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切磋琢磨
雜交水稻和雜交玉公尺一樣,都是需要每年制種的,而且都是利用雜種優勢的原理提高產量。
2樓:水之子
因為雜交水稻其優良基因為雜合子,其自交後代中會出現性狀分離,結果會導致減產,所以雜交水稻要每年制種。
為什麼雜交水稻每年都要進行制種??求高手指點?解釋的詳細些! 30
3樓:
生物,自然界基本都是2倍體,例如人,精子和卵子都是單倍體,他們合起來後,是二倍體。
但經過人工培育,已經有三倍體和四倍體,例如,無籽西瓜,就是三倍體,即,它是三條染色體構成,故而沒有生育能力。
雜交水稻有多種,但大都是四倍體,4條染色體,如果進行減數**,無論是雄體還是雌體,他們的後代都只能是二倍體。 那麼,同一種雜交水稻,如果用他自身的種子,就至少有4種後代。田裡,會亂七八糟的,有的像野水稻有的像普通水稻,還有很多乾脆就沒有結子的能力。
故而,雜交水稻,只能用一次。
4樓:匿名使用者
打個比方吧,常規水稻好比馬和驢。雜交水稻好比騾子。只有馬和驢交配才能產生騾子。
5樓:
因為要生產出高品質,高量產,生命力強,適合某個地方或區域性的水稻.所以在某個地方或區域進行雜交水稻研究.而且要不斷創優,創新.
6樓:浩浩
因為人口越來越多,需要新品種來提高產量,所以要經常研究研究。並且科技需要創新,需要不斷研發新品種
袁隆平為什麼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7樓:小草的心闖天涯
因為是袁隆平研究出了2系雜交水稻,20世紀70年代,我國通過對雜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終將水稻畝產從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並推廣2.3億多畝,增產200多億公斤。這些事蹟都歸功於袁隆平。
隨著雜交水稻在世界各國試驗試種,雜交稻已引起世界範圍的關注。袁隆平近年來,先後應邀到菲律賓、美國、日本、法國、英國、義大利、埃及、澳大利亞8個國家講學、傳授技術、參加學術會議或進行技術合作研究等國際性學術活動19次。自2023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成果在國內獲得建國以來第乙個特等發明獎之後,從1985~2023年的短短4年內,又連續榮獲了3個國際性科學大獎。
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業部長斯瓦公尺納森博士高度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解決了世界性的糧食問題。
擴充套件資料
袁隆平解決了三系法雜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難題。
一是提出用「野生稻與栽培稻進行遠緣雜交」的技術方案,終於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徑,於2023年實現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的「三系」配套。
二是育成強優勢的雜交水稻「南優2號」等一批組合,並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成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
三是突破了制種關,過去的研究認為,水稻異交率僅2.4%,雜種一代種子產量極低,離生產要求相距甚遠;國際水稻所2023年開始研究,2023年放棄,原因也就是當時在該所沒有人相信可以解決制種難題。而袁隆平領導的課題組成功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制種產量逐漸提高,現在高的已達畝產300公斤以上。
8樓:粉鳳鳥
2023年6月到2023年7月,他和妻子鄧哲,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時,分別 袁隆平
採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種子。經過兩個春秋的試驗和科學資料的分析整理,撰寫出第一篇重要**《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發表在2023年《科學通報》第17卷第4期上。文中還預言,通過進一步選育,可以從中獲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後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狀)和恢復系 (恢復雄性可育能力),實現三系配套,使利用雜交水稻第一代優勢成為可能,將會給農業生產帶來大面積、大幅度的增產。
這篇重要**的發表,被一些同行們認為是「吹響了第二次綠色革命」的進軍號角。 又經過8年歷經磨難的「過五關」(提高雄性不育率關、三系配套關、育性穩定關、雜交優勢關、繁殖制種關),到2023年配製種子成功,並組織了優勢鑑定。2023年又在湖南省委、省**的支援下,獲大面積制種成功,為次年大面積推廣作好了種子準備,使該項研究成果進入大面積推廣階段。
2023年冬,***作出了迅速擴大試種和大量推廣雜交水稻的決定,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一年三代地進行繁殖制種,以最快的速度推廣。2023年定點示範208萬畝,在全國範圍開始應用於生產,到2023年全國雜交稻面積1.94億畝,佔水稻面積的39.
