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瓷器中有無青花描金這種工藝嗎

2021-03-04 05:55:45 字數 5609 閱讀 1035

1樓:汝瓷筆洗

描金 以金彩描開瓷器上再燒成的一種裝飾技法。宋定窯的白釉描金和黑釉描金均有器物傳世。文獻有宋定窯「用大蒜汁調金描畫」的記載。

此後,遼、金、元、明、清瓷器上描金彩繪時有所見。御藏閣元青花釉裡紅描金荷葉蓋大罐。謝謝

附圖你看一下。

元代的青花瓷器有哪些特色?

2樓:北京創典文化

2023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2023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2023年統一全國。

元代瓷器明顯具有草原民族的獨特風格,在瓷器的器物器形上都新創燒了許多蒙古族特有的器物型別。其創燒的單色釉也比前代精美。並設立樞府專門管理燒造瓷器,樞府燒出的白瓷為甜白釉色,被後世稱為「樞府瓷」。

而且,此時的對外**、中西文化交流頻繁,開始燒造大量瓷器外銷。白釉也稱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鎮窯在生產青白釉瓷基礎上新創燒的一種高溫釉,這類瓷器胎子極細白,堅致,胎體較厚,釉中所含微量的鐵是導致釉色白中閃青頗似鵝蛋色澤的主要原因。

元代白釉瓷數量不多,但製作精細。造型以盤、碗、高足碗最為多見,裝飾技法以印花為主,刻畫花為輔。盤、碗之內壁往往橫印纏枝花卉或雲龍、雲鳳、雲鶴、花鳥、纏枝蓮託八吉祥等,有的器物在花紋間模印官府銘文或吉祥文字,其中最為多見的是「樞府」銘,因此,有時人們又將卵白釉瓷稱作「樞府瓷」。

如卵白釉印花「太禧」銘雲龍紋盤,高2.3釐公尺,口徑17.8釐公尺,足徑11.

4釐公尺。盤敞口,淺弧壁,圈足。胎骨堅細潔白,內外施釉,釉層較厚,呈失透狀,釉面瑩潤,釉色白中泛青,恰似鵝卵色澤,足內露胎無釉。

該盤外壁刻畫變形蓮瓣紋一週,共16瓣,蓮瓣紋尖部劃一道弦紋。盤內有陽紋印花裝飾,盤心是一龍戲珠,龍,張口露齒五爪,身體舞動,異常矯猛,襯以朵雲和火珠。盤內壁為纏枝蓮託八吉祥紋,花間對稱印有「太禧」兩字。

八吉祥的順序,從「太」字往左按逆時針方向依次為「腸、螺、輪、蓋、花、珠、魚、傘」。

藍釉瓷是元代景德鎮創燒的新品種。它是以鈷藍為著色劑,經高溫一次燒成的。元代藍釉瓷有的光素無紋,有的飾有刻白紋飾,有的加繪金彩。

如河北保定窖藏元藍釉描金折枝花朵雲紋匜,高4.5釐公尺,通流長17釐公尺,底徑8.5釐公尺。匜敞口,淺弧腹,平底。口一側出槽形流,

流下置一小系。胎較薄。內外施藍釉,釉厚而不均勻。口邊和外底無釉。內底描金線圈內繪金彩折枝花紋,內壁畫5朵金彩祥雲。

該器造型模仿青銅匜,藍釉閃爍著寶石藍般的光澤,配以熠熠生輝的金彩。同時發現的還有藍釉描金小杯和盤。此匜金色花紋絲毫無損,光豔如新,實屬罕見。

紅釉瓷為元代景德鎮創新品種,是以銅紅為著色劑、經高溫在還原氣氛雖燒成的。由於銅紅的燒成技術比鈷藍還要難以掌握,因此成品極少,只有在元大都遺址有少量發現,出土的只有盤、碗、印盒等小件器物。

如元紅釉暗刻雲龍紋執壺,高12.5釐公尺,口徑3.5釐公尺,足徑5.3釐公尺。壺體呈梨形,直口,口以下漸豐成下垂的圓腹,腹部一側置彎流,另一側置曲柄,圈足較高微外撇,無款。

附傘形蓋,蓋頂置寶珠形紐,蓋一側及壺口沿外側各置乙個小圓環系,以便繫繩連線,防止壺蓋脫落。通體滿施紅釉,腹部暗刻五爪雲龍紋。此壺釉面勻淨,釉色鮮豔,是元代紅釉瓷器中的珍品。

