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的脾指的是什麼,脾的功能是什麼?

2021-03-04 08:28:52 字數 5300 閱讀 2318

1樓:匿名使用者

中醫的脾講的是消化、運輸、補給營養和水分的功能器官的總稱,不是我們西醫講的脾臟。

因為脾主運化、化水谷精微供養全身四肢肌肉,藏血,通調水道,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脾的功能是什麼?

2樓:~老李

脾 脾屬於網狀皮系統,位於腹腔的左上方,呈暗紅色,質軟而脆,當區域性受暴力打擊時,易破裂出血。

脾臟在胚胎時期是乙個重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後能產生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脾臟內的巨噬細胞能將衰老的紅細胞、血小板和退化的白細胞吞噬消滅。它還能吞噬血液中的細菌、原蟲和異物。

脾有豐富的血竇,可儲存一定量(約200毫公升)的血液,在機體劇烈運動或爬山或突然失血時,脾的平滑肌收縮,放出血液以補充機體的需要。脾中的淋巴細胞還能製造抗體。

正常的脾臟一般不能摸到,如在左肋緣下捫及者,均表示脾腫大。

引起脾腫大的原因很多,如血吸蟲病、慢性肝炎、黑熱病、傷寒、瘧疾、門靜脈高壓症、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脾腫大以且,可引起脾功能亢進,使血液中的血細胞和血小板減少。

脾腫大一般進行****,如有脾功能亢進或門靜脈高壓所致者,可考慮手術切除。

參考資料:

中醫對「脾」是如何認識的?

中醫認為脾屬髒,位於中焦,在膈之下,和胃相表裡。脾的主要功能是主動化、主公升清和統攝血液。

脾主運化,是指脾具有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的作用。運化水谷是指脾能把水谷(飲食物)化為精微,並將精微物質運輸至全身;運化水液是指脾能對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餘的水分,及時地轉輸至肺和腎,通過肺、腎的氣化功能化為汗和尿排出體外。脾主公升清,是指脾把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吸收,並上輸於心、肺、頭目,通過心肺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故有「脾以公升為健」之說。

脾主統血,即脾有統攝血液在經脈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脈外的功能。

脾的運化功能,不僅是脾的主要功能,而且對於整個人體的生命活動至關重要,故稱脾胃為「 後天為本」、「氣血生化之源」。

脾胃為「後天之本」,在防病和養生方面的重要意義。古代醫家認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脾胃,注意飲食營養,患病治病時,用藥及忌口均要顧及脾胃。

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轉輸營養物質,運化水液,統攝血液。脾和肌肉、四肢、口唇有關。

1.脾主運化:一是運化水谷的精微。飲食入胃,經過胃的腐熟後,由脾來消化吸收,將其精微部分,通過經絡,上輸於肺。

再由心肺輸布於全身,以供各個組織器官的需要。一是運化水液。水液入胃,也是通過脾的運化功能而輸布全身的(具體執行見腎主水示意圖)。

若脾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則氣血的化源不足,易出現肌肉消瘦、四肢倦怠、腹脹便搪,甚至引起氣血衰弱等症。若脾運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可導致水液確留,聚濕成飲,溼聚生痰或水腫等症。

2*脾統血:血液在脈道正常執行,除依賴心臟的推動、肝臟的調節,又有賴於脾氣的統攝控制,使之循經執行不至溢於脈外。所以脾氣充足,則血不妄行。

若脾氣虛弱,氣不攝血而溢於脈外,即所謂「脾不統血」,可出現月經過多、崩漏、便血、皮下出血等慢性出血疾患。

3.脾主肌肉和四肢:人體的肌肉、四肢依靠氣血津液等物質來營養,而這些營養物質的**又有賴於脾。因此,脾氣健運,營養充足,則肌肉豐滿壯實,四肢活動有力。

反之,脾氣衰弱,營養缺乏,則肌肉消瘦或萎縮,四肢乏力。

4.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與口唇有密切關係,口唇能反映脾胃的功能,通過口的辨味功能和唇的色澤,可以了解脾氣的強弱。脾氣健運,則唇色紅潤,口能知五味。

反之,脾氣虛弱,則唇色淡白,飲食乏味。 五臟之二——脾 脾位於中焦,在膈之下,脾主運化水谷精微,為人身氣血生化之源,故被稱為"倉廩之官"、"後天之本"。 脾氣主公升,具有運化水谷、水濕之功,並能統攝血液,是消化系統的主要臟腑之一。

其在志為思,在液為涎,在體合肌肉、主四肢,在竅為口,其華在唇。其經脈與胃相連,形成表裡關係。 (1)脾的生理特性 脾的生理特性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喜燥而惡溼。脾之所以喜燥惡溼,是與其主運化水濕的生理功能有密切關係。脾胃在五行中屬土,但按陰陽來分類,脾為陰土,胃為陽土。

脾的陽氣易衰,陰氣易盛,脾又主運化水液,然溼邪侵犯人體,最易傷害脾陽。脾陽虛衰,不僅可引起濕濁內困,還易引起外濕侵襲。故《臨證指南醫案》說:

