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行善修福,人們行善是為了什麼

2021-03-04 04:44:07 字數 3846 閱讀 5432

1樓:海印放光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周易》上也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2樓:匿名使用者

攢人品唄。攢人品多了會遇上好事,像是遇貴人之類的。

人們行善是為了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行善以善行為本,以使得受助者真正受益為原則。行善可以分為個人行善和組織行善,其中部分會帶有商業色彩,以商業為目的則會引起不良的社會影響和評價。

一、「與人為善」,這是講存心,要存乙個善心,以善心看待一切眾生。

二、「愛敬存心」,以真誠心愛一切眾生,愛一切人事物;「敬」是恭敬、謹慎、細心,對人、對事、對物,愛敬存心。

三、「**之美」,人家有好事,我們要幫助他、成全他,不能破壞。此人是惡人,但是他做的事是好事,即「偏中正」,我們也要幫助他。不能對人要對事,此事對社會有好處,對大眾有好處,就應當幫助。

人雖然不善,我們要常常輔導他,盡心盡力去幫助他,使他的善行能成就。

四、「勸人為善」,特別勸導有能力、有機會的人,他們有能力、有機會行善,錯過非常可惜。沒有機會去創造機會,比較困難;創造機會也必須有創造機會的條件,否則也是做不到。所以認識機會,掌握機會,這是真正的智慧型。

五、「救人危急」,人在有急難、危險之時,不論他是好人、惡人,是恩人、冤家,不能見死不救,一定要救援。

六、「興建大利」,所謂大利,利益社會、利益眾生的就是大利。自己有能力,自己乙個人做;沒有能力,就集合大眾的能力來做。利益社會大眾的事情太多,什麼是真正的大利,真實的大利無過於教育,教育是根本。

今天社會動亂,人心不安,災難頻繁,其原因就是教育的失敗。現前最大的利益,就是宗教教育的落實。學校教育,要回到中國古老的教學宗旨很難;換句話說,縱然他明了,也無法改正過來。

所以,今天唯一的辦法,就是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要看我們自己怎樣去推動。說到佛教教育,今天無法推動佛教教育的原因何在?

沒有師資,沒有講經說法的人。出家人雖然不少,但出家人沒有忘記自己,沒有放棄自私自利,想推動佛陀教育根本不可能。要想推動佛陀教育,最低限度要將自私自利的念頭捨棄,這就難了。

所以當前最大的利益是辦學,培養師資,然後才有一批人來推動,來教化眾生,幫助眾生斷惡修善、積功累德。 這個世間孤兒很多,這些小孩從小就失去母愛,失去家庭,他們需要真正有愛心的人來照顧、教導。要如何教導,這都是社會大利之一。

現今的社會,年老之人退休後,兒女不孝養,老人的晚年非常孤單、寂寞。我們要如何照顧、教導他們,讓他們回頭,讓他們懺悔,認真學習,使來生比這一生過得更殊勝,這是教育。當然最殊勝的,是幫助他作佛、作菩薩。

此目標若達不到,也應當幫助他生天,幫助他來生得到人間富貴,這都是屬於大利。

七、「舍財作福」,世間人不知道財是罪業,你能夠捨財,你就修福了。積財就是罪業,很多人缺乏財用,你把財留在身邊,讓一些人受苦受難,這就是造業。何況財積在身邊,增長貪嗔痴;換句話說,增長你將來墮三惡道的機會。

所以財一定要捨,要捨得乾乾淨淨。世間人不肯捨財,就是有顧慮,擔心舍了之後生活沒著落,這是他不懂因果的道理。命裡有的決定有,舍都舍不掉;命裡沒有的,求也求不來。

可是財來的時候,還要趕快舍。 中國從前供的財神是范蠡,很有道理。范蠡非常懂得處理財務,他幫助越王勾踐打敗吳國之後,就退隱去做生意,沒多久就發財了。

發財之後就布施,布施完了,再從小生意做起;沒多久又發財了,發了之後又散,三聚三散。所以他懂得散財,懂得布施,愈施愈多,愈多愈要散,決定不積財,這是修大福報。不但他這一生當中,財用決定不會匱乏,來生的福報無比殊勝。

八、「護持正法」,世間正法、出世間正法都要維護。今天護持正法以新加坡的李木源居士為榜樣,值得我們學習。他毫無私心,真正是念念為佛法、念念為眾生。

但是**首先要有智慧型、有能力,認識正法。特別在現前時代,《楞嚴經》雲∶「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也就是說仿冒的佛法太多了。所以首先要有能力認識正法,然後才發心去護持正法。

我們一生全心全力做這樁事情,但是每個人緣分不同,有人很想學佛,很想親近善知識,但是遇不到。真正遇到善知識是大幸,遇到善知識要真正肯學,發心學習弘揚、護持,這是無比的福報。

九、「敬重尊長」,佛教導我們要孝親尊師,要做到。世間人不重視孝道、師道,我們要為社會大眾做好榜樣,念念不忘父母師長的恩德,這是存心厚道。不但不忘,還要有行為表現,對父母、師長要盡到孝養的責任。

生命得之於父母,慧命得之於老師,對父母、老師之恩怎麼能忘記?我小學的老師已經找不到了,中學時代的老師,還有一位。每當逢年過節,我都會送乙份供養給老師,禮雖然很微薄,但老師感到很溫暖,學生沒有把老師忘記。

