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禮制的定義及內容,西周禮制的認識

2021-03-04 05:35:27 字數 4712 閱讀 8029

1樓:迷糊源

西周禮制完整地講應稱之為禮樂制度,分禮和樂兩個部分。禮的部分主要對人的身份進行劃分和社會規範,最終形成等級制度。樂的部分主要是基於禮的等級制度,運用**進行緩解社會矛盾。

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礎和前提,後者是制度執行的形式和保障。

禮樂制度源於夏商,完備於西周。西周禮制是第一次歸納、整理自上古以來政治制度,並形成獨立、完整的典章體系,而其影響力卻遠不止於夏商周「三代」,從之後的秦漢至明清的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無不折射著禮樂制度的影子,這既與這種制度符合統治利益要求有關,也與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宣揚有關。為什麼西周禮樂制度有如此影響力和生命力呢?

從禮樂制度的發展可以看出他有著三個方面鮮明的特點:

1.具有明顯的階級特徵。

《禮記·曲禮》雲:「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可見禮樂制度的核心是等級,無論分封制還是宗法制都是維護宗族貴族的利益。

人類自脫離蒙昧時期後,私有制及其相關制度的階級性就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發展,西周禮樂制度為其後各朝代的制度和法律提供了理論依據。

2.具有獨特的家國同構特徵。

家國同構即按家庭、家族結構和成員關係,構築國家組織形態和關係。家族是家庭的擴大,國家則是家族的擴大和延伸。在家國同構的格局下,家是小國,國是大家。

在家庭、家族內,父家長地位至尊,權力至大;在國內,君王地位至尊,權力至大。父為「家君」,君為「國父」,君父同倫,家國同構,宗法制度因而滲透於社會整體,甚至掩蓋了階級和等級關係。故《禮記·曲禮》又雲: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孔子將其解釋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事實上家國同構始終貫穿於之後三千多年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成為十分獨特的社會形態和文化。

3.以世襲制為基礎,以父系血緣關係作為衡量和維繫的依據。

我們已經知道,國家體制以家國同構為基礎的,因此在家庭、家族中父家長因其血統上的宗主地位,理所當然地統率其族眾家人,而且這一宗主地位並不因其生命的中止而停輟,而是通過血脈遺傳,代代相繼。同樣,君王自命「天子」,龍種高貴,君王駕崩,君統不輟,由其嫡長子自然承襲,如是者不絕。故而貴族世襲和嫡長子繼承成為了禮制的乙個代表性符號,在此後歷史演進中,雖然爵位世襲和繼承方式有所不同,但天子或者說皇帝世襲和嫡長子繼承始終是政治制度主流。

即便在中國普通百姓婚喪嫁娶等日常生活中,以血緣認定的「五服」等倫理道德亦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行為準則。

西周禮制不僅對於古代中國具有深刻的意義,即便對於當代中國人也有著極大的影響,由西周禮制所演變成的中華傳統文化無不滲透於中國人的待人處事、道德行為等社會活動的方方面面,而尊老愛幼、愛國敬業亦成為時代新風。有選擇的傳承這一傳統瑰寶,形成新時期的公序良俗也應成為每個中國人責無旁貸的責任。

西周禮制的認識

2樓:匿名使用者

西周禮的核心原則,是親親,尊尊,長長和男女有別。這些基本原則,既對受規範物件的日常生活即家族生活進行規範和約束,另一方面,也超逸出家族生活範疇之外,在更高的社會政治生活層面直接發揮作用。

在西周時期,禮不下庶人,禮是調整奴隸主貴族階級內部關係的一種行為規範。從西周之禮發揮作用的空間來看,一方面是奴隸主貴族的家族內部生活以及家族之間的交際生活,另一方面,也還是西周時期的政治生活。在這裡,我們主要**西周之禮作為一種政治生活規範的存在及其所發揮的功能。

實際上,西周時期的禮,其功能一方面固然是以家族為單位的對個體行為的調整,但另一方面,還有更大的更深厚的政治意蘊。如果講,西周之禮的政治功能的色彩遠遠濃厚於其作為一種普通行為規範的色彩;其政治功能的重要性要遠甚於其規範日常生活的重要性,這個觀點也許並不為過,也是真實。