「溼喜歸脾者,與其同氣相感故也。」脾喜燥惡溼的理論,具有臨床指導意義,即在**脾虛濕滯的病證時,宜用燥濕化濕之品。 2、脾為氣機公升降之樞紐。

脾位於人體中焦,心肺居其上,肝腎居其下。所以人體氣機公升降運動,皆以脾為其樞紐。心腎相交,水火既濟,心陽下降,腎陰公升騰,也以脾為公升降之樞。

五臟之精,悉運於脾,脾旺才能清氣上公升布散。肝氣昇於左,肺氣降于右;肺氣通調水道,腎之氣化蒸騰,無不以脾為樞紐。故脾胃互相配合,公升降協調,則使氣血水津布散通利,氣機公升降得宜,生髮之機旺盛。

若脾虛氣弱,樞機不利,則種種病變莫不由之而生。對此種病變,總以調整脾胃,轉動樞機為要。 3、脾與長夏相應。

春夏屬陽,秋冬屬陰,而長夏季節居於夏秋之交,為陰之始。長夏季節,濕氣當令,而脾為至陰之臟,故脾氣旺於長夏,脾病則在長夏季節可以好轉,但長夏濕氣過盛,又容易損傷脾臟。 (2)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主運化 "運",有運輸、布散之意,例如體內各種精微物質的運輸布散等;"化",有變化、消化、化生之意,主要指飲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等。

脾主運化就是將水谷消化成為精微物質並將其運輸、布散到全身。這些功能需胃和小腸等的配合,但主要以脾為主。脾的運化功能可分為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濕兩個方面。

運化水谷 水谷,泛指各種飲食物。運化水谷,即是指對飲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中醫學認為人體的消化功能與脾、胃、小腸等臟腑都有關係。

例如飲食物入胃,經過脾胃的腐熟加工,然後進入小腸,清濁分離,各走其道,再由脾輸送至全身,**各臟腑器官的營養。但中醫學以五臟為中心,無論是從生理角度,還是從病理角度來說,脾是消化系統的主要臟器,人體的消化功能主要歸屬於脾。脾運化水谷精微,維持著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和皮毛筋骨等臟腑組織器官生理功能。

運化水濕 水濕,即人體內的水液。運化水濕,是指脾對水液的吸收、轉輸布散和排洩的作用。說明脾在調節水液代謝、維持水液代謝平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脾的運化水濕功能,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攝入到體內的水液,需經過脾的運化轉輸,氣化成為津液,並輸布於肺,通過心肺而布達周身臟腑器官,發揮其濡養、滋潤作用。二是將全身各組織器官利用後多餘的水液,及時地輸送到相應的器官(如肺、腎、膀胱、皮毛等),變成汗和尿液被排出體外。因此,在水液代謝的全部過程中,脾都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促進著水液的環流和排洩。

運化功能,主要依靠脾氣的作用,若脾氣健運,則飲食水谷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質的運輸布散等功能才能旺盛,水液輸布、排洩才能正常,體內的水液才能保持著相對的平衡狀態。反之,若脾失健運,不但會出現腹脹,便溏,倦怠等消化失常症狀,而且還會引起水液代謝失常,進而產生多種水濕停滯的病變,如浮腫,痰飲,洩瀉等證。 人出生以後,飲食水谷是機體所需營養的主要**,也是化生氣血的主要物質基礎,是生命的根本。

而飲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布散,主要靠脾的運化功能才能完成。所以有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見解。 由於脾為後天之本,故在防病和養生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金元時代著名醫家李東垣,是"補土派"的代表人物,在其《脾胃論》中指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要注意飲食營養,而且更要注意保護脾胃。

在臨床**用藥時亦應兼顧脾胃。 (二)脾氣主公升 所謂"公升",即上公升之意。脾氣主公升,即脾氣的功能特點以向上公升騰為主,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其一是脾主公升清。所謂"清",是指水谷精微營養物質,而"公升清"即指精微物質的上公升布散。經過脾、胃和小腸等消化後生成的精微物質是在脾的公升清作用下,上輸於肺,並通過心肺,分布到周身各處。

因此,脾的公升清功能正常,則各臟腑組織器官得到足夠的物質營養,功能活動才能強健。若脾的公升清作用失職,則會出現頭暈、目眩等症狀。若清陽不公升,清濁不分,混合下注,可發為遺精,帶下,腹脹,腹瀉。

若久洩不癒,又常伴有身倦無力,氣短,懶言等症狀。 其二是維持人體各內臟的正常位置。人體的臟腑,在體內都有固定的位置,如胃位於脘部,腎位於兩側腰部,子宮位於下腹部等。

中醫學認為,臟腑之所以能固定於一定的部位,全賴脾氣主公升的生理作用。這是因為,支援和固定這些內臟的肌肉、韌帶、筋膜,也要依靠脾運化生成的水谷精微的充養,才能強健有力。若脾氣不公升,反而下陷,則可出現胃、腎、子宮等內臟的位置下移或脫肛等。

