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春聯

2021-03-04 08:54:48 字數 6327 閱讀 3235

1樓:烈火劍客

春聯屬於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春節增加喜慶氣氛。

春聯是什麼

2樓:下自成蹊裕如

春聯 :

春節時用紅紙書寫吉祥或祝頌語句貼於門上,謂之春聯。其源出於古之桃符。

桃符:據說桃木有壓邪驅鬼的作用。古人在辭舊迎新之際,用桃木板分別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懸掛於門首,意在祈福滅禍。這就是桃符。

【桃符的來歷】

相傳在東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樹,樹幹彎曲伸展三千里,叉枝一直伸向東北方的鬼門,鬼門下山洞裡住的鬼怪每天都由此門進出。樹下有兩位神將:神荼(讀作申舒)、鬱壘(讀作鬱律)把守。

這兩位神將只要發現害人的惡鬼,就捆住他們丟去喂老虎。周朝起,每逢年節,百姓就用兩塊長六寸、寬三寸的桃木板,畫上兩位神將的影象或題上他們的名字,懸掛在大門或臥房門的兩側,以鎮邪驅鬼、祈福納祥,這就是桃符。

【古人的相關習俗】

古人在辭舊迎新之際,用桃木板分別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紙畫上二神的影象,懸掛、嵌綴或者張貼於門首,意在祈福滅禍。

【歷史發展】

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說:「《黃帝書》稱上古之時,兄弟二人,曰荼,曰鬱,住度朔山上桃樹下,簡百鬼,鬼妄入,援以葦索,執以食虎。於是,縣官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索虎畫於門,效前事也。

」桃符最初書寫二神的名字或描繪影象,後來演變為書寫吉祥語,進而發展成為對偶的詩句。這就是造紙術產生之前的對聯了。同時,也說明至少在東漢時已盛行春節掛桃符的風俗。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

「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到了五代,桃符上開始出現聯語,代替了神荼和鬱壘的名字,人們一般都在上面寫上一些吉利的詞句。宋太祖乾德二年後蜀君主孟昶於除夕令學士幸寅遜題桃符志喜,蜀主對學士所題詞語不滿意,即揮毫書寫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孟昶的題詞改變了傳說中桃符的內容與性質,使桃符由原來驅鬼的桃木牌變為表達某種思想的特殊文體——聯語。

有些專家認為孟昶的題詞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為慶賀開國立業,在除夕時傳旨,公卿士庶門上須貼春聯一幅。這種把「題桃符」變成張貼春聯的習俗,一夜之間,由官廷豪門推廣到了百姓門戶。第二天清早(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出行,漫步大街小巷,鑑賞春聯。

當他發現有一屠戶人家因沒錢買紙所以沒貼春聯時,他便命人取來紙墨,當下揮毫,為屠戶題下一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斬斷是非根。

【傳說故事】

據《山海經》記載,在很多年以前,在東海上有座古老的度朔山,山上有百鬼出沒。神荼、鬱壘兩兄弟神通廣大,善於降鬼。他們嚴格限制鬼的活動,每年歲尾站在一株大樹下檢閱百鬼,見有害人的兇鬼,就用一種特殊的、無法掙脫的「葦繩」將它捆起來,讓專吃惡鬼的神虎充飢,為民除害。

但是神荼和鬱壘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盡除天下惡鬼。也不能保證每家每戶的平安。於是黃帝向全國宣布了一道命令,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用桃梗刻製神荼、鬱壘像,除夕那天懸掛門前。

同時,在大門上端懸掛葦索,二門上要畫乙隻虎,用來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擾。到後來,人們嫌刻木人麻煩,就直接在桃木上畫兩個神像,題上神荼、鬱壘的名字,於除夕下午掛在門兩旁,以壓邪祛鬼,這就是最初的桃符。

【文學記載】

古代春節期間掛桃符的習俗,在許多文入學士的筆下多有記載;白居易《白禮六帖》:「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王安石《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古代春節期間人們掛桃符的盛況顯見一斑。

【桃符·春聯·門神】

王安石膾炙人口的《除日》一詩詠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該詩的廣泛流傳也使得桃符一詞幾乎盡人皆知。

更換桃符不僅是必做的事,而且春聯、門神、年畫等也與桃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並成為除夕除舊迎新的必需品。

