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炒雞萌的大毛
屈原既放,
游於江潭,
行吟澤畔①。
顏色憔悴,
形容枯槁②。
漁父見而問之,
曰:「子非三閭大夫歟?
何故至於斯③?」
屈原曰:
「舉世皆濁我獨清,
眾人皆醉我獨醒,
是以見放④。」
漁父曰:
「聖人不凝滯於物,
而能與世推移⑤。
世人皆濁,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⑥?
眾人皆醉,
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⑦?
何故深思高舉,
自令放為⑧?」
屈原曰:
「吾聞之:
新沐者必彈冠,
新浴者必振衣⑨。
安能以身之察察⑩,
受物之汶汶者乎?
寧赴湘流,
葬身於江魚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
鼓枻而去。
歌曰:「滄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復與言。
2樓:快打醬油吧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眾人皆醒我獨醉的下句是
3樓:破碎的沙漏的愛
下句是是以見放。上一句是舉世皆濁我獨清。此句出自屈原的《漁父》,大意是:世上的人都是汙濁的,惟獨我乾淨、清白;眾人都已醉倒,唯獨我一人清醒。
原文如下
漁父先秦:佚名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譯文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邊上遊蕩。他沿著江邊走邊唱,面容憔悴,模樣枯瘦。漁父見了向他問道:
「您不是三閭大夫麼,為什麼落到這步田地?」屈原說:「天下都是渾濁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汙),世人都迷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創作背景
當時的楚國,政治黑暗,**汙吏橫行,屈原因不同流合汙而被排擠、被放逐。容顏枯槁憔悴的屈原行吟於江畔,遇見了漁父,漁父驚訝地問:您不是三閭大夫屈原嗎?
怎麼落得這般光景?屈原回答:「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所以,我就成了這個樣子。」
屈原因與眾不同、獨來獨往,不苟合、不妥協而被流放,直呼「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他堅持理想、矢志不渝,不惜捨生取義,一部《離騷》訴盡平生不得志;而最早用詩歌表達這種情緒的恐怕要數《詩經》中的《園有桃》。
由於屈原不願意隨波逐流活著,到了西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終於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裡自殺了。附近的老百姓,得到這個信兒,都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兒有屈原的影兒。
大夥兒在汨羅江上撈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
屈原不僅是一位忠心愛國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偉大的詩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詩歌,其中最有名的是《離騷》。他在詩歌裡,痛斥**的奸臣,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的心情,對楚國的一草一木,都寄託了無限的深情。
4樓:sunny桉藍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譯文:天下都是渾濁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汙),世人都迷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作品原文:
《漁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
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5樓:匿名使用者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楚辭·漁父》
舉世渾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形容李白行嗎?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是屈原。原文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 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 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
「風景這邊獨好」下一句是什麼,風景這邊獨好的下一句是什麼?
風景這邊獨好 下一句是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出自 毛.澤.東1934年7月27日寫下的 清平樂 會昌 清平樂 會昌 1934年7月27日 毛.澤.東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
眾人一條心下一句,三人一條心的下一句是什麼
眾人一條心的下一句是 齊力可斷金。意思 只要所有人一條心,那麼齊心協力可以斬斷鋼鐵 金在古代指鐵 眾人一條心 齊力可斷金 有2個答案乙個是齊力可斷金乙個是黃土變成金 森木一朝夕 眾為三人人一條 心二人為從 加心為慫恿的慫 森為三木木一朝 夕二木為林 加夕為夢境的夢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三人一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