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觀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的區別

2021-03-04 08:38:46 字數 6065 閱讀 5446

1樓:慷慨悲歌之士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操作指南》對文化景觀型別遺產有如下定義:「文化景觀屬於文化財產,代表著『自然與人聯合的工程』,它們反映了因物質條件的限制和╱或自然環境帶來的機遇。在一系列社會、經濟和文化因素的內外作用下,人類社會和定居地的歷史沿革。

」這個文化景觀的定義,主要強調了兩點,一是這類遺產是人類與自然相互作用的作品,二是這類遺產是人類具有歷史演進過程的居住區域。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同年在越南會安通過的《會安草案——亞洲最佳保護範例》(以下簡稱作《會安草案》)中,世界遺產委員會又對文化景觀作了這樣的定義:「文化景觀是指與歷史事件、活動、人物相關或展示出了其他的文化或美學價值的地理區域,包括其中的文化和自然資源以及野生動物或家禽家畜。」這個解釋的確大大拓寬了文化景觀型別遺產的外延,按照文化景觀的這個定義,一些歷史上發生了重大歷史事件的地域,如著名戰役發生的戰場、著名人物活動過的紀念地、有審美價值的自然景觀等,就不再屬於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中的相關型別,而是屬於文化景觀了。

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和文化景觀的區別

2樓:熊貓大神

雙重遺產

就是,就是兩者的相加。就是說這一塊地方,這一部分自然遺產價值也很高,那一部分的文化遺產價值也很高。彼此之間的關係呢,有一定關係。

但是這個關係更多的就是作為一種物質關係。就是人生活的物質環境,生產生活的物質環境。比如澳大利亞有乙個雙重遺產,它這個是乙個自然遺產,基本上沒有受到什麼破壞,原始狀態的,價值非常高。

那麼這裡面主要文化遺產是什麼,乙個古人類的遺址,過去的人類住過的遺址。這個遺址價值對於澳大利亞來講,在人類發展史上它也是很重要的,價值很高的,所以是這樣乙個雙重遺產。 文化景觀可以說這個概念太廣了,只要有些與景物有關聯的文化的聯絡就可以算是文化景觀,有些價值很低。

時間上,文化景觀沒有要求就算是現代建築也可以算。兩者區別顯而易見

3樓:匿名使用者

雙重遺產是疊加,文化景觀是交融

自然文化雙重遺產和 文化景觀遺產有神馬區別

4樓:匿名使用者

顧名思義,雙重遺產帶有文化內涵與自然景觀的雙重價值;而文化景觀是只是蘊含文化價值的遺跡

5樓:匿名使用者

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就是說這地區既是自然遺產又是文化景觀遺產,自然遺產是指自然形成的,比如,山脈,河流,雲南的路南石林,這些。文化景觀比如,故宮,兵馬俑這些。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是指這裡既有自然景觀又有文化景觀

6樓:瑾

自然與文化雙遺與文化景觀遺產的差別在自然景觀上。比如三孔,是歷史文化事件,人物及其影響形成的有人文精神內涵的景點,這類景點的重點是人。而雙遺不僅有一定的人文氛圍影響,其自然景觀也有一定價值如生態、氣候等方面的影響。

文化自然遺產和文化自然景觀的區別

7樓:讀書才正道

自然文化遺產,是指分布在

國家內的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2023年11月16日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會議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公約的獨特性在於它強調了自然文化遺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其第4條重申:自然文化遺產的確定、保護、儲存、展出和遺傳後代,主要是國家的責任。

現已有167個國家簽署了這一國際法律文書。我國於2023年簽署加入了該公約,迄今已有27處自然文化遺產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20處文化遺產,3處自然遺產,4處自然文化雙遺產),總數字列世界第三位。

==三者的區別==

1、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定義,以下各項為 「自然遺產」∶

從審美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由物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

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為受威脅的動物和植物生境區;

