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萌茜薇樂
結草銜環
這句成語是由「結草」和「銜環」兩個典故結合而來的。「結草」見於《左傳·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無子。
武子疾,命顆(武子的兒子)曰:『必嫁是。』疾病,則曰:
『必以為殉。』及卒,顆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
』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
『餘,爾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報。』」「銜環」是古代神怪**上記載的乙個故事,見《後漢書·楊震傳》李賢注引《續齊諧記》。
2樓:磨十三
我們也考這些小故事~( ̄▽ ̄~)~
3樓:匿名使用者
姐姐,您這叫不勞而獲!
4樓:匿名使用者
大姐啊!你是不是有病啊?你是不是打錯了啊?六十個?你自己慢慢找吧哈!
寫出十個三國演義的成語故事包括他們的主人公。 概括其中三個成語故事,五十字左右。
5樓:a凌晨四點鐘
1、草船借箭:諸
葛亮。2、七擒七縱:諸葛亮。
3、三顧茅廬:諸葛亮、劉關張。
4、舌戰群儒:諸葛亮。
5、單刀赴會:關羽。
6、桃園結義:劉關張。
7、望梅止渴:曹操。
8、轅門射戟:呂布。
9、七步成詩:曹植。
10、樂不思蜀:劉禪。
草船借箭:周瑜故意提出限諸葛亮十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在大霧天,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了曹軍十萬支箭。
樂不思蜀: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
望梅止渴:「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6樓:匿名使用者
偃旗息鼓
劉備派黃忠率兵襲擊曹操的糧草大軍,被曹操包圍,趙雲前去
解圍,被曹操追殺。趙雲兵少勢弱,他敞開營門,偃旗息鼓,隻身站在營門口,曹操怕中計就撤退,被趙雲的士兵伏擊,趙雲趁機追擊,把曹軍打得大敗。
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
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乙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乙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
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嚮導,悄悄問他:
「這附近可有水源?」嚮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嚮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
」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髀肉復生 後患無窮 如魚得水 初出茅廬 虎踞龍盤 集思廣益 鞠躬盡瘁 望梅止渴 一身是膽 顧曲周郎 巢毀卵破 堅壁清野 老牛舐犢 勢如破竹 車載斗量 兵貴神速 出言不遜 大器晚成 樂不思蜀 三顧茅廬 單騎救主 舌戰群儒 過關斬將 火燒連營 七擒七縱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老生常談 赤膊上陣 死諸葛嚇走生仲達 敗走麥城 水淹七軍 借刀殺人 轅門射戟 得隴望蜀
以安社稷,一舉兩得。」
一臂之力
三國演義第二十回:「願助兄一臂之力,共誅**。」
一親芳澤
曹植洛神賦:「芳澤無加,鉛華無御。」
七步成詩
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應聲便為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三顧茅廬
諸葛亮前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下筆成章
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
不出所料
1、如飲醇醪(周瑜):形容乙個人氣量廣闊,起源於正史上周瑜對程普的諒解,形容周瑜心胸寬廣。
2、髀肉復生(劉備):形容長期清閒,事業毫無成就。
3、後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4、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境。
5、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後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6、初出茅廬(諸葛亮):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驗,比較幼稚。
7、虎踞龍盤(諸葛亮):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8、集思廣益(諸葛亮):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9、鞠躬盡瘁(諸葛亮):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0、空城計(諸葛亮):指一種作戰方法。
1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將崔琰):指代人寫文章。
13、才佔八鬥(曹植):形容學問高,文采好。
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高超,文思敏捷。
15、超群絕倫(關羽):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16、一身是膽(趙雲):形容膽量極大。
17、顧曲周郎(吳國都督周瑜):指精通**戲曲的人
18、巢毀卵破(孔融的兩個兒子):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員當然不能倖免。
19、堅壁清野(曹操的謀士荀彧)指餓死、困死敵人的一種作戰方法。
20、如嚼雞肋(楊修)比喻很乏味。
21、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22、勢如破竹(杜預):比喻軍隊一路連打勝仗,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樣的順利。
23、車載斗量(吳國的中大夫趙諮):形容數量很多並不稀罕。
24、斷頭將軍(巴郡太守嚴顏):形容壯士英勇不屈,寧死不降。
25、吳下阿蒙(吳國名將呂蒙):形容沒有學識的粗人。
26、想當然(孔融):形容沒有事實根據的主觀臆斷。
