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信於民近義詞

2021-03-04 05:40:06 字數 5931 閱讀 5892

1樓:匿名使用者

【注音】qǔ xìn yú mín

【出處】覽往事之戒,以折中取信。《漢書·楚元王傳》

【解釋】取得人民的信任。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處事

【近義詞】取信於人

教育和學習的區別

2樓:匿名使用者

任何人在工作過程中,總會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培訓就成為員工和管理者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培訓不僅教導員工和管理者該怎樣做,還為其解釋他們自己為什麼不會做,所以培訓是公司管理者非常重要的一種管理手段。

培訓、教育、學習的關係

培訓是側重於專業性和實踐性的培養訓練,它尤為重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關係。

從師生佔用課堂時間的比例方面去區分培訓和教育,在小學、中學、大學教育中,老師佔用的比例是90%以上,學生佔用的時間幾乎是零。此時的教育是較長時期內(小學、中學,甚至大學)接受的教導培育。成熟的教育重視理解,通過交流、理解力求永遠記住。

學習相對前兩者而言則是比較廣義的概念,通過任何途徑獲取知識都叫做學習。

表1-1

培訓與教育的區別

教育(教導培育、填鴨教育)

形式內容

重點教學過程

演講知識

培訓者演示內容

評估結果

培訓(重視理解、互動溝通)

內容重點

過程培訓

技巧培訓者學員

演示內容

教學員做

觀察學員

指導提高

【表析】

教育的內容側重於知識,而培訓的內容側重於技巧;教育活動的主角是教師(培訓者),而培訓講究培訓者和學員的互動,其重點角色既是培訓者又是學員;從過程來說,教育的過程主要是演示,而培訓除了演示之外還有教習和指導。

1.操作方法

一直以來,企業培訓存在問題的根源在於沒有正確地理解培訓的含義及其科學的操作方法:

æ 教育要素

教育的要素是考試、作業、老師,其中考試是衡量教育水平的乙個最主要的手段。

æ 培訓要素

培訓的特徵是訓練,它是與實際應用緊密相連的。

æ 學習要素

學習的概念更加廣泛,「活到老,學到老」,生活中無處不可以成為學習的課堂。

2.針對層面

這三個概念的共同點是能夠幫助乙個人不斷地提公升和進步。但是,這三個概念之間又有著本質的不同:

æ 教育

解決被教育者如何做人與做事的問題。

æ 培訓

解決如何將事情做得更為專業。

æ 學習

從學習者的角度來解決自我完善和充實提高的問題。

培訓是學習的一種手段,學習是教育的一種方式,教育也是培訓的一種形式。培訓的人數沒有嚴格的界限,但是一定會有乙個度的限制,過了這個度就不叫培訓了。ibm把培訓部叫做教育部,其中就融合了一些本質性和專業性的認識。

【自檢1-1】

你要給公司的新員工做一次培訓,這是你第一次在公司做培訓,同時也是領導對你的信任,你很想把這次培訓做好,努力達到領導設定的培訓目標。為了將達到培訓目標你會採取哪些方法?(

)(a)產品知識

(b)商務禮儀

(c)團隊合作

教育的特徵與方法

æ 教育的特徵

教育的特徵是考試,老師與學生之間是不平等的關係,老師具有約束和要求學生的權力。老師對學生擁有某種權力,這種權力可以要求學生不遲到,可以決定學生學習的內容,可以要求學生學到什麼水平,考試是體現這種權力的一種手段。

æ 教育的方法

實踐證明,對公司員工或管理人員培訓,採取教育這種師生不平等模式是行不通的,但是企業培訓卻可以採取考試的制度來督促員工強制記憶,從而提高其專業水平。這是因為記憶是枯燥的事情,沒有一定的強迫力量是不能夠取得明顯效果的。

【案例】ibm的考試制度

ibm的員工手冊明文規定:公司為了保證員工培訓的效果,每次培訓之後要進行考試,第一次沒及格,允許補考一次,補考不及格者予以開除,結果沒有乙個員工不及格。

所以乙個成功的公司,一定要有非常好的制度保障。公司培訓用了教育的某些特徵,其優勢是督促員工對專業知識強制記憶;但是也有不足之處:講授的知識越多,員工的學習氛圍就越沉默,課堂氣氛越枯燥。

