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17世紀的法國繪畫是豐富多彩的,勒南三兄弟的市民寫實美術為法國17世紀的繪畫藝術發展做出了貢獻。
勒南三兄弟,安東尼·勒南(2023年—2023年)、路易·勒南(2023年—2023年),馬修·勒南(2023年—2023年),是法國17世紀最具有地方特色的畫家。兄弟三人都以描繪農民生活為主,農民、乞丐始終是他們最重要的畫題。他們質樸寫實的風格在17世紀法國美術中獨樹一幟。
三兄弟中路易·勒南成就最大。40年代是他們的藝術的最活躍期,代表作有《農民的家庭》、《農民的午餐》、《幸福家庭》、《鐵匠鋪》和《午餐前的祈禱》等,都充滿濃厚的鄉土氣息。其中路易·勒南的《農民的家庭》是其中的精品,畫家以真摯的感情真實描繪了農民生活的簡陋和貧困,同時又表現出這些下層人物雖然衣衫破舊,但卻具有人類的尊嚴和法國傳統所特有的安詳沉著的性格。
勒南兄弟的這種具有深厚的思想內容的現實主義美術傳統,對後來18、19世紀法國以夏爾丹、杜公尺埃、公尺勒、庫爾貝等人為代表的現實主義美術有重要的影響。
誰能提供一些17到18世紀的歐洲資訊??
2樓:龍飛鳳舞_炫
17、18世紀歐洲文學的主流是古典主義。法國是其中心,該國的代表人物是喜劇大師莫里哀;英國也出現了彌爾頓那樣偉大的作家。
2023年1月7日,為慶祝新世紀的到來,「太陽王」路易十四在法國凡爾賽宮金碧輝煌的大廳裡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舞會。當巴黎上流社會的顯貴命婦們到場後,隨著一陣**響起,只見國王竟身著中國式服裝,坐在一頂中國式八抬大轎裡出場,全場頓時發出一片驚嘆聲。這場由奧爾良公爵策劃的「中國式」舞會,其實只是當時整個歐洲一種特殊風尚的乙個片段。
這種特殊的風尚,就是18世紀流行歐洲100年的「中國熱」。
傳教士描繪中國盛世美景,動盪歐洲出現「中國熱」
很久以來,歐洲就一直渴望了解中國。早在羅馬帝國時期,中國的絲綢作為一種奢侈品就曾在上流社會引起轟動。進入16世紀後,大批傳教士紛紛前往中國,而他們帶回的各種報告則直接引起了歐洲對中國的巨大興趣。
在眾多傳教士當中,利瑪竇具有特殊的地位。他不但在中國獲得了很大成就,也成為當時向歐洲知識界介紹中國文化的重要人物。16世紀中葉,利瑪竇最早把儒家經典《四書》、《五經》譯為西文,他的《利瑪竇日記》第一次向歐洲全面介紹了中國的道德和宗教思想。
正是經過他的倡導和努力,來華傳教士們把中國的哲學、宗教、科學、技術、藝術等介紹到歐洲,並在18世紀的歐洲產生巨大影響。
18世紀時,中國正處於康乾盛世,而歐洲仍在經受著教派紛爭和戰亂之苦。當前往中國的傳教士們將一幅美好的中國圖景呈現在人們面前時,立即引來整個歐洲的無比驚羨。結果在17世紀末至18世紀末的100年間,在歐洲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國熱」。
在長達100多年的「中國熱」期間,無論是在物質、文化還是政治制度方面,歐洲都對中國極為追捧,以至於在2023年曾有歐洲人寫道:「中國比歐洲本身的某些地區還要知名。」
中國器物引領歐洲時尚,中國宮殿風靡歐洲各國
在「中國熱」流行歐洲期間,人們普遍愛好來自中國的物品,熱衷於模仿中國的藝術風格和生活習俗,以致形成一種被稱為「漢風」(chinoiserie)的時尚。這種時尚滲透到了歐洲人生活的各個層面,如日用物品、家居裝飾、園林建築等。
17世紀以來,絲綢、瓷器、茶葉等中國特產開始大量進入歐洲,成為上流社會顯示財富的奢侈品。據說茶葉最初傳入歐洲時,曾被上流社會當成包治百病的良藥,婦女們常用它來治偏頭痛。在2023年時,英國一戶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費用大約為5英鎊,而1磅(0.