27、兵貴神速(魏國謀士郭嘉):指用兵貴在神奇而快速。
28、出言不遜(張郃):形容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
29、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鍛鍊才能成器。
30、負重致遠(人稱「鳳雛」的龐統,陸績,顧邵):揹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
31、樂不思蜀(劉禪):比喻樂而忘本。
32、得隴望蜀(曹操)指甘肅一帶;蜀:指四川一帶。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
7樓:愛看**的人
1桃園結義,劉關張 2草船借箭 諸葛亮3樂不思蜀,劉禪4三顧茅廬,劉備,諸葛亮5赤壁大戰
8樓:匿名使用者
望梅止渴 曹操
得隴望蜀 曹操
七步之才 曹植
桃園結義 劉備 關羽 張飛
三顧茅廬 劉備 諸葛亮
單刀赴會 關羽 魯肅
身在曹營心在漢 徐庶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周瑜 諸葛亮
吳下阿蒙 呂蒙 孫權 魯肅
鞠躬盡瘁 諸葛亮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竭盡勞苦地貢獻一切,到死為止。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表示為了國家,決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深刻地表現了諸葛亮對國家的忠心耿耿。
單刀赴會原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魯肅的宴會。後泛指乙個人冒險赴約。有讚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得隴望蜀意思是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得寸進尺,貪心不知滿足,貪得無厭。
9樓:匿名使用者
三顧茅廬:劉備,諸葛亮
如魚得水:同上
三氣周瑜:諸葛亮,周瑜,魯肅
草船借箭:同上
桃園結義:劉備,關羽,張飛
聞雷失箸:劉備,曹操
掛印封金:關羽,曹操
過關斬將:同上
錦囊妙計:劉備,諸葛亮,趙雲
樂不思蜀:劉禪
望梅止渴:曹操
單刀赴會:關羽,魯肅
偃旗息鼓:趙雲
鞠躬盡瘁:諸葛亮
10樓:凌亞希
三顧茅廬 劉備諸葛亮
望梅止渴 曹操
七步之才 曹植
11樓:匿名使用者
梟雄曹操 諸葛孔明 武聖關羽 周郎赤壁 曹軍敗北 身在曹營 橫槊賦詩 鼎足三分 忠心在漢 刮骨療毒
12樓:匿名使用者
1、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奇熱,讓人透不過氣來,部隊在山道上行走。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著急。
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他詢問嚮導得知附近沒有水源,他為了讓部隊加速前進,對士兵門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
」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2、草船借箭
周瑜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幹。一天周瑜在商議軍事時提出讓諸葛亮趕製10萬支箭。諸葛亮答應三天造好,立下了軍令狀。
諸葛亮事後請魯肅幫他借船、士兵和草把子。第三天,諸葛亮請魯肅一起去取箭。這天,大霧漫天,對面看不清人。
天還沒亮,諸葛亮便下令開船,並讓士兵擂鼓吶喊。曹操召弓弩手來向船射箭。於是船兩邊都插滿了箭。
霧散去,諸葛亮下令回去,這時曹操想追也來不及了,後悔莫急。就這樣,10萬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經過後自嘆不如。
3、單刀赴會
周瑜死後,劉備為了和吳國重新聯合起來,答應孫權等他攻占西川後就把荊州交給吳國。這時劉備已經很強大了,他的軍隊很快就攻占了西川。劉備在西川建立了蜀國,派關羽駐守荊州。
孫權聽說劉備占領了西川就向劉備要荊州。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計謀,寫了一封信交給孫權,讓他到荊州去找關羽。吳國大使拿著信來到荊州,卻被關羽拒絕了。
關羽說:「這麼重要的事,我怎麼能相信一封信呢?」然後就把大使趕回了吳國。
孫權大怒,魯肅出了乙個主意:以請關羽吃飯為名抓住關羽,並以關羽的性命為要挾,逼關羽交出錦州。關羽接到邀請信後,乙個人來到吳國。
魯肅早已經布置好。在酒席上,魯肅提出歸還荊州的事,關羽說:「我今天是來喝酒的,國家的大事我們不談」但魯肅還是乙個勁兒地提起荊州。
過了一會兒,關羽站起來拉住魯肅說:「我有點醉了,荊州的事以後再商量吧。」說完就拉著魯肅向江邊走去。
吳國的士兵怕誤傷到魯肅,不敢對關羽下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關羽拉著魯肅走出去。關羽一直把魯肅拉到江邊才放開手。
等吳**隊來追趕時,關羽的船已經開出很遠了。
4、青梅煮酒 5、三顧茅廬 6、七擒七縱 7、妄自菲薄 8、舌戰群儒 9、如魚得水 10、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求幫我找幾個成語故事,要簡短的,幫我找一找有沒有故事簡短的成語故事明天
疑鄰盜斧 bai 李嘉林 從前du有個鄉下人zhi,丟了一把斧子。他以dao為是鄰居家的兒子 內偷去了容,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裡。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寫出與下面成語故事有關的主角,請寫出下面成語故事的主角。
四面楚歌 項羽 初出茅廬 諸葛亮 煮豆燃萁 曹植 圍魏救趙 孫臏 臥薪嘗膽 勾踐 紙上談兵 趙括 指鹿為馬 趙高 入木三分 王羲之 背水一戰 韓信 項羽,諸葛亮,曹植,廉頗,勾踐,趙括,趙高,王羲之,韓信 項羽,劉備,曹植 越王勾建 項羽 請寫出下面成語故事的主角。破釜沉舟 項羽 望梅止渴 曹操 入...
破例這個文章使我聯想到什麼成語故事名言請下來
成語 來chengyu,idioms 是中國漢字語言源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bai片語或短句。du大多為四字,亦有三zhi字,五 dao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語。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乙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 賓語 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