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分的自然區域。

2、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不可移動文物是指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現代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可移動文物是指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文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範圍包括:在民間長期口耳相傳的詩歌、神話、史詩、故事、傳說、謠諺;傳統的**、舞蹈、戲劇、曲藝、雜技、木偶、皮影等民間表演藝術;廣大民眾世代傳承的人生禮儀、歲時活動、節日慶典、民間體育和競技,以及有關生產、生活的其他習俗;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與上述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場所等。

3、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是指自然和文化價值相結合的遺產,例如中國的泰山、黃山。

==各地旅遊事業的發展==

隨著各地旅遊事業的發展,我國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所暴露的法律制度院備和管理不完善問題日趨突出,缺乏約束的利益驅動、過度的商業化和市場化趨勢直接導致了我國包括自然文化遺產在內的公共資源受到大規模的侵掠和破壞,近年來這一趨勢非但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反呈進一步擴大之勢,因此在2023年因風景區上市問題在國內引起了一場爭論。2023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中心撰寫了一篇「國家風景名勝區不宜上市經營」的報告,受到**領導同志的重視;2023年5月又受國家建設部委託開展了「國家風景名勝區上市經營的國家利益權衡」的研究,該研究首次從理論和實踐上對國家風景名勝區的上市問題作了全面分析,受到了有關專家的高度評價;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委員會還專門聽取了該中心學者就此問題的匯報;有關部門和領導在2023年3月做出了暫停國家風景名勝區上市的決定;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該中心「反對旅遊,反對搞開發利用,消極保護,不問國情,照搬國外」。

中國為了加快國內同仁在自然文化遺產管理上形成共識,促進國際間學術研究和管理經驗的交流和借鑑,推進以制度建設為基礎的中國自然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合理利用,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舉辦,中國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承辦的「改進中國自然文化遺產資源管理」國際會議於2023年12月4~5日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國內有關單位領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駐京代表、國內外專家學者、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代表齊聚一堂,就有關議題進行了熱烈、深入的討論。

==中國的自然文化遺產==

中國擁有各類世界遺產29處,其中文化遺產21處、自然遺產4處、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處。

自然遺產部分:武陵源歷史風景名勝區、九寨溝歷史風景名勝區、黃龍歷史風景名勝區、三江併流。

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部分:泰山、黃山、峨眉山-樂山大佛風景名勝區、武夷山。

文化遺產部分:長城、故宮、莫高窟、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秦始皇陵及兵馬俑、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 廟、孔府及孔廟和孔林、武當山古建築群、拉薩布達拉宮、平遙古城、廬山、蘇州古典園林、麗江古城、皇家園林頤和園、皇家祭壇天壇、重慶大足石刻、青城山-都江堰、洛陽龍門石窟、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寢、大同雲岡石窟。

2023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中國丹霞」(廣東丹霞山、浙江江郎山、福建泰寧、江西老虎山、湖南崀山、貴州赤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自然文化遺產(舉例)==

有黃石公園(美國),尼亞加拉大瀑布(美國-加拿大),還有貝加爾湖,克里姆林宮和紅場(俄羅斯),吳哥窟(柬埔寨),底比斯城(埃及),科潘瑪雅遺址(宏都拉斯),梵蒂岡城(梵蒂岡),雅典衛城(希臘),大堡礁(澳大利亞).......

8樓:匿名使用者

一樓和二樓的回答不錯

文化景觀遺產與文化遺產的區別

9樓:匿名使用者

文化景觀的概念是在2023年在美國召開的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6屆年會提出,並納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樣世界遺產糾紛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的混合體(雙重遺產)和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代表保護世界文化與遺產公約第一條所表述自然與人類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觀的選擇應基於它本身的突出,普遍價值,其明確的地理-文化區域的代表性。以及此類區域的基本而具有的獨特文化因素的能力。

我國廬山是唯一被選入文化景觀遺產地區。

文化遺產:

