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夜歸人」這句話出自哪首古詩

2021-03-04 08:54:15 字數 5236 閱讀 1323

1樓:挺0k的爺們兒

出自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風雪夜歸圖。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後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後的情景。

全詩語言樸實淺顯,寫景如畫,敘事雖然簡樸,含意十分深刻。

對這首詩的詞句釋義和意境理解,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此詩表面看似乎字字「明白」,實則言簡意約,含而不露,「情在景中,事在景中」,而情非直抒、事不明寫,這給解讀帶來難度,歧義難免,多解必然。

大約在唐代宗大歷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間的乙個秋天,劉長卿受鄂嶽觀察使吳仲儒的誣陷獲罪,因監察御史苗丕明鏡高懸,才從輕發落,貶為睦州司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寫的是嚴冬,應在遭貶之後。上半首似言自己被害得走投無路,希望獲得一席淨土,可是,在冷酷的現實之中,哪有自己的立身之所。

下半首似言絕望中遇上救星苗丕,給自己帶來了一點可以喘息的光明,當然也包含無限的感激之情。以此看來,這首詩不僅是一幅優美的風雪夜歸圖,而且反映了詩人政治生涯的酸辣。

風雪夜歸人這句出自哪首古詩 ?

2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唐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風雪夜歸人是哪首唐詩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名句「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出自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作者:劉長卿 年代:唐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賞析: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風雪夜歸圖。

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首句「日暮蒼山遠」,「日暮」點明時間,正是傍晚。「蒼山遠」,是詩人風雪途中所見。

青山遙遠迷濛,暗示跋涉的艱辛,急於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貧」點明投宿的地點。「白屋」,主人家簡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顯得貧窮。

「寒」「白」「貧」三字互相映襯,渲染貧寒、清白的氣氛,也反映了詩人獨特的感受。

後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後的情景。「柴門聞犬吠」,詩人進入茅屋已安頓就寢,忽從臥榻上聽到吠聲不止。「風雪夜歸人」,詩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戴雪歸來了吧。

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乙個犬吠人歸的場面。

這首詩歷來解釋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對「歸」的理解上。一種意見認為「歸」是詩人的來到,詩人在迷漫風雪中忽然找到投宿處,如「賓至如歸」一般。另一種意見是芙蓉山主人風雪夜歸。

關鍵是詩人的立足點在**。前者,詩人是在「白屋」外,在風雪途中;後者,詩人在「白屋」內,或前兩句在屋外,後兩句在屋內。

這首詩用極其凝鍊的詩筆,描畫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詩是按時間順序寫下來的。首句寫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進時所感,次句寫到達投宿人家時所見,後兩句寫入夜後在投宿人家所聞。

每句詩都構成乙個獨立的畫面,而又彼此連屬。詩中有畫,畫外見情。

詩的開端,以「日暮蒼山遠」五個字勾畫出乙個暮色蒼茫、山路漫長的畫面。詩句中並沒有明寫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讀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現紙上。這裡,點活畫面、托出詩境的是乙個「遠」字。

它給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從這乙個字,讀者自會想見有人在暮色來臨的山路上行進,並推知他的孤寂勞頓的旅況和急於投宿的心情。接下來,詩的次句使讀者的視線跟隨這位行人,沿著這條山路投向借宿人家。

「天寒白屋貧」是對這戶人家的寫照;而乙個「貧」字,應當是從遙遙望見茅屋到叩門入室後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蒼山遠」前先寫「日暮」,這句則在「白屋貧」前先寫「天寒」,都是增多詩句層次、加重詩句分量的寫法。漫長的山路,本來已經使人感到行程遙遠,又眼看日暮,就更覺得遙遠;簡陋的茅屋,本來已經使人感到境況貧窮,再時逢寒冬,就更顯出貧窮。

