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敬皇后行狀譯文,端敬皇后行狀翻譯

2021-03-04 08:54:57 字數 5717 閱讀 9669

1樓:泓凌幽月

御製董鄂後行狀

順治十七年八月壬寅,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崩。嗚呼!內治虛賢,贊襄失助,永言淑德,摧痛天窮。

惟後制性純備,足垂範後世。顧壺議邃密,非朕為表著,曷由知之?是用匯其平生懿行,次為之狀。

後董鄂氏,滿洲人也。父,內大臣鄂碩,以積勳封至伯,歿贈侯爵,諡剛毅。後幼聰穎過人,及長嫻女工,修謹自飭,進止有序,有母儀之度,姻黨稱之。

年十八,以德選入掖廷,婉靜循禮,聲譽日聞,為聖皇太后所嘉譽。於順治十八(三)年八月,朕恭承懿命,立為賢妃。九月,復進軼冊為皇貴妃。

後性孝敬,知大體,其於上下,能謙抑惠愛,不以貴自矜。事皇太后奉養甚至,伺顏色如子女,左右趨走,無異女侍。皇太后良安之,自非後在側,不樂也。

朕時因事幸南苑及適他所,皇太后或少違豫,以%b

端敬皇后行狀 翻譯

2樓:匿名使用者

清帝過年-順治:正月裡的憂傷

正月裡出生正 月裡親政 正月裡失去孩子———

順治皇帝福臨,生於崇德三年(2023年)正月三十日,死於順治十八年(2023年)正月初七,年僅24歲。在清代的十二位皇帝當中,順治帝算得上是一位很有「特色」的人物。

他是清王朝入主中原,君臨全國的第一代皇帝。他也是第一位以幼主身份登基的清帝,繼位時年僅六歲。他還是一位罕見的痴情天子,當他深愛的董鄂妃去世後,他轉而消極厭世,最後英年早逝。

他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皈依禪門的皇帝,並給後人留下了乙個不解的出家之謎。

順治皇帝的一生與正月結下不解之緣:他生於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獨掌大權的多爾袞死後,他於順治八年正月十二日親政;他最喜愛的皇子———他與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死於順治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董鄂妃香消玉殞幾個月後,他於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因出痘死於宮中。

推進國家三大節日

元旦這天的慶典,最重要的是百官拜見皇帝,稱為大朝,它是朝會制度中級別最高的一種。清代元旦慶賀禮,最早是天命元年(1616),太祖努爾哈赤舉行的。順治年間,進一步將元旦、冬至、萬壽節定為國家的三大節。

百官朝拜之後,清廷照例要於太和殿舉行盛大宴會,宴請諸臣及外藩使臣。每次筵宴約設宴桌200張,用羊百隻、酒百瓶,與宴者多達近千人。

皇帝御用宴桌設於殿內寶座前,其他文武大臣及外藩使臣按照嚴格的品級尊卑,分別於殿內、殿外兩側或丹陛上設桌。

浴紅光而生

清崇德三年(2023年)正月三十日,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生於盛京(今天的瀋陽)永福宮。據《清世祖實錄》中記載,順治帝福臨出生時「紅光照耀宮,聞經久不散香氣瀰漫數日」。他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第九子,生母為永福宮莊妃,也就是後來的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大玉兒)。

據說莊妃自從懷孕以後,就特別喜歡穿繡金龍金鳳的紅緞長袍,每行走間,長長的袍裾、寬寬的下擺波動不止,很有紅光繞身、金龍盤旋的視覺形象。

少年天子正月親政

順治八年(2023年)正月十二日,在獨攬大權的攝政王多爾袞病死後,13歲的福臨親政。他在太和殿舉行親政大典,接受諸王群臣朝賀,並頒恩詔大赦天下。他在慶賀典禮中表現出的自尊自信才能胸襟,給所有的人以深刻印象。

朝鮮使臣向他們的國主報告說:「清主年今十四,而坐殿上指揮諸將,旁若無人。」福臨向他的臣下表示出遠遠超過他年齡的成熟,令他們十分驚異。

愛子短命正月夭折

順治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順治與董鄂妃所生皇四子還未及命名就死去了,只活了不到四個月。順治因為對董鄂妃的寵愛,愛屋及烏地將這個孩子視為珍寶,稱皇四子為「朕第一子」,並欲立其為太子。董鄂妃失去愛子後哭得死去活來,天昏地暗,順治也痛徹於心,傷感非常。

順治實在無法忘懷這個皇兒,為了安慰董鄂妃,為了紀念這個皇子,順治十五年三月,順治追封這個未命名的皇四子為和碩榮親王,按親王制度修建了陵園,並在墓前親自題寫了一段極為傷感的文字。

多情天子撒手人寰

順治十八年(2023年)正月初七,因愛子、寵妃的相繼病亡,順治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擊,身體每況愈下,後又染上了天花,崩於紫禁城內的養心殿,年僅24歲,距董鄂妃的死僅三個多月。

