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漫閱科技
王寵與文、祝兩人,既是師徒,又是朋友。他的
書法深受晉、唐書法的影響。楷書學智永、虞世南,行書學王獻之,且不失文徵明之和雅、祝允明之奇崛,可謂佳作。草書《千字文卷》,乾隆在為其所題的跋中寫道:
「明王寵行楷全法右軍,此卷極熟之候。」他的書法拙中取巧、飄逸奇麗。
隋唐、宋、明書法的特點及原因
2樓:對乙醯氨基酚
1、隋代
隋朝結束了南北朝的混亂局面,統一了中國,隋朝和之後的唐朝都是較為安定的時期,南帖北碑之發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書之形式,居書史承前啟後之地位。隋楷上承兩晉南北朝沿革。下開唐代規範的新局,隋有碑版遺世,多為真書,分四種風格:
(1)平正淳和 如丁道護的《啟法寺碑》等 。
(2)峻嚴方飭 如《董美人墓誌銘》等 。
(3)深厚圓勁 如《信行禪師 塔銘》等 。
(4)秀朗細挺 如《龍藏寺碑》等。
2、唐代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唐代墨跡流傳至今者也比前代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寶貴的書法作品。
整個唐代書法,對前代既有繼承又有革新。楷書、行書、草書發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乙個新的境地,時代特點十分突出,對後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乙個時代。
唐初,國力強盛,書法從六朝遺法中蟬脫而出楷書大家以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家為書法主流。總特點結構嚴謹整潔,故後代論 書有'唐重間架'之說,一時尊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昇平,儒道結合,李邕變右軍行法,獨樹一幟。
張旭,懷素以顛狂醉態將草書表現形式推向極致,孫過庭草書則以儒雅見長,餘如賀知章,李隆基亦力創真率夷曠,風骨豐麗之新境界。
而顏真卿一出'納古法於新意之中,生新法 於古意之外。董其昌謂唐人書取法,魯公大備。到晚唐五代,國勢轉衰,沈傳師。柳公權再變楷法。以瘦勁露骨自矜。
進一步豐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楊凝式兼採顏柳之長。上蒴二王,側鋒取態,鋪毫著力,遂於離亂之際獨饒承平之象,也為唐書之迴光。五代之際,狂禪之風大熾,此亦影響到書壇,'狂禪書法'雖未在五代一顯規模,然對宋代書法影響不小 。
唐代書法藝術,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個時期。初唐以繼承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晉 代書法的勁美。中唐不斷創新,極為昌盛。晚唐書藝亦有進展。
3、宋代
宋朝書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學所致,意之內涵,包含有四點:一重哲理性,二重書卷氣, 三重風格化,四重意境表現,同時介導書法創作中個性化和獨創性。
這些在書法上有所體現, 如果說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體現,那麼到期了宋代,書法開始以一種尚意抒情的新麵 目出現在世人面前。
這就是要墀書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兩個層次外,還需具有"學識" 即"書卷氣",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晉帖行書遺風
無認是天資極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蘇東坡,還是高視古人的黃庭堅和蕭散奇險的公尺芾,都力圖在表現自己的書法風貌的同時,凸現出一種標新立異的姿態。
使學問之氣鬱鬱芊芊發於筆墨之間,並給人以一種新的審美意境,這在南 宋的吳說.趙佶.陸遊。
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書家中進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書家的學問和筆 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代書法家代表人物是蘇、黃、公尺、蔡。
4、明代