而聯絡上下句看,這一句裡的「天寒」兩字,還有其承上啟下作用。承上,是進一步渲染日暮路遙的行色;啟下,是作為夜來風雪的伏筆。

這前兩句詩,合起來只用了十個字,已經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寫得神完氣足了。後兩句詩「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寫的是借宿山家以後的事。在用字上,「柴門」上承「白屋」,「風雪」遙承「天寒」,而「夜」則與「日暮」銜接。

這樣,從整首詩來說,雖然下半首另外開闢了乙個詩境,卻又與上半首緊緊相扣,不使讀者感到上下脫節。但這裡,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來,「聞犬吠」既在夜間,山行勞累的旅人多半已經就寢;而從暮色蒼茫到黑夜來臨,從寒氣侵人到風雪交作,從進入茅屋到安頓就寢,中間有一段時間,也應當有一些可以描寫的事物,可是詩筆跳過了這段時間,略去了一些情節,即使詩篇顯得格外精煉,也使承接顯得更加緊湊。

詩人在取捨之間是費了一番斟酌的。如果不下這番剪裁的功夫,也許下半首詩應當進一步描寫借宿人家境況的蕭條,寫山居的荒涼和環境的靜寂,或寫夜間風雪的來臨,再不然,也可以寫自己的孤寂旅況和投宿後靜夜所思。但詩人撇開這些不去寫,出人意外地展現了乙個在萬籟俱寂中忽見喧鬧的犬吠人歸的場面。

這就在尺幅中顯示變化,給人以平地上突現奇峰之感。

就寫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詩是從所見之景著墨,後半首詩則是從所聞之聲下筆的。因為,既然夜已來臨,人已就寢,就不可能再寫所見,只可能寫所聞了。「柴門」句寫的應是黑夜中、臥榻上聽到的院內動靜:

「風雪」句應也不是眼見,而是耳聞,是因聽到各種聲音而知道風雪中有人歸來。這裡,只寫「聞犬吠」,可能因為這是最先打破靜夜之聲,也是最先入耳之聲,而實際聽到的當然不只是犬吠聲,應當還有風雪聲、叩門聲、柴門啟閉聲、家人回答聲,等等。這些聲音交織成一片,儘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內,未曾目睹,但從這一片嘈雜的聲音足以構想出一幅風雪人歸的畫面。

4樓:匿名使用者

【年代】:唐

【作者】:劉長卿

【作品】:逢雪宿芙蓉山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5樓:匿名使用者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

6樓:匿名使用者

豆腐放入的地方公共團體特問題

牆角一枝梅,凌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風雪夜歸人。是哪首詩的詩詞?

7樓:小白家裡小白

詩句應為「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這部分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梅花》。

「風雪夜歸人」一句,出自唐代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原詩:《梅花》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釋義: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複製下一首贊 1930

釋義:暮色蒼茫,更覺前行山路遙遠。天寒地凍,倍覺投宿人家清貧。

忽然聽得柴門狗叫,應是主人風雪夜歸。

8樓:匿名使用者

內容:牆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這幾句不是同一首詩裡面的,最後一句,風雪夜歸人出自:

全詩是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人》

9樓:非專業獵手

王安石《梅花》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10樓:匿名使用者

王安石的《梅花《梅花》

中以「牆角」兩字點出環境,極其鮮明,極具意境。牆角顯得特別冷清,看似空間狹小,其實作者以牆角為中心,了無限的空間,正是空闊處在角落外,見角落便想到空闊。「數枝」與「牆角」搭配極為自然,顯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這「數枝梅」的姿態。

「淩寒」兩字更是渲染了一種特別的氣氛,寒風沒模糊掉想象中的視線,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趕跑了,帶來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還是直梅,讀者總會覺得腦海中有一幅有數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畫。「獨自開」三字就如一劍劈出分水嶺般巧妙地將梅的小天地與外界隔開了,梅的卓然獨「橫」(梅枝不「立」),梅的清純雅潔的形象便飄然而至。

「遙知不是雪」,雪花與梅花——自然界的一對「**搭檔」,兩者相映成輝,相似相融,似乎是一體的。而作者明確「看出」「不是」,並且是「遙知」。為什麼?

