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弱肉強食本質
應歷十年(960 年),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取代後周,建立北宋。從 此中國歷史進入了遼宋對峙時期。北宋初年,在審慎分析當時全國形勢後, 決定暫時放棄北進的軍事目標,採取先南後北的方針,集中力量消滅南方割 據勢力,對遼採取守勢。
關於北宋與遼之間的戰爭
2樓:康藏谷
宋遼戰爭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至景德元年(遼乾亨元年至統和二十二年,979—2023年),宋遼間以燕雲地區領地爭端為主的長期戰爭。
戰爭緣起及戰前衝突
五代後唐清泰末,遼(契丹)帝耶律德光扶植石敬瑭攻滅後唐稱後晉皇帝後,從石晉王朝攫取了燕雲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區)之地並以此為基地,不斷襲掠中原。後周建國初,遼又扶植北漢政權割據河東(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晉源鎮),作為附庸以遮蔽燕雲。後周顯德七年(遼應歷十年,960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代周稱帝,建北宋後,遼繼續支援北漢與宋抗衡。
時南方尚存有吳越、南唐、荊南、南漢、後蜀等獨立割據政權。為實現統一,趙匡胤在實施先南後北進軍方略過程中,曾尋機分兵攻取北漢,試圖剷除遼附庸,以便收復燕雲,但每次進攻均遭遼援軍阻撓而未果。乾德二年(964年),宋攻北漢遼州(治遼山,今山西左權),遼遣耶律撻烈率軍6萬往援,是宋遼之間首次大規模作戰。
開寶元年(968年)至二年,宋再次攻北漢,兵圍太原,遼又出兵援北漢,被宋軍擊退。直至開寶末年,不僅未能滅北漢,反使宋遼間衝突迭起,矛盾日深。
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南方統一大局已定,遂於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親率大軍攻北漢。先敗遼援軍,繼破太原滅亡北漢,為進取燕雲創造了條件。自此,開始了長達25年餘的宋遼戰爭。
宋對遼的戰略進攻
宋滅北漢(參見宋滅北漢之戰),未及休整戰力,宋太宗即令轉兵北向,欲一舉奪取幽州(今北京)。六月,親率10萬大軍出鎮州(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北進,突破遼軍在沙河(今河北涿州北拒馬河)的阻截,進圍幽州。及至,遼守城軍苦戰待援。
遼南院大王耶律斜軫於城北示弱誘伏,引宋軍北進,以分其攻勢;旋與北院大王耶律休哥援兵夾擊,大敗宋軍於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八,參見高梁河之戰)。宋軍退保定州(治安喜,今河北定州)、關南(今河北高陽東)、鎮州,防禦遼軍反擊。九月,遼景宗耶律賢果遣燕王韓匡嗣等率軍攻滿城(今河北滿城北)。
宋軍預有準備,並示形用兵,臨戰改變太宗所授陣法,合八陣為前後二陣,集中兵力擊敗遼軍,殲萬餘人(參見滿城之戰)。五年三月,遼大軍攻雁門(今山西代縣)。宋將楊業偕潘美南北夾擊,再敗遼軍(參見雁門之戰)。
是年冬,遼景宗親率大軍進攻瓦橋關(今河北雄縣)獲勝。宋遂以南易水為障,設防禦遼(參見瓦橋關之戰)。七年四月至五月,遼軍三路出兵,攻滿城、雁門、府州(今陝西府谷),皆被宋軍擊敗。
後遼景宗病卒,聖宗耶律隆緒繼位,因用兵高麗、女真,無暇南顧;宋則致力於休兵養馬,廣積軍儲,以圖再舉。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納知雄州賀令圖建議,以遼帝年幼、承天太后蕭綽攝政、內部不穩為可乘之機,決心分兵三路出擊:東路以曹彬為主帥,率主力軍10萬人出雄州(今河北雄縣);中路以田重進率軍出飛狐(今河北淶源);西路令潘美、楊業等率軍出雁門。企圖三路齊發,以東路牽制遼軍主力,待中、西路奪取山後諸州後,轉兵東向,三路合圍幽州。
其實這時遼統治集團君臣協和,政治賢明,
並不存在什麼可乘之機。但趙光義卻信以為真,不顧參知政事李至的反對,不顧糧草、軍械缺乏、北伐準備不足、開戰勝算不多的實際情況,不和宰相商量,即決定對遼用兵,
