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真的存在嗎,《桃花源記》記錄的是真實的故事嗎?桃花源真的存在嗎

2021-03-04 04:36:21 字數 4014 閱讀 3761

1樓:手機使用者

是的。。在湖南省常德市。我去遊玩過。

因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而出名。。不過總還是沒有詩中寫得那麼像個世外桃源,只是詩人的一種寄託。我們現在循著先人的足跡,心裡默念著古代先哲的詩歌來探詢這些歷史文化名勝地,更多的只是一種內心精神的仰望,得到文化傳承的薰陶,至於背離了詩人的初衷沒有,已是後話。

《桃花源記》記錄的是真實的故事嗎?桃花源真的存在嗎

2樓:翰林學庫

陶淵明生活的東晉年代,是個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年代。社會的黑暗面讓人壓抑無法呼吸,而陶淵明作為乙個有著美好社會理想的人,他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世界。

陶淵明希望生活在乙個和平美好,沒有戰亂,沒有剝削,人人都安居樂業的社會裡。但是這樣的社會理想注定與現實世界格格不入。於是,作為乙個揮灑墨水的文人,陶淵明選擇在精神上做一次逃離。

他用手中的筆在精神中,想象中為自己描繪了乙個美好的世外桃源。這也是文人追尋現實和理想的交叉,調節心理平衡的一種方式。

之前看過知乎裡乙個問題貌似是:古代會不會有換了皇帝但人們都不知道的情況 這個問題裡提到了不少解放後某些村子裡的人還有大辮子的情況 都現代社會了還會有這種情況,我覺得晉朝有個桃花源也不是什麼特別不可能的事

還有 這幾天在太行山裡看星星,去過幾個景區,串過幾個自然村 其中有個景區的必經之路可以這麼形容: 初極狹,才通一車 復行約兩公里,豁然開朗 那個景區是06年開發的,據說當時景區裡的人基本與世隔絕,只是自己的地里收了東西才會背下山換一些必需品

從景區裡出來之後,我覺得像一些難走的窮山惡水真的很可能存在從沒被人發現過的村莊,桃花源記沒準就是陶淵明從別人那裡聽來的真實故事

3樓:匿名使用者

我有個想法,你說他們是躲避秦朝戰亂到了這個地方的,應該說的是秦朝的話,甚至演變出其他的語種,但卻能和乙個晉人交流是不是太扯了?

4樓:璽之狼果凍

現實景色中有很多這樣的世外桃源,別有洞天,但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是不存在的 但只要你心中有桃花源則處處是桃花源

5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陶淵明寫的一篇文章,表達自己對世外桃源生活的一種嚮往,寄託一種美好的嚮往,桃花源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只存在於陶淵明的心中,是他所憧憬的理想社會生活狀態。而且他們是躲避秦朝戰亂到了這個地方的,應該說的是秦朝的話,甚至演變出其他的語種,但卻能和乙個晉人交流是不是太扯了

6樓:如空磐石

這是文學作品,只是作者一種美好願望,這種地方是不存在的,作者最後也交待了,再去找這個地方,就找不到了。

7樓:汝嫣落愁

《桃花源記》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所以我覺得不是真的

8樓:獨樂貓兒

或許真的存在,只是作者進行了些渲染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在中國真的有此地嗎?

9樓:霽雨若初

陶淵明所寫桃花源的位置,學術界尚有爭議。真正的桃花源也許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我們都需要乙個屬於自己的精神樂園。

但大部分人認為,陶潛所說的桃花源應該位於今天的湖南省常德市境內,並且在歷**「武陵」的詩文中。

如唐孟浩然的《武陵泛舟》、王昌齡《武陵龍興觀黃道士房問易因為題》、《武陵開元寺黃煉師院》、司空圖《武陵路》、曹唐《武陵洞》、五代王建《武陵春日》、宋梅堯臣《武陵行》、張斛《武陵春曉》、唐庚《武陵道中》、胡浚《武陵竹枝詞》(六首)等詩。

基本上是寫桃花源,標題卻寫的「武陵」,往往把「武陵」當作桃花源的代名詞。常德市內現有4a級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桃花源風景區,景區內風景秀麗,歷史遺跡眾多,酷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所以我們認定湖南常德內的桃花源是最接近陶潛文中所描繪的仙境。

拓展資料:

1、桃花源,出自陶淵明詩《桃花源詩》。詩的序桃花源記記述乙個世俗的漁人偶然進入與世隔絕之地的奇遇記。本文幻想了乙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

是作者與時人所嚮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大部分學者認為,桃花源記是陶潛對當時的社會不滿,希望追求乙個平靜和諧的社會而寫的。

2、中國桃花源的地名有很多,重慶酉陽、湖南常德、湖北**、江蘇連雲港、安徽黃山、台灣基隆、河南南陽、重慶永川等地都有桃花源。

10樓:匿名使用者

一千五百多年前,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了一篇千古名文《桃花源記》。說是武陵地方的乙個漁夫,沿著一條小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乙個缺口,就丟下船從這缺口裡走進去,發現了另外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土地平曠,房屋整齊,人民生活古樸而富裕,男女老少熙熙為樂,看到漁人大吃一驚,紛紛請他回家吃飯飲酒,自稱祖先是為了逃避秦時的戰亂,逃進桃花源來生活。