其病變基礎是韌帶、肌肉鬆馳,失去對內臟的牽引作用。實驗證明,內臟下垂與脾虛的程度成正比。對此種病變,常採用補中益氣、兼以公升提的方法**,常用補中益氣湯。

(三)主統血 統,是統攝、控制的意思。脾主統血是指脾能統攝、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在脈內循行而不逸出脈外。脾統血的機理,實際上是脾氣對血液的固攝作用。

因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旺盛,就能保證體內氣血充足,氣能攝血,這樣,生成之血就能在脈管內執行,不致逸出脈外。若脾氣虛弱,統血功能失職,血液執行將失其常規而逸出脈外,以致出血,如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中醫學習慣上將這種因脾虛而引起的出血病證稱為"脾不統血"。

這種出血的特點是:出血時間較長,血的顏色淺淡,出血多在身體下部等。對此,臨床常採用補脾益氣、引血歸經的方法**。

(3)脾的附屬功能 (一)在誌為思 思,即思考、思慮,是人體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一種狀態。正常的思考問題,對機體的生理活動並無不良影響,但思慮過度,所思不遂則傷脾。《素問》說:

"思則氣結。"脾氣結滯,則見不思飲食,脘腹脹悶,影響運化公升清和化生氣血的功能,而導致頭目眩暈、煩悶、健忘、手足無力等。 (二)在液為涎 涎為口津,唾液中較清稀的稱作涎,它具有保護口腔粘膜,潤澤口腔的作用,在進食時分泌較多,有助於食品的吞嚥和消化。

在正常情況下,涎液上行於口,但不溢於口外。若脾胃不和,則往往導致涎液分泌急劇增加,而發生口涎自出等現象,故說脾在液為涎。 (三)在體合肌肉、主四肢 《素問》說:

"脾主身之肌肉。"脾主肌肉是指脾能維持肌肉的正常功能。而脾之所以能維持肌肉的正常功能,是和脾主運化的功能分不開的。

脾主運化水谷精微和津液,以化生氣血,並將其輸送布散到全身各處之肌肉中去,以**肌肉的營養,保持肌肉活動的充足能量,使肌肉發達豐滿,壯實有力。若脾的運化功能失職,肌肉失去滋養,則肌肉逐漸消瘦,甚則痿軟鬆馳。臨床上,對某些慢性病,特別是消化系統慢性病變,使身體逐漸消瘦者,大多根據"脾主肌肉"這一理論,從健脾益氣入手**,往往能改善身體虛弱狀態,取得滿意效果。

四肢,相對軀幹而言,是人體之末,故稱為"四末"。四肢也需要脾氣輸送水谷精微,以維持其正常生理活動。當然,四肢活動和肌肉的強弱也有密切的關係。

所以,脾氣健運,營養物質充足,則四肢肌肉豐滿,活動輕勁而有力。若脾虛,運化功能失職,四肢肌肉失養,則肌肉痿軟,四肢無力,甚則產生痿證。 (四)在竅為口,其華在唇 脾開竅於口,是指人的飲食、口味等與脾的生理功能有關。

若脾氣健運,則食慾旺盛、口味正常。反之,若脾有病變,則容易出現食慾的改變和口味的異常,如食慾不振、口淡乏味等。若濕困脾氣,則可出現口甜、口粘的感覺。

脾主肌肉,又為氣血化生之源,口唇亦由肌肉所組成。因此,口唇的色澤不但是全身氣血盛衰的反映,又與脾運化功能是否正常有密切的關係。脾失健運,氣血旺盛,則口唇紅潤,有光澤。

若脾虛不運,氣血不足,則唇淡白不澤,或者萎黃。

脾的功能是什麼?脾的作用和功能是什麼

脾臟是一種免疫器官,它的作用一是吞噬血液中廢棄的細胞,二是免疫作用,對於機體有保護作用。脾與胃通過經脈相互絡屬而構成表裡關係。胃主受納,脾主運化,兩者之間的關係是 脾為胃行其津液 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從而滋養全身,故稱脾胃為 後天之本 由於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聯絡,因而在病理上也是...

脾的作用和功能是什麼?脾的功能是什麼?

脾是中醫認為的重要的五臟之一,在人體內起著重要的作用。1.調節免疫功能 脾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抑制病毒 細菌和其他病原體的侵入,以保護機體健康。2.調節水液平衡 脾可以調節水液的平衡,保持身體的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以維持身體的正常功能。3.調節營養 脾可以調節營養的吸收和利...

脾有什麼功能,脾的作用和功能是什麼

脾臟是一種免疫器官,它的作用一是吞噬血液中廢棄的細胞,二是免疫作用,對於機體有保護作用。脾與胃通過經脈相互絡屬而構成表裡關係。胃主受納,脾主運化,兩者之間的關係是 脾為胃行其津液 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從而滋養全身,故稱脾胃為 後天之本 由於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聯絡,因而在病理上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