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楊杰
儒家學派講究以人為本,治國為人仁義道德很重要。佛家則鼓舞人們行善積德。道家學說則認為人世間一切都得遵從大道,遵從規律。
這三家學說在道德層面上具有積極意義,直接作用在老百姓甚至君主統治上。有利於社會的發展進步。
談談儒釋道三教合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2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修身 道家養性 佛家修心 共同構成了中國古典士大夫的處世和哲學基礎,也對中國的古典文化以及當今的中國人的習俗傳統等構成了深淵持久的影響。可以這麼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基本就是儒釋道三家共同作用下的結果,三家既相互競爭,又彼此吸收融合,不斷發展進步,其中以儒家為主而釋道兩家為輔,但其實又沒法完全界定三家的區別,因為本身就沒有明確的界限。總而言之,在一定程度上,三家的文化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而中國傳統文化又是以這三家為典型代表的
3樓:匿名使用者
1使儒學佛道化,豐富儒學內容。
2促進中華文化融合。
3豐富社會生活,推動文化平民化。
4樓:匿名使用者
和諧而生,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和諧
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受儒釋道三家影響?
5樓:翼壬
貼一篇自己的**吧
我所要談的是關於精神層面的一些看法。在我看來,中國最偉大的古典名著莫過於易經了,她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思想深奧,博大精深,融會貫通。
儒家的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即《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孔夫子稱戰國時期是禮崩樂壞,對西周時期卻是推崇倍至。
而易經的作者據說是周文王姬昌。這也難怪易經被列為儒家經典。
易經的乾卦九五: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我的理解是:
潛龍(此卦初九:潛龍無用)經過不懈努力,將自己的才華充分展露,此時時機成熟,恰到好處,終於騰空出世,直入雲霄,成為九五之尊。而儒家五倫之首正是君臣之倫。
這一思想又正被易經的第一卦所揭示。這也難怪多位帝王也對易經推崇倍至。如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建元五年,又置五經博士,規定只有研究儒家五經者,方能成為博士,而博士只以「五經」教授**。
又如唐太宗李世民為了有一部官方頒布的教科書,欽命孔子後裔孔穎達博採眾長撰《五經正義》。孔穎達主編的《周易正義》,採用王弼和韓康伯注,並對王韓二注逐句加以解釋,被稱為「孔疏」。再如明成祖朱棣曾命胡文撰《周易大全》,並以此作為科舉取士的標準本。
《周易大全》系採用程頤《易傳》與朱熹《本義》二家注本。
也許是南宋的理學影響太過深遠,現在的人們對於儒家思想的認識很看重它對禮的要求。如我上文提到的五倫(君臣,師生,朋友,父子,兄弟),《中庸》有所謂「天下之達德」為「知,仁,勇」;「君子之四道」,即「孝,悌,忠,信」。
而在道家,這道又被解釋為不同的範疇。歸結起來,老子的「道」大約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第一,道是生育天地萬物的本原;第二,道是一種真實的存在;第三,道具有規律、法則意義;第四,道具有人生準則、規範的意義;第五,道是語言。
總之,它是一種無形無象、無分無界、朦朧不清、混然一體的東西。「一」從「無」中推衍了出來。老子把這個過程稱為「道生一」。
這個混沌未分的宇宙,「其中有精」,在自我的運動之中,逐漸分剖為陰陽二氣,老子把這個過程稱為「一生二」。「二」是陰陽。陰陽的變化,猶如強大的動力,啟用了宇宙間的「精」,從而產生天地,產生了人類,他們與道並存,老子把這個過程稱為「二生三」,所謂「三」,即指天、地、人三才。
宇宙間有了這三種東西,萬物得以資生,即通過陰陽運動生成新的統一體後,生化出世界萬物,老子把這個過程稱為「三生萬物」。即眾所周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我倒是認為道家思想在如今仍有頑強的生命力,不僅在於上述對聯絡的闡述,還在於它對矛盾的闡述,即所謂的反(返)。老子認為事物總在向相反的方向運動和發展,而這又總會回到原來的基始。當然了,這基始是經過發展的,與原來的並不完全相同,這一點他老人家好像並沒指出。
在易經中這反的思想同樣有所體現。這主要表現在度的把握上。事物一旦超過了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正所謂物極必反。本文的開篇提到了乾卦。「九五: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而下一爻「上九:亢龍有悔。
」卻告訴了我們:盛極則衰,超過度,就算是九五之尊也會晚節不保。當然了,超過度會使事物向壞的方向發展,同樣,也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發展。
否極泰來,這個語源於易經的詞就表現了這一道理。厄運即將結束,好運就要到來。這不正是對老子思想的有益補充嗎?
