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琉璃易碎
跋涉山川 形容遠道奔波之苦。參見「跋山涉水」。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必使而君棄而封守,跋涉山川,蒙犯霜露,以逞君心。」
飽經風霜 飽:充分;經:經歷;風霜:比喻艱難困苦。形容經歷過長期的艱難困苦的生活和鬥爭。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雞皮瘦損,看飽經雪霜,絲鬢如銀。」
飽經風雨 指經歷過許多艱難困苦。同「飽經風霜」。
出處:孫犁《秀露集·文學和生活的路》:「我們的道路總算走得很長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飽經風雨的,終於走到現在。」
飽經霜雪 飽:充分;經:經歷;霜雪:比喻艱難困苦。形容經歷過長期的艱難困苦的生活和鬥爭。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雞皮瘦損,看飽經霜雪,絲鬢如銀。」
悲天憫人 悲天:哀嘆時世;憫人:憐惜眾人。指哀嘆時世的艱難,憐惜人們的痛苦。
出處:唐·韓愈《爭臣論》:「彼二聖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
備嘗艱苦 備:全、盡;嘗:經歷。受盡了艱難困苦。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險阻艱難,備嘗之矣。」唐·韓愈《順宗實錄》卷一:上常親執弓矢,率軍後先導衛,備嘗辛苦。」
備嘗辛苦 備:盡、全。嘗:經歷。受盡了艱難困苦。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險阻艱難,備嘗之矣。」唐·韓愈《順宗實錄》卷一:上常親執弓矢,率軍後先導衛,備嘗辛苦。」
篳路襤褸 形容開創新事業的艱難。同「篳路藍縷」。
出處:應修人《上海通訊圖書館與讀書自由》:「我們篳路襤褸,孤軍苦戰,非為金錢,非為名譽,不厭不倦,但求心之所安。」
不避艱險 不畏懼艱難險阻。
出處:《三國志·蜀志·關羽傳》:「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不食周粟 粟:小公尺,泛指糧食。本指伯夷、叔齊於商亡後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誠堅定,不因生計艱難而為敵方工作。
出處:《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餐風露宿 風裡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出處:宋·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露宿風餐六百裡,明朝飲馬南江水。」
餐風咽露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出處:清·宣鼎《夜雨秋燈錄·青天白日》:「餐風咽露,跋涉奔波。」
創業維艱 開創事業是艱難的。
炊瓊爇桂 煮玉燒桂。比喻物價高昂。
出處:唐·林寬《獻同年孔郎中》詩:「炊瓊爇桂帝關居,賣盡寒衣典盡書。」
爨桂炊玉 爨:炊。柴禾難得如桂木,公尺價貴得如珠玉。形容物價昂貴,生活艱難。
出處:宋·司馬光《答劉蒙書》:「月俸不及數萬,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續。」
寸步難行 連一步都難以進行。形容走路困難。也比喻處境艱難。
出處:唐·杜甫《九日寄岑參》:「出門復入門,雨腳但如舊。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頭,難為一相就。」
寸步難移 連一步都難移動。形容走路困難。也比喻處境艱難。
出處: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想當年在小舟中,寸步難移。」
戴霜履冰 形容不怕嚴寒,奔波於外。
出處:晉·葛洪《抱朴子·勖學》:「於是莫不蒙塵觸雨,戴霜履冰,懷黃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徑之近易,規朝種而暮獲矣!」
登山涉水 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兩個商量了,徑望滄州路上來。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過府衝州。」
砥柱中流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顛沛流離 顛沛:跌倒,比喻窮困,受挫折;流離:浪落。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出處:《詩經·大雅·蕩》:「人亦有言,顛沛之揭。」《漢書·薛廣德傳》:「竊見關東困極,人民流離。」