董鄂氏入宮後,與順治的感情與日俱增。順治後來在《端敬皇后行狀》中回憶:他下朝時董鄂妃總是親自安排飲食,飯菜做好後更要先品嚐。

當他批閱奏章時,董鄂妃常陪伴在他身邊。更難得的是,她時常勸說順治,處理政務要服人心,審判案件要慎重。連宮女太監犯錯誤時,她也往往為他們說情。

皇四子的死對董鄂妃是致命的打擊,從此她一病不起,在痛苦中掙扎了三年,終於在順治十七年病逝於承乾宮,年僅22歲。董鄂妃死後,順治在感情上受到重創,陷入極度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不僅無法理政,而且不久即身患痘症,撒手人寰。

順治之謎

脫龍袍換袈裟?

民間傳說順治並非在24歲死於天花,而是在這一年脫去龍袍換上袈裟,於五台山修身向佛,期間,康熙曾數次前往五台山見父親,但沒有得到順治的相認,所以康熙才會寫出「文殊色相在,惟願鬼神知」的詩篇。

而順治出家的原因,就是董鄂妃的死給他帶來感情上的重大打擊,情緒消沉遂遁入空門。但是根據史學家對史料的考證,這種說法不過是乙個充滿想象力的傳奇故事而已。

據歷史學家陳垣考證,順治對佛教的啟蒙始於一代高僧憨璞聰,這位高僧對佛法的解釋深深觸動了順治,使他開始信佛,法名「行痴」。順治送走愛妃後,產生了淨發出家的念頭。皇帝出家震驚朝野,在孝莊的壓力下,順治決定蓄髮留俗,不再出家。

三個月後,沒能當成和尚的順治在病中把身邊的近侍吳良輔送到憫忠寺,代替他削髮為僧。五天後,順治帶著無限惆悵,在紫禁城養心殿閉上了眼睛,年僅24歲。

滿族春節源於漢族習俗。順治元年(2023年),清軍入山海關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經濟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係密切。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春節便隨之而成為滿族與漢族共同的傳統節日。

元旦(即大年初一)為一年之始、永珍更新之日,故又稱作「年」。「年」是我國古代大多數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作為「萬民之主」的帝王,更要大張其事,因此,歷代宮廷均有名目繁多、盛大隆重的節慶活動。

清王朝建立後,特別是定都北京後,滿洲貴族受漢族風俗的影響,在改造其舊俗和明代宮廷習俗的基礎上,形成了清宮特有的一套年俗制度。

清朝皇帝苦樂春節

順治:正月裡的憂傷

康熙:不在太和殿吃飯有理由

雍正:過年加班看檔案

乾隆:盧溝曉月,大年三十看見啥?

咸豐:逃出北京過個悽惶年

同治:小皇帝過年太辛苦

光緒:被太后"罩"著過節

宣統:一樣春節幾重天

《端敬皇后行狀》的解釋

3樓:聖櫻靈雨

清帝過年-順治

:正月裡的憂傷

正月裡出生正 月裡親政 正月裡失去孩子———

順治皇帝福臨,生於崇德三年(2023年)正月三十日,死於順治十八年(2023年)正月初七,年僅24歲。在清代的十二位皇帝當中,順治帝算得上是一位很有「特色」的人物。

他是清王朝入主中原,君臨全國的第一代皇帝。他也是第一位以幼主身份登基的清帝,繼位時年僅六歲。他還是一位罕見的痴情天子,當他深愛的董鄂妃去世後,他轉而消極厭世,最後英年早逝。

他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皈依禪門的皇帝,並給後人留下了乙個不解的出家之謎。

順治皇帝的一生與正月結下不解之緣:他生於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獨掌大權的多爾袞死後,他於順治八年正月十二日親政;他最喜愛的皇子———他與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死於順治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董鄂妃香消玉殞幾個月後,他於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因出痘死於宮中。

推進國家三大節日

元旦這天的慶典,最重要的是百官拜見皇帝,稱為大朝,它是朝會制度中級別最高的一種。清代元旦慶賀禮,最早是天命元年(1616),太祖努爾哈赤舉行的。順治年間,進一步將元旦、冬至、萬壽節定為國家的三大節。

百官朝拜之後,清廷照例要於太和殿舉行盛大宴會,宴請諸臣及外藩使臣。每次筵宴約設宴桌200張,用羊百隻、酒百瓶,與宴者多達近千人。

皇帝御用宴桌設於殿內寶座前,其他文武大臣及外藩使臣按照嚴格的品級尊卑,分別於殿內、殿外兩側或丹陛上設桌。

浴紅光而生

清崇德三年(2023年)正月三十日,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生於盛京(今天的瀋陽)永福宮。據《清世祖實錄》中記載,順治帝福臨出生時「紅光照耀宮,聞經久不散香氣瀰漫數日」。他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第九子,生母為永福宮莊妃,也就是後來的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大玉兒)。

