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科學是以地球系統(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間)的過程與變化及其相互作用為研究物件的基礎學科。主要包括地理學(含土壤學與遙感)、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和空間物理學j以及新的交叉學科(地球系統科學、地球資訊科學)等分支學科。 地球科學是乙個大題目,縱橫幾萬里,上下數億年,幾乎輻射到自然科學的其他各個領域。
對地球的認識同世界各民族的起源、歷史、文化乃至這個世界文明的進展,都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地球科學是什麼意思什麼
2樓:東吳孫休
地球科學,7大基礎學科之一,是以地球系統(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間)的過程與變化及其相互作用為研究物件的基礎學科,包括地質學、地理學,以及其它衍生學科。地球科學是乙個大題目,縱橫幾萬里,上下數億年,幾乎輻射到自然科學的其他各個領域。對地球的認識同世界各民族的起源、歷史、文化乃至這個世界文明的進展,都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地球科學指一切研究地球的科學,主要包括地質學、地理學,以及其它衍生學科。各學科通常會以物理、地理、地質、氣象、數學、化學、生物的角度研究地球。它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手上所戴的**飾品和鑽石,都是來自地球的礦產資源;蓋房子所用的砂、石、水泥,其原料也是來自地球;所吃的魚蝦,大都取自海洋;氣溫的變化影響生活甚巨;天體的執行,也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
因此,地球科學是一門很基礎、很重要的學科。
地球科學是什麼?
3樓:易書科技
在蒼茫的宇宙之中,迄今為止,只發現地球上有人類繁衍生息,這不能不說是地球的獨特與幸運。地球科學是行星科學的分支,它是以人類之家——地球系統(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間)演變的過程與變化及其相互作用為研究物件的科學體系。從不同角度對地球內外不同圈層和範圍進行研究而形成的各個學科,則是地球科學體系的分支和組成部分。
由於地球科學系統本身的複雜性,深入研究其某一部分的學科便不斷形成、發展,有的則逐漸分化形成相對獨立的學科。與此同時,基於地球各部分(大氣、水、岩石和生物)之間存在的客觀聯絡,特別是不同學科或方法的互相借鑑、交叉與滲透,逐漸形成一些新的交叉或邊緣學科。這樣一來,由地球科學便延伸出了眾多的分支及相關學科,組成了乙個複雜的科學體系。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地球科學主要包括地理學、地質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水文科學、固體地球物理學,而環境科學和測繪學也與地球科學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這些學科的最終目的就是解決這樣乙個問題:地球是如何演化的?
這些過程又對生命產生怎樣的影響?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
地球科學是什麼?
4樓:易書科技
在蒼茫的宇宙之中,迄今只發現地球上有人類繁衍生息,這不能不說是地球的獨特與幸運。地球科學是行星科學的分支,它是以人類之家——地球系統(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間)演變的過程與變化及其相互作用為研究物件的科學體系。從不同角度對地球內外不同圈層和範圍進行研究而形成的各個學科,則是地球科學體系的分支和組成部分。
由於地球科學系統本身的複雜性,深入研究其某一部分的學科便不斷形成、發展,有的則逐漸分化形成相對獨立的學科。與此同時,基於地球各部分(大氣、水、岩石和生物)之間存在的客觀聯絡,特別是不同學科或方法的互相借鑑、交叉與滲透,遂漸形成一些新的交叉或邊緣學科。這樣一來,由地球科學便延伸出了眾多的分支及相關學科,組成了乙個複雜的科學體系。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地球科學主要包括地理學、地質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水文科學、固體地球物理學,而環境科學和測繪學也與地球科學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這些學科的最終目的就是解決這樣乙個問題:地球是如何演化的?
這些過程又對生命產生怎樣的影響?
什麼是地球科學
5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科學是以地球系統(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間)的過程與變化及其相互作用為研究物件的基礎學科。主要包括地理學(含土壤學與遙感)、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和空間物理學等分支學科。
簡單點說就是巨集觀上研究地球和太陽系的學科。
地理主要是研究自然的(氣候,地質等等),屬於自然科學的範疇,而非人文社科類科目。大學裡面地理的相關專業可以證明這一點,相對中學而言,大學的知識範圍更廣,更全面,更具實踐價值,由此得出,地理研究的屬於自然科學,所以是理科。
但是在中學階段,我們把地理歸於文科,文理分科的高考也是文科學生才考地理,但是到了大學,地理卻被歸為理科,相關專業都是位址勘探,遙感測繪之類的理科專業.
