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衣有廣狹二義。廣義的衣指一切蔽體的織品,包括頭衣、脛衣、足衣等。狹義的衣指身上所穿的。
上古的頭衣主要有冠冕弁三種。冠是貴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但是它的樣式和用途與後世所謂的帽子不同。據說早先的冠只有冠梁,冠梁不是很寬,有褶子,兩端連在冠圈上,戴起來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帶子,從前到後覆在頭髮上。
由此可見,上古的冠並不像後世的帽子那樣把頭全部蓋住。冕,是一種最尊貴的禮冠。最初天子諸侯大夫在祭祀時都戴冕,所以後來有「冠冕堂皇」這個成語。
「冠冕」又可以用作仕宦的代稱,它又被用來比喻「居於首位」。弁也是一種比較尊貴的冠,有爵弁,有皮弁。爵弁據說就是沒有旒的冕。
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頂,類似後世的瓜皮帽。
帽,據說是沒有冠冕以前的頭衣,《荀子·哀公》:「哀公問舜冠於孔子」,孔子對曰:「古之王者有務而居領者矣」,楊倞注「務讀為冒」,意思是說務就是帽。
後來帽成為正式的頭衣,杜甫《飲中八仙歌》說,張旭「脫帽露頂王公前」,脫帽沒有禮貌,可見戴帽就有禮貌了。
古代衣裳並舉時,衣只指上衣。下衣叫做裳。《詩經·邶風》說:
「綠衣黃裳。」《詩經·齊風》說:「顛倒衣裳。
」但是裳並不是褲而是裙。《說文》說:「常(裳),下裙也。
」連在一起的叫做深衣。古人衣襟向右掩(右衽)用絛繫結,然後在腰間束帶。《論語·憲問》:
「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可見左衽不是中原的習俗。帶有兩種:
一種是絲織的大帶,一種是皮做的革帶。大帶是用來束衣的,叫做紳,古人常說「縉紳」意思是把上朝時所執的手版插在帶間,而縉紳就成了仕宦的代稱,「紳士」的意義也就此發展而來。革帶是用來懸佩玉飾等物的。
古人非常珍視玉。《禮記·玉藻》說:「古之君子必佩玉。
」又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裘和袍是禦寒的衣服。《詩經·檜風》說:「羔裘如膏,日出有曜。
」《詩經·小雅》說:「彼都人士,孤裘黃黃。」可見古人穿裘,毛是向外的,否則不容易看見裘毛的色澤。
袍是長襖,據說裡面鋪的是乳麻。一般來說,窮到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論語·子罕》:
「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可見穿袍穿裘有貧富的差別。漢以後有絳紗袍、皂紗袍,袍成了朝服了。
上古時代還不懂得種棉花。所謂「絮」、「綿」,都只是絲棉。因此,上古的布並不是棉織品,而是麻織品或葛織品。
帛則是絲織的總稱。布與帛也形成了低階衣服與高階衣服的對比,貧賤的人穿不起絲織品,只能穿麻織品,所以「布衣」成了庶人的代稱。
上古時代,男女服裝的差別不是很大。直到中古,男女服裝也還不是嚴格分開的。唐宋以後,婦女著裙之風大盛,男子才以袍為常服,女以裙為常服。
上古有裳無褲。但上古所說的褲,並不等今天所謂的褲。《說文》:
「絝,脛衣也。」可見當時所說的,很像今天的套褲,所不同者,它不是套在褲子外面的。有襠的褲子叫褲,《釋名·釋衣服》說「褲,貫也,貫兩腳,上繫腰中也。
」此外有一種,類似後世的短褲叉,形似犢鼻,叫犢鼻褲,穿起來便於勞動操作。《史記》說,司馬相如「身自著犢鼻褲」,和奴婢們一起洗滌食具。
上古的鞋叫履,有麻履、葛履等。據說葛履是夏天穿的,冬天穿皮履。一般的履是用麻繩編織成的。編時要邊編邊砸,使之結實,所以《孟子》說「捆履織蓆」。
古代女子,男子衣服各部分名稱
2樓:小小八景
男子衣服
1。頭衣頭衣又稱元服。元本義既是頭。加元服就是行冠禮。古代貴族與平民的頭衣有很大的區別。貴族戴冠、弁、冕,平民戴幘(zé)。
冠:貴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帽子。古代男子二十而冠。
冠是**的標誌,是貴族男子的常服。該戴冠而不戴的,是不合禮的。有人為了合乎禮,甚至獻出生命。
《左傳·哀公十五年》記載衛國內亂,子路用以系冠的纓被人砍斷,他放下**結纓,並說:「君子死,冠不免。」結果被人砍死。
古人又有免冠謝罪之說,摘去冠,表示自己有過錯,情同罪犯,自降身份。冠是貴族成年所必戴,所以也就成了達官貴人的代稱。李白《古風》:
「路逢鬥雞者,冠蓋何輝赫。」與童子對舉,則冠強調的是成年人。《論語·先進》:
「冠者五、六人,童子