明初書法「一字萬同」,"台閣體"盛行。沈度沈粲兄弟推波助瀾將工穩的小楷推向極致。"凡金版玉冊,用之朝廷,藏秘府,頒屬國,必命之書",二沈書法被推為科舉楷則。
明初書法 家有擅行草書的劉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隸的宋遂和名滿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和祝允明、文徽明、王寵"三子"
明中期吳中四家崛起,書法開始朝尚態方向發展。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王寵四子依趙孟頫而上通晉唐,取法彌高;筆調亦絕代,這和當時思想觀念的開拓解放有關,書法開始邁入倡導個 性化的新境域。
晚明書壇興起一股批判思潮,書法上追求大尺幅,**的視覺效果,側鋒取勢,橫塗豎抹, 滿紙菸雲,使書法原先的秩序開始瓦解;這些代表書家有張瑞圖、黃道周、王鐸、倪元瑞等。而 帖學殿軍董其昌仍堅持傳統立場。
擴充套件資料:
1、兩漢書法:
分為兩大表現形式,一為主流系統的漢石刻;一為次流系統的瓦當璽印文和簡帛盟書墨跡。「後漢以來,碑碣雲起,」是漢隸成熟的標記。
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以《石門頌》等為最著名,書法家視為「神品」。於此同時蔡邕的《熹平石經》達到了恢復古隸,胎息楷則的要求。
而碑刻是體現時代度與韻的最主要的藝術形式,中以《封龍山》、《西狹頌》、《孔宙》、《乙鍈》、《史晨》、《張遷》、《曹全》諸碑尤為後人稱道仿效。
可以說,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書雄麗,南書樸古,體現了「士」、「庶」階層的不同美學追求。
至於瓦當璽印、簡帛盟書則體現了藝術性與實用性的聯姻。書法藝術的繁榮期,是從東漢開始的。
東漢時期出現了專門的書法理論著作,最早的書法理論提出者是東西漢之交的揚雄。第一部書法理論專著是東漢時期崔瑗的《草書勢》。
漢代書法家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漢隸書家,以蔡邕為代表。一類是草書家,以杜度、崔瑗、張芝為代表。
最能代表漢代書法特色的,莫過於是碑刻和簡牘上的書法。東漢碑刻林立,這一時期的碑刻,以漢隸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謹嚴、波磔分明。
此時隸書已登峰造極。漢代創興草書,草書的誕生,在書法藝術的發展史上有著重大意義。它標誌著書法開始成為一種能夠高度自由的抒發情感,表現書法家個性的藝術。
草書的最初階段是草隸,到了東漢時期,草隸進一步發展,形成了章草,後由張芝創立了今草,即草書。
2、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隸書開始由漢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變出楷書,楷書成為書法藝術的又一主體。楷書又名正書、真書,由鍾繇所創。正是在三國時期,楷書進入刻石的歷史。
三國(魏)時期的《薦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視百代的珍品。
兩晉時期晉時,在生活處事上倡導「雅量」「品目」藝術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書法大家輩出,簡牘為多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妍放疏妙的藝術品味迎合了士大夫們的要求,人們愈發認識到,書寫文字,還有一種審美價值。
最能代表魏晉精神、在書法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書法家當屬王羲之,人稱「書聖」。
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其子王獻之的《洛神賦》字法端勁,所創「破體」與「一筆書」為書法史一大貢獻。
加以陸機、衛瓘、索靖、王導、謝安、鑑亮、等書法世家之烘托,南派書法相當繁榮。
南朝宋之羊欣、齊之王僧虔、梁之蕭子雲、陳之智永皆步其後塵。
爨寶子碑爨寶子碑(4張)兩晉書法最盛時,主要表現在行書上,行書是介於草書和楷書之間的一種字型。
其代表作「三希」,即《伯遠帖》《快雪時晴帖》《中秋帖》。
南北朝時期南北朝時期的書法進入北碑南帖時代。此時書法以魏碑最勝。
魏碑,是北魏以及與北魏書風相近的南北朝碑誌石刻書法的泛稱,是漢代隸書向唐代楷書發展的過渡時期書法。晉至八王之亂,王室內訌以後,勢力逐漸衰微。
在北方,隨著西晉的滅亡。形成了「五胡十六國」的混亂時期。後拓跋氏結束十六國,建立北魏,促成了一百四十九年的相對統一,這是北朝。
北朝書法以碑刻為主,尤以北魏、東魏最精,風格亦多資多彩。代表作有《鄭文公碑》《張猛龍碑》《敬使君碑》。