西周時期的禮,尤其是親親原則,承載了重要的政治權力的分配功能,而同時作為一種具有相當程度威信的規範,也對當時既存的政治經濟文化格局賦予了正當性。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西周之禮,其特質更多的是一種具有直接性和在場性的政治生活原則,維護的是既有政治格局的現狀和保其延續性,其功能發揮的空間,就是政治生活空間,其對政治的影響,具有直接性,而非中介。在這一點上,和後來的儒家之禮,具有明顯區別。

親親原則,是西周禮的核心,其含義,是親疏有別。親疏有別的要求,不僅是發生在通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政治生活領域,也是支配政治權力分配和政治利益享有的原則。

親親原則,對政治生活的指導,就是任人唯親。在現代社會的話語場景中,任人唯親已經具有了明顯的貶抑,甚至等同於政治的落後,但是在華夏有朝有國的開端,任人唯親,卻是具有正當性的分配政治權力和政治利益的基本原則。

任人唯親原則,確保了在政治上業已獲取統治地位的家族,其優勢地位的血脈延續性,從而「貴者恆貴」。而這些貴者,都是西周的皇親國族。親親原則,把國家上上下下的政治生活,演變成乙個具有血緣關係的龐大家族的家族生活。

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家國一體,有朝以來,就這樣以國家強制力作為後盾,被塑造。需要強調的是,西周時期的家國一體,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國一體。具有血緣關係的家族,壟斷了政治生活的參與權,壟斷了普通民眾通過政治渠道,上公升進入社會高層的途徑,這和後來秦漢以後封建社會意義上的家國一體,還是有著明顯的區別。

任人唯親原則所產生的政治參與空間,明顯的特徵,就是封閉性,以血緣為屏障,阻隔了社會其他群體進入政治生活,為官為吏。如果講政治生活空間的封閉方式,可以有多種,那麼以血緣紐帶為屏障的封閉,尤其具有私利性。如果可以把**定義為政治生活空間的封閉,那麼以血緣為紐帶和維繫的**,尤其具有道德上的可譴責性。

如果可以把**制度也分為三六九等,那麼以血緣為基礎的**,就是**中的最低下者。

3樓:鴻臺

王道禮制,是與霸道相對的一種治國理念。古人相信,王道是黃帝開始倡導的聖王治國之道。王道的基本精神是仁義治天下,以德服人,亦稱為德政。

在西周之前,王道的實行手段是現代法治理論稱之為習慣法的既定的社會傳統習俗。西周王天下,周公制訂了系統的禮法制度,將夏商兩代的社會規則系統歸納,又加以適合當時需要的若干創造,形成了當時最具系統性的行為法度——《周禮》。

周禮的治國理念依據,便是王道精神。周禮的,便是王道理念的全面實施。

所以,西周開始的王道,便是以禮治為實際法則而的治國之道。王道與周禮,一源一流,其後又互相生髮,在周代達到了無與倫比的精細程度。直到春秋時代,王道治國理念依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王道禮治,在治國實踐中有三方面的基本特徵:

其一,治民奉行德治仁政,原則上反對強迫性實施壓服的國家行為。

其二,邦交之道奉行賓服禮讓,原則上反對相互用兵征伐。

其三,國君傳承上,既實行世襲制,又推崇禪讓制。

在人類活動節奏極為緩慢的時代,牧歌式的城邑田園社會是一種大背景,任何人都不可能逾越這個社會條件。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依附關係,因為空間距離的稀疏而變得鬆弛;社會階層劇烈的利害爭奪,因人口的稀少與自然資源的相對豐厚而變得緩和;太多太多的人欲,都因為山高水遠而變得淡漠;太多太多的矛盾衝突,都因為鞭長莫及而只能寄希望於德政感召。所以,「鄰里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老死不相往來」的圖畫,在那個時代是一種現實,並非老子描繪的虛幻景象。

同樣,明君賢臣安步當車以巡視民間,樹下聽訟以安定人心,也都是可能的現實。如此背景之下,產生出這種以德服人的治國理念,意圖達到民眾的自覺服從,實在是統治層的一種高明的選擇。高明之處,在於它的現實性,在於它能有效克服統治者力所不能及的尷尬。

