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散文和水滸傳讀後感各兩篇,沈從文讀後感

2021-03-04 05:52:38 字數 4511 閱讀 4692

1樓:宇亦賢

生活是活動的,圖畫是靜止的.生活供以人生命,圖畫供以人欣賞.

農村山城是一幅靜止的圖

畫.千年萬年不變.生活裡面的人叫畫中人.他們在社會上地位可以忽略不計.然而畫中一切於畫外的人永遠充滿嚮往.

唐朝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記載:問今是何時,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些無論魏晉的人的生活在別人眼中卻是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怡然自樂.

沈從文也有文《桃源與沅洲》說:...千百年來讀書人對於桃源的印象既不怎麼改變,所以每當國力衰弱發生變亂時,想做遺民的必多,這文增添了許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許多人的酒量.至於住在那裡的人呢,卻無人自以為是遺民或神仙,也從不曾有人遇著遺民或神仙.

農村的確只是失意人酒後的談資或閒暇人的雅興.至於生活在那裡的人呢,卻無人以為自己是神仙和遺民.他們生存在所謂的世外桃源,承載著圖畫的完美與歷史的厚重.

他們無法擺脫如畫般靜止的命運與生活.這潛在流動的悲劇命運.

《邊城》裡那一種沉重古老靜止的邊城風景,以及邊城小人物的生活狀況,如畫.而畫中的人物呢?

茶峒,小溪,溪邊白色小塔,塔下一戶人家,家裡乙個老人,乙個女孩,乙隻黃狗.太陽公升起,溪邊小船開渡,夕陽西沉,小船收渡.這生活無形中就夠成了一幅圖畫,有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這意象與味道.

它們沉澱了恢弘滄桑,沉寂悽婉的悲壯.

作為圖景,有永不退色的鑑賞價值,濃厚的鄉土氣息.作為真實,卻有它無法承載的厚重.作為生活其中的人更是另種悲涼,無奈.

翠翠的母親與乙個軍官私生下她就早死去,父親她剛誕生起就遠去.從小相伴翠翠的是黃狗,爺爺,渡船,渡口以及對母親依稀回憶.成年累月感受的是臨溪石頭,天光日月,河風.

翠翠在風日里長養著,把**變的黑黑.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乙隻小動物.

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鼬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儼然圖景中一道風景.她生活在這亙古不變的圖畫裡.

風和晴朗的天氣無人過渡,鎮日長閒.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門前大岩石上曬太陽;或把一段木頭從高處往水中拋去,鏃的使身邊的黃狗自岩石高處躍下把木頭銜回來;或翠翠與黃狗張著耳朵聽祖父講城裡很多年前的戰爭故事;或祖父同翠翠兩人各把小竹做成的豎笛含嘴裡吹迎親送女的曲子...

遇到過渡的是新娘.翠翠必爭著做渡船伕.站在船頭,懶懶的攀緣纜索讓船緩緩過去.

花轎到岸拉,翠翠必戰在小山頭,目送這些遠去,方迴轉船上,把船靠近近家的岸邊.獨自哼唱或採一把野花束在頭上裝扮新娘子...

平靜,古老而祥和,自然樸實.

然而翠翠卻是敏感脆弱,孤獨憂傷的.

倘使爺爺死了...吊腳樓上的曲聲與這幽怨的心思相對應.倘使爺爺死了,會有戶人家等著她?這是她唯一透破這圖畫的路?

引出了翠翠心中隱秘幽暗的一段愛情故事.

筆觸冷靜平淡,語句沒有任何宣染艷麗.白描淡淡的不能再淡.然而白描中仍看到結果的厚重.隱秘憂傷的是他們的愛情沒有開始就消失.

翠翠不做聲,心中只想哭,可是沒理由可哭.祖父再問下去,便引到了翠翠死去的母親...老人說了一陣,沉默了...

原來來做媒的是為大老.而站在對溪高岸竹林裡為她唱歌的卻是二老.二老想做雲雀,二老有詩人性格.翠翠喜歡二老不喜歡大老.