45千克)茶葉的價值就高達10英鎊。中國瓷器一直受到歐洲眾多王侯的珍愛,被視為「東方的魔玻璃」,通常只有在王宮和貴族的客廳裡才能看到。
中國的上等絲綢也受到歐洲消費者的極大歡迎。由於當時歐洲生產的絲綢質量還比不上中國,所以他們往往繪上中國式圖案並註明「中國製造」,冒充中國絲綢進行**。此外,來自中國的漆器、牆紙、扇子乃至轎子等都一度進入歐洲上流社會的生活。
這種需求的日益劇增,使當時從事中歐**的商人們大發橫財。到2023年時,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贏利總額已超過1億法鎊。
在追逐各種中國器物的過程中,歐洲社會迅速形成了一種時尚,包括舉行中國式宴會、**中國皮影戲、養中國金魚等,都成為高雅品位的象徵。這種時尚最典型地體現在中國式園林與建築在歐洲的盛行。2023年,一向以奢華著稱的路易十四,下令在凡爾賽為自己的一位寵妃建造了一座「中國宮」。
這座建築一經落成,馬上引來了歐洲各國的效仿。一時間,歐洲出現了許多中國風格的代表性建築,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普魯士「無憂宮」中的中國茶亭。
由於中國時尚的狂熱流行,當時也出現了很多趣聞。2023年,當傳教士閔明我神父從中國回到歐洲時,馬上就成為了明星式的人物。2023年,巴黎曾出現了一位自稱是中國公主的女人,受到上流社會高規格的接待。
然而到後來,人們卻發現她只是一位來自法國鄉下的女**。
中國文化滋潤歐洲啟蒙運動
在歐洲社會極力追求中國時尚的同時,知識界則將目光轉向了中國的文化成果。到18世紀時,在啟蒙思想家們的極力倡導下,歐洲掀起了長達半個世紀的中國文化熱。著名思想家伏爾泰就對儒家學說推崇備至,他曾將《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視為每個人應遵守的座右銘。
受其影響,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人權宣言》中也曾出現這一格言。另一位啟蒙思想家狄德羅也非常景仰中國文化,他稱孔子為「中國的蘇格拉底」。在一次談話中,他甚至說與孔子相比,「荷馬是個糊塗蛋」。
歐洲其他國家也出現了中國文化熱。如在**,大詩人普希金如飢似渴地閱讀有關中國的文獻,還在其名著《葉甫蓋尼·奧涅金》的草稿中,將《論語》中「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這句話改寫成詩句。
18世紀歐洲中國文化熱的流行,最集中地體現在中國戲劇的風靡上。2023年,法國的馬若瑟神父翻譯並發表了法文版《趙氏孤兒》後,開創了史無前例的中國戲劇熱。伏爾泰又進一步改編《趙氏孤兒》,並取名為《中國孤兒》在巴黎上演。
2023年8月20日,當《中國孤兒》在法蘭西喜劇院首次上演時,立即在民眾中引起巨大轟動,一連演出了很多場。隨後,英國、義大利等國也先後上演了這部中國戲劇。據統計,僅在18世紀,《趙氏孤兒》在歐洲至少有4個改編本和3個英文譯本。
借鑑中國文官制度,打破世襲官僚體制
在官僚制度方面,歐洲當時實行的是貴族世襲制,這難免會帶來許多弊端。到18世紀,當新興的資產階級力量渴望打破政治壟斷,進入國家權力體系時,中國以科舉為特色的文官制度恰好為他們提供了理想的藍本。
早在17世紀之初,被派往中國的傳教士們就發現了科舉制度的優越之處。經過他們的介紹,歐洲的知識界開始對中國「學而優則仕」的文官制度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認為,在中國,即便是農夫的兒子,都有希望當上總督甚至宰相。
在他們的影響下,法國在大革命後參考中國科舉制度,引進了競爭性考試制度,以滿足資產階級和平民登上政治舞台的要求。
在治理國家方面,歐洲許多政界人物也紛紛效法中國。法國重農學派的創始人、有「歐洲的孔子」之稱的魁奈,就非常讚賞儒家的治國思想。2023年,經過他的極力說服,路易十五甚至曾仿照中國皇帝的樣子,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祭祀土地的儀式,在歐洲引起轟動。
不可否認的是,在18世紀的「中國熱」中,歐洲也曾出現過一些盲目跟風的情況,但這次熱潮對中西文化的交流卻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鴉片戰爭前後,隨著中國的日漸衰落,「中國熱」也在歐洲逐漸降溫,但它的影響仍持續了很長時間,如馬克思就曾給他的兩個女兒取了「中國皇帝」和「中國皇太子古古」的綽號。
3樓:匿名使用者
那時他們還是猴子
** 樹枝 石頭
風俗 放羊生娃 生娃放羊
衣著 有2023年的流行趨勢 很傻 很少 很陋
法國古典主義美術的特點
4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17世紀上半個時期,並不是古典主義乙個流派。
當時古典主義分為兩個流派。主要有為宮廷****的廷內古典主義,如烏埃;和歌頌自然的宮廷外古典主義,有普桑等。還有在卡拉瓦喬主義影響下發展起來,密切反映當時法國社會的現實主義藝術,有被稱為「時代的採訪員」的j.