兵分三路,大舉北伐。及戰,西路軍連克寰(治寰清,今山西朔縣東北馬邑)、朔及應(治金城,今山西應縣)、雲(治雲中,今山西大同)諸州;中路軍克飛狐、靈丘(今屬山西)、蔚州(治靈仙,今河北蔚縣);東路軍奪占固安(今屬河北),進據涿州。面對宋軍大舉進攻,遼蕭太后親臨幽州,偕聖宗指揮抗擊。
採取集中兵力先敗東路宋軍主力,再及其他各路的方略,乘曹彬孤軍冒進、又缺糧草之機,襲擾疲憊,迫其退軍,並追至岐溝關(今河北涿州西南),將其擊潰。繼而遣都統耶律斜軫率軍10萬,對中、西路宋軍相繼反擊,收復蔚州、飛狐、寰州、朔州等地,俘楊業。宋軍放棄雲、應,撤回代州,對遼的戰略進攻就此失敗(參見岐溝關之戰)。
遼軍**及宋軍的戰略防禦
岐溝關之戰後,宋喪師數萬,國力窮沮,被迫在戰略上採取守勢。遼則乘其勢衰,即行**。是年冬,蕭太后令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為前鋒,率部攻望都(今屬河北),自率主力攻瀛州(治今河北河間)。
耶律休哥計勝宋知雄州賀令圖部,率軍至瀛州與主力會合。宋瀛州兵馬都部署劉廷讓率數萬騎迎擊遼軍,在城北君子館之戰中被遼軍包圍,全軍覆沒,劉廷讓僅以身免(參見君子館之戰)。遼軍乘勝攻掠祁(治今河北無極)、深(治靜安,今河北深縣南)等州後撤回。
此後,利用騎兵優勢,不斷深入宋境襲擾。端拱元年(988年),遼聖宗率軍攻破狼山寨(今河北易縣西南)、長城口(今河北徐水西北),數月間連下滿城、新樂(今河北新樂東長壽東北)、祁州等地,唯於唐河(今河北定州北)被宋定州守將李繼隆、袁繼忠率軍擊敗。二年七月,遼諜知宋軍護送輜重赴威虜軍(今河北徐水西),耶律休哥率數萬騎前往截擊。
宋將尹繼倫率數幹騎夜巡時發現遼軍,躡蹤尾隨遼軍,乘其早膳突襲,耶律休哥受傷先逃,遼軍驚潰,死亡甚眾。至道元年(995年),遼以招討使韓德威率數萬騎兩次攻麟州(今陝西神木西北),均被宋將折御卿率部擊敗。三年三月,宋太宗病卒。
宋真宗趙恆襲位,頗有和意。遼卻乘真宗新理國事,屢屢興兵攻宋。咸平二年(999年),遼聖宗率軍攻保州(今河北保定)、威虜軍不克,轉兵進襲寧邊軍(今河北蠡縣)、祁州、趙州(今河北趙縣)等地,遊騎遠襲至邢州(治龍岡,今河北邢台)、焰州(治廣年,今河北永年東南)。
三年正月,敗宋軍於瀛州西南,遂自德州、棣州(今山東惠民南)渡河,掠淄州(今山東淄博淄川)、齊州(治歷城,今山東濟南)而歸。四年冬,遼軍攻長城口,被宋軍擊敗,喪師2萬人。五年,攻靜戎軍(今河北徐水)及保州,獲勝而返。
六年,攻望都,俘宋副都部署王繼忠,殲其所部。
宋遼締和
景德元年(2023年)秋,蕭太后與聖宗大舉攻宋。閏九月,遼軍會集固安,攻順安軍(今河北高陽東)、威虜軍、北平寨(今河北完縣東北)、保州,均末克。後轉攻定州,被阻於唐河。
遂移師東向瀛州,並利用降將王繼忠致書宋真宗,試探議和。十月,遼集兵攻瀛州,l0餘日不克,**慘重,十一月,轉兵攻天雄軍(今河北大名東北)不克,南下破德清軍(今河南清奉西北),威逼澶州(今河南濮陽),襲取通利軍(今河南浚縣東北)。大將蕭撻凜在澶州察看戰地時,中宋軍伏弩身亡。
遼失主將,士氣大挫,軍心厭戰,且恐宋屯鎮、定二州重兵襲擊側後,亟謀妥協。宋以澶州為決戰戰場,集中兵力與遼軍相持。真宗臨陣督戰,以振軍心。
但唯恐遼軍突破澶州,危及東京(今河南開封),遂以向遼納幣帛為條件,締結和約,史稱「澶淵之盟」(參見澶州之戰)。宋遼戰爭遂告結束。
遼和北宋的戰役具體叫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太平興國北伐 979年
高梁河之戰 979年
滿城之戰 979年
雁門之戰 980年
瓦橋關之戰 980年
雍熙北伐 986年
岐溝關之戰 986年
君子館之戰 986年冬
土磴寨之戰 986年
唐河之戰 988年
徐河之戰 989年
子河汊之戰 995年
雄州之戰 995年
瀛洲之戰 999年
莫州之戰 999年
遂城羊山之戰 2023年
望都之戰 2023年
澶州之戰 2023年
宣和伐遼 2023年-2023年
4樓:匿名使用者
滿城之戰
遼乾亨元年(979年),遼軍攻宋,被8萬宋軍擊敗的一次作戰。
979年7月初,宋軍在高梁河(今北京城西)被遼軍打敗。9月,遼燕王韓匡嗣、耶律休哥等又率軍南進,攻鎮州(今河北正定),進至河北滿城,與宋軍遭遇。宋軍先派人向遼軍詐降,以麻痺韓匡嗣,然後,以一部突然進至遼軍陣前,一部迂迴到遼軍背後,前後夾擊,大敗遼軍,史稱滿城之戰。
宋代有哪些著名的戰役?