窮極必反。
再如《孫子*軍爭》:「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偈,圍師必闕,窮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不要過於逼迫已限於絕境的敵軍,以防其拼死反撲,造成不應有的損失,使原本的勝利轉為失敗。
這不正是反的思想在兵家的應用嗎?
提到了反,還不得不提佛家思想的輪迴——我想,要是沒有老子的鋪墊,恐怕中國的百姓也很難接收這印度東傳的外來的宗教。佛教有所謂「六道輪迴」,即隨著自己善惡行為,或生天界而為天人,或生人界而為人,或為阿修羅(一種和天人差不多的好戰鬥的神),或為畜生,或為鬼,或墮地獄。一切眾生永遠公升沉於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六道中,猶如車輪一世一世的沒有始終地轉著,所以叫做輪迴。
我對佛教的研究不多,但是據我所知:對佛教極其看重的南朝皇帝卻將其與易經聯絡。
如南朝梁武帝蕭衍,他博學多通,雅好詞賦,提倡儒學,大興佛教,自身佞佛,曾三次捨身同泰寺。他愛好《周易》,潛心研習,援《易》入佛,以《易》理與佛理相比附。其解《易》的著作,大多糅合《易》佛。
著有《周易大義》二十一卷,《周易講疏》三十五卷、《大易疑問》、《周易繫辭義疏》等。雖然今人已無緣看到,但由此還是可以證明易學與佛學是有聯絡的。
由於我年齡的限制,研讀易經時間不長,人生閱歷不豐,所以只能看到,查到這麼多。我之所以以易經為切入點,只是由於該書提供了乙個較為完善,成熟,傳統的思想體系,以使我能盡量全面的闡述各家思想間的聯絡。
總之,傳統思想雖然分了很多家,但是在中國傳統文化這個大家庭中交融貫通,所以是互相聯絡,不可分割的。而中國傳統文化強大的生命力正是由於她海納百川,將各家,各民族,各宗教的文化融為一體。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根本沒法回答.因為我們中國還是在儒、釋、道這三駕馬車上前進的,即使現在的官方哲學是馬列主義,他對這種狀況也無可耐何的,他也必須適應這種狀況,在這三教中發揮作用,否則連生存在機會都沒有。
另外,說明一點,我國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經過***等人重新包裝過的,和西方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是有根本的不同的。馬列主義和儒、釋、道的關係是新瓶和舊酒的關係,中國特色的馬列主義就是用馬列主義的新瓶裝儒釋道的舊酒,可謂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7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個超級大的問題,根據韋伯的宗教社會學研究,要治中國如今的現狀之罪(事實上隱藏於繁華外表之下的虛(假)無(為)仍是中國社會最根深蒂固的弊端)儒釋道三教沒有乙個能脫掉干係的。
我只能回答到這,不僅因為這是個無休止、超級複雜的論題補充回答
翼壬 的回答很精彩,但是我要稍微提醒的是,這些學說(也可叫為準宗教)不光其本身有著文化適應物件----儒教其實說白了是官僚的文化,道教倒是補充了民間文化的空白,而佛教歷來是與中國的上上下下有著緊密卻不可高聲語的關係,更值得去注意的是,當它們放置民間(創造歷史的根本是千萬個個體匯成的人民大眾,這不是p話),不僅自身有著演變,並且隨著儒道佛文化越來越更深的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以及生命態度,三家之間不可能不產生化學變化,而最早先人們創造的價值觀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非常積極的理論到已經很模糊了---反到是日本和南韓這兩個善會借來的國家,至今保持著儒教較為原生的特點。
8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的朋友,可否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我們中國還是在儒、釋、道這三駕馬車上前進的,」。
材料一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儒家文化為核心,以儒釋道三家文化為主體的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滲透著古老東方
9樓:手機使用者
(1)①中國傳統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歷程,體現了中華文化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徵 ②在漫長的歷史發展程序中,我國傳統文化既保留了其基本面貌,體現了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③傳統文化以博大的胸懷和開闊的視野,汲取外來文化的優點和長處,逐步豐富和發展體現了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夠求同存異,兼收幷蓄,也體現了實現文化創新,需要面向世界博採眾長
(2)①「和諧社會」的理想繼承和發揚了「大同社會」理想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改造和剔除了其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落後的、腐朽的東西 ②「和諧社會」理想是在實踐基礎上對「大同社會」理想的發展和創新,並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
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的文化精髓是什麼?