至於地球科學,我能肯定的告訴你它算人文學科,因為我就是地球科學系的-_-#!
地球科學是學什麼
6樓:問天問地
地球科學系是地球資訊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簡稱,地球資訊科學與技術是以地球科學和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利用遙感技術、衛星定位技術和地理資訊系統,以建設數字地球為任務的新興學科,是固體地球科學的生長點。
地球科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科學 是以地球系統(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間)的過程與變化及其相互作用為研究物件的基礎學科。主要包括地理學(含土壤學與遙感)、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和空間物理學j以及新的交叉學科(地球系統科學、地球資訊科學)等分支學科。
研究物件:地球,地球的時、空、源。 ① 地球的結構:
層圈狀(slide) ②地球的構造:指地球各個部分之間關係及其它們的分布規律及演化。如大氣圈、水圈、岩石圈、地幔、地核,殼幔作用,山脈-盆地,大陸-海洋; ③ 地球物質:
各種元素-礦物-岩石-礦床-地層,它們的分布及其遷移富集規律 ④ 地質事件:地殼運動在地表反映.如**、火山、海嘯、褶皺、斷裂等; ⑤ **和預防將來發生的地質事件
8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從誕生之日起,已歷46億年。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三顆,位於水星和金星之後;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在英語裡,地球是唯一乙個不是從希臘及羅馬神話中得到的名字。
英語的地球earth一詞來自於古英語及日耳曼語。這裡當然有許多其他語言的命名。在羅馬神話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臘語:
gaia,大地母親)。
由化學組成成分及**震測特性來看,地球本體可以分成一些層圈,以下就標示出它們的名稱與範圍(深度,單位為公里):
0~40地殼40~2890地幔2890~5150外地核5150~6378內地核
固態的地殼厚度變化頗大,海洋地區的地殼較薄,平均約7公里厚;而大陸地殼就厚得多,平均約40公里厚; 地幔也是固態,不過在它上部有一層極小部分熔融的區域,稱為軟流圈 ,其上的地幔最頂部及整個地殼則稱為岩石圈 ;至於外地核是液態而內地核是固態。 這些不同的層圈都是以不連續面為界,最有名的就是在地殼與地函之間的莫氏不連續面 (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
地幔佔有地球的主要質量,地核反而位居其次,至於我們生存的空間則只是整個地球極小的一部分而已 (質量,單位為10的24次方千克: 大氣層 = 0.0000051,海洋 = 0.
0014 ,地殼 = 0.026,地幔 = 4.043,外地核= 1.
835,內地核 = 0.09675,)
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鐵 (或鐵鎳質),不過也可能有一些較輕的物質存在,地心的溫度約有7,500k,比太陽表面溫度還高;下部地幔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矽、鎂、氧,再加上一些鐵、鈣及鋁;上部地幔主要成分則是橄欖石及輝石 (鐵鎂矽酸鹽岩石),也有鈣和鋁。 以上這些了解都是來自於**震測資料,雖然上部地幔的物質有時會因著火山噴出熔岩而被帶到地表來,但是我們仍無法到達固體地球的主要部分,目前的海底鑽探行動連地殼都尚未挖穿。 地殼的成分則主要是石英 (二氧化矽)及矽酸鹽類如長石。
整體估算,地球化學組成的重量百分比為: 鐵34.6% ,氧29.
5% ,矽15.2% ,鎂12.7% ,鎳2.
