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的產地在什麼省什麼地區,惠山泥人的原料過程工具

2021-03-04 05:15:29 字數 5138 閱讀 3660

1樓:西北第一狼人

惠山泥人,是江蘇無錫漢族傳統工藝美術品之一,無錫三大著名特產之一。

就是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地區了。

惠山泥人的原料、過程、工具

2樓:匿名使用者

(一)、簡介  無錫位於江蘇省東南部,西元前202年置縣,2023年公升為州。無錫泥人的生產和銷售都集中在無錫惠山附近,故無錫泥人又稱"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題材豐富,技藝精湛,惟妙惟肖,雅俗共賞。產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手捏泥人,構思雋妙,做工精細,郭沫若先生讚其"人物無古今,須臾出手中",屬泥人精品,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另一類為泥人、石膏工藝品,用模具成批生產,量大、價廉。

[編輯本段](二)、溯源  蜚聲中外的惠山泥人,始於南朝,盛於明代,距今已有千餘年歷。清代開始出現專業化的惠山泥人手工作坊,五里長街、上下河塘開設了數十家泥人店、兩百多家泥人作坊,形成有名的"泥人街"。20世紀初,惠山鎮的泥人店不少於120家,這一狀況一直延續至今。

惠山彩塑清代最盛,著名藝人有王春林、丁阿金、周阿生等。乾隆南巡,命王春林做泥孩五盤,很稱意。丁阿金以捏塑崑曲戲文聞名蘇州、無錫一帶,傳世作品如"借靴"、"寄柬"、"教歌"等。

周阿生擅長塑製神仙故事,傳世作品有"蟠桃大會"等(參閱《無錫惠山彩塑》)。當地流傳有兩句話:"要戲文,找阿金;要神仙,找阿生。

"兩人在捏塑人物上都有卓越成就,各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惠山前期作品,主要是兒童耍貨(玩具),如車老虎、大花貓、大阿福等。明代萬曆年間,崑曲流行無錫一帶,惠山塑製戲劇人物。清代後期,京戲流行,豐富了泥製戲文的內容。

往後逐漸分粗、細貨生產,粗貨是兒童耍貨,細貨是手捏戲文;前者主要暢銷農村,後者主要銷售城市。2023年左右,上海"普益習藝所"藝人來惠山後,開始用石膏翻製泥塑品,從此惠山彩塑用泥和石膏兩種原料進行生產。

1、傳說

無錫惠山泥人名傳中外,說起它的來歷,有段神奇的故事。

相傳在明代洪武年間,有一天,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在五更三點上朝啟奏皇上:"臣夜觀天象,發現無錫龍山(即惠山)有龍脈龍氣,將要出三鬥三公升芝麻多的文官和三王十八將大亂南。"朱元璋大吃一驚,急問:

"如何是好?"劉伯溫笑笑說:"待臣前往無錫細察一番,便有主張。

"劉伯溫來到無錫,登上龍山,朝東、朝南、朝西、朝北望了又望,然後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泥土,捏一捏,竟粘成了乙個泥團。他看看手上的粘團,再捏捏、看看,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劉伯溫立即吩咐隨從曉諭龍山腳下眾老百姓:

大明天子深知民間疾苦,特派軍師前來龍山察訪,今發現龍山泥土可以捏成泥人賣錢度日,變泥土為烏金,無錫人將永世享受不盡。劉伯溫跟著招來一些能工巧匠,用泥土捏成了許許多多頭戴朝冠,身穿朝服、腳登朝靴的文官武將,真是千姿百態,栩栩如生,人人見了都喜愛。

那時候,龍山腳下的老百姓因日子過得十分貧困,都以為是朝廷為百姓著想呢。於是家家戶戶拿起鐵鍬到山坡上去取泥做泥人。沒幾天,龍山街上開滿了大小店家、攤位。

劉伯溫看到龍山腳下泥人店鋪越開越多,暗暗高興。一天夜裡,他與隨同前來的太監開懷暢飲。酒過三杯,太監忍不住輕輕問他:

"軍師,皇上派你來辦理安邦定國的大事,你為啥叫無錫老百姓大做泥人?"劉伯溫帶著幾分醉意,得意地仰天大笑,說:"公公有所不知,我是叫此地盡出泥王泥相、泥臣泥將,這豈止三鬥三公升,我要刨得龍山一絲龍肉也不剩!