讓我們先從桃符說起吧。自古以來,中國人認為桃有辟邪的作用,先秦時代桃茆(1論)即桃木柄笤帚,具有驅鬼除邪的神奇力量。《禮記·檀弓下》說:

「君臨臣喪.以巫祝桃茆執戈,(鬼)惡之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就有這方面的事例。《周禮.夏官》說,諸侯盟會割牛耳取血,要用桃茢為鎮物。

《左傳》昭公四年記載取藏冰時,要用桃木做的弓和用棘制的矢進行除災儀式。桃符的前身是桃梗和桃枝。桃枝的辟邪作用見於《莊子》:

「插桃枝於戶,連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藝文類聚》卷八六)將桃枝稍事加工的桃枝也有相同作用。

《淮南子·詮言》篇說:「羿死於桃棓。」東漢高誘注:

「桔,大杖,以桃木為之,以擊殺羿,由是以來,鬼畏桃也。」如此則自傳說時代,古人就有對桃木的特殊信仰。由於桃杖的神奇作用,漢有臘日前一日逐疫畢,賜公、卿、將軍、特侯、諸侯「葦戟桃杖」之禮(《後漢書吼儀志》)。

將桃刻削**形也是古人採取的辟邪手段。《戰國策·齊策三》說孟嘗君打算人秦時,蘇秦對他講了土偶和桃梗的寓言勸止他,其中有土偶人語桃梗:「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

」可知戰國時代已有削桃木為人的桃梗。又據《後漢書·禮儀志》注,《山海經》載在度朔山,立於以大桃樹枝為鬼門之上的神荼、鬱儡,以葦索執鬼並喂虎。「黃帝法而象之,毆除畢,因立桃梗於門戶上」。

東漢《風俗通義》也引《黃帝書》講了這個故事,並說:「於是縣官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索,畫虎於門,效前事也。」可知漢代臘日的前夜已流行在門旁立桃梗(人)的風俗。

《荊楚歲時記》講元旦拜賀後說:「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可知六朝時代又出現了桃板。

(作者按:該書通行本又在講貼畫雞,懸葦索后說「插桃符其傍」,「桃符」二字有誤,不取。)至遲到唐末,出現了「桃符」一詞,韓鄂《四時纂要》明確指出:

「仙木即今之桃符。」換言之,桃符即古之桃杖、桃梗,「符」字更清楚地表達了其驅邪作用。此後宋代盛行「桃符」的用法,前面所引的王安石《除日》詩就是乙個例證。

桃本來是作為一種植物而被認為有避邪作用的。《玉燭寶典》引《典術》說桃是「五行之精」,可以厭伏邪氣制百鬼,所以作「桃板」著於戶(《太平御覽》所引《典術》「五行之精」作「五木之精」,「桃板」作「桃人梗」)。從桃枝、桃杖到桃人梗,桃有乙個人格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乙個神格化的過程。

桃板、桃符的出現正是兩種過程合一特別是轉變的集中體現之物。雖然資料中無南朝或更早之桃板上有字、畫的記載,但是桃板,這種加工平整的東西,桃的避邪作用只是作為屬性存在,它一定另有目的,根據後來文獻中所記桃板上畫神荼、鬱壘像並寫二者名字的事實,可以推斷,桃板一出現可能就有圖或字,或二者兼而有之。所寫所畫也應當是神荼和鬱壘。

最初桃枝、桃梗和執鬼神神荼、鬱壘是兩回事。一旦在桃板上畫神荼、鬱壘像,寫上名字,就使二者合一。桃符既是原來的桃梗,又可以代表畫有圖形的桃板,二者有區別,也混同,在混同的情況下.桃符也就成了神荼、鬱壘的代名詞。

桃木板上畫神荼、鬱壘像並標名字的作法,興盛於宋代。北宋高承《事物紀原.桃版》講了度朔山的傳說後寫到:「故今世畫神像於板上猶於其下書『右鬱壘,左神荼』,元日以置門戶間也。

」反映北宋風俗的《歲時雜記》也說在「桃符」上畫神像,狻猊白澤之屬,下書左鬱壘、右神荼。由此可知,桃板可以稱作桃符。圖畫神荼、鬱壘作為避邪的桃符,一直流行到明清時代。