4% ,硫1.9% ,0.05% 鈦 。
地球是平均密度最大的主要星體。
其它類地行星也都具有和地球類似的結構與組成,但其中也有一些差異: 月球核所佔比例最小; 水星核的比例最大;而火星及月球的函相對較厚;月球和水星沒有化學組成明顯不同的函與殼之分;地球可能是唯一可再分成內外核的。不過請留意,我們對行星內部的認識主要是來自於理論推導,就算是對地球的也是如此。
有別於其它類地行星 ,地球的最外層 (包含地殼及上部地幔的頂端)被切分為數塊,「飄浮」於其下的熾熱地幔之上,這就是著名的板塊構造運動學說 。 這個學說主要描述兩種運動:拉張與隱沒,前者發生在二個板塊互相遠離,其下的岩漿湧出而生成新地殼之處;後者則發生在二個板塊互相碰撞,其中一方潛入另一方之下,終至消滅於地函中之處。
此外,也有一些板塊邊界是橫向錯開式的相對運動或兩個大陸板塊硬碰硬地撞在一起。
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很年輕 ,只有5億年左右,以天文的角度來看確實很短。但也有很少的地方露出了當年地球地殼形成時的基底——花崗岩,如中國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就有裸露,由於形成花崗岩時的冷卻時間長,所以花崗岩內的結晶體都非常發育,邊長在1-2釐公尺,故把其命名為綏中花崗岩。由於侵蝕作用及構造地質運動不斷地破壞又重建大部分的地表,因而地表早期的地質記錄不容易找到,例如撞擊坑 ,所以早期地球歷史大部分都已不見蹤跡。
地球約有45至46億年老,然而目前已知最老的岩石只有大約40億年前(地球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是乙個由熔化的岩漿形成的火球),而且老于30億年的岩石非常罕見。 最老的生物化石不早於39億年前,有關生命起源的關鍵時期則亳無記錄。
地球表面積71%為水所覆蓋,地球是太陽系唯一在表面可以擁有液態水的行星 (土衛六的表面有液態乙烷或甲烷,而藏於木衛二的表面之下則可能有液態水,不過地球表面有液態水仍是獨一無二的)。 液態水是我們已知的生命型式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緣於水具有的大比熱性質,海洋的熱容積成為保持地球溫度恆定的一大功臣;液態水還是陸地上侵蝕與風化作用的主要營力,這是太陽系中唯一有此作用
的地方 (也許火星早期也曾有過這些作用,但現在已無)。
地球大氣組成中,77%是氮氣而21%是氧氣,再來就是微量的氬、二氧化碳及水氣。 地球初形成時的大氣很可能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不過它們大多已被碳酸鹽類岩石給結合,其餘的則是溶入海洋及被綠色植物耗盡;如今板塊構造運動及生物作用是大氣中二氧化碳消長的持續主控者。 大氣中存在的水氣及微量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是維持地表溫度極重要的作用,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提高了大約35℃,否則地表的平均溫度將是酷寒的-21℃!
若沒有水氣及二氧化碳,海水會凍結,而我們已知的生命型式將無從開展。 此外,水氣更是地球水迴圈及天氣變化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自由氧的存在也是地球化學組成的一大特徵,因為氧是活性很強的氣體,照理說應該很容易就和大氣中其它元素相化合,地球上的氧氣完全是由生物作用產生及維持,若沒有生命就不會有自由氧。
地球擁有適度的磁場,推測磁場是起因於液態外地核中的電流。 由於太陽風與地球磁場及外層大氣的互動作用, 極光於焉產生;而上述因素的不均衡造成磁極會在地表移動,目前磁北極位於加拿大北境。由於太陽風與地球磁場及外層大氣的互動作用, 極光於焉產生;
地球磁場及其與太陽風的互動作用也造成了範艾倫輻射帶 (van allen radiation belts),它是環繞著地球的成對環狀帶,外型就像是甜甜圈,由氣體離子 (電漿) 組成,其外圈由海拔19,000公里延伸到41,000公里;內圈則介於海拔13,000至7,600公里之間。
地理問題地球科學地球科學和地理學有什麼不同
舟山漁場冬季帶魚汛,夏季墨魚汛 每年夏季到來時,舟山漁場附近的海面上東南風開始盛行。這種來自低緯的偏南氣流在使海水水溫上公升的同時,也會促使海水不斷自東南外海向西北島嶼沿岸流動。這時正值烏賊的產卵期,它們的卵要產在水中的礁石上,再加上烏賊本身的游動能力很差,它們就隨水流遊到山邊 舟山群島其實就是海中...
地球科學類哪些期刊是重要期刊,地球科學是國家核心期刊嗎
地質科學 第四紀研究 地球物理學報 岩石學報 地球物理學進展 地學前緣 中國沙漠 地球科學 地球化學 地球學報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學報 乾旱區研究 古地理學報 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 地質 地球與環境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 地球資訊科學 西北 學報 地球科學是國家核心期刊嗎 地球科學 自1998年以來獲...
地球科學前沿Advances in Geosciences是中文核心嗎
在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 期刊列表中未查到該期刊,所以不是cscd中文核心 地球科學前沿advances in geosciences是中文核心嗎 您查詢的是 範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2014年版 包含 地球科學前沿 對不起,未找到任何期刊。您查詢的是 範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2014年版 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