"太監又追問:"軍師計策雖妙,可龍山不死,後患無窮呵!"劉伯溫安慰他說:

"公公不必擔憂,山人還有對策。"

過了幾天,劉伯溫突然調三百士兵,在龍山南麓青山灣前的山坡上紮營下寨;並下令把這一帶樹林統統砍掉,從中選了一塊地方,準備開鑿一口深井。附近老百姓眼看樹林被毀,斷了他們樵柴生路,都跑來氣憤地跑來找軍師說理。劉伯溫呵呵笑道:

"我是見你們吃水困難,特地為你們打算,井挖好了,大家得益非淺呵!

太監不知他葫蘆裡賣啥藥,老百姓走後,悄悄地問道:"軍師,你鑿井到底為?"劉伯溫嘴巴一努,回答:

"這鑿開處是緊連龍頸的龍脈,井一開鑿,不就斷了龍脈、斬了龍頸?嘿,我叫無錫人守著這座死山,世世代代盡出瞎子、聾子靠討飯為生。"說完,兩人不約而同冷笑起來。

誰也沒料到,兩人說的悄悄話,竟被龍山聽得清清楚楚。龍山越聽越氣,氣得九個山峰頓時顫動起來,把劉伯溫和太監顫得跌跌撞撞,滾到了山腳下。龍山的龍脖子也氣粗了,一股怒氣迸發出來,一瞬間天動地搖,"譁"一聲巨響,在青山灣前山坡上長出了一座小山。

第二天一早,劉伯溫趕到打算鑿井的地方一看,只見那裡已平地隆起乙個山頭,嚇得目瞪口呆,灰溜溜地帶著隨從回南京去了。

這座小山,無錫人現在還叫它"產山"。無錫有句諺語"一夜長產山",就是這個出典。因為產山是龍山氣出來的,所以產山上的泥土粗、無粘性,做不得泥人。

龍山未死,龍山的泥土能做泥人,無錫人捏泥人的手藝卻從此一代一代傳下來了。

(三)、藝術特色

惠山泥人係用惠山地區一公尺以下的土為材料,經多道工序製作而成,分"粗貨"與"細貨"兩類,"粗貨"大多以喜慶吉祥題材為表現內容,如大阿福、蠶貓、老壽星、漁翁等,寄託著民間祈求祥瑞、辟邪納福、豐衣足食的美好願望,其造型粗獷簡潔,色彩明快,揮灑寫意,形神兼備;"細貨"即手捏泥人,這類作品主要取材於傳統的戲曲人物、神話傳說、民風民俗,人物塑畫生動傳神,色彩色調秀麗明雋。無錫手捏泥人對材質要求嚴格,需取當地水稻田一公尺深處的烏土為材料。

傳統工藝極為複雜,有搓、揉、挑、捏、印、拍、剪、色、壓、貼、鑲、劃、扳、插、推、揩、糊、裝等技藝。作為彩塑,彩繪技藝在整個泥人的工藝製作中佔有較高的比重,因而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說。

惠山彩塑注重配色。"紅要紅得鮮,綠要綠得嬌,白要白得淨",才能使人看了爽朗愉快。"紅搭綠,一塊玉",指紅色與綠色相間使用,色彩效果很好。

"紅搭紫,一堆死"指紅與紫並用,很難產生好的色彩效果,就像看見令人噁心的死一樣,十分難看。"遠看顏色近看花"這是彩繪的總要求,既有大的色彩效果,又能細看;區域性不能影響整體,紋樣與底色須相互襯托,使之更美。