6%,而總產量佔18.5%。10年全國累計種植雜交稻面積12.
56億畝,累計增產稻穀1000億公斤以上,增加總產值280億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群眾交口稱讚靠兩「平」解決了吃飯問題,一靠***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雜交稻,人們用樸實的語言,說出了億萬中國農民的心裡話。 隨著雜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國大面積推廣,袁隆平名聲大震。
在成績和榮譽面前,袁隆平公開聲稱現階段培育的雜交稻的缺點是「三個有餘、三個不足」,即「前勁有餘、後勁不足;分蘖有餘,成穗不足;穗大有餘,結實不足」,並組織助手們,從育種與栽培兩個方面,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20世紀80年代初期,面對世界性的飢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發了乙個驚人的設想,大膽提出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的課題,試**決更大範圍內的飢餓問題。 2023年,袁隆平以強烈的責任感發表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一文,提出了選育強優勢超高產組合的四個途徑,其中花力氣最大的是培育核質雜種。
可是多年的育種實踐,卻沒有產生出符合生產要求的組合。他便果斷迅速地從核質雜種研究中跳了出來,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領域去探索。 袁隆平憑著豐富的想象、敏銳的直覺和大膽的創造精神,認真總結了百年農作物育種史和20年「三系雜交稻」育種經驗,以及他所掌握的豐富的育種材料,於2023年10月提出了「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遠矚地設想了雜交水稻的二個戰略發展階段,即三系法為主的器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為主的秈粳亞種雜種優勢利用;一系法為主的遠緣雜種優勢利用。
這是袁隆平雜交水稻理論發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隨著雜交水稻在世界各國試驗試種,雜交稻已引起世界範圍的關注。袁隆平近年來,先後應邀到菲律賓、美國、日本、法國、英國、義大利、埃及、澳大利亞8個國家講學、傳授技術、參加學術會議或進行技術合作研究等國際性學術活動19次。
雜交水稻推向世界,美國、日本、菲律賓、巴西、阿根廷等100多個國家紛紛引進雜交水稻。自2023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成果在國內獲得建國以來第乙個特等發明獎之後,從1985~2023年的短短4年內,又連續榮獲了3個國際性科學大獎。國際友人稱頌這位「當代神農氏」培育的雜交水稻是中國繼指南針、火藥、造紙、活字印刷之後,對人類作出的「第五大貢獻」。
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業部長斯博士博士高度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 袁隆平,從湖南省偏僻的安江農校裡走來,從乙個山村中等農校的青年教師,成長為舉世矚目的名人,榮獲了「雜交水稻之父」的稱謂
9樓:面壁
從他手裡第一次誕生了雜交水稻的實用性產品,以前美國和日本都有人搞過雜交水稻,但不具推廣性(沒能體現出雜交優勢,不實用),這樣的產品和袁隆平的產品沒有可比性,甚至稱不上是真正的雜交水稻。現在我國市面上盛賣的稻種,雖然不是袁隆平的直接產品,但基本都帶著「袁氏基因」。說袁隆平是雜交水稻之父,並不過份。
10樓:藍水
雜交水稻的基本思想和技術,以及首次成功的實現是由美國人henry beache在2023年於印度尼西亞完成的,henry beache也被學術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並由此獲得2023年的世界糧食獎。
11樓:匿名使用者
民間說法,雜交水稻之父並不是國家授予的,國外稱乙個美國人是雜交水稻之父,因為雜交水稻是那個人發明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是袁隆平研究出了抄2系雜交水稻,bai20世紀70年代,我國通過對du雜交水稻的成功研究zhi,最終
將水稻畝dao產從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並推廣2.3億多畝,增產200多億公斤。這些事蹟都歸功於袁隆平。
隨著雜交水稻在世界各國試驗試種,雜交稻已引起世界範圍的關注。袁隆平近年來,先後應邀到菲律賓、美國、日本、法國、英國、義大利、埃及、澳大利亞8個國家講學、傳授技術、參加學術會議或進行技術合作研究等國際性學術活動19次。自2023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成果在國內獲得建國以來第乙個特等發明獎之後,從1985~2023年的短短4年內,又連續榮獲了3個國際性科學大獎。
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業部長斯瓦公尺納森博士高度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解決了世界性的糧食問題。
1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雜交水稻
之父是**的丁穎。袁
隆平是新中國第乙個發表雜交水稻文章的人。雜回交水稻分為三系法答和二系法。三系法第一人是顏龍安,二系法第一人是石明松。
81年雜交水稻獲國家大獎時,國家表彰了好幾個人。袁隆平排第一,主要依據就是他最先發表的文章。儘管顏龍安是新中國真正的雜交水稻之父,也只能屈居第二。
87年獲世界大獎時,中國**報的是中科院和湖南農科院。但國際大獎對人不對單位。國家只好報了袁隆平。
14樓:匿名使用者
國際水稻研究所給的評價。。然後就沿襲下來了。。
15樓:匿名使用者
問老師。。。
查詢資料。。。(書籍等...)