顛仆流離 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同「顛沛流離」。
出處:宋·葉夢得《避暑錄話》捲下:「己酉冬,金自江西犯饒信,所在居民皆空城去,顛仆流離道上。」
東奔西跑 到處奔波。多指為生活所迫或為某一目的四處奔走活動。
出處:元·魏初《沁園春·留別張周卿韻》:「甚年來行役,交情契闊,東奔西走,水送山迎。」
東奔西走 到處奔波。多指為生活所迫或為某一目的四處奔走活動。
出處:元·魏初《沁園春·留別張周卿韻》:「甚年來行役,交情契闊,東奔西走,水送山迎。」
東飄西泊 指四處漂泊,行蹤無定。
出處:《蕩寇志》第一一二回:「車伕道:『只有一人想該鬥得他過。』徐槐聽了,忙問是何人?車伕道:『這人姓顏,名叫樹德……向來東飄西泊,不知住處。」
東踅西倒 形容行走艱難。
出處:明·馮惟敏《新水令·庚午春試筆》套曲:「看俺這曲脊是腰,手顫頭搖,言語刁騷,衣履鏖糟,行動處東踅西倒,一步低一步高。」
東揚西蕩 指飄泊無定。
出處:《野叟曝言》第四一回:「姐姐若不見憐,怎樣著落妹子死後魂靈,不至東揚西蕩。」
斷梗浮萍 比喻漂泊不定。
出處:宋·秦觀《別賈耘老》詩:「人生百齡同臂伸,斷梗浮萍暫相親。」
斷梗飄萍 比喻漂泊不定。同「斷梗浮萍」。
出處:明·梅鼎祚《玉合記·祝髮》:「想歸海樓船未有期,夢與飄風會,似斷梗飄萍誰可系。」
泛萍浮梗 浮動在水面的萍草和樹根。比喻蹤跡漂泊不定。
出處:唐·徐夤《別》詩:「酒盡欲終問後期,泛萍浮梗不勝悲。」
風餐露宿 風裡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出處:宋·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露宿風餐六百裡,明朝飲馬南江水。」
風塵僕僕 風塵: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僕僕:行路勞累的樣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勞累。
出處:元·尚仲賢《柳毅傳書》:「你索是遠路風塵的故人。」
風鬟雨鬢 形容婦女在外奔波勞碌,頭髮散亂。
出處:唐·李朝威《柳毅傳》:「見大王愛女牧羊於野,風鬟雨鬢,所不忍視。」
風霜雨雪 比喻經歷了種種艱難困苦。
出處:元·馬致遠《黃梁夢》第四折:「一夢中十八年,見了酒色財氣,人我是非,貪嗔痴愛,風霜雨雪。」
風櫛雨沐 櫛:梳子、篦子等梳頭髮的用具;沐:沐浴、洗。風梳頭,雨洗髮,形容奔波勞碌,風雨不停。
出處:《元史·禮樂志》:「相我祖宗,風櫛雨沐。」
鳳泊鸞飄 比喻有才之人不得志,飄泊無定。
出處:清·全祖望《(鶯脰山房詩集)序》:「然而鳳泊鸞飄,漫漶懷中之刺。」
浮蹤浪跡 浮:飄浮;浪:流浪。飄浮不定的蹤影,到處流浪的足跡。比喻四處飄泊,不安定的人或生活。
出處:元·王子一《誤入桃園》第三折:「似恁般妄作胡為,敢欺侮咱浮蹤浪跡。」
甘之如飴 甘:甜;飴:麥芽糖漿。感到象糖那樣甜。指為了從事某種工作,甘願承受艱難、痛苦。
出處:《詩經·大雅·綿》:「堇茶如飴。」鄭玄箋:「其所生菜,雖有性苦者,甘如飴也。」
感戴二天 形容那些把人從危險、艱難、疾病當中挽救出來的人。
梗跡蓬飄 比喻漂泊流離。梗,斷梗;蓬,飛蓬。
出處:明·範受益《尋親記·相逢》:「梗跡蓬飄,跋踄山川豈憚勞。」
孤臣孽子 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無援的遠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艱難困苦的人。
出處:《孟子·盡心上》:「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孤魂野鬼 比喻沒有依靠,處境艱難的人。
出處:錢鍾書《圍城》:「人家**有工夫夢見我們這種孤魂野鬼。」
關山阻隔 關隘山嶺阻擋隔絕。形容路途艱難,往來不易。
出處:元·鄭德輝《 梅香》第一折:「不爭他回家去呵,路途艱難,關山陰隔,這親事幾時得就。」
國步艱難 國步:國家的命運。國家處於危難之中。
出處:《詩經·大雅·桑柔》:「於乎有哀,國步斯頻。」
表示很香的四字成語
2樓:雲南萬通汽修學校
焚香禮拜 焚香:點燃香火.禮拜:
向尊敬的人或神靈行禮跪拜.燒香跪拜,以表尊敬服從之意. 孤芳自賞 孤芳:
獨秀一時的香花.把自己比做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賞.比喻自命清高.
桂馥蘭香 桂、蘭:兩種散發芳香的花;馥:香.
形容氣味芳香. 桂子飄香 指中秋前後桂花開放,散發馨香. 國色天香 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一般花卉的牡丹花.
後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蕙心蘭質 蕙、蘭:都是香草名.
蕙草樣的心地,蘭花似的本質.比喻女子心地純潔,性格高雅. 金蘭之契 金:
比喻堅;蘭:比喻香;契:投合.
指交情投合的朋友.
