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佛樹花江燕
作者對這匹普通老馬寄予深情,是由於這匹老馬的悲慘遭遇酷似舊中國的農民。那壓得頭都抬不起來的情態,和當時農民的「負重」一樣,而苦得淚往肚裡咽的神情,就正是農民的「忍辱」。老馬的形象是有高度概括力的,不僅象徵了舊中國的農民,也含有詩人的自我形象。
當時詩人對黑暗的現實極為不滿,但又感到無力反抗。他哀嘆自己的命運,「自覺悲憤而無力,孤單又淒楚。」(《京華練筆三十年》)這種精神狀態和詩中老馬的思想感情一脈相通。
作者說他寫老馬,「實際上也就是寫了自己。」(《甘苦兩心知》)
此詩選材平常,馬拉車誰沒見過,何足為奇?語言也樸素自然,乍一讀來似乎無味,但慢慢品嚐,就會發現簡單的畫面中又有深厚的內容,平淡的話語中,蘊含著激越的感情,閱讀味道越濃。這種凝鍊、含蓄、沉鬱的風格,正是臧克家早期抒情詩的特色。
詩又隔行押韻,韻腳音調低沉,使人感到壓抑沉重,能更好地表現老馬的不幸。
姚合的《老馬》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樓:匿名使用者
姚合,字大凝,唐代詩人,元和十一年進士,授予武功主簿。38歲以前,姚合落第多次,及第後開始個人仕途,姚合及官,與賈島交好,詩風相近,被稱為「姚賈」。姚合結交甚廣,與張籍、王建、劉禹錫等人交往。
姚合詩較受歡迎,有詩名在外,姚合詩五律居多,詩句用詞樸實,語句精巧,多有佳句,傳有《姚少監詩集》,晚年時姚合編寫了詩集《極玄集》,選取了21位詩人,包括王維、朗士元、劉長卿等人,將這些人的近百首詩收錄其中。
原文:臥來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悵東郊道,秋來雨作泥。
譯文:老馬臥睡醒來,扶著欄杆卻怎樣都站不起來,只能向主人發出嘶喊。秋天到了,東郊的道路,雨點掉落在土地裡化作泥,悵惘之情油然而生。
姚合以老馬自喻,表達了雖心有壯志,但人已老暮的惋惜、惆悵之情。
《老馬》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詩的標題是《老馬》,但詩人沒有詳細描寫老馬衰弱病殘的外形,而是著重寫它的命運、感受和心境,這種遺貌取神的寫法,賦予了這首詩深刻的意蘊。
其次,從老馬的處境和命運特徵看:詩中的老馬似乎生來就得無條件的承受裝大車的命運,即使「背上的壓力往肉裡扣」,「也橫豎不說一句話」,「只好把頭沉重的垂下。」這裡詩人寫出了老馬忍辱負重的命運和忠厚善良的性格。
這匹老馬也曾思考過自己不幸的命運,但它始終是「這刻不知下刻的命,它有淚只往心裡咽。」從這裡我們也能體會到老馬的愚昧無知。儘管老馬任勞任怨,也要常常挨皮鞭。
無奈「只好抬起頭望望前面。」詩人寫出了老馬的悲慘命運、痛苦的感受和悲涼的心境,增強了老馬悲劇的感染力。
4樓:匿名使用者
作者對這匹普通老馬寄予深情,是由於這匹老馬的悲慘遭遇酷似舊中國的農民。那壓得頭都抬不起來的情態,和當時農民的「負重」一樣,而苦得淚往肚裡咽的神情,就正是農民的「忍辱」。老馬的形象是有高度概括力的,不僅象徵了舊中國的農民,也含有詩人的自我形象。
當時詩人對黑暗的現實極為不滿,但又感到無力反抗。他哀嘆自己的命運,「自覺悲憤而無力,孤單又淒楚。」(《京華練筆三十年》)這種精神狀態和詩中老馬的思想感情一脈相通。
作者說他寫老馬,「實際上也就是寫了自己。」(《甘苦兩心知》)
此詩選材平常,馬拉車誰沒見過,何足為奇?語言也樸素自然,乍一讀來似乎無味,但慢慢品嚐,就會發現簡單的畫面中又有深厚的內容,平淡的話語中,蘊含著激越的感情,閱讀味道越濃。這種凝鍊、含蓄、沉鬱的風格,正是臧克家早期抒情詩的特色。
詩又隔行押韻,韻腳音調低沉,使人感到壓抑沉重,能更好地表現老馬的不幸。
《老馬》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大神們幫幫忙
5樓:雲浮
作者對這匹普通老馬寄予深情,是由於這匹老馬的悲慘遭遇酷似舊中國的農民。那壓得頭都抬不起來的情態,和當時農民的「負重」一樣,而苦得淚往肚裡咽的神情,就正是農民的「忍辱」。老馬的形象是有高度概括力的,不僅象徵了舊中國的農民,也含有詩人的自我形象。
當時詩人對黑暗的現實極為不滿,但又感到無力反抗。他哀嘆自己的命運,「自覺悲憤而無力,孤單又淒楚。」(《京華練筆三十年》)這種精神狀態和詩中老馬的思想感情一脈相通。
作者說他寫老馬,「實際上也就是寫了自己。」(《甘苦兩心知》) 此詩選材平常,馬拉車誰沒見過,何足為奇?語言也樸素自然,乍一讀來似乎無味,但慢慢品嚐,就會發現簡單的畫面中又有深厚的內容,平淡的話語中,蘊含著激越的感情,閱讀味道越濃。
這種凝鍊、含蓄、沉鬱的風格,正是臧克家早期抒情詩的特色。詩又隔行押韻,韻腳音調低沉,使人感到壓抑沉重,能更好地表現老馬的不幸。
臧克家的《老馬》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6樓:樂卡魔方
詩人用滿含同情的淚水,表現了舊中國勞動人民的深重苦難:掙扎在死亡線上,主宰不了自己的命運,悲苦無助,只能聽憑命運的擺布.----這是舊中國勞動人民痛苦生活的真實寫照.