明嘉靖《汀州府志》說:「桃符,新畫桃符置戶兩旁,貌荼、壘於上,以厭邪魅。」明清地方志多有各地除夕掛桃符的記載。

春聯的出現。至少可追溯到五代末宋初蜀主孟昶桃板題字的著名故事。宋張唐英的《蜀檮(táo)杌(wǜ)》記載,孟昶(chǎng)降宋前一年(乾德三年)的除日,讓翰林學士幸寅遜在寢門的桃板上題字不如意,於是親自題寫了「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果然新年降宋,呂餘慶為成都知府,而長春是宋太祖誕生13的嘉號,應了孟昶所題,成為亡蜀先兆。宋黃休復《茅亭客話》卷一也記載了這個故事,還說「每歲除日,諸宮門各給桃符一對,題『元享利貞』四字」。看來題寫一年平安詞是恒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除了以往桃板、桃符主要用於闢惡外,可在上面寫迎春納福的吉利祝詞,這是桃符性質的重要改變。關於此點,唐末韓鄂的《歲華紀麗》說,門署桃板是為了「納慶」,可為註腳。

宋代桃符的迎春納福性質更加明顯,北宋《歲時雜記》說: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長二三尺、大四五寸為之,除了畫影象外,「或寫春詞或書祝禱之語,歲旦則更之」。在長方形桃板上書寫春詞和祝福語已是桃符的一種型別。

南宋高宗時修《嘉泰會稽志》卷一三也說「桃牌書左神荼、右鬱壘,亦或書他語,門左右設之」。南宋時代的《夢粱錄》除此記載外,市場上還賣「迎春牌兒」,除夕要「貼春牌」。看來「春牌」是迎春桃牌之意,是一種新型的桃符。

桃符也就變成了兩種型別。

這種桃木板所製春牌,到了明代一般成為紙製,且名為「春帖」。製作材料的改變,使春帖脫離了桃符舊制,成為獨立於桃符以外的一種飾品。嘉靖福建《汀州府志》記載了桃符後,接著寫到:

「春帖:大夫之家具用五色箋書聯句,以貼於門或廳堂柱間,雖工賈亦買而貼之,以見除舊布新之意。」春帖又有「春對」、「春聯」、「門聯」等名稱。

其中「春聯」一詞,成為清代的流行用語,一直沿用到今天。

春聯所貼之處,前引福建《汀州府志》說是在門或廳堂柱間,不太具體。明《月今廣義》的記載更為詳細,說除夕更換春帖、柱聯、門額,在堂軒楣枋貼宜春、福、禱、壽等字。春聯的內容,據《清嘉錄》所載,「多寫千金、百順、宜春、迪吉、一財、二喜及家聲、世澤等語為門聯。

鹹集《葩經》吉語、唐宋人詩句為楹貼」。

門神形成於多種途徑,最初同古人五祀信仰有關。門戶主出入,與人的生活關係密切,在萬物有靈的原始信仰下,人們祭之以報德。古人也認為門戶與陰陽有關,《禮記.月令》有孟春之月祀戶,盂秋之月祀門的說法。

鄭玄解釋道:春陽氣出,祀之於戶,可納入陽氣,秋陰氣出,祀之於門,可拒陰氣於外。唐代孔穎達疏稱,戶是人之出入,有神,而門神是陰氣之神。

這是將門與戶區別為外門和內門,無論是陰或陽二者均有神。東漢鄭玄為《禮記·喪服大記》「名釋菜」一詞注:「釋菜,禮門神也。

」可知漢代已有門神一詞。《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門戶。

」表明了民間對門神的信仰。

門神信仰很早就和桃梗辟邪以及神荼、鬱壘抓鬼結合起來。門上畫上神荼、鬱壘,東漢時已見於蔡邕《獨斷》卷上:「十二月歲竟,常以先臘之夜逐除之也。

乃畫荼、壘並懸葦索於門戶,以御兇也。」明確把神荼、鬱壘作為門神的記載是《歲時廣記》卷五《繪門神》:「《荊楚歲時記》:

歲旦,繪披甲持鉞二神貼戶之左右.謂之門神。」又據寶顏堂秘籍本《荊楚歲時記》:繪二神貼戶之左右.左神荼。

右鬱壘。不過以神荼與鬱壘為門神在唐以後由將軍等像取代,神荼、鬱壘的畫像以桃符稱之。比如宋代,《東京夢華錄》載十二月「近歲節,市井皆印賣門神、鍾馗、桃板、桃符……以備除夜之用」。