惠山彩塑上彩技法一般是"從上到下,先淡後濃,先白後黑,頭髮靴子最後"。"頭色不過四,身色勿過三",是說上頭部的彩色,只能塗四次,身上的顏色上三次已夠。色多不僅效果不好,而且容易發裂。

但上少了,也會顯得玉氣不厚。"落筆如飛,厚薄均勻",指上彩時要畫得快。筆發呆,上彩就死板。

後句指上色用的顏料厚度都應該相同。"先開相,後製花,描金帶彩在後頭",是頭部裝鑾的步驟。"六線要直,曲線要活",是用筆的要領。

"滿而不塞,繁中有簡"。這是惠山彩塑運用紋樣時的規律。"長腳壽"、"團壽"、"梅竹"適用於老年人的服飾。

"百吉"、"蝙蝠"、"團球花"適用於小孩服飾。"雲錦花"、"水浪花"、"五色雲"適用於一般神仙中人物,"草花"、"芙蓉花"、"點點花"、"荷菊"等則是一般富貴人、美女服飾上常用的紋樣。

(四)、製作過程

惠山泥人一般都要上彩後才算完成一件作品,因此它又是我國著名的彩塑產地,彩繪工藝對惠山泥人來說既是必須的又是複雜的。自從清代在製作工藝上出現塑和彩的分工以來,彩繪工藝更是越發細膩和成熟。工序之間的操作規程和技術訣巧就隨之產生,成為惠山泥人彩繪***代相傳的技藝絕招。

大紅大綠,古樸濃重和對比強烈的色彩處理,紋樣、圖案線條、塊面搭配而成的裝飾效果,以及貼金、插花、開相、妝鑾都有類有譜,有的已成定式。

為了能適應批量生產,惠山泥人經過無數藝人一代又一代千錘百鍊,創造出了像「大阿福」那樣,看似造型簡單,只需用一片模印製,通過彩繪就能塑造出舉世聞名的優秀民間藝術珍品。這在泥塑造型創作上沒有高度概括和簡練的藝術造詣是無法創作出來的。因而在造型特點上就出現了和一般雕塑不同的處理方法,如:

(1)高浮雕方式處理一些突出輪廓,而不像雕塑那樣強調塊面,強調體積感。(2)厚中見薄或薄中見厚的衣紋,這是惠山泥人慣用的一種巧妙處理方法。(3)淺刻方法處理一些線條圖案。

(4)向塑像中心壓縮來處理構圖。(5)縮短人體比例,突出主要部位。(6)外輪廓線柔和彎曲,以盡量形成乙個圓團。

這些藝術處理的手法,也就構成了惠山泥人在造型上的鮮明個性和獨特藝術風格的特徵。

但是這樣平平的、起伏不大的坯體,要想表現出完美的創作意圖,就必須用色彩、圖案線條來描述,凹現輪廓和細部,增加表現力,並加以美化。彩繪裝飾的重要性就突出起來了。因此,惠山泥人的美是造型的美、色彩的美、圖案的美和線條的美的集中反映,是塑和彩的和諧統一。

再加上彩繪技藝中還包含製作一些配置的道具,作品最後的裝飾妝鑾。「三分塑七分彩」和「低坯高畫」的結論性行話流行了。其實,這是藝人和作坊工匠們對惠山泥人製作過程中以塑、彩兩部分的自我評析,其主要劃分的標準是在大批量複製生產中造型的簡繁和畫的簡繁。

絕不是指作品造型在原始創作時對塑、彩藝術要求的判斷。當然也有認為彩繪設計比之泥塑設計重要。但這只是少數人缺乏藝術判斷力的誤傳。

下面我們從生產過程中的造型和做工的簡繁,來分析三分塑七分彩的原意。

1、造型的簡、繁。惠山泥人由於受模型的限制,因此,泥塑造型一般十分簡練,大都是圓渾渾、胖乎乎的,甚至用浮雕和高浮雕來處理,有的甚至在背部「過渡」成平面。因此,看似簡單,但實際效果卻又十分完美。