據說莊妃自從懷孕以後,就特別喜歡穿繡金龍金鳳的紅緞長袍,每行走間,長長的袍裾、寬寬的下擺波動不止,很有紅光繞身、金龍盤旋的視覺形象。

少年天子正月親政

順治八年(2023年)正月十二日,在獨攬大權的攝政王多爾袞病死後,13歲的福臨親政。他在太和殿舉行親政大典,接受諸王群臣朝賀,並頒恩詔大赦天下。他在慶賀典禮中表現出的自尊自信才能胸襟,給所有的人以深刻印象。

朝鮮使臣向他們的國主報告說:「清主年今十四,而坐殿上指揮諸將,旁若無人。」福臨向他的臣下表示出遠遠超過他年齡的成熟,令他們十分驚異。

愛子短命正月夭折

順治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順治與董鄂妃所生皇四子還未及命名就死去了,只活了不到四個月。順治因為對董鄂妃的寵愛,愛屋及烏地將這個孩子視為珍寶,稱皇四子為「朕第一子」,並欲立其為太子。董鄂妃失去愛子後哭得死去活來,天昏地暗,順治也痛徹於心,傷感非常。

順治實在無法忘懷這個皇兒,為了安慰董鄂妃,為了紀念這個皇子,順治十五年三月,順治追封這個未命名的皇四子為和碩榮親王,按親王制度修建了陵園,並在墓前親自題寫了一段極為傷感的文字。

多情天子撒手人寰

順治十八年(2023年)正月初七,因愛子、寵妃的相繼病亡,順治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擊,身體每況愈下,後又染上了天花,崩於紫禁城內的養心殿,年僅24歲,距董鄂妃的死僅三個多月。

董鄂氏入宮後,與順治的感情與日俱增。順治後來在《端敬皇后行狀》中回憶:他下朝時董鄂妃總是親自安排飲食,飯菜做好後更要先品嚐。

當他批閱奏章時,董鄂妃常陪伴在他身邊。更難得的是,她時常勸說順治,處理政務要服人心,審判案件要慎重。連宮女太監犯錯誤時,她也往往為他們說情。

皇四子的死對董鄂妃是致命的打擊,從此她一病不起,在痛苦中掙扎了三年,終於在順治十七年病逝於承乾宮,年僅22歲。董鄂妃死後,順治在感情上受到重創,陷入極度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不僅無法理政,而且不久即身患痘症,撒手人寰。

順治之謎

脫龍袍換袈裟?

民間傳說順治並非在24歲死於天花,而是在這一年脫去龍袍換上袈裟,於五台山修身向佛,期間,康熙曾數次前往五台山見父親,但沒有得到順治的相認,所以康熙才會寫出「文殊色相在,惟願鬼神知」的詩篇。

而順治出家的原因,就是董鄂妃的死給他帶來感情上的重大打擊,情緒消沉遂遁入空門。但是根據史學家對史料的考證,這種說法不過是乙個充滿想象力的傳奇故事而已。

據歷史學家陳垣考證,順治對佛教的啟蒙始於一代高僧憨璞聰,這位高僧對佛法的解釋深深觸動了順治,使他開始信佛,法名「行痴」。順治送走愛妃後,產生了淨發出家的念頭。皇帝出家震驚朝野,在孝莊的壓力下,順治決定蓄髮留俗,不再出家。

三個月後,沒能當成和尚的順治在病中把身邊的近侍吳良輔送到憫忠寺,代替他削髮為僧。五天後,順治帶著無限惆悵,在紫禁城養心殿閉上了眼睛,年僅24歲。

滿族春節源於漢族習俗。順治元年(2023年),清軍入山海關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居民遷移關內,與漢族雜居共處,經濟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關係密切。天長日久,漢族許多習俗文化被滿族人民所吸收,春節便隨之而成為滿族與漢族共同的傳統節日。

元旦(即大年初一)為一年之始、永珍更新之日,故又稱作「年」。「年」是我國古代大多數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作為「萬民之主」的帝王,更要大張其事,因此,歷代宮廷均有名目繁多、盛大隆重的節慶活動。

清王朝建立後,特別是定都北京後,滿洲貴族受漢族風俗的影響,在改造其舊俗和明代宮廷習俗的基礎上,形成了清宮特有的一套年俗制度。

清朝皇帝苦樂春節

順治:正月裡的憂傷

康熙:不在太和殿吃飯有理由

雍正:過年加班看檔案

乾隆:盧溝曉月,大年三十看見啥?

咸豐:逃出北京過個悽惶年

同治:小皇帝過年太辛苦

光緒:被太后"罩"著過節

宣統:一樣春節幾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