六、七人。」而弱冠一詞,則指剛剛進入成年。冠的作用主要是被頭髮束住,同時也是一種裝飾。
冠圈的兩旁有絲繩,用來在下巴上打結,將冠固定在頭頂上,這兩根絲繩就是纓。戴冠前要將頭髮盤在頭頂上打成髻,用纚(xǐ,或寫作縰,是一塊黑色的帛)把髮髻包住,然後再戴冠。戴上冠後,還要用笄(jī,先秦叫笄,漢代以後叫簪)左右橫穿過冠圈和髮髻再加以固定。
女子不戴冠,只用笄或簪固定髮髻。後來固定冠冕的叫衡笄,只固定頭髮的叫髮髻。杜甫《春望》: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發笄尖的一端分作兩股,形狀像叉子,叫做釵。古代不戴冠的有四種人:
小孩、平民、罪犯、異族。
冕:天子、諸侯、大夫的祭服。《說文》:
「冕,大夫以上冠也。」漢代以後只有皇帝才能戴冕有旒,冕旒一詞是皇帝的代稱。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弁:有皮弁、爵弁之分,是貴族戴的比較尊貴的帽子。皮弁有白鹿皮製作,由幾塊拼接而成,樣子類似現在的瓜皮帽。爵弁是紅中帶黑的弁,因其顏色與雀頭相似而得名,其樣子大致與皮弁差不多。
胄:打仗時用的帽子,加在冠上,秦漢以後叫做兜鍪,再後來叫做盔。杜甫《垂老別》:
「男兒既介冑,長揖別上官。」辛棄疾《南鄉子》:「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指孫權年紀很輕就統率大軍。古時戴著兜鍪見尊長跟戴著冠一樣,是不恭敬的表現,因此見尊長要免冑。
幘:平民所戴,在發上復以巾,一直蓋到前額。《漢書·東方朔傳》中說,有一公主的情夫名叫董偃,由公主引薦給漢武帝,董偃頭戴綠幘。
顏師古注道:綠幘,賤人之服也。董偃的打扮表明自己是奴僕的身份。
後來李白在《古風》中用「綠幘誰家子,賣珠輕薄兒」來借指靠不正當手段致富並且驕橫的人。
陌頭:俗人的帽子,又稱帞頭、絡頭、繰頭、綃頭等。其形制類似現在陝北農民用羊肚手巾包頭的方法,從後而前,在頭前額上打結。
《陌上桑》:「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qìao)頭。」陌頭後代音轉稱為襆(fú)頭。
後來襆頭又在腦後紮成兩腳,自然下垂,再往後取消了前邊的結,將後面的腳用金屬絲紮起,襯以木片,稱為展腳襆頭,為文官所戴;後面的腳向上在腦後相交,稱為交腳襆頭,為武官所戴。襆頭通常用青黑色的紗製成,所以也叫烏紗,後代俗稱烏紗帽。
留全發、戴冠、巾,是中原地區的正常裝束,非中原地區則以披髮為常。《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穀梁傳·哀公十三年》:「吳,夷狄之國也,祝髮文身。」吳越地區的祝髮文身觀念和中原地區「肌膚毛髮受之父母」的觀念不同。
2。體衣衣的狹義是上衣,裳是下衣。《詩經·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
襦:短上衣。《孔雀東南飛》:「妾有繡腰襦,葳蕤(盛貌,形容刺繡之美)自生光。」
襌:單衣。
袷(qìa)、復:夾衣。夾衣裡可以加絮。《孤兒行》:「冬無復襦,夏無單衣。」復襦指有絮的襦。
褻衣、澤、衷衣:貼身穿的衣服。司馬相如《美人賦》:
「女乃弛其上服,表(露)其褻衣。」《詩經·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鄭玄注:「澤,褻衣,近汙垢。」澤相當於現在的汗衫。
《說文》:「衷,裡褻衣。」後來也寫作中衣。
裘:皮衣,毛向外。
袍:絮了亂麻或舊絲棉的長衣。《詩經·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襺(jián):絮新絲棉的長衣。
古代上衣的領子有兩種:一種是交領,衣領直接連著左右襟,衣襟在胸前相交,左襟壓右襟,在右腋下挽結。另一種是直領,領子從頸後沿左右繞到胸前,平行地下垂。
衽(rèn):衣襟。襟要右掩,所以「左衽」就是異服了。
裾(jù):衣服身後的下擺。裾在身後,可以長垂至地。曹植《神女賦》:「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袖(xiù):同袖。又稱袂(mèi)。如連衽成帷,舉袂成幕。
祛:袖口、袖子。
紳:古人長衣外要繫帶,帶子在腹前打結,餘下的下垂部分就是紳。《論語·衛靈公》: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子張書諸紳。
」紳下垂,可以臨時提起來當作記錄本。古時有「縉紳」一詞。縉又可寫作搢,義為插,指插笏(hù,手板)於帶,在君臣相見時作為記事或指畫時用,所以縉紳成為**的代稱。
帛:絲織品的統稱。
褐(hè):麻、毛織品。布和褐是同類的東西,區別是布細褐粗。
