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北京創典文化
在《傷寒雜病論》中,張仲景還提出「舍脈從證,舍證從脈」的靈活辨證方法,在討論**中要根據病情的標本緩急,運用先表後裡、先裡後表以及表裡兼治的方法,並對**的禁忌,以及針灸綜合**,都有所論述。
張仲景所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祖國醫學偉大寶庫中的燦爛明珠,從而使中華民族的醫學獨具特色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傷寒雜病論》中**疾病的方法是什麼?
2樓:漫閱科技
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通過八綱辨證和六經論治,採用了「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方法。因為疾病的來由,都是人體抗病能力的正氣同致**素的邪氣作鬥爭的表現,其結果不是邪盛就是正衰,或者是正勝則邪退。所以在**上就要運用扶正祛邪,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方法。
這些都是按照扶正祛邪的原則而制定的。
此外,張仲景還提出「舍脈從證,舍證從脈」的靈活辨證方法,在討論**中要根據病情的標本緩急,運用先表後裡、先裡後表以及表裡兼治的方法,並對**的禁忌,以及針灸綜合**,都有所論述。
《傷寒雜病論》是什麼?
3樓:易書科技
張仲景(150—219),名機,字仲景,東漢偉大的醫學家,河南鄧縣穰東鎮人。仲景少年時「學醫於同郡張伯祖,盡得其傳」。漢靈帝時,被舉為孝廉,官至長沙太守。
仲景嘆慕扁鵲的醫才,痛恨世人忽視醫學,追求名利,竟逐權勢的習俗。於是他決心拋棄仕途,走上學醫之路。
東漢末年,正是戰亂災害頻頻發生的時代,瘟疫也廣泛流行。著名的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桀、徐幹、阮璃、應場、劉楨)竟有5人死於瘟疫。連張仲景家族的200多人中,在建安年間也死了2/3,傷寒佔7/10。
這給張仲景很大的打擊,殘酷的事實迫使他專心致力於醫學。他一方面勤求古訓,認真鑽研《素問》《九卷》《八十二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醫學著作,吸收前人遺產;另一方面博採眾方,廣泛蒐集整理民間流傳的經驗藥方,在臨床實踐中加以運用和檢驗。經過幾十年的艱辛努力,在晚年終於完成了《傷寒雜病論》這一醫學巨著。
但《傷寒雜病論》著成後不久就散失了,一直到晉朝,乙個名叫王叔和的太醫令在偶然的機會中發現了這本書。但是此書已是斷簡殘章。王叔和看著這本書越來越興奮,十分想知道這是什麼書。
於是就利用太醫令的身份,全力蒐集《傷寒雜病論》的各種抄本,終於找全了關於傷寒的部分,並加以整理,命名為《傷寒論》,但《例寒雜病論》中雜病部分還沒有找到。對於王叔和的功勞,清代名醫徐大椿曾這樣評價道:「苟無叔和,焉有此書」。
到了宋代,宋仁宗時,乙個名叫王洙的翰林學士在翰林院的書庫裡發現了一本「蠹簡」,即被蟲蛀了的竹簡,書名《金匱玉函要略方論》。這本書一部分內容與《傷寒論》相似,是論述雜病的。後來,名醫林億、孫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訂《傷寒論》時,將它與《金匱玉函要略方論》對照,知道是張仲景所著,於是更名為《金匱要略》刊行於世。
張仲景把包括多種傳染病在內的一切外感發熱病通稱為「傷寒」,創造性地提出以「六經」辨傷寒,以臟腑辨雜病的「辨證論治」的**原則,確立了理、方、法、藥相結合的理論體系,為中醫學術的發展打下了基礎。至今,「辨證論治」仍是中醫診斷**的核心部分。
為了作出正確診斷,他還提出「八綱」(即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的辨證方法,其中又以陰陽作為總綱,凡寒症、虛症、裡症一般是陰病;凡熱症、實症、表症一般是陽病。他把這種通過「四診」(望、聞、問、切)得來的病人各方面的表現加以綜合、歸納、分析、辨認,從而作出正確判斷,就是所謂「辨證」。辨證就是綜合全部症狀,認清疾病的本質;論治是採取不同的方法**。