文字總在二老是為要一座碾水房還是乙隻渡船著游動,在渡船上爺爺反覆詢問中延續.

二老愛翠翠,喜歡翠翠,他在碧溪阻為她唱了一十七個晚上的歌.他認定自己命中就是個撐船的.

翠翠感覺生活太平凡了,感到心中有些薄薄的淒涼,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

翠翠夢見在夢中被乙個人的歌聲浮起來,上懸崖摘了一把虎耳草.

而先說媒的是大老,大老卻死去了.翠翠還不知怎麼回事就背上了莫須有的罪名.二老因為家庭的阻力,捨棄翠翠下桃源去.翠翠的愛情破滅.爺爺死了,她仍與黃狗來弄渡船.

整個只在一幅平靜滄桑的的圖畫中.給人無以承受的悲嗆,無以承載的重量.

畫外多少人對這種白描的圖畫不感興趣?不會想象那裡是個世外桃源?但有多少人真正去過文中所表敘的生活?

生活不是圖畫.生活需要流動.

到了冬天,那個塔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可是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茶峒.

淒涼樸素,憂傷結束了.

所有心思浮動,所有山川日月沉靜入畫中,凝結畫中.

沉積它厚重的背景:世外桃源還是小山城?

小山城是世外桃源,可那種生活卻不是想象的.

所謂無論魏晉的人從不知自己是神仙和遺民.

沈從文讀後感

2樓:匿名使用者

寫讀後感的要訣

我們讀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後,自然會受到感動,產生許多感想,但這許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閃而失.要寫讀後感,就要善於抓住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覆想,反覆作比較,找出兩個比較突出的對現實有針對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礎上加以整理.也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寫出真實、深刻、用於解決人們在學習上、思想上和實踐上存在問題的有價值的感想來.

第四,要真實自然.就是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自己是怎樣受到感動和怎樣想的,就怎樣寫.把自己的想法寫的越具體、越真實,文章就會情真意切,生動活潑,使人受到啟發.

從表現手法上看,讀後感多用夾敘夾議,必要時借助抒情的方法.敘述是聯絡實際擺事實.議論是談感想,講道理.

抒情是表達讀後的激情.敘述的語言要概括簡潔,議論要準確,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體,切忌空話、大話套話、口號.

從表現形式上看,也有兩種:一種是聯絡實際說明道理的.這是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和具體生動的事例,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闡明乙個道理的正確性,把理論具體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動活潑.

另一種是從研究理論的角度出發,闡發意義.根據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闡明乙個較難理解的思想觀點,或估價一部作品的思想意義.它的作用是從理論上幫助讀者加深對原文的理解.

這一種讀後感的重點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論性較強,一定要注意關照議**論點鮮明、論據典型、中心明確突出等特點.

沈從文傳觀後感

3樓:岡崎汐の雨傘

讀《沈從文傳》有感

手頭放著一本範美忠老師寄過來的《沈從文傳》,昨天晚上在床頭讀完,在晚上、在溫柔的燈光下、在寂靜平和的月夜中。我淚流滿面的讀完了這本書,並且是淚流不止。一種暢快的淚流,感謝我終於遭遇了這樣乙個會給我人生指引的人物。

他給我一種震撼,洗心革面的。

在這裡我特別的要對於範美忠老師表示特別的感謝,是他讓我的視野中、思想中有了沈從文,在範老師寄這本書以前,我好像根本不知道中國還有過這樣的乙個偉大的人物,他為什麼被這樣嚴重的遮蔽著?

