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改變我們的固有思維,為什麼要突破思維慣性?

2021-03-04 08:48:30 字數 4985 閱讀 2355

1樓:易書科技

在《伊索寓言》裡有乙個很有趣的故事:有這麼乙個鹽販,他牽著他的驢子去海邊販鹽。在回來的路上,驢子馱著兩大包鹽,重重的鹽壓得驢子頭昏眼花。

有一條小河是他們的必經之路,在過河的時候,驢子一不小心栽倒在了河裡,它拼命地掙扎也沒能夠站起來。最後驢子絕望了,索性趴在水裡休息起來。過了一會兒,驢子感到背上那重重的鹽在漸漸地減輕,最後竟毫不費力地站了起來。

所有的鹽都化在了水中,鹽販再一次返回海邊,重新去馱鹽。當他們再一次走到小河邊時,驢子故意在原來跌倒的地方臥下去。鹽很快又化完了,再起來時,已是一身輕鬆。

驢子自鳴得意,它高興極了,為自己獲得了乙個寶貴經驗而慶幸。

鹽販終於識破了驢子的詭計,當他們再一次來到海邊時,鹽販沒有去販鹽,而是買了兩大包海綿。驢子馱著兩大包海綿走到河邊時,突然又想起了上兩次過河的情景,心想:「我何不讓自己背上的海綿也變得輕一些呢?

」於是,它特意又臥在河裡。這次可不像上次臥下去那麼幸運,驢子在河裡待了好一會兒,不但沒有感覺減輕,反而越來越重。它想也許站起來就變得和上次一樣輕了。

於是,它便站起,但怎麼也站不起來了。最終驢子淹死在了河裡。

這頭驢子的悲劇就在於它把過去的經驗,不加思考地用於解決當前問題。經驗對一事情的解決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對立的,一種是積極影響,它可以使人解決問題的行為越來越自動化,用固有的方法,無須費太多的思維就能很快地解決問題;另一種是消極影響,具有刻板性,它使人們的思維依賴於已有的心理傾向,產生一種慣性。

當這種心理用於解決已經改變了的問題時,思維便陷於困境。

有這樣乙個問題:說是兩個人同時來到河邊,在這條河邊停著一條小船,可這只船隻能容納乙個人。最後兩個人卻都過了河。

問他們是怎麼過的河?很多人都想不出過河的辦法。可當人們知道真實的情況時,又覺得這是在作弄人。

其實這就是人們陷入了以往的思維定式。他們沒有想到這兩個人雖是一起來到河邊,但卻分別在河的兩岸。

我們在生活中要利用已有的經驗,但一定要理智,盡量克服經驗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經驗對解決問題固然重要,但不能盲目地照搬,要善於跳出固定的思維模式。

為什麼要突破思維慣性?

2樓:易書科技

思維定式能使思考者省去許多摸索、試探的思考步驟,不走或少走彎路,大大縮短思考的時間,提高思考的效率;還能使思考者在思考過程中感到駕輕就熟、輕鬆愉快。但思維定式卻不利於創新思考;要進行創新思考,必須突破思維定式。

關在人工魚池中的一頭小虎鯊,雖然不自由,卻不愁獵食,研究人員會定時把食物送到池中,都是些大大小小的魚食。

有一天,研究人員將一片又大又厚的玻璃放入池中把水池分隔成兩半,小虎鯊卻看不出來。研究人員又把活魚放到玻璃的另一邊,研究人員放下魚,小虎鯊發現後立即衝了過去,結果撞到玻璃,疼得眼冒金花,什麼也沒吃到。小虎鯊恐怕也在納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過了一會兒,它看準了一條魚,咻!

又衝過去,撞得更痛,差點沒昏倒,當然也沒吃到。又休息了一段時間以後,小虎鯊餓壞了,這次看得更準,盯住一條更大的魚,咻!又衝過去,情況沒改變,小虎鯊撞得嘴角流出了鮮血,小虎鯊癱在池底好久也沒有動彈。

最後,小虎鯊拼著最後一口氣,咻!再衝!但是仍然被玻璃擋住,這回撞了個全身翻轉。魚還是沒有吃到。

小虎鯊在經歷了多次失敗後,終於放棄了。

研究人員又來了,把玻璃拿走。然後,又放進小魚,在池子裡游來游去。小虎鯊看著觸手可及的魚食,卻再也不敢去吃了。

其實人也很容易像小虎鯊一樣,被過去的經驗所限制。比如,如果問:由兩個阿拉伯數字「1」所能組成的最大的數是多少?