「為有暗香來」。「暗香」無色,卻為畫面上了一片朦朧的色彩。清晰與朦朧交錯,就像雪中閃爍著乙個空洞,造成忽隱忽現的動感。

也像飄來一縷輕煙,波浪式的前進,橫攔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筆墨層層意境,幾筆實寫提起無限虛景,梅之精神也被表達得淋漓盡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讀者神往。

11樓:夏威夷的

是王安石的《梅花》。

風雪夜歸人的上一句是什麼

12樓:穆子澈想我

風雪夜歸人上一句:柴門聞

犬吠。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的釋義忽然聽得柴門狗叫,應是主人風雪夜歸。

1、出處:唐代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原文: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3、釋義:

暮色蒼茫,更覺前行山路遙遠。天寒地凍,倍覺投宿人家清貧。忽然聽得柴門狗叫,應是主人風雪夜歸。

一、創作背景

大約在唐代宗大歷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間的乙個秋天,劉長卿受鄂嶽觀察使吳仲儒的誣陷獲罪,因監察御史苗丕明鏡高懸,才從輕發落,貶為睦州司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寫的是嚴冬,應在遭貶之後。上半首似言自己被害得走投無路,希望獲得一席淨土。

可是,在冷酷的現實之中,哪有自己的立身之所。下半首似言絕望中遇上救星苗丕,給自己帶來了一點可以喘息的光明,當然也包含無限的感激之情。以此看來,這首詩不僅是一幅優美的風雪夜歸圖,而且反映了詩人政治生涯的酸辣。

二、賞析

這首詩用極其凝鍊的詩筆,描畫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詩是按時間順序寫下來的。

首句寫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進時所感,次句寫到達投宿人家時所見,後兩句寫入夜後在投宿人家所聞。每句詩都構成乙個獨立的畫面,而又彼此連屬。詩中有畫,畫外見情。

前半首詩是從所見之景著墨,後半首詩則是從所聞之聲下筆的。因為,既然夜已來臨,人已就寢,就不可能再寫所見,只可能寫所聞了。「柴門」句寫的應是黑夜中、臥榻上聽到的院內動靜:

「風雪」句應也不是眼見,而是耳聞,是因聽到各種聲音而知道風雪中有人歸來。

這裡,只寫「聞犬吠」,可能因為這是最先打破靜夜之聲,也是最先入耳之聲,這些聲音交織成一片,儘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內,未曾目睹,但從這一片嘈雜的聲音足以構想出一幅風雪人歸的畫面。

全詩純用白描手法,語言樸實無華,格調清雅淡靜,卻具有悠遠的意境與無窮的韻味。

詩詞風雪夜歸人

風雪夜歸人出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譯文暮色蒼茫,更覺前行山路遙遠。天寒地凍,倍覺投宿人家清貧。忽然聽得柴門狗叫,應是主人風雪夜歸。劉長卿 約726 約786 字文房,漢族,宣城 今屬安徽 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 今屬河北 為其...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的作者是誰

劉長卿 逢雪宿芙蓉山人 年代 唐 作者 劉長卿 作品 逢雪宿芙蓉山 內容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逢雪宿芙蓉山 劉長卿日 暮 蒼 山 遠,天 寒 白 屋 貧。柴 門 聞 犬 吠,風 雪 夜 歸 人。註釋 1 芙蓉山 地名。2 蒼山 青山。3 白屋 貧家的住所。房頂用白茅覆蓋,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4...

這句話出自哪裡?這句話出自於哪本書?

這裡有你要的答案。最開始是暴雪的遊戲中為了紀念乙個白血病去世的玩家,所設的任務裡的一首詩。詳情見如下位址。老子天下第一 這句話竟然還有這種來歷!這句話出自於哪本書?這段話出自汪曾祺的散文集,書名叫 人間草木 裡面有一篇叫做 夏天 的散文,此段就出自這篇散文。人間草木 從汪曾褀創作的大量散文中精選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