壺身的龍紋細頸長嘴,形態生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梨形壺是元代景德鎮窯新創的造型,這種壺的形體小巧,主要用於餐桌上。

元代釉下彩繪瓷「青花」是古代瓷器最重要的角色,它是用鈷料在白色坯胎上繪紋飾後罩透明釉,在還原氣氛中經高溫一次燒出白地藍花瓷器。不罩釉燒出來的紋飾是黑色的。

元代青花瓷器大致可分為小件和大件兩大類,小件器物胎子輕薄,不甚精細,多為青白、乳白半透明或影青釉,青花的顏色灰暗迷濛,紋飾稀疏但奔放灑脫,有的可以說相當潦草,所有鈷料含錳量高含鐵量低,和國產的鈷土礦特點相同,應是國產鈷料所繪。

常見的器物有杯、碗、盤、匜、香爐、小罐、蒜頭瓶、玉壺春瓶等,這些大多是日常生活用品,並且這類青花瓷器當時生產數量有限,多屬民用瓷。

如元青花鳳穿牡丹紋執壺,高23.5釐公尺,口徑4.7釐公尺,足徑7.3釐公尺。壺直口,口下漸展,粗頸,垂腹,腹下內斂,圈足微外撇。

腹一側置上細下粗的長彎流,流上繪火雲紋。另一側置曲柄,上端有小系,柄上繪銀錠、寶釵等紋飾。附平頂蓋,有圓珠紐,蓋上繪菊瓣紋。

圈足內施白釉,無款識。器身於青白釉下滿飾青花紋樣,腹兩面均繪鳳穿纏枝花卉紋,間以火珠雲及竹石紋。

此壺通體花紋滿密,而主體紋樣突出,繁而不亂。青花色澤濃豔亮麗,是傳世的元代青花瓷器中少見的佳作。

此器形造型源自阿拉伯民族使用的銅器,為元代瓷器的流行樣式,除青花器外還見有龍泉窯青釉製品,元代瓷器借鑑這種造型時,特別注意到吸取蒙古民族銅壺粗獷豪放的風格特點。

再如青花飛鳳麒麟紋盤,高7.9釐公尺,口徑46.1釐公尺,足徑26.

1釐公尺。盤折沿,菱花式口,盤心坦平。通體施青白釉,底素胎無釉。

盤內外繪青花紋飾多層。折沿上繪卷草紋,內壁青花網紋地上突出白色纏枝牡丹紋,盤心邊緣環以卷草紋,**青花地烘托麒麟、翔鳳各一,空間襯以白色的蓮花及朵雲紋。盤外壁繪纏枝蓮紋。

此器青花髮色純正,構圖嚴謹。盤心紋飾寓意「威鳳祥麟」以示天地祥和。元代青花瓷器裝飾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以青花料直接在白色胎體上描繪紋飾。另一種是以青花為地,襯托白色花紋。如青花鴛鴦荷花紋花口盤,或稱「滿池嬌」,高7.

3釐公尺,口徑46.4釐公尺,足徑29.8釐公尺。

盤16瓣菱花口,折沿,淺弧壁,圈足,內外青花裝飾。

內底繪兩隻鴛鴦游弋在蓮池中,一鴛、一鴦顧盼生情。內外壁均繪纏枝蓮紋,莖上均結有6朵盛開的蓮花。折沿上繪菱形錦紋。圈足內無釉且內牆斜削。

此盤上的主題紋飾為內底所繪人們喜聞樂見的蓮池鴛鴦圖,這種蓮池小景是元代青花瓷器上常見的裝飾題材。有的只繪蓮池,有的在蓮池中繪有禽鳥,多畫在**、大碗的內底,亦有畫在八稜大罐外壁開光內者。

還有一類青花瓷,以大件器物為多,其共同特點是大器者胎體厚重,色白緻密,透明釉白中閃青,青花顏色濃豔鮮亮,色濃處帶有黑褐色的斑點,紋飾層次較多,有的甚至多達十來層。

畫得很滿密,但繁而不亂,層與層之間留一週空白,器底端兩層之間無空白,每層紋飾內容之間沒什麼關係,如經常是在纏枝菊、蕉葉、纏枝蓮、纏枝牡丹之間夾雜雲鳳、雜寶、海水江牙等,將毫不相干的紋飾組合在一件器物上。

