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越勒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有效教學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願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二是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麼」和「學到什麼程度」。三是採用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
(一)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教學有效性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用最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它包括三重含義:效果、效率、效益。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
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既然「有效」是針對「無效」、「低效」而言。那麼「有效」就是通過老師的教學過程,學生學得開心,老師教得輕鬆。既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也把老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讓老師有精力與時間進行知識的更新與補充或進行更高層次的教學研究,讓學生有精力與興趣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消化、吸收。
(二)有效教學強調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課堂教學教師要有「物件」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因此,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師有「全人」的概念。
學生發展是全面的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學科的發展。教師千萬不能過高地估計自己所教學科的價值,而且也不能僅把學科價值定位在本學科上,而應定位在對乙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再次要求教師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要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
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能跟著感覺走,又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教學效益不取決於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於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
(一)課前的有效準備 大凡成功的課必定是充分準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有效的備課必須體現出:
目標的有效:清晰、簡明。目標是方向,方向正確才能保證有的放矢,教學目標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學任務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完成。
備課時制定明確、具體、科學的教學目標,圍繞目標確立重點,優化教法,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內容的有效:適量、適度。一節課教師講多少內容,並沒有明確的規定,講多了學生嚼不爛,講少了學生又不夠吃。
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科學地安排與搭配教材內容,合理地組織各部分的練習,不能「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圖便」。
教法的有效:靈活、恰當。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會不同,教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
優化教學方法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教材特點、學生情況出發,揚長避短選用教法。教法貼切,教學方有效。
(二)課堂的有效組織 這一環節,教師要做到:
語言組織準確、簡練。縱觀那些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課,無一例外都是教師的喋喋不休、囉裡囉嗦擠佔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乙個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組織教學語言,增強語言表達的科學性、針對性、準確性,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
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各部分的時間分配,教者在備課時應預計,講課時要調控。但有時候,因為課堂上不變的因素較多,也許不是重點內容的教學卻佔用了一些時間,這時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課的角度來安排時間。
不言而喻,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越好,浪費的時間越少,課的密度越大,教學質量就越高。
教學組織面向全體學生。一位好的教師應該得到全體學生的尊敬與愛戴,一位好的教師應該使所有學生都受益。在課堂教學中,各環節的安排要盡可能以全體學生的參與為基礎,以個別提問、小組交流、課堂檢測等多種形式來了解大多數學生學習的情況。
(三)課後的有效練習 課後練習不在多,貴在精。現在有的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大搞題海戰,使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反覆的抄寫上,思維與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公升。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 理念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於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
在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 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麼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可見,作為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
3、做乙個有反思力的教師 從事當代教育研究的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乙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乙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公升中,實現專業成長。
(二)注重提公升教師的三種教學能力 1、課堂調控能力 上課是個動態的過程,課堂上許多生成性東西不可預見。面對課前沒有估計到的這些教學問題,教師要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改變既定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並保持在教學活動上。
2、資訊反饋能力 課堂教學反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資訊交流的過程。教師,站在講台就是思想,就是智慧型。這種思想與智慧型,需要教師及時捕捉來自於學生的各種資訊,通過分析,轉化為有效的教學資源,從而引發新的學習。
總之,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只有認真研究和解決教師有效教學觀念淡薄、教學時間有效性差、課堂管理有效性缺失以及教學與課程實施的縱向、橫向和內向結構失衡等問題,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之年,讓我們積極投身於課堂教學改革,**有效教學方法,用智慧型打造高效課堂,大面積提公升教育教學質量。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為把我校建成一流的品牌名校而努力鬥。
如何理解「課堂教學有效性」?