10樓:
儒釋道文化,三教的精華,都是揭示人天正理,直指宇宙真相。之所以教分三家,一是不同社會環境下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文化,二是因材施教使然。雖然真理是唯一的,三教所講是一非二。
那麼什麼是儒釋道文化的精髓哪?就是禪。在道教來講就是道;在儒家來講就是人心即天理。
他說的都是乙個意思,言語表達不一樣,言外之意都是說宇宙的絕對真實。我們安祥禪管它叫安祥,但是這個安祥,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主要還是因人而異,隨緣度化。
打個比方,跟瞎子就不能打手勢。跟聾子就不能說悄悄話。因為人的認知侷限性的不同,接受啟發的條件就不一樣。
比如現在有人問我什麼是禪?
11樓:性馨徳芳
是尋找本性真心的方法,儒家講「天地君親師」以理論真性情,講求一片赤子之心;道家講「天人合一」以自然天地之道論人之道,講求清靜無為;佛家講「五蘊皆空」以人心論色相,講求真我之變
12樓:熊世巨集
關鍵是自己實證,空談非文化精髓
總結儒釋道的核心思想 還有儒釋道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最好詳細一點 100
13樓:一襲冰涼多看透
核心思想是:三道合一
影響:儒家修身 道家養性 佛家修心 共同構成了中國古典士大夫的處世和哲學基礎,也對中國的古典文化以及當今的中國人的習俗傳統等構成了深淵持久的影響。可以這麼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基本就是儒釋道三家共同作用下的結果,三家既相互競爭,又彼此吸收融合,不斷發展進步,其中以儒家為主而釋道兩家為輔,但其實又沒法完全界定三家的區別,因為本身就沒有明確的界限。
總而言之,在一定程度上,三家的文化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而中國傳統文化又是以這三家為典型代表的
想寫作文你就去抄抄
結合現實談談中國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何在?600左右
中國從封建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僅僅用了100多年時間,雖然人們的地位變異之大,但在變異的過程中中國傳統文化也在與時俱進,好的傳統在現有的社會主義法律的不斷完善保護下逐漸強大,四大發明 醫藥 孔 孟哲學 尊老愛幼在現階段得以發揚光大,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際,中國領導階層把中國文化作為改革建設的重大任務...
中國傳統文化與品牌應如何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怎麼完美結合
找到兩者的共同之處,或 形式上的,或內在的,最好注重二者的內在聯絡,或精神內涵方面。可在品牌中融入傳統文化的底蘊,讓品牌依託傳統文化,使品牌得到質的昇華 另一方面,在品牌中體現傳統文化的真諦,使傳統文化在品牌中得到展現和發揚。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天精地髓真玉飾品,品牌推廣與中國文化之探索品牌推廣與中...
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部分 儒釋道醫!中華傳統文化是指 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 各種文化思想 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 古文 古詩 詞語 樂曲 賦 民族 民族戲劇 曲藝 國畫 書法 對聯 燈謎 射覆 酒令 歇後語等 傳統節日 均按農曆 有 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