如大型酒器元青花海水白龍紋八方梅瓶,高46.1釐公尺,口徑6.2釐公尺,足徑13.4釐公尺。梅瓶胎骨厚重,小口平沿,頸細短。瓶身修長,有八稜。

肩飾斜格錦紋,錦紋下一週大如意雲頭紋,內繪鳳或麒麟穿牡丹圖樣,瓶身中部一週繪4條白龍,襯以青花海水和火焰紋,近足處飾一週如意雲頭紋,內繪牡丹花葉。

佛經中說曼陀羅始轉於東方,末至西北,總為八方,意即佛法遍及周圍各地。元朝廷崇道信佛,此器八方,又以龍紋等為飾,寓意皇帝威加天下。

此器胎骨細膩潔白,釉質滋潤透亮,青花色澤濃豔。體現了元代青花大型瓷器造型碩大豐滿、紋飾繁密、層次豐富、構圖嚴謹的特點,一改唐宋以來瓷器花紋布局疏簡的傳統,工細的描繪加上繁複的層次,形成了花團錦簇的藝術風格。

器肩與近足處碩大的青花雲頭紋借鑑了元代絲織品披肩的圖案,龍紋的出現顯著增多也是這一時期瓷器裝飾藝術的特點。

梅瓶不僅紋飾宜人漂亮,而且白釉潔淨潤澤,青花用料濃淡相宜,髮色明麗,富有層次感,加之遒勁的拓抹繪瓷筆法,使畫面有丹青之妙,周身散發著美器的光澤。

到了明代,梅瓶變為高等級墓葬隨葬品,有鎮墓辟邪的作用。除了是地位的象徵外,也有風水上的考慮,非王侯要臣,不得「享用」這種隨葬品。

如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縣東善橋鄉觀音山沐英墓發現的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即為元景德鎮窯代表瓷器,該瓶有著極為獨特的青花紋飾,體現了極高的燒製水平,被稱為「中國瓷器三絕」之一。

《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梅瓶高44.1釐公尺,底部直徑為13釐公尺,而口徑僅為5.5釐公尺。

小口、斜腹、斂脛、平底,造型優美,線條圓潤、流暢,雍容華貴,給人以凝重的美感。肩腹部刻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瓷瓶上所繪的青花紋飾層次多樣,非常之獨特。

此件梅瓶通體繪有各種青花紋飾,雖然紋飾層次多樣,但上下飾的西番蓮、雜寶、變形蓮瓣紋、垂珠紋等都很好地為蕭何月下追韓信這個主體紋飾服務了,從而使得整個器物渾然一體而主題鮮明突出。

這件瓷器的畫面被放在了梅瓶的腹部,佔據著主要的位置。整件器物造型端莊、穩重,胎質潔白緻密,青花髮色蒼翠濃豔,而瓶中所繪人物的生動神情尤其精彩:蕭何策馬狂奔時的焦慮、韓信河邊觀望的躊躇不定、老艄公持槳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空白處則襯以蒼松、梅竹、山石,顯得錯落有致。

青花中的釉裡紅是用氧化銅在坯胎上繪畫紋飾後罩透明釉,在還原氣氛中一次高溫燒出的白地紅花瓷器。青花和釉裡紅除了所有繪畫原料不同、成品效果不同以外,其製作技術、繪畫方法和燒製工藝基本相同。

但是,釉裡紅的燒成氣氛比青花的更嚴格,更不好掌握,元代釉裡紅瓷與元青花瓷一樣,具有胎子細密、堅致、潔白,釉子白中閃青,非常光潤的特點。

紋飾多見纏枝菊、牡丹、蓮花、雲龍、雲鳳、雲鶴、孔雀、蘆雁、人物故事等,邊飾多為變體蓮瓣、雲肩、靈芝雲、蕉葉、回紋、弦紋等。

器型多為大罐、高足杯、匜、玉壺春瓶、塔式罐、穀倉、**、碗、瓷雕人物等。

如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青花釉裡紅鏤雕蓋罐,通高41釐公尺,口徑15.5釐公尺,足徑18.5釐公尺。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無釉。附獅紐傘形蓋。胎體上薄下厚,胎質細膩。

該罐青花色彩濃豔,釉裡紅略暗。通體青花釉裡紅紋飾。罐蓋繪青花蓮瓣紋、捲草紋、回紋各一週。罐身近口沿處繪青花纏枝花紋、捲草紋各一週。

肩部繪下垂如意雲頭紋,雲頭紋內繪青花水波紋託白蓮,雲頭紋之間繪折枝牡丹紋。腹部四面堆塑雙菱形串珠開光,開光內鏤雕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園景,以釉裡紅繪山石、花卉,青花繪花葉,紋飾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飾青花折枝蓮花,與肩部雲頭紋相對應。