16樓:匿名使用者
雜交水稻是henry beachell發明的。三系育種完善雜交育種技術是新城長友發明的。野敗植株的發現者是馮克珊和李必湖。
第乙個培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以及第乙個成功的三系組合的是顏龍安,第乙個恢復系是張先程。二系法是石明松發明的。
中國種植面積最大雜交水稻的品種是謝華安培育的。 而袁隆平是宣傳力度最強名氣最大的。
袁農平什麼時候發明雜交水稻
17樓:妄與梔枯
2023年
,以他為首的科技攻關組完成了三系配套並成功培育雜交水稻,實現了雜交水稻的歷史性突破。
2023年6月成立了全國性的雜交水稻專門研究機構--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後又成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
在他的率領下,先後於2023年、2023年和2023年實現了超級稻畝產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標,畝產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標也於2023年10月實現歷史性突破,為進一步大面積、大幅度提高水稻產量奠定了基礎。
成就2023年11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以及相關技術專家、測產驗收專家來到興寧,對華南雙季稻年畝產三千斤綠色高效模式攻關專案進行測產驗收。現場實割測得晚稻平均畝產705.68公斤(乾穀)。
同樣該攻關模式,2023年7月20日在興寧經過專家組實割測得早稻平均畝產832.1公斤,加上本次實割產量,實現雙季超級稻年畝產1537.78公斤,創雙季稻產量世界紀錄。
2023年5月22日,位於三亞水稻國家公園的有機覆膜直播試驗示範田進行測產驗收,測得畝產1065.3公斤,創下海南省水稻單產歷史最高紀錄。
為什麼雜交水稻要用細胞質不育型來制種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要想獲得雜交優勢,必須先獲得雄性不育,才能用別的水稻作雜交育種。為什麼胡蘿蔔要利用雄性不育制種 雄性不育是方便雜交制種。因為胡蘿蔔是雌雄同體,要使兩個品種的胡蘿蔔雜交,提供雌性花蕊的胡蘿蔔不能有雄性花蕊的干擾,所以我們希望它的雄性是不育的,這樣方便另乙個品種也就是父本的花費授予這...
袁隆平為什麼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是新中國第一代大學生,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被分配到偏遠落後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農校教書。1960年,罕見的人禍天災降臨中國,大飢荒奪去數千萬人的生命。袁隆平親眼目睹了這場遍布神州大地 來勢凶猛的災難。嚴酷而沉痛的現實使他感到深深不安,於是他開始了他的水稻高產育種...
地理為什麼適合種水稻,水稻為什麼要種在南方 地理問題
主要考慮降水和溫度,當然地形也很重要 一般分布在熱帶和 帶平原地區,以我國東南部,東南亞及印度最為典型。我國以秦嶺 淮河一線以南為水稻,以北為小麥 因為這一分界限也是 帶和暖溫帶,800mm年降水量線 水稻等農作物的種植首先要考慮其水熱狀況,水熱條件決定其能否生長,也決定了水稻的生長週期 耕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