大家都能很快回答:「11」。又問:

3個「1」所能組成的最大的數是多少?大家也都能很快回答:「111」。

再問:由4個「1」所能組成的最大的數是多少?恐怕很多人也會按照先前的思路,很快回答說:

「1111」。

請暫停閱讀,思考一下:說由四個「1」所能組成的最大的數是「1111」,這對嗎?如果不對,是什麼妨礙了人們做出正確的回答呢?

說由4個『1』所能組成的最大的數是1111」,即使只是稍有數學知識的人也能看出,這是不對的。正確的回答應當是:由4個「1」所能組成的最大的數是11「,即「11」的「11」次方。

為什麼很多人都會很快就回答說是「1111」呢?這是由於,兩個「1」組成的最大數是「11」,3個「1」組成的最大數是「111」,這種「類推式」的解法將會在人們的思考過程中不斷被強化而形成一種思考同類或相似問題的慣性軌道。

我們這裡說的思考同類或相似問題的慣性軌道在思維科學上稱之為「思維定式」。所謂思維定式,就是「過去的思維影響當前思維」。

思維定式對人們思考問題顯然有很多好處。它能使思考者省去許多摸索、試探的思考步驟,不走或少走彎路,大大縮短思考的時間,提高思考的效率;還能使思考者在思考過程中感到駕輕就熟、輕鬆愉快。但思維定式卻不利於創新思考;要進行創新思考,必須突破思維定式。

日本的東芝電氣公司2023年前後曾一度積壓了大量的電扇賣不出去,7萬多名職工為了開啟銷路。費盡心機地想了不少辦法,可是採取了很多方法以後,依然沒有什麼進展。有一天,乙個小職員向當時的董事長石阪提出了改變電扇顏色的建議。

在當時,全世界的電扇都是黑色的,東芝公司生產的電扇自然也不例外。這個小職員建議把電扇由黑色改為淺色。這一建議引起了石阪董事長的重視。

經過研究,公司採納了這個建議。

第二年夏天,東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淺藍色電扇,大受顧客歡迎,市場上還掀起了一陣搶購熱潮,幾個月之內即賣出了幾十萬臺。從此以後,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電扇就不再都是統一的黑色面孔了。

此例具有很強的啟發性。只是改變了一下顏色,大量積壓滯銷的電扇,幾個月之內就銷售了幾十萬臺。這一改變顏色的設想,竟產生了如此巨大的效益。

而提出它,既不需要有淵博的科技知識,也不需要有豐富的商業經驗,為什麼東芝公司其他的幾萬名職工就沒人想到、沒人提出來?為什麼日本以及其他國家的成千上萬的電氣公司,以前都沒人想到、沒人提出來?這顯然是因為自有電扇以來都是黑色的。

雖然誰也沒有規定過電扇必須是黑色的,而彼此仿效,代代相襲,漸漸地就形成了一種慣例、一種傳統,似乎電扇都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為電扇。這樣的慣例、常規、傳統,反映在人們的頭腦中,便形成一種心理定式、思維定式。時間越長,這種定式對人們的創新思維的束縛力就越強,要擺脫它的束縛也就越困難,越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東芝公司這位小職員提出的建議,從思考方法的角度來看,其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突破了「電扇只能漆成黑色」這一思維定勢的束縛。

進行創新思考,無論是思考如何解決新碰到的問題,還是思考如何對老一套的問題按某種新的方式進行解決,都需要有新的思考程式和新的思考步驟,而基於思考以往的同類問題所形成的思維定式必然會對創新思考產生一種妨礙作用、束縛作用,使人難以跳出思維定式的無形框框,難以進行新的嘗試。

德國生理學家貝爾納有句名言:「構成我們學習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不是未知的東西。」已知的東西往往使人們產生思維定式,導致人們做出錯誤的判斷。

一次,鄰居盜走了華盛頓的馬。華盛頓和警察一道在鄰居的農場裡找到了丟失的馬,可是鄰居強詞奪理,硬說這馬是他的,不肯把馬交出。華盛頓想了一下,用雙手將馬的雙眼捂住說:

「既然這馬是你的,那麼,你說出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右眼。」鄰居回答說。

華盛頓把手從馬的右眼離開,卻發現馬的右眼光彩照人。「啊,我弄錯了,」鄰居糾正說,「是左眼!」華盛頓把左手也移開,馬的左眼也光亮亮的。

「糟糕!我又錯了。」鄰居為自己辯解說。

「夠了!夠了!」警察說,「這已經足以證明這馬不屬於你!