近底處繪卷草紋及變形蓮瓣紋,蓮瓣紋內繪倒垂寶相花紋。

此罐造型豐滿渾厚,紋飾層次鮮明,綜合了繪、鏤、塑、貼等多種技法,特別是鏤花裝飾在元代瓷器上較少見。青花、釉裡紅在作品中互為襯托,紅、藍交相輝映,整體形成一種氣度雍容而又花團錦簇的藝術效果。

玉壺春瓶是元代景德鎮瓷的常見器型,其品種有釉裡紅外、青花、青白釉、孔雀綠釉青花等多種。如釉裡紅劃花兔紋玉壺春瓶,高20.5釐公尺,口徑6.

3釐公尺,足徑6.8釐公尺。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

通體施青白釉。

肩部及腹徑最大處各有暗刻弦紋4道,上腹部刻畫乙隻野兔奔跑於花草間,小兔作回首觀望狀,以釉裡紅點睛,刻畫技法嫻熟,刀鋒犀利灑脫,線條流暢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花紋空白處隨意塗抹釉裡紅,形成紅地白花,增強了圖案的藝術效果。瓶內口部塗抹釉裡紅。

小件用具再如釉裡紅轉把杯,高10釐公尺,口徑7.7釐公尺,足徑3.8釐公尺。

杯撇口,深腹,瘦底,下承以中空竹節式高足。通體施青白釉。杯身塗抹3塊釉裡紅斑,並置一小圓系,杯底和高足以子母榫相銜接,可以自由轉動而不脫開。

此杯裝飾斑塊髮色鮮豔,似晚霞般美麗,實屬難得之珍品。可以任意轉動的杯足更增其玩賞性。

此外,元代其他地方瓷器還有吉州窯和玉溪窯等。

吉州窯白地黑花裝飾技法緣於北方磁州窯,但又具有吉州窯自身的特色。其白地泛黃,黑花發褐,底色與紋飾色彩的對比沒有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瓷那樣強烈。

如元吉州窯白地黑花卷草紋罐,通高6.5釐公尺,口徑5.5釐公尺,足徑6釐公尺。

罐直口,平底,附嵌入式蓋。外壁採用白地黑彩裝飾,主題圖案為纏枝卷草紋,蓋面飾一折枝花卉紋。此罐形體較小,

為蟋蟀罐。圖案簡捷流暢,自然大方。

玉溪窯的青花與景德鎮的青花風格有著明顯不同,玉溪窯青花器的胎質酥鬆,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

雲南省祿豐元代火葬墓中發現有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高25.6釐公尺,口徑6.7釐公尺,足徑9.

5釐公尺。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德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活潑,具有一定的藝術效果,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怎樣鑑定青花瓷器年份,怎麼鑑定宣德青花瓷器

青花瓷是一種釉下彩瓷。據史料記載 早在我國唐代末期,河南的鞏縣窯就開始燒造了青花瓷,那時候我們把它叫做 唐青花 只是燒造技術沒有過關,中間又停滯了三四百年。直到元代中期,隨著制瓷業的發展,又重新創燒了青花瓷。從元代 公元1206年 至今811年中,千年瓷都景德鎮在燒造各類青花瓷器中,所使用的青花料按...

元朝的民間青花瓷碗值多少錢,元代青花花碗有沒有價值值多少錢

品相差的八百萬左右。好的上千萬。很少見真品。都是高仿 元代青花花碗有沒有價值值多少錢 您這是典型的明代,正德年間的民窯青花碗。非常看門,而且品相非常好,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現在應該在3000元左右。元代青花瓷碗值多少錢 20 元代青花瓷碗,時代特徵比較顯著 真品收藏價值十分高的 真品 要超過10000...

元代,明代,清朝的瓷器龍紋有什麼不同

一 元代龍紋元代陶工以線條勾勒龍紋的形狀,龍首作斜角側視狀,嘴巴微張,舌頭從中吐露,圓形的雙眼有如戴上眼鏡一般,前額微微凸起,頭部的毛髮與腿上的關節毛都呈飄帶狀,體表以細線描繪鱗片紋或網格紋,四肢各有三爪或四爪,爪子尖長,如同鷹爪一般銳利。例如圖一為元代的青花龍紋,此龍位於元代青花扁壺上,該器的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