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對於行人辭令之美的來由是什麼

2021-03-04 04:45:41 字數 4981 閱讀 4059

1樓:漫閱科技

《左傳》語言簡練,字句精嚴,行文變化縱橫,顯示了作者駕馭語言的高超能力。特別是其中選擇性地收錄了不少外交官精彩的外交語言,也為它增添了不少光彩,前人將《左傳》的這個特點稱之為「行人(指外交特使)辭令之美」。

「若捨鄭以為東道主」 的句式和格式分別是什麼?

2樓:喵喵口三三

「若捨鄭以為東道主」 的句式為省略句,格式應為「若捨鄭以(之)為東道主」。

一、出處

出自於《燭之武退秦師》,載於左丘明所著《左傳·僖公三十年》,題目為後人所加。

二、寫作背景

西元前630年,秦、晉藉口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且與楚國親近,而合攻鄭國,在自己的國家(鄭國)危難面前,燭之武前往敵國交涉,于強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辯,終於使秦國從鄭國退兵。

三、作品原文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泛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捨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四、註釋

以其無禮於晉:指晉文公即位前流亡國外經過鄭國時,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倒裝句,於晉無禮。以,因為,連詞。其,代詞,它,指鄭國。於,對於。

且貳於楚:並且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且,並且,表遞進。貳,從屬二主。於,對,介詞。

晉軍函陵:晉軍駐紮在函陵。軍,名詞作動詞,駐軍。函陵,鄭國地名,在今河南新鄭北。

泛(fán)南:泛水的南面,也屬鄭地。(古漢語字典注,泛作水命是唸作第二聲。)

若:假如。

使:派。

見:拜見進見。

從:聽從。

辭:推辭。

臣之壯也:我壯年的時候。

猶:尚且。

無能為也已:不能幹什麼了。為,做。已,同「矣」,語氣詞,了。

用:任用。

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

是,這。

過,過錯。

然:然而。

許之:答應這件事。許,答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微:沒有。夫人:遠指代詞,那人,指秦穆公。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別人的力量,又返回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損害。

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語氣,還是。去之:離開鄭國。之,指代鄭國。

四、全文鑑賞

《燭之武退秦師》見《左傳》。《左傳》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傳》。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歷史名著,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

全書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地記敘了整個春秋時代各諸侯國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同時也較為具體地描繪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政治狀況。《左傳》長於敘事,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作者以其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認識和高度的文學修養,對許多大小歷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動的記述,形象鮮明,語言優美,成為歷代散文的典範。

五、作者簡介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於前502年,死於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後代。

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後為魯國太史 。

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於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於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並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君知其難也」的「其」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君知其難也」的「其」意思是:這,指代前一句「越國以鄙遠」。兩句意思: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定邊邑,您知道這不好辦。

原文選段: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捨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釋義:夜裡,把燭之武用繩子從城上墜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就要滅亡了!

如果鄭國滅亡對您有好處,那就值得煩勞您的屬下。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定邊邑,您知道這不好辦,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的實力呢?鄰國實力增強,就等於您的力量削弱了。

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經過,鄭國**他們的食宿、給養,這對您也無壞處。再說您也曾經有恩於晉惠公,他答應給您焦、瑕兩地,可是晉惠公早晨剛剛渡河回國,晚上就在那裡築城防禦,這是您所知道的。

出自:戰國 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

擴充套件資料

魯僖公三十年(西元前632年),晉國和楚國大戰于城濮,結果楚國大敗,晉國的霸業完成。在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協助楚國一起攻打晉國,而且晉文公年輕時流亡到鄭國,受到冷遇,所以文公把新仇舊怨加到一塊,於兩年後聯合秦國討伐鄭國。鄭伯聞訊後,派燭之武面見秦穆公,勸他退兵。

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兩國的矛盾表現出處處為秦國利益著想的樣子,分析當時的形勢,抓住利害關係,說明儲存鄭國對秦國有利,滅掉鄭國對秦國不利的道理,終於說動秦國退兵。晉軍失去盟軍支援後,也被迫撤離了鄭國。此文即是記敘了這一歷史事件。

文章首段開篇就造成一種緊張的氣氛:**兩大國聯合起來圍攻鄭國,戰爭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為下文燭之武臨危受命埋下伏筆。並埋下兩處伏筆:鄭無禮於晉,與秦無關;晉、秦不在一處。

第二段寫燭之武臨危受命。他在鄭伯一番誠意和透徹的分析下,拋開個人感傷和利益,承擔起關係國生死存亡的重任,體現燭之武的深明大義。

第三段是全文的主體,也是說退秦師的關鍵。燭之武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引起對方好感;說明亡鄭只對晉國有利,「亡鄭」、「陪鄰」、「舍鄭」,皆對秦國有害無益;陳述儲存鄭國,對秦國有好處;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舊事重提,觸及秦伯的恨處,說明晉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並分析晉國貪得無厭。

文章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怎樣說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後,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訊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都隻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

4樓:韓琴

「其」為代詞,指代句中上句所提到的事,即越過別國(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這件事。

語出先秦左丘明所作的散文《 燭之武退秦師》第三段,選段原文如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捨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

白話文釋義:在夜晚用繩子從城上放下去,見到了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

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晉國增加土地呢?

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麼害處。而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經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怎麼會滿足呢?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

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將從**得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秦伯非常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燭之武退秦師》故事背景是秦、晉圍鄭,發生在西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時。秦、晉聯合攻打鄭國。鄭國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

燭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對秦、晉之間的矛盾的記憶,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說明了儲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

這是一篇記述行人辭令的散文。鄭國被晉、秦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去說退秦軍。他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說辭,便說服了秦君,撤出圍鄭的軍隊,並且派兵幫助鄭國防守,最後晉軍也不得已而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

此句是語出文章第三段,燭之武從兩方面勸退秦師,一方面是處處為秦著想。首先,燭之武開門見山說:「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承認鄭國已處於危亡的地步。

但作為鄭大夫的燭之武卻沒有半句為鄭國乞求的話,相反,卻以「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來表明為秦著想的立場。

先分析了「越國以鄙遠」的難處,接著談了亡鄭實際上是增加了別國(晉)的土地,擴充套件了別國的勢力,而鄰國勢力的增強就意味著秦國勢力的削弱。接下來又分析了存鄭對秦有益無害:「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動心。

第二方面是充分利用**的矛盾。正當秦伯在考慮滅鄭、存鄭對自己的利害關係時,燭之武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進一步為秦君分析:「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利用**之間的矛盾來離間雙方。這番話不由得秦伯不深思。

接著燭之武又把話題引向未來,預言晉國此後的動向:「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指出晉國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將進而侵犯秦國,**的矛盾將進一步尖銳化。

由於晉國當時已成為中原霸主,秦伯對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燭之武的這篇說辭戳到了他的痛處,終於促使他下定決心,改變主意,退兵助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