今天,我問語文老師、歷史老師,他們對於沈從文的了解真是少的可憐。即使乙個在我身邊的勵志要考考古研究生的大四學生,對於沈從文知道的也是少的可憐。

初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對於書面上和書中插圖中,乙個天庭飽滿的、好像容光滿面的、神采奕奕的好好先生的樣子沒有多少的好感。只是不期然的放在了床頭,想在睡前打發時間的 ,可是,一讀就不能夠在放下,乙個在文學、考古學都作出了突出貢獻的人,乙個人格及其站立、不左右搖擺的獨立大寫的人,竟然在人們的視野之外,這是怎樣的悲哀。我慶幸和他遭遇。

沈從文的一生是怎樣的一生,而他面對人生的態度和對於生存的執著,讓讀著的我時常的汗顏,感覺自己的卑微和渺小。在他乙個靈魂卓然站立的人面前,我時常感到自己是現存生活的跪行者。

在他遭受種種非難的時候,他依然的韌的、忍的在儲存著自己的生命,而他儲存的生命確然不是為著他自己的,而是為著他心中不滅的信念的,即使遭逢非人的苦難,他沒有怨言、只有幹,沒有牢騷、只有幹,沒有咆哮、只有幹,為著對他很不公平的祖國而幹。當自己所幹的事情毫無期望、渺茫一如不見底的淵的時候,他依然在幹。

書上有這樣的一段話:「沈從文有了越來越強烈的緊迫感。自己已是73歲的高齡了,攬鏡自照,已是滿頭白髮,精力已大不如前。

身體隨時都可能發生故障,報廢只是早晚間事。工作條件再差,只要頭腦還得用,就得搶時間把近20年所學種種分門別類整理出乙個頭緒,哪怕所走還只是第一步,至少可以給後來者一點方便。」

沈從文這樣說:「回想一下,既對不起國家的期許,也對不起個人生命。年來在國內外的來的讚許,實已超過應得的甚多。

懍於孔子所謂」血氣既衰,戒之在的「的名訓,一切讚許不免轉成一種不祥的負擔。所以如果還來得及,最好不發表,或可免招搖之譏,事實上我覺得從其他工作上所得到的好意讚許也早已超過應得的甚多。名不副實,轉增憂懼。

世事倏忽多變,持平守常,在人事得風風雨雨中,或可少一些麻煩。……如果能達到新社會」合格公民「資格,的到個」不吃白飯的工作幹部「鑑定,就夠好了。君尚存任何不現實的奢望,恐隨之而來的將是意外災星,實在招架不住。

」這樣的話,如果出在別樣的人的口中。我會認為這是矯情,可是,在沈從文是再自然而然不過了,為這樣的質樸和純色的生命而感動,依然受洗的靈魂。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他給我再喧囂的後面的另外深刻的思考。

乙個自然的人,從國家得廢墟中掙扎著生長而來,經歷著解放前的抗日、內戰、解放、解放後的文革,在任何的一場運動中,他好像都是受害者,他不願意依附在任何強勁的勢力上,在任何勢力、強勢面前,他都是自己卓爾不群的傲然挺立。他的膝蓋是鐵的、不鏽鋼的,他的靈魂只是受他自己支配,無論是逆來順受、讚譽有加、猛烈批判、輾轉流離、漂泊不定、海外講學都沒有能夠讓他的靈魂跪下,他選擇的永遠是站立。

始終微笑著的沈從文、始終溫和的沈從文、始終不爭的沈從文、始終幹著的沈從文、始終站立的沈從文。

水滸傳的讀後感(),水滸傳的讀後感(6篇)

參考資料 10篇水滸傳600字讀後感 水滸傳讀後感600字 水滸傳讀後感6篇各600字 不要網上那些,太多 5 讀水滸傳後有感600字5篇 凜然的宋江和盧俊義 勇猛異常的關勝 董平等,幾乎沒人能與之匹敵 吳用和公孫勝的計謀與智識也令人驚嘆,像這樣性格的鮮明人物還有許多。在這一百零八位好漢中,我對花和...

水滸傳的讀後感,水滸傳的讀後感40篇 100字

讀了 水滸傳 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的英雄們的豪情壯義,仗義疏財。人為財死,鳥為食網,古今一也.只是大凡做點事情,總得有麵旗幟,應和那所謂人類文明之說 水滸傳,好就好在寫得實在 歷史上的哪次革命,不是從無法生存開始的?民以食為天,革命革命,說俗點,就是改革現實中不佳的命運.水滸中的人物,都是普通的人...

水滸傳讀後感,水滸傳讀後感500?

水滸傳 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 忠,義。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 林沖的妻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