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主恆星是藍色或白色的恆星周圍很少有行星圍繞

2021-03-04 08:38:48 字數 4033 閱讀 2905

1樓:匿名使用者

沒聽說藍色或白色恆星周圍很少有行星。應該是沒有去找,如果找的話,應該也能找到。

現有的恆星形成理論並不排斥大質量恆星周圍存在行星。之所以目前發現的系外行星都圍繞紅色或黃色恆星執行,是因為我們是以太陽系為樣本在尋找系外行星。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比太陽質量更小的是紅矮星。恆星的質量小時,表面溫度低,外表呈紅色或黃色。恆星質量大了,表面溫度就高,就會呈白色或藍色。

太陽系是乙個行星系,中心恆星是小質量的黃矮星。由於目前只發現地球上存在生命,所以科學家也只能設想與地球環境相似的行星也存在於與太陽類似的黃矮星或溫度更低的紅矮星周圍。出於這個理由,目前都是在黃矮星和紅矮星周圍尋找與地球類似的行星。

而比太陽質量更大、溫度更高的白色、藍色恆星就不在目標恆星之中,所以才沒有在這類大質量恆星周圍發現更多的行星。

憑什麼行星一定要圍繞恆星轉動呢?為什麼恆星就不繞著大行星轉呢...

2樓:折肱散人

屈原,新時代的屈原!居然發出了如此《天問》!!!!

⒈這是乙個參考系的問題,好比地月繫,通常我們說月亮圍著太陽轉,但是你也可以說是地球圍著月亮轉,這就是乙個參考系的問題。但是,為什麼我們要特意規定說是月亮圍著地球轉呢?這主要是因為乙個數學簡化問題,如果你硬說是地球圍著月亮轉,太陽圍著地球轉,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在描述其它行星軌道的時候,那方程,那概念……估計沒多少人能把這軌道憑手算出來!

⒉恆星是氣體的,這是其中乙個原因。因為熱核反應所產生的能量,恆星往往就會被汽化(太陽這樣的恆星,如果把中子星等也算上的話,實際上恆星不見得一定是系統中體積最大的,但它絕對是質量最大!)。

⒊這是因為萬有引力對恆星自身的作用,引力使得恆星會吸收周圍的物質變成它自己的,所以恆星的質量會慢慢長大。

⒋不一定,有些雙星系統中,比如天狼星,好象就不是1個恆星的系統。

⒌恆星不嬌貴,參見⒋

⒍如⒋雙星系統中,如果你選擇其中較大的乙個恆星作為參考點,你說的那種情況也是有的,但是還是牽涉乙個數學簡化問題,我們統稱選擇兩個恆星的質心作為參考點。所以,你的那種提法一般不見於近代文獻之中。

⒎大**理論中對這點有說明,其實這相當於**冷卻的速率不一樣,造成空間中某些奇點,在這些奇點上就逐漸形成了質量,然後通過萬有引力,質量逐漸增大,變成恆星,恆星在乙個星系中先於行星出現的。當然,掠奪的例外,有些恆星仗著質量大,在宇宙中招搖撞騙、拐賣兒童的事情也有發生,這種情況下被俘獲的行星的年齡有可能比俘獲恆星大。

⒏參看⒎

⒐「乙個星系中行星比恆星大」(質量大),這是乙個命名問題,如果發生那種情況,原本恆星和行星的的名字將被對調。

⒑和⒈一樣。

⒒詳細地去看一下《第一推動叢書》,《時間簡史》就是其中之一,專門解答你這個問題的。

3樓:幻の上帝

因為質量大的星球才可能形成恆星。一般較大質量的天體的組成都是以氫、氦為主(類地行星及更小的天體有才有可能主要成分是更重的元素,例如碳、鐵)。當天體質量超過0.

07倍太陽質量時發生的引力收縮可以使內部溫度和壓強增大到能逐漸點燃熱核反應的程度而自行演化成主序星。最大行星質量也不過幾十個木星的質量,達不到這個程度。

關於兩個天體(理想的、均勻的球體)之間的行為,由動力學二體問題建立數學模型可以得到嚴格的解析解(一般情況下都通用),即兩天體互相繞它們的公共質心旋轉。當公共質心位置不超過其中較大質量天體時簡單描述為較小質量的天體繞較大質量天體轉動。一般來說恆星的質量遠遠大於繞行的行星,所以都是這種狀況。

比較極端一點的,兩天體分別在行星和恆星質量分界點兩側,那麼有可能公共質心位置在兩天體連成的線段上,那麼軌跡類似於雙星。但目前似乎沒有發現這種例項(概率太小了)。

另外關於三體或多體問題,由於非線性關係其中某些長期項無法得到精確解,但距離較大、質量差別較明顯且精度要求不高時可以約化為二體問題(如判斷出太陽系內的某顆行星能在幾十個百萬年內保持繞太陽轉動)。但是如果不滿足這一條件,確實有可能恆星和幾顆質量近似的巨行星互相亂繞的情景,不過貌似概率比上面的情形還要小```。

4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你對萬有引力定律還沒有完全理解。

引力作用是相互的,恆星對行星的吸引和行星對恆星的吸引一樣(牛頓第三定律)。有力的作用,就必定會有加速度。(這些都是高中物理的基礎性知識)加速度可以指速率上的改變,也可以是速度方向的改變。

實際情況是受力作用的兩個天體(恆星和行星)都在轉動**動過程中一般速率和方向都改變,對於勻速圓周運動,隻變方向不變速率),這個引力和旋轉所需的向心力完全抵消(對於勻速圓周運動)

但是恆星的質量比行星大的多,所以恆星繞的圈的半徑就小的多。其實行星也不是繞恆星轉,而是繞兩者的共同質心轉。(如果像太陽系一樣有不只乙個行星,那麼運動還要複雜。

現在已經從數學上證明了,三體問題是不可解的,就是說無法精確地求解乙個恆星和多個行星的運動。)

現在要想想,恆星質量大,體積也大,而且比行星大的多,這個時候,他們的共同質心就離恆星的質心就很近,近到什麼程度?甚至都有可能不出恆星自身!