張仲景總結以前的經驗,根據不同的病人、病情、氣候、地理條件,而採取不同的**方法。例如,頭痛是症狀,但並不能表明**,需經四診(望、聞、問、切)集中全部症狀。有頭痛、噁心、鼻塞、清涕、脈浮、無汗,經過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辨症,得出結論是外感風寒表症。
據此立法為辛溫解表。如,南方夏天氣候熱,就少用熱性藥,北方冬天氣候冷,就多用溫熱類的藥。
他還總結出了驅邪與扶正兩大**原則以及汗、吐、下、合、溫、清、補、消8種**方法,即邪在肌表用汗法;邪壅於上用吐法;邪實於裡用下法;邪在半表半裡用合法;寒症冷地用溫法;熱症暑季用清法;虛症用補法;積滯腫塊用消法。這種針對不同情況的靈活用藥的原則就是中醫的辨證論治。有的方法漢以前就有人使用,經張仲景的總結而確立起來,並成為以後中醫遵循的**原則。
在處方用藥方面,《傷寒雜病論》共載藥方375種,使用藥物214種。張仲景大膽創新,調製了不少新的復合方劑,大大發展了方劑學。現在中醫臨床上不少常用方劑都是由其方劑加減變化而來的。
《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也有很大影響。
在這部著作中,張仲景創造了三個世界第一:首次記載了人工呼吸、藥物灌腸和膽道蛔蟲**方法。《傷寒雜病論》是後世業醫者必修的經典著作,歷代醫家對之推崇備至,讚譽有加,至今仍是我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仍是中醫學習的源泉。
傷寒雜病論一書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4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上的豐碑
——公元196年張仲景的醫術張仲景又名張機,是東漢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南陽縣)人,約生於公元150~219年,是一位卓越的有創造性的醫學家。他從小就非常好學,博覽群書。他生活的年代是戰爭頻繁、社會動盪、瘟疫四起的年代,人民生活非常痛苦。
從史書中他看到記載有扁鵲給齊桓侯看病的故事,使他對扁鵲的高超醫術非常欽佩,決心研究醫學,以救死扶傷解除人民疾苦為自己的志向。他拜同郡名醫張伯祖為師,刻苦鑽研,好學不倦,學到了許多醫學知識和醫術,很快成為當時著名的醫學家。
大約在公元196~204年間,瘟疫流行,張仲景家族200多口人,在不到10年時間裡,死亡了三分之二,其中患傷寒病而死的佔70%。面對這種景象,他博採眾方,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寫成了一部他最重要的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
另外,張仲景還經過科學總結,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臨診方法體系。他看病時,一定要先檢查一下病人的身體情況,觀察病人的氣色如何,再聽聽病人的聲音,了解病人的症狀,檢查病人的脈搏。在**方面,他共歸納出4種**方法,就是汗、吐、下、和。
這是他根據內經上所記載的**方法而來的。汗法就是用發汗排去病毒;吐法就是讓病人嘔吐,把積聚在胸腹的毒物吐出來;下法是讓病人排洩,把腸胃中的毒物排出體外;和法是用藥物和解體內病毒。他認為,各種**方法需要醫生根據實際情況來運用。
另外,張仲景還主張有病要及早進行防治,他提出生病的原因,或是因為內在的關係,或是因為外在的關係,或是因為意外的傷害。在1700多年以前,已經這樣有條不紊地記述疾病發生的原因,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他指出許多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如果能保養身體,遇事小心謹慎,節制飲食,起居有規律,勞逸結合,發現有小毛病,能及時醫治,這樣便可以保持身體的健康,而有些疾病如不及早救治,是有生命危險的。
張仲景在京師行醫的時候,青年文學家王粲同他來往很密切。他們初次見面時,張仲景就對他說:「您身體有病,得早點醫治才行,否則將來眉毛脫落,有生命危險,現在喝五石湯可以防治。
」王粲聽了他的話很不高興,不久,兩人再次見面時,張仲景就問王粲服藥了沒有,王粲回答說服了。但是張仲景卻搖了搖頭說:「從您的氣色上看,不像是已經服過藥的樣兒,您為什麼諱疾忌醫,輕視自己的生命呢?