3樓:月似當時

教育和培訓的本質區別導致兩者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心點的區別

教師、學員和管理者都是教育和培訓活動的主體,但教育和培訓的中心點是不一樣的。教育強調的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獲取知識,課程和教學內容是學校規定好的,教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因此,教育的中心是教師。

在培訓活動中參訓者都是成年人,他們都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他們之所以參加培訓不只是為了獲取資訊,更重要的是為了提高能力和提公升發展空間。對他們來說培訓活動強調的是參訓者需要什麼,參訓者能夠通過培訓真正學到什麼,培訓師就應該傳授什麼,而不是培訓師願意教什麼就教什麼,因此,培訓的中心是學員。

二、學習內容的區別

教育提供的教學內容強調的是培養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培訓強調的則是與企業工作密切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和運用。

三、過程的區別

教育的過程是乙個以個人為導向的過程,個人在接受教育前對學什麼專業和畢業後做什麼會有很多選擇,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張揚自己的個性。

培訓的過程則是乙個以企業工作和任務為導向的過程,你一旦進入特定的企業之後,企業會要求你在某個工作崗位上在一段時期內保持相對的穩定,並要求你與企業目標保持一致,與企業規範保持統一,認同企業文化和價值觀。你不可再率性而為,你的個性可能會相對受到制約,你的特長也可能會在一段時期內得不到發揮,你需要去適應新的環境並很快地融入到企業生活中。

培訓就是培養+訓練。就是通過培養加訓練使受訓者掌握某種技能的方式。目前,國內培訓主要以技能培訓為主,側重於行為之前。

為了達到統一的科學技術規範、標準化作業,通過目標規劃設定、知識和資訊傳遞、技能熟練演練、作業達成評測、結果交流公告等現代資訊化的流程,讓受訓者通過一定的教育訓練技術手段,達到預期的水平提高目標,提公升戰鬥力,個人能力,工作能力的訓練都稱之為培訓!

培訓是給有經驗或無經驗的受訓者傳授其完成某種行為必需的思維認知、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基於認知心理學理論可知,職場正確認知(內部心理過程的輸出)的傳遞效果才是決定培訓效果好壞的根本。

解釋一下教育為什麼不是僅僅獲得知識

4樓:最愛潔白的羽毛

因為還需要道德和體育教育

5樓:落單戀人呢

一、從教育的目的看,生活教育為第一步,「德行教育」是第一要務

顯然,教育的目的是最終要對被教育者發生作用,使之能在生活、學習、工作中正常化並有所突破,有所建樹。從這兒我們發現,教育的物件是人,表面上作用的是人的身體,——感官、大腦和肢體,而實際上作用的是人的靈魂——情感、心理和思維,最終落實到言行上。從教育的目的還可以看出,生活能力才是首要的教育任務。

也就是說,乙個不能正常生活的人是不能正常學習的,更別說會學習、有所突破和在工作上展示才華和能力了。

因此,教育必然是首先注重「**」教育。也就是把日常的生活習慣、最基本的為人準則和最起碼的道德修養、公德意識和法紀觀念作為教育的第一內容,把受教育者的人品教育和全社會的公民教育放在首位。如果這一步被忽略或者缺失,教育注定失敗。

如何學好教育學

6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理論的第一步是認真學習教材,深入地理解和領會教育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了解教育學的基本結構,這是讀書學習的重點。除教材之外,其他參考書籍的廣泛閱覽也是重要的。

要反覆推敲、弄懂並吃透教材每一章節的主要內容和滲透在其中的重要觀念、教育思想,並弄清楚每一章節之間的內在聯絡,注意把握教材的邏輯體系。要系統地了解和掌握各派教育理論的實質、內容、價值等,並嘗試批判性地思考、分析和比較。獨立思考、切磋討論是學習教育學的重要方法。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如果乙個人掌握了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又學會獨立思考和工作,那麼他必定能找到自己的道路。」對教材、對前人的結論、對流行的觀點和看法、對已有的研究成果,等等,要多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不必為傳統的觀念和結論所束縛,人云亦云。

勇於探索新問題,提出新見解,是提高自己認識水平的重要途徑。不過,獨立思考並不是閉門造車,更不是憑空臆測。「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自己學習的基礎上和老師同學相互交流看法,討論切磋,讓不同觀念相互碰撞,能相互啟發,激起思想火花,幫助你更清楚、更全面、更準確地掌握幼兒教育學理論。

