙屋頂的屋面又有相等或不等式。

無土栽培

在保護設施下,應用培養基質如水、石英砂粒、蛭石或珍珠岩等,在一定的容器中,不斷**植物以需要的營養液和空氣(水培時),營養液有多種配製方法,常用的有:①硫酸銨8份,磷酸銨5份,氯化銨3份,硫酸鈣2份,硫酸鎂4份,加少量微量元素;②硫酸銨10份,過磷酸鈣6份,硫酸鉀2.5份,硫酸鎂3份,加少量微量元素。

混合後加水500倍,每星期每平方公尺用量為35克。在果樹中以栽培士多啤梨為主,北歐等國,也用以生產桃。印度栽種菠蘿及番木瓜已獲得成功。

設施效應

在保護設施中栽培果樹,生態條件就有較大的改善。

溫度由於覆蓋,減少了熱量的輻射與對流,可以較多地保留太陽的輻射熱。薄膜覆蓋,春季可提高耕作層土溫4~6℃,冬季(11月至12月)可提高1~2℃;塑料大棚內的早春與晚秋旬平均氣溫可提高8~12℃;加溫溫室,可使喜溫果樹處於20±10℃;耐寒果樹處在15±10℃的適溫中。

光照採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或薄膜,對自然光照很少影響,同時,由於增加了早春和晚秋的溫度,可以延長光合作用的時間,增加了光能的利用率。必要時還可採用日光燈或白熾燈以補足陰天或早、晚光照之不足。

濕度在保護地條件下,減少蒸發,土壤濕度較易保持,空氣濕度則因密閉而易公升高。在高溫季節和塑料大棚內尤其顯著,通常超過30℃時,就應通風降溫降溼。

技術要點

保護地栽培時,應隨時注意溫度濕度的調節,肥料和水的**以及果實的應市時間等環節。①在無自動調節溫濕度的溫室或塑料大棚中,應及時注意晝夜、季節間的溫濕度變化,並及時啟閉防寒覆蓋物(草簾等),藉以調節溫濕度和通氣,寒地要加裝增溫設施。保護地澆水,以細流溝灌,滴灌等為主,避免溫室、棚內濕度過高而引起病害及徒長或落花落果。

在寒冷季節,宜在晴天的中午灌水,以免降低土溫;②應注意增施有機肥料,棚或室內每平方公尺面積,每個生長季應不少於25~50千克;③對於用塑料大棚進行促成或延遲栽培時,要注意果實的生育期及採收上市期。如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9月初開始設定大棚,巨峰匍萄可以第二次成熟,或將正常採收季推遲到12月下旬。

保護地栽培,由於可以克服不良環境的限制,隨著世界耕地的日益減少,今後不僅在寒地防凍,暖地防雨,以及促成栽培等方面有廣闊前景,在與無土栽培相結合時,還可以應用於乾旱的沙漠地帶和荒蕪的海島,以生產新鮮的果品。

保護地栽培是怎麼回事

3樓:匿名使用者

保護地栽培是只在人為干預生長條件下的一種栽培模式,人為干預的因素有:光、水、氣相、溫度等因素。溫室大棚是比較常見的保護地栽培。

什麼叫保護地種植?

4樓:繁人凡人

保護地種植是指在由人工保護設施所形成的小氣候條件下進行的植物栽培。又稱設施栽培。

主要應用於蔬菜、果樹、苗木、花卉等園藝作物和藥用植物的生產。保護地栽培可以不受生產的季節性限制,使植物避開不利自然條件的影響而發育成長;可以延長或提早植物的生長期和成熟期,成倍地增加單位面積產量。在蔬菜生產中,它與露地栽培以及貯藏、加工等措施相配合,對於保證蔬菜的周年均衡**有重要作用。

保護地型別主要有下述幾種。

風障畦在東西向畦的北面設定擋風障的保護地。風障高約1.5~2.

5公尺,向南傾斜。每排風障一般可保護2~6畦,其作用在於穩定障南的小氣流、減少太陽輻射能在畦面的損失,提高障前氣溫。障南第一畦稱並一畦,白天氣溫約可提高5~6℃,自並二畦以後各畦增溫幅度依次遞減約1℃。

而每增溫1℃,約相當於作業期或成熟期提早3~5天。這對排開早春綠葉菜類**、提早果菜類蔬菜栽植以及保護甘藍、洋蔥等幼苗越冬等有重要作用。如在東西向畦的南面設定向北傾斜的矮風障(高約0.

6~0.8公尺),每畦一障,或在畦田上方用秸稈材料搭成稀疏的棚頂,則有疏光降溫的效果,多用於怕日光直射的植物(如薑、人參等)栽培和夏季蔬菜育苗。

地面覆蓋畦

在畦土表面加以覆蓋的保護地。又分3種:①簡易覆蓋。

主要用葦茅苫或蒿草、馬糞等作覆蓋物,用以保護菠菜、芹菜等蔬菜的越冬幼苗。對單株常扣蓋紙帽、塑料薄膜帽或泥瓦盆,在栽植單株的穴坑頂部蓋玻璃片,或用葦穗、高粱穗圍護,以達到防風、防寒、保溫的目的。②地膜覆蓋。

即在壟或高畦表面覆蓋塑料薄膜。有保持水分、提高地溫(3~5℃)和促進根系發展的作用。③地膜改良覆蓋。

即在早春將地膜覆於栽植蔬菜的溝頂,天暖斷霜後頂膜落地成為地膜。

陽畦(冷床) 或稱洞坑。畦北設風障,四周圍築土牆,北牆一般略高於南牆。上面用玻璃、塑料薄膜或蒲席、草氈覆蓋。

由於畦內白天可充分吸收太陽光熱,夜間可以保溫,約可比露地夜溫提高10℃以上。近年推廣的改良陽畦,系在陽畦基礎上加以適當改造而成的小型單屋面建築物,高約1.2~1.