像月亮和地球,其實也是繞共同質心轉,只是這個質心也沒有出地球。

5樓:零零花

首先,恆星不一定就會

發光——白矮星、中子星都是「不發光」的(狹義而論)。如果發光的星球環繞不發光的星球,那就是不發光的那個叫「恆星」,發光的那個叫「行星」了。

當然一顆星球要以核聚變的形式發光,質量必須達到一定的限度(如木星就達不到那個限度),所以很難讓它單純環繞一顆更大的星球。如果情況是那樣,則通常被稱為「雙星系統」。如金牛座v471就是由一顆白矮星(主星)和另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伴星)所組成。

發光的恆星叫做「類日恆星」,只不過是恆星中的乙個分類而已暗淡的總是環繞發光的……這種說法很囧,銀河的中心可是個黑洞啊!

6樓:土豆沒洋芋好吃

lz乃神也

回答你,恆星為什麼會發光?因為內部發生熱核反應,而只有質量在75個木星以上才能發生.而只有小與3個木星質量的天體,無法點亮任何反應,才是真正的行星,而質量在這之間的,就是褐矮星,所以不管怎麼樣,恆星永遠比行星大

7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有意思的問題,首先要說明一下劃分恆星,行星的條件,我們可以用質量來說明,現在發現的最大的行星的質量比我們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也大不了多少,而我們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佔到99.7%以上,所以按照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質量小的行星的運動軌道中必然受到恆星的影響。

8樓:東亞之鷹

行星其實是恆星的殘餘物質形成的,所以怎麼也不可能比恆星質量大.

宇宙中是有很多恆星是沒有行星圍繞的,那麼請問這些單獨的恆星還可以叫系嗎 5

9樓:匿名使用者

為恆星的質量特別大旋轉中心特別靠近恆星中心,所以看這是行星繞恆星轉。所以理論上讓行星的質量遠大於恆星可以,但是現實中不存在那麼大質量的行星.

10樓:

不叫做系只能叫某某恆星

為什麼行星都是繞著恆星轉,為什麼沒有恆星繞著行星轉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這要先說一下什麼是恆星?什麼是行星?

恆星是依靠內部核聚變反應而發光發熱的巨大的氣態星球。它的最小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7%。小於這個質量,它的引力就不能使內部溫度高到能夠引發聚變反應,就不能發光發熱,也就不能叫做恆星了。

行星的定義就是圍繞恆星穩定執行的天體。行星的質量一定比恆星小得多,因為行星不能自身發光發熱。換句話說,行星的質量不足以引發內部的核聚變反應。

兩顆星球在引力作用下,互相圍繞著運轉,叫一對雙星。雙星執行時,圍繞著的是共同的質量中心。如果兩顆星球的質量相同,那麼共同質量中心就在兩星球的中心連線的中點上。

而如果兩顆星球的質量不相同,這個質量中心的位置一定會偏向雙星中質量大的一顆。當一對雙星中一顆星的質量佔總質量的絕對多數時,這個共同的質量中心甚至會在大質量星的內部。這樣一來,就成了一顆大質量星相對於另一顆星基本不動,而小質量星圍繞著它旋轉了。

在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佔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8%還多,其他8顆大行星再加上所有的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行星際小天體,質量也不到太陽系總質量的2%。這種情況下,太陽不可能圍繞行星轉,只能是行星圍繞太陽轉了。

就是說,行星圍繞恆星轉,而不是恆星圍繞行星轉,是因為它們之間的質量差得太大了的緣故。

什麼是恆星的光譜,恆星的光譜型別是什麼?

1.連續分佈的包含有從紅光到紫光各種色光的光譜叫做連續光譜,當原子能量從較高能級向較低能級躍遷時,就輻射出波長單一的光波,這就叫做線光譜,或是原子光譜.2.您想說的可能是光譜型和恆星光度的關係,也就是赫羅圖.如果單看光譜型,只能說明越紅的恆星溫度越低,越藍的恆星越熱.3.通過恆星光譜的發射線和吸收線...

恆星周年視差是怎樣的,什麼叫恆星周年視差

簡單的說,因為地球 要饒太陽公轉,所以當地球位於軌道的不同位置上時,觀測遙遠的恆星,這些恆星的相互位置應該是有差異的。這就叫恆星周年視差。不過因為恆星的距離都極為遙遠,所以恆星的周年視差是非常微小的。現在測量恆星周年視差都選擇相隔半年來測量。因為這樣觀測者才能處於距離最遠的兩個點上測量。當年尋找恆星...

為什麼宇宙中所有行星,恆星都是球形的

恆星 最典型的是太陽,恆星表面的最高溫度可達到40000 70000 最低的也在上千攝氏度。在這種情形下,恆星上固然不存在那些固體 液體狀態的物質,而都是一些氣體狀態了。氣體擴散在各個方向都是相同的,範圍也是大致相等的,同時各部分的氣體,都受到了萬有引力的控制。因此在這些力量取得平衡的情況下,它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