《夢粱錄》說除夜家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門神是與鍾馗、桃符等並列的東西。南宋時代門神更為發展,有「諸班大小門神」(《武林舊事》)。

其大者為「等身門神」(《西湖老人繁勝錄》),竟與**高低相等。明清時代地方志也是將門神和桃符、春帖並列,而且此時明確記載貼門神,可知門神為紙製。民間還有懸掛鍾馗像的風俗。

如萬曆《貴州通志》載:「門掛鐘馗以壓邪魅」,弘治福建《將樂縣志》記載:「掛鐘馗於堂屋。

」宋以後的上述記載說明門神既有別桃符即神荼、鬱壘,也有別於鍾馗。

門神產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古代武士守門的神化。l978年夏,發掘湖北隨縣擂墩鼓戰國早期的曾侯乙墓時,在內棺左右側板上的戶牖之旁,繪有手拿雙戈的人形怪物。當是戶牖之旁的守衛之神,或許與門神有某種關係。

《周禮.春官》中有「師氏居虎門之左,司王朝」。注云:「虎門,路寢門也。

王日祀朝於路寢,門外畫虎焉,以明猛於守,宜也。」可知周天子辦公之所路寢門上畫虎,以示守衛。因有虎吃鬼的傳說,漢代在門上畫虎。

《風俗通義·祀典》載縣官常以臘除日畫虎於門。《漢書·廣川王傳》記載:「其殿門有成慶畫,短衣大褲長劍。

」晉灼說成慶是荊軻,唐顏師古也說他是古之勇士。姑且不論成慶是何時人,總之是一位勇士,並將其畫於殿門,不能確定是裝飾還是門神。唐代佛教盛行,廣建寺廟,寺廟門旁除繪塑一對藥叉或天王作門神外,寺廟中的廚房、庫房、內室等門上皆繪有門畫。

而手執如意或執天德瓶、口瀉諸珍寶的門畫.影響了後世門神畫中的吉祥題材(王樹村《中國民間年畫史論集》,天津楊柳青畫社2023年版,第60頁)。宋代有關門神的記載多起來,袁褧(jiong)《楓窗小牘》說:「靖康以前,汴中門神多翻樣,戴虎頭盔。

而王公之門至以渾金飾之。」這類頭戴虎頭盔、身披渾金甲的門神,應當是將軍的形象。趙與時《賓退錄》說:

「除夕用鎮殿將軍二人,甲冑裝。門神亦日門丞,道家謂左日門丞,右曰戶尉。」可知宋代所貼門神多為將軍,又稱「門丞」,而且受到道教的影響。

《夷堅志》戊卷十「胡畫工」條講浮梁畫工胡一受邑人之託,繪門衛二神。可知當時門神是很普及的。明後期馮應京《月令廣義·十二月令》記載:

「道家謂門神左日門丞,右為戶尉。蓋司門之神,其義本出桃符,以神荼、鬱壘避邪,故樹之於門。後世畫將軍朝官諸式,復加爵鹿蝠喜寶馬瓶鞍等狀,皆取美名,以迎祥祉。

」將軍、朝官是民間流行的門神,而所附吉祥圖中爵樽,借作爵秩;鹿,借音榮祿;蝙蝠,借音景福;喜鵲,借作喜慶;馬,借作驛馬;元寶,借作馳報;瓶、鞍借音平安。繪此八事,取爵祿福喜、馬報平安八字。

什麼是貼春聯,貼春聯的含義是什麼?

春聯,又叫 春貼 門對 對聯 是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 年紅 中一個種類。它以對仗工整 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年的重要習俗。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年紅 春聯和福字等 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

春聯什麼時候貼最好,春聯什麼時候貼是最好的

貼春聯bai的最佳時間是臘月du29日的下午未時 zhi13點至15點 過完新年後,正月dao份內要把已貼的春聯取下後燒掉 容或是丟掉 民間有一種神話的傳說 春聯即為天上的神仙,當春聯燒掉後,就會公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民間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等等美麗的傳說故事。一般從臘bai...

春聯的民間傳說,春聯的來歷是什麼,春聯有什麼傳說?

春聯亦名 門對 春帖 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是怎麼來的呢?山海經 裡有這麼一則故事。傳說東海里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樹頂有一隻金雞,日出報曉。這棵桃樹的東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幹,樹梢一直彎下來,捱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朔山住著各種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