《我想》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7樓:love風起漣漪
我看的賞析
第一部分 由近及遠,描寫了一幅美好、令人沉醉的大自然風景。
第二部分 議論抒情,抒發了詩人對生命的熱愛,對自由的憧憬之情,也含蓄的表達了詩人願以熱血青春報效祖國的深情。
總結熱愛生命,憧憬美好自由
8樓:糯公尺江山
很明顯,這是乙個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小傢伙,哪怕是遠走他方也要經過父母的同意,這是乙個聽話的孩子的夢。在這樣單純的沒有一絲雜質的眼睛裡,所有的都是美麗的,都是極其富有生命的,好像自己的生命也是綠色的一切。
9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作者想「一死了之」的思想感情。寄希望於將生命化為沃土,滋萬物以昇華美麗。感情真摯、飽含情愫。側重以融自然為一體,從而達「天人合一」之崇高境界。
10樓:大西洋
我感覺表達的是作者想快快長大,好展翅飛翔,去遨遊世界的美好願望!充滿期待,充滿朝氣!
11樓:金錵飄舞
表達了『我』對春天的熱愛之情與我的天真。。。
12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兒童對美的嚮往和追求
《離騷》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3樓:小草的心闖天涯
《離騷》全詩的主題思想,即通過詩人為崇高理想而奮鬥終生的描寫,強烈地抒發了他遭讒被害的苦悶和矛盾的心情,表達了他為國獻身的精神,以及與國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摯的愛國主義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現了他勇於追求真理和光明、堅持正義和理想的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同時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為首的楚國貴族集團腐朽黑暗的本質,抨擊他們顛倒是非、結黨營私、讒害賢能、**誤國的罪行。
《離騷》作為長篇鉅製,所表現的思想內容極其豐富,主要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描述了詩人和當朝統治者的矛盾,即理想與現實的對立;二是描述了詩人心靈的痛苦和糾結,即進取和退隱的矛盾。
《離騷》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詩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此詩以詩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前半篇反覆傾訴詩人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願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勢力妥協的意志;後半篇通過神遊天界、追求理想的實現和失敗後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詩人熱愛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擴充套件資料
《離騷》是中國愛國主義詩篇的開山之作,開闢了中國文學浪漫主義的源頭,對中國文學的發展以及對後世文人的創作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後世文人無不對這首長詩推崇備至。
《離騷》在文學史上開創了「楚辭」(即騷體詩)體裁。漢魏以後,多以「騷」概稱楚辭。晉郭璞《山海經注》引用《天問》《遠遊》,都稱《離騷》;梁劉勰《文心雕龍》有《辨騷》一篇,所論包括全部《楚辭》作品;梁蕭統《昭明文選》列「騷」類,包含《離騷》《九歌》《九辯》等篇。
宋朱熹《楚辭集注》卷一到卷五總稱《離騷》,之後稱《續離騷》。其他像明吳仁傑《離騷草木疏》、明黃省曾《騷苑》、明張之象《楚騷綺語》、清賀寬《飲騷》等書,都是就全部楚辭而言的。《離騷》已經成為楚辭的代名詞,「騷人」也成為詩人的代名詞。
《離騷》不僅在中國備受推崇,在世界上也享有崇高聲譽。隨著《昭明文選》的傳播,《離騷》在日本奈良時代即傳入日本。它傳入朝鮮、越南的時間也很早。
自從2023年德國費茲曼在維也納皇家科學院報告上的德譯本《〈離騷〉和〈九歌〉——西元前三世紀的兩篇中國詩歌》問世以後,法、英、意、俄、匈等譯本相繼產生,有的還不止一種譯本。
14樓:匿名使用者
「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可見《離騷》表達的是作者忠怨之情和愛國精神。
15樓:落葉君涵
塑造了具有鮮明 個性的品格崇高的主人公形象,無情地揭露和斥責了楚國的腐敗政治和黑暗勢力,反映了詩人的 政治理想和愛國感情,表現了詩人修身潔行的高尚節操和嫉惡如仇的鬥爭精神。
16樓:晴天便是安好
詩人從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了自己遭讒被害的苦悶與矛盾,斥責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與朝政日非,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 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勢力同流合汙的鬥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