一類是歷史紀念物,第二類是考古遺址,第三類是建築群。

那麼當然這個概念在確定下來以後,寫入公約以後,本身它也在不斷地發展,不斷地變,那麼怎麼樣能夠讓這樣的乙個我們盡可能的屬於我們人類共同的更多的文化遺產得到保護,也是人類在思考的乙個問題,是不是這幾個概念就能夠完全涵蓋我們對於文化遺產保護的這樣的乙個基本的需求。

10樓:匿名使用者

幫不了你

從書上找了乙個「人類的文化遺存,主要與人類的社會發展有關。自然環境中保留下來的文化遺存,在環境景觀區域內佔據主導地位,就形成了文化景觀」。包括宗教文化景觀、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古代遺存、和風土民情。

在我看來,文化景觀遺產是有形的,依託自然景觀的存在而傳承的。而文化遺產是無形的,依託人來傳承的。

世界文化遺產與文化景觀遺產的差別

11樓:未來法律

文化景觀的概念是在2023年在美國召開的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6屆年會提出,並納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樣世界遺產糾紛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的混合體(雙重遺產)和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代表保護世界文化與遺產公約第一條所表述自然與人類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觀的選擇應基於它本身的突出,普遍價值,其明確的地理-文化區域的代表性。以及此類區域的基本而具有的獨特文化因素的能力。

文化遺產與文化景觀遺產的區別?

12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通常把人類在地表上的活動的產物叫做文化景觀

自然風光、田野、建築、村落、廠礦、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飾等所構成的文化現象的複合體。文化景觀是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景觀,它反映文化體系的特徵和乙個地區的地理特徵。"文化景觀"這一詞自20世紀20年代起即已普遍應用。

索爾,c.o.在2023年發表的著作《景觀的形態》中,認為文化景觀是人類文化作用於自然景觀的結果,主張用實際觀察地面景色來研究地理特徵,通過文化景觀來研究文化地理。

定義文化遺產,中文在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和「無形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即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

,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簡稱《世界遺產公約》),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人類文化遺址。無形文化遺產。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定義,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1、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定義,以下各項為 「自然遺產」∶

從審美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由物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

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為受威脅的動物和植物生境區;

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分的自然區域。

2、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不可移動文物是指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現代重要史蹟和代表性建築。可移動文物是指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文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範圍包括:在民間長期口耳相傳的詩歌、神話、史詩、故事、傳說、謠諺;傳統的**、舞蹈、戲劇、曲藝、雜技、木偶、皮影等民間表演藝術;廣大民眾世代傳承的人生禮儀、歲時活動、節日慶典、民間體育和競技,以及有關生產、生活的其他習俗;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與上述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場所等。

3、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是指自然和文化價值相結合的遺產,例如中國的泰山、黃山。

日本有哪些著名的自然文化景觀和人文景觀

歐洲西部哦 人 文景觀 英國白金漢宮,大本鐘,格林尼治天文臺 法國巴黎聖母院,盧浮宮,凡爾賽宮,埃菲爾鐵塔 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等等 自然景觀 中部的阿爾卑斯山脈滑雪聖地,地中海沿岸的橄欖園 葡萄園 玫瑰園 北海好波羅的海沿岸的馴鹿 針葉林 北大西洋的冰山和峽灣風光 1 俄羅斯,城市 名稱 莫斯科。人...

我國自然文化遺產有哪些中國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擁有各類世界遺產 29處,其中文化遺產21處 自然遺產4處 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處。自然遺產部分 武陵源歷史風景名勝區 九寨溝歷史風景名勝區 黃龍歷史風景名勝區 三江併流。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部分 泰山 黃山 峨眉山 樂山大佛風景名勝區 武夷山。文化遺產部分 長城 故宮 莫高窟 周口店 北京人 遺...

中國第一批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的景點是哪個

中國於1987年第一批列入 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名錄的景點共有6個,分別是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北京,文化遺產 2.長城 甘肅 青海 寧夏 陝西 內蒙古 山西 河北 北京 天津 遼寧,文化遺產 3.敦煌莫高窟 甘肅,文化遺產 4.明清皇宮 北京故宮 北京,文化遺產 5.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