(二)橫向聯合——聯絡教育實際,聯絡相鄰學科和相關知識、資訊,聯絡有關社會現象和問題

1.聯絡教育實際

教育理論是為教育實際服務的,理論聯絡實際是學好教育學的必由之路。在校期間聯絡實際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到教育機構進行見習、實習,訪問優秀教師,開展社群、家庭的教育調查,嘗試設計和組織一些教育活動、做一些教育小實驗,對乙個或幾個學生進行觀察研究以及參加各種有關的專業活動,等等,都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修養和從事教育工作的能力。有的同學也許認為:

「在校時學理論,畢業後再實踐也來得及。」這種看法是不對的,不能把學習理論和參加實踐機械割裂開來,脫離實際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一方面,脫離實際地學習理論決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理論。

教育基本理論學得好不好,主要不是看能否記住和背誦這些知識,而要看在多大程度上能把這些知識轉化為正確的教育觀念和實際的教育工作能力,不參加實踐活動,這一轉化是不可能完成的。另一方面,畢業後如果要使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理論學習不但不能中止,相反應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更高、更深的學習,與在校時不同的僅僅只是學習方式的改變而已。

2.聯絡相鄰學科和有關知識、資訊

在科學飛速發展的今天,各門學科越來越具有綜合性和滲透性。教育學也是在不斷吸收和綜合其他相關的理論和知識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完善的。與教育學相關的學科很多,如心理學、衛生學、各種教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中外教育史、教育管理以及其他社會科學,如:

哲學、社會學、語言學、美學,自然科學,如:數學、生物學,等等。相關學科的學習有利於從多種角度更好地理解和領會教育學的理論,有利於學科知識的相互補充、相互拓展,有利於有關學科的學習和研究方法、思維方式相互遷移、相互補償。

比如,教育必須遵循身心發展規律,而心理學、衛生學的研究成果就為教育提供了有關學生身心發展的科學依據,幫助我們理解教育與身心發展的關係,理解教育學所闡述的教育原則、教育方法等,而且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對開展教育研究,特別是教育實驗,也是很有益處的。再如,各領域教育活動的設計是在教育理論的基礎上,對各領域教育教學內容和組織實施進行研究的學科,它們豐富和充實了教育學的內容;教育史以歷史的眼光總結了中外教育的經驗,豐富的教育遺產,為教育學的充實和發展提供了深厚的底蘊,它有助於我們在研究中把教育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的發展結合起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從中外豐富的教育遺產中吸取營養。因此,學習教育學必須與相關學科相結合,才能使思路更開闊,學習更深入、更全面,更能適應未來創造性教育工作的需要。

除了與相關學科的結合之外,學習教育學還應注意形成廣泛的知識基礎和多渠道的資訊**。顯然,這不能只靠課堂學習,還必須積極參加課外活動,特別是相關的各種專業活動,如教育知識競賽、教育問題討論會、教育觀點辯論會、社會調查、訪問等,以利於拓寬知識面,提高實踐能力,加深對書本知識、對教育理論的認識和理解。在今天這樣乙個高科技、資訊化的時代,學會利用各種資訊傳媒來獲得知識是十分重要的。

如通過圖書、廣播、電視、報紙、雜誌,以及各種視聽裝置尤其是網際網路等,了解教育研究的新動向、新成果,了解現代科技在教育上的影響和運用,了解國內外教育的新發展、新變革,了解現代科技、資訊對幼兒成長、發展的影響,等等,將有助於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對學習教育學是十分有益的。

3.聯絡有關社會現象和問題

教育與社會息息相關,社會上的思潮、風氣、各種現象會對教育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經常嘗試運用學過的理論知識對來自社會的問題進行理智的分析、思考,對各種思潮、觀點進行冷靜的判斷、辨析,能讓自己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對現實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始終保持敏感,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論觀點和看法;而且帶著實際問題學理論,還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己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形成實事求是的學風。

學習教育學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有效的學習領會需要通過思考和實踐逐步達到。如果你在學習教育學的過程中,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認真地進行思考,嘗試利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那麼,你的學習將促使你從普通人向教育者轉變,邁開成為教師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