5樓:匿名使用者
宋遼金夏元時期 :
『和尚原之戰』→南宋吳玠、吳璘[兵數千]vs金沒立、兀朮[兵10餘萬];結果:重創金軍主力,金兀朮中箭負傷,狼狽逃走,俘獲金軍頭目300餘人,甲士800餘人,繳獲器甲數以萬計,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順昌之戰』→南宋劉錡[兵3萬餘]vs金兀朮[兵10餘萬];結果:金軍大敗,金兀朮率軍狼狽地撤回開封。
『郾城之戰』→南宋岳飛[兵不詳]vs金完顏宗弼、龍虎大王、蓋天大王等[兵1.5萬];結果:沉重打擊了金軍主力,但宋高宗趙構和秦檜只圖利用勝利,作為對金乞和的資本,遂下令班師,斷送了這次戰爭的勝利成果。
『陳家島海戰』→南宋李寶[兵3千、戰船120艘]vs金帝完顏亮[兵7萬、戰船600餘艘];結果:一舉全殲金軍水師。
『採石之戰』→南宋虞允文[兵1.8萬]vs金帝完顏亮[兵32萬];結果:大敗金軍,完顏亮被部將殺死。
『厓山海戰(崖門戰役)』→元張弘範[兵約2萬、戰船五十餘艘]vs宋張世杰[兵約20萬、戰船千餘艘];結果:宋師大敗,元軍一路打到宋軍**。陸秀夫揹著8歲的皇帝趙昺跳海自殺。
不少後宮和大臣亦相繼跳海自殺。楊太后在聽聞宋帝昺的死訊後也赴海自殺。最終宋軍全軍覆滅告終。
此次戰役之後,宋朝也隨之覆滅。
『鄱陽湖之戰-《中國古代水戰史上的典範》』→元末義軍朱元璋[兵20萬]vs元末義軍陳友諒[兵60萬];結果:陳友諒中箭而死,軍隊潰敗,5萬餘人投降。朱元璋的勢力擴大到原陳友諒的所屬地區。
奠定了朱元璋平定江南的基礎,並為以後的北伐和攻滅元朝,統一全國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明清時期
『白溝河之戰』→明燕王朱棣[兵1o餘萬]vs明建文帝朱允文軍李景隆率軍[兵60萬];結果:建文帝軍隊潰散,死傷10餘萬人,殺溺蹂躪死者數萬人。李景隆率餘眾逃往濟南。
『渾河之戰』→明建州女真部努爾哈赤[兵80人(綿甲50人、鐵甲30人)]vs明建州哲陳女真部[兵800];結果:敵兵張皇而逃。
『薩爾滸之戰』→後金努爾哈赤[兵6萬]vs明楊鎬、李光榮、杜松、馬林、葉赫、李如柏、劉綎、秉忠,朝鮮[兵12萬];結果:五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至少四萬餘人,繳獲大量的駝馬、甲杖和炮車等軍用物資,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杜松、劉綎陣亡,馬林、李如柏逃跑,朝鮮軍投降。使後金政權更趨穩固,而且從此奪取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
明軍自遭此殘敗,在戰場上完全陷入了被動,遼東局勢日趨危急
『寧遠之戰』→明袁崇煥[兵不足2萬]vs後金努爾哈赤[兵6萬];結果:明軍殺傷後金軍1.7萬人,挫敗了努爾哈赤奪占遼西和山海關的企圖,是明朝對後金作戰的一次重大勝利。
遼國戰敗北宋時期遼國戰敗和宋國簽訂了什麼盟約
澶 ch n 淵之盟 是北宋與遼經過多次戰爭後所締結的一次盟約。1004年秋 宋真宗景德元年 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下射殺遼將蕭撻覽 一作凜 遼害怕腹背受敵,提出和議。宋真宗畏敵...
北宋和遼國二十多年戰爭後,澶淵之盟換來百年和平,為何也是滅亡的原因
因為從那之後,官府認為能用錢擺平一切,可花錢買平安,所以逐漸不重視軍隊,也就沒有了牢固的國防,自然走向滅亡了。在澶淵之盟後,兩國之間再也沒有戰事。此時東北的女真族崛起滅掉了遼國,而北宋也同時面臨這危險。此時的北宋百姓民不聊生,朝政混亂。君王也不處理朝政。在金國建立後,南下征討北宋。而北宋無力抵抗,最...
和唐朝相比,北宋科舉有了哪些發展
殿試成為定製,錄取權有皇帝直接掌握 增加了策論考試 為防止考生作弊,考試創設 彌封 謄錄 為防止作弊,出現了糊名制度 分為了鄉試,省試,殿試。而且用了糊名法。再後來的王安石變法中有事經義,時務策,設明法科專考律令和斷案,不考詩賦了。而且殿試成為了定製,進士科為主。有了天子門生的說法 相對於唐朝,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