華盛頓先生,我們把馬牽走吧!」

鄰居為什麼被識破?因為華盛頓巧妙地利用了人的思維定式,先使鄰居在心理上認定馬的眼睛有乙隻是瞎的,這在心理學上被稱作「沉錨效應」。鄰居受一句「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的暗示,便認定了「馬有乙隻眼睛是瞎的」,所以,猜完了右眼猜左眼,卻想不到馬的眼睛根本沒瞎,華盛頓讓他當場現了原形。

可見,「思維定式」是一把「雙刃劍」,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把握和利用它。

在一次歐洲籃球錦標賽上,保加利亞隊與捷克斯洛伐克隊相遇。當比賽只剩下8秒鐘時,保加利亞隊以2分優勢領先,而且保加利亞隊握有球權,可以說已是穩操勝券。

但是,那次錦標賽採用的是迴圈製,保加利亞隊必須贏球超過5分才能晉級下一輪。可要用僅剩下的8秒鐘再贏3分,可能性是很微小的。

我們的一般想法就是,保加利亞隊只好碰運氣一拼了。可是沒有想到的是:該隊的主教練突然請求暫停。

許多人對此舉付之一笑,認為保加利亞隊大勢已去,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了,教練即使有回天之力,也很難在短短8秒鐘內力挽狂瀾。暫停結束後,比賽繼續進行。

這時,球場上出現了大大出乎眾人意料的事情:只見保加利亞隊拿球的隊員突然運球向自家籃下跑去,並迅速起跳投籃,球應聲入網。

這時,全場觀眾看得目瞪口呆,全場比賽時間到。當裁判員宣布雙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時賽時,大家才恍然大悟。

保加利亞隊這一出人意料的創新之舉,為自己創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機會。加時賽的結果是保加利亞隊贏了6分,如願以償地出線了。

要成為乙個有創新能力的員工,就要向這位教練學習,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式。

如果想要提高我們的創新能力,就必須從打破思維定式開始,做到以下幾點:

(1)克服從眾心理。

(2)養成刻意另想主意的習慣。

(3)養成多角度觀察和評價事物的習慣。

(4)將「一閃念」堅持下去。

(5)將創新想法行動化。

某針織廠的主要產品是男式汗衫。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這種老式的汗衫越來越無人問津,到後來只有退休老人才穿它,因此人們便稱其為「老頭衫」。

該廠的倉庫裡「老頭衫」積壓嚴重,以致工人發不出工資。他們想要轉產,但缺乏資金,困難重重,工廠面臨破產的境地。

這時。有位年輕的技術員提出一條建議:將積壓的白汗衫,在後背和前胸部印上一些美術字寫的警句,例如「朋友,請自尊」、「忍一步,海闊天空」等等。作如此小小的改動,或許能開啟銷路。

她的理論根據是,年輕人有求奇求新的心態,而在衣服上印上漂亮的警句,正符合他們追求新奇的願望。這樣做,「老頭衫」有可能成為時裝衫。

但廠裡很多人不同意她的意見,認為款式不改變,僅印上幾個字就想讓積壓品變為暢銷品,簡直是笑話。只有廠長很重視這位年輕人的建議,決定先試印一小批投放市場。

很快,一批印有警句的汗衫投放市場了,美其名日「文化衫」。令人吃驚的是,銷售情況出乎意料的好。第一批文化衫上市後備受青年人的青睞,成為熱銷貨,不久便被搶購一空。

於是,第二批、第三批印有警句的汗衫源源不斷地上市,大量傾銷。一時間老頭衫變成了時髦衫,風靡全市,以致在全國掀起了一股文化衫熱。該廠倉庫裡的積壓品全部拋售一空,當年贏利達百萬元。

我們為什么要讀書呢,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呢

如果你也覺得讀書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你不喜歡讀書,給你推薦乙個方法 功利化閱讀 那馬上就要用到某個知識,然後去看相關的書,這個時候這本書能夠馬上幫助到你。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第一,滿足我們永遠的好奇心 求知慾。第二,讀完 提高您待人接物的能力。第三,讀書讓您擁有 屬於自己的個性價值觀。基於以上三點原因...

我們為什么要成為佛系青年,我們為什麼要成為佛系青年?

那是因為佛系少年所謂的 不爭不搶不奪 的處事觀,非常符合現代青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想要成為所謂的 佛系青年 但是在我看來,其實所謂的佛藝青年就是一種懶惰,不上進的表現,歸根結底,還是說不思進取。而現在的青年好像那些僧侶一樣,對什麼東西都不爭不搶不奪,對所有的事情都無欲無求。...

為什么要學校,為什麼要學校

唉,我也不喜歡學校,真應該來場 把所有學校都給震掉 中國的應試教育就是要學校,這是不可能改變的事實 學生為什麼要在學校學習 第一 在班級和學校裡,我們的興趣和愛好得到培養,知識和經驗不斷豐富,智慧型才能得到發展,品格得到陶冶。我們在班級和學校裡學習和成長,班級和學校是我們每個人成長的園地。第二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