卡洛和描繪農村題材的勒南三兄弟等,
17世紀後,國王路易十四當政後,王權日益集中鞏固,宮廷古典主義日益占上風,其他藝術流派則日趨衰落。
吉拉爾東的青銅雕《路易十四騎馬像》曾安置在萬多姆廣場,成為路易十四王朝的象徵。
**法國新古典主義美術2006-12-12 17:53 19世紀時,法國繪畫在造型藝術中取得了壓倒一切的地位。科學的飛速發展進步使人們既渴望發明和創新,又不斷地產生厭倦,這就造成了欣賞趣味上的巨大差異,並行成各派挺起、大放燦爛之花的繁榮局面。
隨著大革命的到來,藝術傾向從表現女性的肉感變為顯揚視死如歸的堅強。追求共和制的資產階級以歷史上的羅馬作為借鑑,本是再自然不過的;龐貝古城的出土更激起對古典藝術崇拜的狂熱;而大衛(j.l.
ddavid,1748-1825)連續展出三副歌頌古代英雄的力作《荷加斯兄弟的宣誓》、《蘇格拉底之死》、《布魯圖斯》,無疑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被稱為古典主義的大衛,並不滿足於古代的理想美。大衛的一些名作有《網球館的宣誓》、《馬拉之死》、《加冕式》、《薩賓女人》。
2023年拿破崙大敗,大衛又完成了中斷10年的舊作《利奧尼塔斯》:英勇的斯巴達王率百名戰士為掩護全軍撤退,在作死守山谷的準備。他們興高采烈地告別親人,以壯烈犧牲為無上榮光,應該說畫家的隱喻是十分明顯的。
儘管路易十八買下了這兩副大畫,流亡布魯塞爾的畫家仍拒絕作任何妥協,終於在異國他鄉去世。
就法國新古典主義美術的領軍人物大衛,我認為他最出色的乙個學生就是安格爾(ingres,1780-1867),他的藝術典雅精美。他的線條和形有如**中的節奏與韻律,奏出完美的和聲。安格爾精於觀察,對形的追求以現實為基礎,但這並不防礙他的誇張。
安格爾的名作《泉》、《土爾其浴室》那富有**感的無數圓的配合使我們體會到他的格言:「在一切形中,最美的是圓形。」安格爾自始至終地追求這理想化的美、使用具有生命的線,留下卓絕千古的素描《斯特馬蒂一家》、《小提琴家帕格尼尼》。
談到新古典主義,我們不能忽略雷諾爾的學生蓋蘭(guerin,1774-1833)。這不僅因為他為羅浮宮留下6幅傑作,而且因為浪漫主義名家借裡柯、德拉克洛瓦、施菲、高尼埃等均出自他的門下。
自此法國進入到了浪漫主義時期
18世紀和19世紀英國文學代表作品分別是什麼
按照答題模式bai簡單總結的du,可能不是很完整,zhi 僅供參考 dao18世紀英國內文學的主要成就是容現實主義 迪福是這種新型 的奠基人,他的 魯賓遜漂流記 為 的發闢了新路。斯威夫特的諷刺 格列佛遊記 是當時的一部重要作品。四五十年代後,理查遜 斯莫萊特的作品取材日常生活,結構完整,語言通俗,...
17世紀法國文學最著名的作家是誰
法國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有高乃依 pierre corneille 1606 1684 拉辛 jean racine 1639 1699 莫里哀 mauriat 1622 1673 和拉封丹 jean de lafontaine,1621 1695 等。皮埃爾 高乃依 pierre corneille...
1 15 18世紀的殖民大國按順序分別是
英國在18世紀後半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 家,它先後打敗的國家順序是 a.西班牙 荷蘭 法國 b.西班牙 法國 荷蘭 c.荷蘭 西班牙 法國 d.荷蘭 1.15至18世紀的殖民大國愛順其分別是具體的你可以查詢一下相關的資料 15到18世紀的殖民大國,按順序分別是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是吧,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