3樓:花開花落迷城
暗香疏影 原形容
梅花的香味和姿態,後被用為梅花的代稱. 採蘭贈藥 蘭:蘭花,花味清香;藥:
芍藥.比喻男女互贈禮物,表示相愛. 殘膏剩馥 殘:
剩餘;膏:油脂;馥:香氣.
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學遺產. 吹氣勝蘭 氣息象蘭花那樣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撮土焚香 撮土:用手把土聚攏成堆.指舊時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爐,燒香敬神.
芳蘭竟體 芳蘭:蘭草的香氣;竟體:滿身.
香氣滿身.比喻舉止閑雅,風采極佳. 芬芳馥郁 芬芳:
指香氣;馥:香氣;馥郁:香氣濃厚.
形容香氣非常濃. 焚香禮拜 焚香:點燃香火.
禮拜:向尊敬的人或神靈行禮跪拜.燒香跪拜,以表尊敬服從之意.
孤芳自賞 孤芳:獨秀一時的香花.把自己比做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賞.
比喻自命清高. 桂馥蘭香 桂、蘭:兩種散發芳香的花;馥:
香.形容氣味芳香. 桂子飄香 指中秋前後桂花開放,散發馨香.
國色天香 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後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蕙心蘭質 蕙、蘭:
都是香草名.蕙草樣的心地,蘭花似的本質.比喻女子心地純潔,性格高雅.
金蘭之契 金:比喻堅;蘭:比喻香;契:
投合.指交情投合的朋友. 口齒生香 嘴和牙齒都有香味.
比喻所讀的作品意味深長,雋永宜人. 澧蘭沅芷 沅、澧:都是水名;蘭、芷:
都是香草.比喻高潔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明德惟馨 明德:
美德;惟:是;馨:散發的香氣.
真正能夠發出香氣的是美德. 鳥語花香 鳥叫得好聽,花開得噴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沁人心脾 沁:滲入.原指芳香涼爽的空氣或飲料使人感到舒適.
也形容詩歌和文章優美動人,給人清新爽朗的感覺. 軟玉溫香 軟:柔和;溫:
溫和;玉、香:女子的代稱.舊**形容女子的身體.
三釁三浴 釁:以香塗身.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
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三浴三釁 釁:以香塗身.
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十步芳草 芳草:
香草.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食不甘味 甘味:
感到味道好.吃東西都覺得沒有味道.形容心裡有事,吃東西也不香.
天香國色 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後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萬古流芳 芳:香,指美名.
好名聲永遠流傳. 惜玉憐香 惜、憐:愛憐;玉、香:
比喻女子.比喻男子對所愛女子的照顧體貼. 香花供養 供養:
奉養.原為佛家語.指用香和花供養,是佛教的一種禮敬儀式.
後比喻虔誠的敬禮. 蘭芷之室 蘭、芷:兩種香草.
比喻良好的環境.亦作「芝蘭之室」. 六塵不染 佛教語,六塵:
指色、聲、香、味、觸、法.指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淨. 萬古留芳 芳:
香,指美名.好名聲永遠流傳. 捻土焚香 因不及備香,以此表示虔誠.
同「捻土為香」. 捻土為香 捏泥成香.因不及備香,以此表示虔誠.
三沐三薰 再三沐浴薰香.表示鄭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薰」.
表示變化的的成語有哪些,表示變化的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白往黑來 比喻變化極大。白雲蒼狗 蒼 灰白色。浮雲象白衣裳,頃刻又變得象蒼狗。比喻事物變化不定。飽經滄桑 飽 充分。滄桑 滄海變桑田的簡縮。泛指世事的變化。經歷過多次的世事變化,生活經歷極為豐富。變化多端 形容變化極多。也指變化很大。變化莫測 變化很多,不能預料。變化無常 無常 沒有常態。指事物經常...
表示美德的成語,表示美德的四字成語
人品高尚的成語 德高望重 大公無私 高風亮節 拾金不昧 捨己為人 兩袖清風 光明磊落 助人為樂 襟懷坦白 厚德載物 冰清玉潔 鞠躬盡瘁 懷瑾握瑜 忠心耿耿 不同流俗 高情遠致 克己奉公 大義凜然 德厚流光 堂堂正正 廉潔奉公 形容中國傳統美德的四字詞語有哪些?孝敬父母 xi o j ng f m 誠...
表示明白的成語,表示明白的四字成語
比較常見的有這些 簡要清通 指處事簡練扼要,明白通達。分星擘兩 詳細分說 清楚,明白。開啟窗戶說亮話 指直率而明白地講出來 大白於天下 大白 徹底明白,完全清楚 天下 全國。使全國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 清清楚楚 清晰明白有條理 不清不白 不明白,不清楚。形容關係曖昧 不明真相 明 了解清楚 真相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