17樓:剛剛好的尺寸
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是愛的暗香,在魅惑之中,實現著
18樓:匿名使用者
《離騷》是屈原的一首長篇抒情詩,共375句,也有說373句,(從洪氏說刪去「曰黃昏以為期,恙中道而改路」二句)近2500左右字。作於楚懷王24到25年期間,(即西元前305到304年)是屈原被流放以後的作品。楚懷王16年,屈原因草擬憲令,主張變法,聯齊抗秦,被反對派力量合夥陷害,而免左徒之職,後來楚國在丹陽,藍田敗於秦,才又將屈原召回朝廷,任其出使齊國,楚懷王 25年頃襄王繼位後也良莠不分,其**蘭因楚懷王客死於秦事再獻讒言誹謗屈原,頃襄王一怒之下留放屈原到江南,屈原的遠大政治抱負未得實現投身汩羅江而飲恨終生。
我們讀《史記》記載有: 「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原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
『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令一出,平伐其功,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可見屈原是被人讒言所害,無法施展抱負而作《離騷》。
《離騷》是屈原流放以後寫成的,《離騷》是詩的標題,歷史上解釋有許多,司馬遷解釋是離憂,王逸解釋為別愁,班固解釋是遭遇憂愁,近人又解釋為發牢騷。我認為從字面上解釋都有道理,但是,從詩的內容去分析,屈原是遭到小人陷害,被楚懷王冷落,疏遠以後,感到懷才不遇,想與楚懷王頃訴志向和抱負才寫了這篇長詩。從這樣角度去分析,《離騷》的意思應該是陳述自己騷動不安的心情,也就是對自己的修養,要離開這種騷動不安的心情,我想我們應該從這樣正面去理解。
《離騷》的全詩內容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和乙個禮辭。第一部分講述自己的身世,為楚懷王立法改革卻遭到小人陷害,表白了自己做了大量有益於國家的工作還是無法改變勾心鬥角的現狀,表明了自己痛苦心情和困惑。第二部分描述自己無法解脫現實中的痛苦和困惑,還是借女嬃勸告自己入境隨俗,由現實轉向了幻想,追求美好理想的實現。
第三部分描述自己追求的理想不能實現,結果接受巫咸意見,遠遊離鄉,但又戀戀不捨,愛國思想和理想的抱負使他還想期待楚懷王醒悟。最後一段寫故鄉人都不理解他,他又何必留戀故鄉,還是隨彭咸,投水自盡!
綜觀《離騷》全詩,不僅僅文辭流暢,浪漫主義色彩濃郁,表明作者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他想用在高雅的詩形式來感化楚懷王,詩一開頭介紹自己高貴的身世和內在的美質,詩中寫了許多香草、名花,表明自己是高潔和完美,讀來非常飄逸純潔,體現作者不與世俗小人同流合汙的高尚情操。具體分析,我想有這樣幾個特點:第一是以憂怨為核心的豐富複雜的情感主題。
全詩表現的是作者內美外修,懷才不遇,仕途受挫,上下求索,壯志難酬,以身殉國的過程。作為高陽帝的後代,屈原把這個「我」極度地完美化了,不僅是從人格、外貌、家世,甚至連出生年月也是寅年寅月寅日,這個「我」的一切都完美無缺,高貴正統。這也許正是屈原內心自我的完美形象。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這樣完美的我卻得不到楚懷王的理解,所以情感出現徘徊彷徨,上下求索,神靈幻象的歷程。「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正是他愛國無門痛苦心理歷程的積極寫照。第二是濃郁的地方主義色彩寫照。
詩產生的地方是當時的楚國,所以《離騷》屬於楚辭 ,詩一開頭就有「帝高陽之苗裔兮」 也就是說楚人來自西北方的夏人後裔,根據《戰國策
《老馬》姚合全詩句意,姚合的《老馬》的意思
老馬 姚合bai 臥來扶不 du起,唯向主人嘶。惆悵東郊 zhi道,秋來雨dao 作泥。內 姚合,陝州硤石人,容宰相崇曾孫,登元和進士第,授武功主簿,調富平 萬年尉。寶曆中監察御史 戶部員外郎,出荊 杭州刺史,後為給事中 陝虢觀察使。開成末,終秘書監。與馬戴 費冠卿 殷堯藩 張籍遊,李頻師之。合詩名...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虞美人 聽雨 是宋詞中運用時空表現的藝術手法高度簡練而又概括著人生道路的接觸名篇之一。三幅圖畫 溫軟香豔的 歌樓夜雨圖 淒風苦雨的 江舟秋霖圖 孤獨枯寂的 僧廬聽雨圖 三幅畫卷組成了少年風流 壯年飄零 晚年孤寂的特定的人生長捲從而透現了社會從相對安定到動盪離亂 劫後荒涼的演變過程。三種境界 人生的三...
愛蓮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喜愛蓮花的思想感情,同時說明了作者對蓮花的看法 君子應該身處汙濁環境卻不同流合汙和君子應有莊重,質樸,不炫耀的品質.他既不願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願像世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汙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這篇文章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