」王粲仍然不信,認為自己的身體很健康,為什麼要服藥呢?幾年以後,王粲的眉毛果然脫落了,半年後不治而死。
張仲景是一位博學多能的醫生,他能用針灸等技術**疾病,已經使用灌腸法導便,使用人工呼吸法急救昏厥的病人,不僅在當時對人民保健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就是到現在還有相當的效果,後世的許多方劑都是從張仲景的方劑變化而來的。
張仲景作為東漢一代名醫,他繼承了前人的醫學遺產,而且影響了後世醫學的發展。與他同時代的名醫華佗讀了《傷寒論》後,稱讚道:「這真是活人的書呀!
」唐代名醫孫思邈也說:江南的醫師把張仲景的藥方秘不外傳。可見張仲景醫方的寶貴。
而《傷寒雜病論》這部醫書後來被尊稱為「方書之祖」,書中的藥方被稱為「經方」。它不僅成為祖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還流傳到日本、朝鮮等國。經過一千多年的臨床實踐檢驗,其中大部分藥方仍有很高的療效,直到今天,這本書仍為學習中醫的必讀的經典書籍。
傷寒論是講什麼的?教你治病的?
5樓:空山聽雨聲
我們上學期剛學
bai完《傷寒論》,du中醫zhi學與西醫學最大的dao區別就在於,辨版證論治和整體觀,傷寒論開創了權辨證論治的先河,「發汗後,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是最好的表述,他通過六經辯證(太陽 陽明 少陽 太陰 少陰 厥陰)把理論與臨床結合起來,張仲景作《傷寒雜病論》,晉代王叔和把它分開為 傷寒論 與金匱要略,傷寒論主要講外感 金貴將內傷雜病,
傷寒論的方子被後世尊為經方,「有是證,用是方」就是對著書上的症狀用,效果奇佳,很多老中醫都是傷寒出身,我們校長就是 呵呵 中醫學四大經典 黃帝內經 傷寒論 金匱要略 溫病學 仲景在明清被尊為醫聖
6樓:匿名使用者
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規律的專著
7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認為一般我們想學學日常的生活養生之道還是看看《黃帝內經》比較好,呵呵。
《傷寒雜病論》是誰的著作
傷寒雜病論 是我國醫學著作之一。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該書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 症狀 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 六經分類 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 法 方 藥的理論基礎。古代醫學著作 傷寒雜病論 的作者是 張仲景張仲景 約公元150 154年 約公元215 219年 名...
《傷寒雜病論》的作者是誰
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東漢南陽 今河南南陽 人,漢靈帝時 公元168一189年 考中了舉人,做過長沙太守。傷寒雜病論 的作者是誰?張仲景,名機,據傳當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南陽郡涅陽 今河南省南陽縣 人,約生於東漢和平元年 公元一五o年 卒於建安二十四年 公元二一九年 活了七十歲左右。他自小...
請問真正能夠治病的中醫,學《傷寒雜病論》,看哪個版本?謝謝。請治癒率低於十分之五以下的中醫,免開尊
現在中醫教材用的是宋本的。都是在學習階段,我覺得醫學衷中參西錄挺好的,另外,以 醫宗金鑒 作為參考書 怎樣自學中醫?中醫學研究生主要中醫藥學基本理論知識和中醫臨床醫療技能,具備一定自然科學和現代醫學的知識,受到中醫臨床技能和現代醫學臨床基本技能的訓練。學中醫,你首先要有興趣,還需要有恆心。自學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