此時書法是漢代隸書向唐代楷書發展的過渡時期。康有為說:「凡魏碑,隨取一家,皆足成體。盡合諸家,則為具美」。
鐘致帥《雪軒書品》稱:「魏碑書法,上可窺漢秦舊範,下能察隋唐習風。」唐初幾位楷書大家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是取法魏碑的。
晉室東遷至滅亡,從公元三一七年至公元四二零年,是南朝。
南朝書法,也繼承東晉的風氣,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非常喜好。南北朝書法家燦若群星,無名書家為其主流。
他們繼承了前代書法的優良傳統,創造了無愧於前人的優秀作品,也為形成唐代書法百花競妍群星爭輝的鼎盛局面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3樓:我是龍的傳人
隋唐、宋、明書法的特點及原因:
1、隋代
隋朝結束了南北朝的混亂局面,統一了中國,隋朝和之後的唐朝都是較為安定的時期,南帖北碑之發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書之形式,居書史承前啟後之地位。隋楷上承兩晉南北朝沿革。下開唐代規範的新局,隋有碑版遺世,多為真書,分四種風格:
(1)平正淳和 如丁道護的《啟法寺碑》等 。
(2)峻嚴方飭 如《董美人墓誌銘》等 。
(3)深厚圓勁 如《信行禪師 塔銘》等 。
(4)秀朗細挺 如《龍藏寺碑》等。
2、唐代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唐代墨跡流傳至今者也比前代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寶貴的書法作品。
整個唐代書法,對前代既有繼承又有革新。楷書、行書、草書發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乙個新的境地,時代特點十分突出,對後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乙個時代。
唐初,國力強盛,書法從六朝遺法中蟬脫而出楷書大家以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家為書法主流。總特點結構嚴謹整潔,故後代論 書有'唐重間架'之說,一時尊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昇平,儒道結合,李邕變右軍行法,獨樹一幟,張旭,懷素以顛狂醉態將草書表現形式推向極致,孫過庭草書則以儒雅見長,餘如賀知章,李隆基亦力創真率夷曠,風骨豐麗之新境界。而顏真卿一出'納古法於新意之中,生新法 於古意之外。
董其昌謂唐人書取法,魯公大備。到晚唐五代,國勢轉衰,沈傳師。柳公權再變楷法。
以瘦勁露骨自矜。進一步豐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楊凝式兼採顏柳之長。上蒴二王,側鋒取態,鋪毫著力,遂於離亂之際獨饒承平之象,也為唐書之迴光。
五代之際,狂禪之風大熾,此亦影響到書壇,'狂禪書法'雖未在五代一顯規模,然對宋代書法影響不小 。
唐代書法藝術,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個時期。初唐以繼承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晉 代書法的勁美。中唐不斷創新,極為昌盛。晚唐書藝亦有進展。
唐代最高學府有六種,即國子監、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其中書學,專門語養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是唐代的創舉。歷朝名家輩出,燦若繁星。
如初唐的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柳公權等,都是書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書,李鶚的楷書和楊凝式 的「二王顏柳」餘韻。
柳公權說過:「心正則筆正,筆正則寫出好字。」
隋唐五代書法總結
(1)隋至唐初。
隋統一中國,將南北朝文化藝術相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書法藝術逐漸從六朝的的遺法中蟬蛻出來,以一種新的姿態顯現出來。唐初以楷書為主流,總特點是結構謹嚴整飭。
(2)盛唐、中唐階段。
盛唐時期書法,如當時的社會形態追求一種浪漫忘形的方式。如"顛張醉素"(張旭、懷素)之狂草,李邕之行書。到了中唐,楷書再度有新的突破。