5公尺,屋頂用植物秸稈作材料,上鋪泥土,前面蓋玻璃框或塑料薄膜。其優點是工作人員可蹲入操作,透光保溫效能也優於傳統陽畦。

溫床結構同陽畦,但增加了土壤加溫。熱源為廄肥釀熱或用電**。加溫期間床內夜溫可提高到25~30℃。此外,也可在露地做成加溫畦或加溫埂,在寒冷條件下進行早春生產。

溫室包括塑料大棚。有各種不同的型別,一般的溫室只能調節溫度條件。高階溫室則還能控制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等。

溫室的建造費用較為昂貴,但由於它調節控制環境條件的效能優越,在冬季較長的寒冷地區有繼續發展的前景。

5樓:匿名使用者

保護地種植是指在作物種植土地上增加人工覆蓋物以形成有利於作物生長的小氣候條件的一種種植方式。如溫室、塑料大棚、遮陰棚等。

6樓:匿名使用者

指利用地膜覆蓋、拱棚、塑料大棚等方式進行的種植方式。

7樓:農民學友

用溫室、大棚、地膜覆蓋等對作物進行保護下種植。

怎麼進行保護地青蒜栽培?

8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可以用於青蒜栽培的保護地設施形式有日光溫室、塑料大棚、中棚、小拱棚和陽畦以及各種改良設施形式,如外部加蓋草苫、內部架設二膜或地膜小拱等,在部分冬季嚴寒的北方地區,保護地內還可以進行煤火加溫或鋪設地**。

在保護地內栽培青蒜苗時,要進行恰當的溫度管理。出苗前保持保護地內20~25℃。出苗後生長期,白天保持20℃以下,超過20℃則通風降溫,夜間不低於5℃。

收穫前4~5天應降低溫度,白天15℃左右。蒜苗生長期溫度過高,很易發生徒長倒伏,影響產品質量。而溫度過低,又致生長遲緩,影響上市期。

因此,在晚秋和初冬,外界溫度較高時,應加強通風降溫。在深冬寒冷季節,應注意扣嚴塑料薄膜,加蓋草苫子保溫。

在溫室內鋪設架床進行多層栽培,具有燃料耗費量少、溫室儲熱效能好、生產場所空間利用率高和經濟效益顯著等優點。架床用料包括木桿、秫秸、塑料膜、鐵絲和紅磚等。溫室的前部較矮,一般搭2層架床,中部較高可搭3層架床,每層架床間距為80釐公尺。

第一層床架距溫室地面10釐公尺。用單塊磚砌幾道6~7釐公尺寬的隔牆,每道牆距120~160釐公尺。然後用木桿搭成100~130釐公尺寬(長度不限)的床架,木桿間距視木桿粗細而定,一般以20~30釐公尺間距為宜。

第二層床架在距第一層床架80~100釐公尺高處用木桿綁架框,床寬100釐公尺。第三層床架在距第二層床架60釐公尺高處用木桿綁架框。床寬80~90釐公尺。

架框綁好後,在每層架床上鋪1層6釐公尺厚的秫秸,秫秸上鋪1層舊塑料膜(用於保水),膜上蓋6釐公尺厚的細沙土,將土拍實。將蒜種用20℃水浸泡30小時,然後進行播種,每平方公尺擺蒜15千克左右。蒜頭擺得越緊密越好,蒜頭空隙用散蒜瓣填充。

蒜擺完後蓋上3釐公尺厚的細沙土,然後拍實。隔3天再拍1次,以免蒜種「跳蒜」。架床蒜苗裸露在空間,水分散失較快,澆水次數依床土乾濕情況而定,以保持濕潤為度。

當蒜苗長到35釐公尺高,苗葉稍有傾斜時,應及時收割。架床蒜苗從栽蒜到收割第一刀約20天。頭刀收割後,待苗刀口處癒合長出新苗再澆水。

過20~22天,苗子長到30釐公尺左右高時,收割第二刀。一般100公尺2的溫室面積可生產青蒜8000~10000千克。

什麼叫士多啤梨保護地栽培,什麼是桃保護地栽培?

士多啤梨生產有兩種最基本的栽培 方式,一種是露地栽培,一種是保護地栽培或叫設施栽培。露地栽培是在自然氣候條件下進行士多啤梨生產的一種栽培方式。由於完全受自然氣候條件的支配,生長和收穫期受到很大限制,往往生長期短,收穫期集中.不能完全滿足市場的需求。如北方士多啤梨露地栽培,成熟期集中於5 6月,其餘長...

保護地果樹品種選擇有哪些原則,保護地果樹品種怎樣選擇?

1.品種選擇的原則 露天自然栽培果樹品種的選擇主要考慮品種對區域氣候及立地條件的適應性,再考慮品種 系 的經濟性與社會性。設施栽培在品種選擇上則首先考慮栽培目標的定向性與向徵性以及產量形成的預見性。品種選擇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設施栽培的成敗,品種的基礎在設施栽培中顯得尤其重要。設施果樹品種選擇原則是...

保護地果樹生產中容器栽培形式主要有幾種

陶盆栽培 陶盆 俗稱陶土花盆 規格一般口徑30 40釐公尺,深度40釐公尺左右。盆底可鑽1 2個透氣孔,盆壁周圍鑽多個通氣孔,孔徑1.0 2.0釐公尺。盆中填充肥沃透氣基質土,其中栽植果樹,然後把盆連同果樹埋入土中,按設計株行距排列,後扣棚栽培。袋式栽培 將塑料編織袋或工廠化生產的無紡布袋填充基質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