當然,那個時代也不止一次地出現過破壞這種治國理念的暴君。但是,暴君沒有形成任何治國理念。王道德政,是中國遠古社會自覺產生的政治傳統。

這一點,至少在春秋之前,沒有任何人企圖改變。

可是,時代已經發生了劇烈的變遷,昔日潮流已經成為過去。

4樓:手機使用者

西周是以禮為 大雅的國家,。。。。。。而且是乙個智慧型的國家

5樓:匿名使用者

見仁見智 西周等級森嚴 也有一些不合情理的 但它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6樓:匿名使用者

宗法制保證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穩定,形成了權力逐級遞減的乙個系統,為以後幾千年的封建制度中繼承人問題提供了依據,但消減了人們參政學習的積極性;

分封制在前期鞏固了國家,及周王朝的統治,開闊了疆域,保證了國家的穩定但由於各諸侯擁有再分封,設武裝,設**等大權,導致後期周王朝偏居一隅,最終滅亡.

簡述周代禮制的貢獻

7樓:匿名使用者

周代禮制完整地講應稱之為禮樂制度,分禮和樂兩個部分。禮的部分主要對人的身份進行劃分和社會規範,最終形成等級制度。樂的部分主要是基於禮的等級制度,運用**進行緩解社會矛盾。

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礎和前提,後者是制度執行的形式和保障。

周公制禮作樂,建立了一整套具體可操作的禮樂制度,包括飲食、起居、祭祀、喪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納入「禮」的範疇,潛移默化地規範人們的行為,這就是周代的禮制。

周禮目的是以周人的標準來規範各族和各代禮樂內容,並通過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個不同等級的統治階級中去;其意義在於擴大周文化的影響,加強周人血親聯絡和維護宗法等級秩序;其本質是「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

8樓:俞利群

禮儀之邦就是這麼來的,沒有實際的禮儀來確定人們的行為規範,人們就形不成一種意識!一種模糊的說教的思想形態是很難普及的,也很難讓別人理解!只有就實質的形態讓大家都看到,才能進行直接的討論!

才很容易學習到這種意識!舉乙個簡單的例子,就好比關公,長什麼樣?通過文字描寫,再讓每個人去畫出自己認為的關公形象,結果,雖然都知道畫的是關公,可是呢,一定會有很大差別!

而三國演義,陸樹銘扮演的關公形象深入人心,沒人反對關老爺就是這個形象,連廠家塑造關公形象也直接按這個樣子來!就是這個原因!一種抽象的行為,化成實質之後,人們才會深刻接受,才會慢慢形成一種文化!

有很明確的學習形象!明白不?這就是周禮帶給我們文化影響!

而當我們回顧歷史,看到電視上演員的表演,沒什麼排斥就自然接受!這就是深入人心!這就是一種文化基因的產生!

西周嫡長子繼承制的繼承內容,西周嫡長子繼承制的原則是什麼?

嫡長子繼承制 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是嫡妻 正妻 所生的長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長子繼承,而其他的庶子為別子,他們被分封到全國各重要的戰略要地。由嫡長子繼承的王位可以確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對嫡子的大宗來說,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內又為大宗,其繼...

汽車文化的內容簡介,簡述汽車文化的定義及包含的內容?

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 十一五規劃課題 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 課題中 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汽車類專業規劃教材 之一。全書共分8 章,通過對汽車基本概念 汽車文化內涵 汽車發展簡史 國內外汽車產業概況 汽車產品設計 開發過程 汽車基本結構 汽車引數 汽車時尚 未來汽車等方面的闡述,向讀者全...

新聞的定義及認識新聞定義的意義

1.性質定義 新聞是新近 新鮮 新奇的見聞。2.發生定義 新聞是通過對新近 新鮮 新奇事物的感知而獲得的見聞。3.關係定義 新聞與過時 陳腐 平淡的舊聞相對,是新近 新鮮 新奇的見聞。4.功用定義 新聞是能夠滿足受者喜新好奇心理的新見聞。見 新聞的基本定義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2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