以顏真卿為代表為楷書奠定了標準,樹立了楷模,形成為正統。至此中國書法文體已全部確定下來。
(3)晚唐五代階段存唐遺風。
公元九零七年,割據者朱全忠滅唐,建立後梁,由此歷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稱五代。由於國勢衰弱和離亂,文化藝術亦呈下坡之勢。書法藝術雖承唐末之餘續,但因兵火戰亂的影響, 形成了凋落衰敗的總趨勢。
五代之際,在書法上值得稱道的,當推楊凝式。他的書法在書道衰微的五代,可謂中流砥柱。另外還有李煜、彥修等有成就的書家。
至此,唐代平正嚴謹的書風已告 消歇,以後北宋"四家" 繼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時代波瀾。
3、宋代
宋朝書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學所致,意之內涵,包含有四點:一重哲理性,二重書卷氣, 三重風格化,四重意境表現,同時介導書法創作中個性化和獨創性。這些在書法上有所體現, 如果說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體現,那麼到期了宋代,書法開始以一種尚意抒情的新麵 目出現在世人面前。
這就是要墀書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兩個層次外,還需具有"學識" 即"書卷氣",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晉帖行書遺風。
無認是天資極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蘇東坡,還是高視古人的黃庭堅和蕭散奇險的公尺芾,都力圖在表現自己的書法風貌的同時,凸現出一種標新立異的姿態,使學問之氣鬱鬱芊芊發於筆墨之間,並給人以一種新的審美意境,這在南 宋的吳說.趙佶.陸遊。
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書家中進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書家的學問和筆 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代書法家代表人物是蘇、黃、公尺、蔡。
4、明代
明初書法「一字萬同」,"台閣體"盛行。沈度沈粲兄弟推波助瀾將工穩的小楷推向極致。"凡金版玉冊,用之朝廷,藏秘府,頒屬國,必命之書",二沈書法被推為科舉楷則。
明初書法 家有擅行草書的劉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隸的宋遂和名滿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和祝允明、文徽明、王寵"三子"。
明中期吳中四家崛起,書法開始朝尚態方向發展。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王寵四子依趙孟頫而上通晉唐,取法彌高;筆調亦絕代,這和當時思想觀念的開拓解放有關,書法開始邁入倡導個 性化的新境域。晚明書壇興起一股批判思潮,書法上追求大尺幅,**的視覺效果,側鋒取勢,橫塗豎抹, 滿紙菸雲,使書法原先的秩序開始瓦解;這些代表書家有張瑞圖、黃道周、王鐸、倪元瑞等。
而 帖學殿軍董其昌仍堅持傳統立場。
王文冶的書法藝術特點是什麼
王文冶擅長詩文,精於音律,篤信佛教,精研釋典。他的書法以行書最為擅長,堪與劉版墉並肩,世稱 濃墨宰相,權淡墨探花 其行書初學公尺元章 董香光,後直法二王,兼學張即之 李北海,每以側媚取勢且非常注重用墨技巧。與劉墉喜用濃墨相反,王文治善用淡墨,藉以表現蕭疏秀逸之神韻。對他的書法,歷來褒貶不一,褒者譽之...
公尺芾的書法特點師承,公尺芾書法特點是什麼?
公尺芾對書法的分布 結構 用筆,有著他獨到的體會。要求 穩不俗 險不怪 老不枯 潤不肥 無垂不縮,無往不收 這大概就是對公尺芾書法特點比較準確的描述吧 公尺芾的書法和他本人的性格一樣,外型雋秀但無氣節 變化似多力度弱,特別他的 蜀素帖 的 折 和 點 的處理,但還是有不少人認為蜀素帖的特點就是這折點...
簡述中國書法的特點。書法的特點是什麼?
具有東方特色,筆法多樣,線條自然。談中國書法的特點離不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如 漢字文化 周易文化等。中國的書法中蘊涵著精氣神。用簡單的線條,表達豐富的內心世界。中國書法最有節奏的特點 快。起源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 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