這些人不知道秦以後有過漢朝,漢朝以後又有晉朝。漁人在這桃花源裡住了好幾天,想家了,就與他們告別。出了桃花源,以後再去尋找,就找不到了。

這一「仙境」可能是詩人的理想世界,但是自從這篇文章產生以後,廣大讀者總想知道的「桃花源」的原型究竟在什麼地方。有人說在陶淵明家鄉廬山的某一座山谷中,有人說在安徽古徽州的黟縣。說是這裡有一座武陵嶺,有武陵村,還有一塊九十一平方公里的小盆地。

它的地理環境極像文章中描寫的桃花源,而且這裡還有姓陶的人家,從他們的家譜來看,他們的始祖就是陶淵明的子孫。

但是一般都認為,桃花源的原型在湖南省桃源縣。

桃花源面對滔滔的沅江,背倚巍巍的山峰,行人走過桃花源牌坊,就是桃花溪水。沿著溪水前行,有一大片桃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與陶淵明文章中描寫的一模一樣。桃林深處有一座橋,過橋不遠,就能看見秦人的古洞,進洞行走數十步,眼前就「豁然開朗」,看到「土地平曠」的千丘田,「屋舍儼然」的豁然軒。

千丘池旁有「延至館」,說這是桃花源中人宴請漁人的地方。人們還說,最早來到這裡的三個人是乙個男的,兩個女的。男的叫李立,是為了逃避秦始皇抓民(亻夫)修長城;一位郭嫂是為了逃避秦始皇選民女進宮;還有一位老媽媽是失去兒子媳婦的孤老。

他們三人進入桃花源後組成家庭,生兒育女,以後漸漸組成村落。因是三姓組成,所以這村子叫做「三合村」。

根據歷史的記載,這裡早在漢代就以自然風景區著稱,晉朝以後又建立了桃川宮等人文景觀。大約在北周時代,人們發現這裡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十分相似,就改名為「桃花源」。到了唐朝,正式開闢了從縣城到水心岸的四十多公里的桃花源遊覽區。

到了宋朝,從沅江畔到桃花山,形成巨大的建築群,可惜在元末時被火災所毀壞。明初得到復興,明末又被火燒掉。清朝光緒年間,桃源縣的縣令餘良棟重新修建了陶淵明的祠堂,沿山配置了亭台樓閣:

問津亭、延至館、窮林橋、水源亭、豁然軒、高舉閣、尋契亭、既出亭、問路橋等,都是以《桃花源記》來命名。它的面貌一直儲存到今日。

今日我們遊覽桃花源,景點就更多了,有所謂「內八景」,即爛船洲、桃花溪、遇仙橋、秦人洞、空心杉、摩頂松、煉丹臺、瀹鼎池等。還有所謂「外八景」,即桃源仙隱、潼舫晚渡、漳江夜月、潯陽古寺、(艹錄)蘿晴畫、楚山春曉、梅溪煙雨和白馬雪濤。每中每一景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就以「爛船洲」來說,說是那位發現桃花源的武陵漁夫,名叫黃道真,他在桃花山洞口把自己的小船用纜繩結在那裡,然後進入桃花源,在裡面住了幾天,再來到渡口,一看小船已經爛掉了。原來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於是,這塊地方就被稱為「爛船洲」了。

總之,《桃花源記》一文,為我們描繪了最理想的農村生活圖景,我們到任何相似相近的田園村莊中,都會發現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

11樓:叫那個不知道

中國桃花源的地名有很多,重慶酉陽、湖南常德、湖北**、江蘇連雲港、安徽黃山、台灣基隆、河南南陽、重慶永川等地都有桃花源。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述的「桃花源」原型究竟在什麼地方?學術界尚有爭議。真正的桃花源也許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我們都需要乙個屬於自己的精神樂園。

擴充套件資料《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絡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參考資料

12樓:匿名使用者

假的,這些都是傳說(個人認為)

桃花源記的譯文,桃花源記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作為職業。有一天他順著溪水划船前進,忘記了路程有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緊靠著溪流兩岸生長,長達幾百步 這兒的步在古代是乙個計算單位,並非是現代的一步 中間沒有其他的樹,野花野草鮮豔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桃林的盡頭。桃林在溪水...

桃花源記的譯文,桃花源記譯文

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魚為生。有一天,他沿著溪水划船,忘記了路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緊靠著兩岸生長有幾百步。其中沒有其他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漁人感到很驚奇。繼續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林子的盡頭是溪流的源頭,於是出現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乙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點亮。漁...

桃花源記的課文特點,桃花源記的課文特點

桃花源記 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初二年 421 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這時作者歸隱田園已經16年了。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 大濟蒼生 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代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