但彩繪的造型就明顯的十分講究和繁複,如色彩的搭配、線條的運用,紋樣、圖案裝飾,以及貼金描花、開相妝鑾有的已形成固定的程式。搭配在造型上明顯比坯體複雜,那恬情含蓄的觀音;含情脈脈的少女;笑逐顏開的劉海;慈祥和藹的壽星;饒有情趣的彌陀;形象鮮明生動,喜怒哀樂各異。相比之下,乙個泥坯的造型就簡單了。

2、做工的簡、繁。惠山泥人的複製生產大都用模型印製(澆製),手捏泥人也有印段鑲手,大都使用人頭模具。因此,在做工上便簡單多了,技術的複雜性遠不如彩繪。

彩繪卻只能一筆一劃來表現作品的藝術效果,而且有很多操作工藝是必須遵循的,如藝人們自己總結的「從上到下,先淡後濃,先白後黑,頭髮最後」。「頭色不過四,身色勿過三」(指塗色的次數)。「先開相,後裝花,描金帶彩在後頭」。

這些都是操作規程上的要求。還有在用色用筆的基本功方面也要求很高,如「落筆如飛,厚薄均勻」,「直線要直,曲線要活」,「紅搭綠,一塊肉;青搭紫,一堆屎。」等等,足以證明彩繪比制坯繁雜多了。

從另一句藝人的老話中,我們足以說明「三分塑、七分彩」是指的做工的簡繁和造型的簡繁。那就是「三分坯子七分畫」。

(五)、傳承意義

無錫泥塑以獨特的藝術造型、鮮明的民族民間色彩和濃郁的江南鄉土氣息而深受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喜愛,被譽為"無錫三寶"之一,其「手捏戲文」和「大阿福」名滿天下,廣為人知,被視為最富有東方色彩的民間彩塑。在傳承、發展過程中,無錫泥人精品迭出,許多精品為國家級博物館和專家收藏,不少作品還獲得「山花獎」等多項全國性大獎。

目前,無錫手捏泥人面臨著智財權受侵害、手工製作成本飆公升、人才大量流失、惠山泥日益稀少等嚴重的問題,亟待搶救性的保護措施。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23年5月20日,該遺產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江蘇省無錫市的喻湘漣、王南仙為該文化遺產專案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請問在福建省福州地區,做年糕的葉子是什麼植物的葉子 應該是薑科植物

在福建省福州地區,做年糕的葉子是粽葉,學名箬葉,箬竹屬 l.nakai 中的闊葉箬竹 l.latifolius 的葉片,粽葉學名箬葉 indicalamus leaf 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丘陵地區,使用粽葉包粽子,就是利用其特殊的竹香味和防腐作用。上面的答案是錯字,福州人說的粽葉是一種竹子葉,是包...

地角草是什麼植物?產地在哪?是在起2陝西省嗎

滴血蓮花菩提子,是露兜樹的果實。r n鳳凰涅 盤王歸 r n山菠蘿之籽為製珍品滴血蓮花菩提籽之材,形似蓮,故名蓮花菩提,瓣紅,故稱滴血蓮花菩提籽。學名露兜樹,於中國,見於閩 粵 桂 瓊諸省。r n望採納。貢菜是什麼植物?產地在哪?貢菜,別稱 苔幹 響菜 山蜇 具體分類為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magn...

蘋果功放機產地是什麼地方,蘋果的主要產地在哪裡?

手機裡好像有功放模組,但不叫功放機 別鬧有嗎,蘋果就mac,ipad,ipod,iphone 蘋果的主要產地在 我國蘋果主要產地有以下四個 一 黃土高原產區 西北黃土高原產區包括陝西渭北地區 山西晉南和晉中 河南三門峽地區和甘肅的隴東地區。二 渤海彎 位於膠東半島 山東產區 遼寧產區 河北產區和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