讀書人未做官時穿的常服用布製成,所以布衣就成了未做官的讀書人的代稱。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布衣指杜甫自己未出仕時。
裳:裙。古代男子也穿裙。
絝:也寫作袴,褲子。古代的褲子只有兩個褲筒,沒有前後襠。
紈絝是有錢人穿的,紈是織造得較為細緻的生絹,由來紈絝專指富貴而又不務正業者。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與現在相似的褲子古代叫做窮絝。窮絝的通行名為褌(kūn)。《世說新語·任誕》:
「劉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宇為褌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
」還有一種名叫犢鼻褌的,就是後代的短褲、褲衩。《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乃令文君當爐,相如身自著犢鼻褌,滌器於市中。
」相如在市場上穿犢鼻褌,是為了出其丈人卓王孫的醜。
蔽膝:遮住大腿到膝部的服飾,又稱褘(yī)、韍(fù,芾)。類似今之圍裙。
邪幅:綁腿。
女子衣服
漢服主要形式,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型別。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
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
半臂歷久不衰,後來男子也有穿著的。當時還流行長巾子,係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
明代女性習慣在裙子外罩一件背子衫或是雲肩。鳳冠霞帔是明代婦女的禮服,是后妃在參加祭祀等重大典禮時使用的服飾。整個冠上綴著龍鳳,搭配霞帔一起穿著。
明代較多使用的鈕扣,主要用在禮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時才有所普及。
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馬褂為加於袍的外褂,因起源於騎馬短衣而得名,特點是前後開衩、當胸釘石青補子一方(親王、郡王用圓補)。補子的鳥獸紋樣和等級順序與明朝大同小異。
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褂遂在**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
四、五品以上**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絲紡繡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清代**,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
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
圓規各部分的名稱,圓規的各個部分叫什麼
圓規各部分的名稱 筆頭 轉軸 圓規支腿 格尺 折葉 筆體 筆尖 圓規尖 小耳。圓規的筆頭的下端插入連線在筆體的上端,筆體的下端螺紋連線在筆尖的上端,小耳的平齊端焊接在圓規支腿的外側中間,圓規支腿的下端夾緊連線在圓規尖的上端。其特徵是 筆體的一面貼上連線在折葉的一面,折葉的另一面貼上連線在格尺的一端中...
國古代男子成年叫及什麼,古代人對各個年齡段的稱呼分別是什麼?
男子是二十歲成年,行冠禮。至於叫及什麼,我想應該是及冠吧.一般表示女子成年,到了行笄禮的年齡用 及笄 那麼 及冠 就是男子到了成年的年紀的意思吧。參考 中國古代的成 年儀禮,最主要是男子有 冠禮 女子有 笄禮 冠禮是指古代男子在未成年前束髮而不戴帽,到了二十歲成年時才由長輩為其梳髮並戴上新帽,這 個...
各個國家的標誌都叫什麼,各個國家的標誌性建築物是?
建築類的我建議你去深圳的世界之窗看看,那裡基本收集了各個國家的標誌建築,日本的富士山 天皇的皇宮和皇宮裡的天鵝,澳大利亞的雪梨歌劇院和考拉,法國的凱旋門,說到這我還有點忘記說了,就是這個國家的文化也是一種象徵,法國人的浪漫就是比凱旋門更為標誌性的象徵只不過 浪漫 是無形的。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和性格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