2樓:越勒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有效教學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願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二是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麼」和「學到什麼程度」。三是採用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
(一)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教學有效性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用最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它包括三重含義:效果、效率、效益。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
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既然「有效」是針對「無效」、「低效」而言。那麼「有效」就是通過老師的教學過程,學生學得開心,老師教得輕鬆。既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也把老師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讓老師有精力與時間進行知識的更新與補充或進行更高層次的教學研究,讓學生有精力與興趣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消化、吸收。
(二)有效教學強調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課堂教學教師要有「物件」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因此,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師有「全人」的概念。
學生發展是全面的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學科的發展。教師千萬不能過高地估計自己所教學科的價值,而且也不能僅把學科價值定位在本學科上,而應定位在對乙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再次要求教師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要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
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能跟著感覺走,又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教學效益不取決於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於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
(一)課前的有效準備 大凡成功的課必定是充分準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有效的備課必須體現出:
目標的有效:清晰、簡明。目標是方向,方向正確才能保證有的放矢,教學目標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學任務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完成。
備課時制定明確、具體、科學的教學目標,圍繞目標確立重點,優化教法,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內容的有效:適量、適度。一節課教師講多少內容,並沒有明確的規定,講多了學生嚼不爛,講少了學生又不夠吃。
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科學地安排與搭配教材內容,合理地組織各部分的練習,不能「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圖便」。
教法的有效:靈活、恰當。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會不同,教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
優化教學方法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教材特點、學生情況出發,揚長避短選用教法。教法貼切,教學方有效。
(二)課堂的有效組織 這一環節,教師要做到:
語言組織準確、簡練。縱觀那些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課,無一例外都是教師的喋喋不休、囉裡囉嗦擠佔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乙個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組織教學語言,增強語言表達的科學性、針對性、準確性,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
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各部分的時間分配,教者在備課時應預計,講課時要調控。但有時候,因為課堂上不變的因素較多,也許不是重點內容的教學卻佔用了一些時間,這時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課的角度來安排時間。
不言而喻,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越好,浪費的時間越少,課的密度越大,教學質量就越高。
教學組織面向全體學生。一位好的教師應該得到全體學生的尊敬與愛戴,一位好的教師應該使所有學生都受益。在課堂教學中,各環節的安排要盡可能以全體學生的參與為基礎,以個別提問、小組交流、課堂檢測等多種形式來了解大多數學生學習的情況。
(三)課後的有效練習 課後練習不在多,貴在精。現在有的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大搞題海戰,使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反覆的抄寫上,思維與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公升。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 理念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於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
在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 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麼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可見,作為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
3、做乙個有反思力的教師 從事當代教育研究的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乙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乙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公升中,實現專業成長。
(二)注重提公升教師的三種教學能力 1、課堂調控能力 上課是個動態的過程,課堂上許多生成性東西不可預見。面對課前沒有估計到的這些教學問題,教師要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改變既定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並保持在教學活動上。
2、資訊反饋能力 課堂教學反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資訊交流的過程。教師,站在講台就是思想,就是智慧型。這種思想與智慧型,需要教師及時捕捉來自於學生的各種資訊,通過分析,轉化為有效的教學資源,從而引發新的學習。
總之,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只有認真研究和解決教師有效教學觀念淡薄、教學時間有效性差、課堂管理有效性缺失以及教學與課程實施的縱向、橫向和內向結構失衡等問題,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之年,讓我們積極投身於課堂教學改革,**有效教學方法,用智慧型打造高效課堂,大面積提公升教育教學質量。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為把我校建成一流的品牌名校而努力鬥。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如何理解「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和諧 民主 平等的師生關係,是實現課堂有效性的首要前提,在今天強調 以人為本 的教育理念中,尊重學生 關心每乙個學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理念,新課程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 互學,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是實現教學有效的保障。在課堂上要讓學生 親其師而信其道 只有學生 親其師 學生才...
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沒必要,造本宣科就可以啦!哈哈!沒什麼麻煩的!你想歷史課有效?初中的?拜託,你沒那水平!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學生由於年齡尚小,很難長期保持注意力的集 中,而且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不良行為。有效的課堂離不開成功的課堂管理,在課堂管理中教師要採取積極的態度,樹立教師的威信,...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品德與社會 課是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品德與社會 課程將 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 參與社會 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 責任心 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作為總目標。可是,由於許多客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