 老師對我們有厚恩,如何報答?表揚老師的德行。我跟***學佛十年,***往生之後,我向臺中蓮社建議,在老師的故鄉山東濟南,建立乙個紀念堂。

韓館長對我有**之恩,念念不忘。我在她的故鄉買了一棟七層的大樓,做為韓瑛館長的紀念堂,這是不忘本。我還有乙個中學校長-周邦道先生,抗戰期間我在貴州念書,他是我的校長。

到台灣,我們有緣分跟李炳南老居士學佛。他往生了,我在貴州建立乙個中學紀念校長。校長的別號慶光,所以學校名稱為慶光中學。

我母親往生了,我用華藏獎學金來紀念她。在大陸有五十個學校,設立這個獎學金。孝親尊師,我們要有行動去表現,要真正做到。

這是提倡孝道、師道,提倡知恩報恩,人不能忘本,這是教育的作用。

十、「愛惜物命」,佛家提倡素食,素食是不殺生。戒律裡,將「不殺生」列為第一條戒。殺生是大惡,我們要學習愛護一切眾生的生命。

【善行無窮,由此推廣,萬德可備。】 善行真的無量無邊,了凡居士在此地,為我們列出這十條,我們能做到,然後將這十條推廣,才真正是積善、行善。我們這一生有幸遇到佛法,遇到好老師,我們才明白這個道理,才知道這一生應該如何做人,真正依教奉行,這一生過得很充實、很美滿。

尤其是大動亂的時代,積善積德一定要抓緊機會,趕快努力去做,失去機會就很難再遇到。

佛學的行善方法:

1、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錢,乙個人如能勸人改過遷善、啟發別人智慧型或良知(在網上發善文即是一例)、擔任義工、照顧病老、鼓勵安慰別人、鋪橋造路、維護環保,甚至時時心存慈悲、面帶笑容,去孝順父母,去善待一切眾生(包括人與動物),則這些都要比單純的捐款更具功德。

2、行善後更要注意「修持」,不要一面行善,一面又在造惡業(例如犯五戒、十惡,或從事損人利己及傷天害理之類的壞事),否則所有的善行均將被抵消漏盡,甚至功不抵過,還遭惡報。

3、行善出自純粹救人的動機,則此種「無相布施」的功德可說是最大。反之,如果只為沽名釣譽或由於自私原因而布施,則其福報便非常有限(不過比完全不布施要好得多)。此即為何同樣作布施,有人福報很明顯,有人卻不明顯,其道理也在此。

4、如果有人長期行善竟然十分意外、毫無感應,則其主因除上述幾點外,佛經所雲:「為善必昌,為何不昌?必有餘殃,殃盡乃昌;為惡必殃,為何不殃?

必有餘昌,昌盡乃殃。」這可能是最好的解釋。因此千萬不必怨天尤人,反而更應該具備耐心,並深信只要持續認真行善,努力修持,誠心懺悔,將來一旦業障消盡,必可得到解脫,而享受美好的福報。

5、更重要的是,除行善外還要修慧,因為惟有修佛法,培養智慧型,才能清靜心靈,免除煩惱,甚至了脫生死,一切都看得開,放得下,而得到真正的快樂。

表現高調與低調的行善

「高調行善」多指做行善行好事、幫助想讓他人知道。與「做好事不讓他人知道」、「低調行善」成對比。高調行善和低調行善,都是行善。但「高調行善」往往多指是需要宣傳的行善行為。

「低調行善」多指做好事不留名、不需要外界**進行宣傳的行善行為。

有天眼神通的人為什麼總是勸人 戒淫行善 要多唸佛

4樓:無生無滅光與暗

萬惡淫為首,這個不必說,有天眼通的人可能觀見了世間種種之苦,然後生起了憐憫之心吧,我們沒有成佛,在輪迴中被業力牽引,善感三善道,惡感三惡道,所以即便要為了自己來世和今生生活得更好,也要多行善修福,盡量避免造下惡業而招致惡果,而唸佛是了生死出輪迴的淨土法門,在這末法時期只有持名唸佛法門是最穩妥的,依靠信願行,命中得佛接引往生淨土不退成佛,即便不求來世的淨土,唸佛在現世也會得到很大利益。

中國人,為什麼要修家譜,中國人為什麼要修族譜家譜?

又稱家譜 宗譜 族譜 家乘 祖譜等。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乙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蹟的書。皇帝的家譜稱玉牒,如新朝玉牒 皇宋玉牒。它以記載父系家族世系 人物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紀及王侯列傳 年表等演變而來。家譜是一種特殊的文獻,就其內容而言,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獻,記載的是...

人為什麼要砍伐樹木,人們為什麼要砍伐樹木?

砍伐樹木有些是為了林木更新,這還是有利於環境保護的。有些是建設用地,比如修高速公路 高鐵,這也有情可原。可恨可氣的是無緣無故的濫伐林木,破壞了生態環境,造成一系列惡果。比如導致區域性氣候變暖,帶來風沙,山體滑坡,各種林中動物大量減少和遷徙,等。這些人為造成的破壞本來是可以避免的。有用,做家具,造紙,...

為什麼人們總是懷疑我是壞人為什麼人們總是懷疑我是壞人

你大概表情比較次冷酷的那種,不苟言笑 可能說話前先釘著人家看,沒先打招乎的習習慣.說話前先笑打招乎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務 講儀表衛生 多參加集體流動.額。會不會你言語上讓人誤會拉 平時太大大咧咧了吧 可能你的外表吧 還有有沒有前科啊?自己平日多注意自己的外表打扮以及行為 真正做到了別人就不會懷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