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擬物、誇張、借代、對偶、雙關、頂真、設問、反問表達方式
描寫;虛實相生、虛實結合、正反結合、動靜結合、細節描寫、白描抒情直接
間接;借景抒情、觸景生情、融情於景、借古諷今、托物言志表現手法;襯托、對比、象徵、比興、渲染、烘托、用典結構技法;以小見大、以景抒情
2樓:匿名使用者
襯托、對比、象徵、比興、渲染、烘托、用典
古詩詞中的表現手法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文中常見的表現手法主要有:
一、烘托。烘托本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於藝術創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
也就是說不談本體,只談與此相關的其他事物,達到突出本體的目的。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這句詩沒有正面描寫琵琶聲和琵琶女的演奏技藝,而是通過描寫東船西舫的人以及江心秋月的反應,從側面烘托了琵琶女演奏技巧的高超,琵琶聲的美妙和引人入勝。又如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中的「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也用了烘托手法,不管是首聯的蕭瑟淒涼景象,還是頷聯的天上地下江間關塞,到處驚風駭浪,動盪不安,蕭條陰晦,都是為了烘托出詩人翻騰起伏的憂思和胸中的鬱鬱不平之情。再如《陌上桑》中寫羅敷的美麗時,作者巧妙地用了詩句「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稍頭」來從側面烘托,讓人們對羅敷的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二、渲染。中國畫技法中的渲染是指國畫中,在需要強調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塗抹畫面顯出物象的陰陽向背,以加強藝術效果,這是一種加濃形象的手法。詩歌中則是指對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
渲染剛好和烘托相反,烘托是從側面著意描寫,渲染則是從正面著意描寫。如杜甫的《登高》中詩句「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一連用了「風急」,「猿嘯」,「落木」等意象對秋景進行渲染,寫出景物的蕭條,淒涼,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悲涼感傷之情。再如韋應物的《賦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裡,建業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借「微雨」「暮鐘」「帆來重」「鳥去還」「浦樹含滋」等景物對送別的情景作正面描寫,把昏暗、迷濛、壓抑之景寫出來,渲染一種離別時的傷感氣氛。
三、對比、反襯。對比就是把不同的兩個事物或乙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進行對照,使好的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用對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對比鮮明,反差強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如梅堯臣的《陶者》: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寸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詩歌通過陶者與富家貴族的強烈對比,深刻地揭露了社會的不公,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類似的手法有杜甫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等。再如李白的《越中覽古》: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前三句描寫昔日的繁華和最後一句描寫今日的冷落,淒涼形成強烈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其中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歷史思考。
反襯是襯托的一種,是主體與襯體相反,襯體從反面作背景,襯托主體的一種手法。常見的有以動襯靜,以樂景襯哀情等。前者如王維名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用「月出」「鳥鳴」來反襯山中的寧靜。
後者如歐陽修的詞《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以散發芳香的春草與和暖的春風這種樂景反襯詞人無窮的離愁別緒,類似的手法如《詩經》中的名句「若我往矣,楊柳依依」,用春光明媚,楊柳依依的樂景反襯出征時內心的悲苦。
四、虛實結合。「實」是指客觀存在的事物,實像,實事,實境;「虛」是指眼前未見的,或是回憶,或是想象之景。詩歌中的「虛實結合」是指虛與實之間的互相聯絡,互相滲透與互相轉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了詩中的意象,開拓了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了廣闊的審美空間。
虛景與實景的關係,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中心。高適的《賽上聽吹笛》:「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一、二句寫實:胡天北地,冰雪消融,胡地已是牧馬的時節了。傍晚時分,戰士們趕著馬群回來,明月灑下一片清輝。而
三、四句虛寫,彷彿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灑滿關山。這梅花是家鄉的梅,是想象之景,詩歌虛實結合,抒寫了戰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寫出了他們濃濃的思鄉之情。再如柳永的《雨霖鈴》,從眼前之景寫到別後情形,也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
五、抑揚結合。「抑揚結合」是指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褒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其中的乙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的目的。有先抑後揚和先揚後抑之分。
不管是哪種表現形式,都是為了突出後者,強調後者。王昌齡的《閨怨》:「閨中**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詩歌採用先揚後抑的手法,先寫**「不曾愁」,後面才說她「悔」。通過對**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出**因觸景而生出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這一主題。
趙希璐的《次蕭冰崖梅花韻》:「冰姿瓊骨淨無瑕,竹外溪邊處士家。若使牡丹開得早,有誰風雪看梅花。
」詩中三、四句突發奇想:如果牡丹花開早於梅花,誰會迎風踏雪顧及梅花呢?這好像是對梅花的「抑」,然而牡丹畢竟不會早於梅花在冰雪中盛開,「抑」是為了頌揚冰清玉潔的梅花在凜冽的風雪中吐芳爭艷的品質。
古詩文中的表現手法還有很多,如借古諷今,托物言志,動靜結合,點面結合,用典等等,限於篇幅,筆者不再一一贅述。
4樓:abc高分高能
你知道古詩詞常用的表現手法有哪些嗎
5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來說呢 就是襯托,或說烘托。 如果
實在不會寫,至少要把這個填上。如果全篇都看得糊里糊塗的,那大概就是用典。此外,還有想象(虛實結合),參照李白的一些詩還有動靜結合,托物言志。我知道的大概就這麼多了
詩詞裡的表現手法有哪些?
6樓:信仰
一、用典
(一)用事:借
古抒懷,借歷史故事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立場態度等。
(二)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加深詩詞意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
二、想象
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三、聯想
由一事物聯絡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絡起來造成乙個典型。
四、襯托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託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
五、渲染
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六、象徵
用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也就是借助於特定具體的事物,寄寓某種精神品質或抽象整理。
7樓:匿名使用者
1.比喻、擬人、擬物、誇張、借代、對偶、雙關、頂針、設問、反問;
2.虛實相生、虛實結合、正反結合、動靜結合、細節描寫、白描;
3.借景抒情、觸景生情、融情於景、借古諷今、托物言志;
4.襯托、對比、象徵、比興、渲染、烘托、用典、以小見大、以景抒情。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首先是字詞、語句上的修辭技巧,種類很多。
8樓:匿名使用者
1、襯托
襯托就是利用事物間的近似或對立的條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表現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襯的事物顯得更加突出、形象、鮮明。襯托有正襯、反襯兩類。
利用事物的相似條件來襯托的是正襯,利用事物的相反條件來襯托的是反襯。
2、對比
對比,是為了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加強詩歌的表達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手法。它既是表現手法,也是修辭手法。
3、象徵
借用某種具體的物象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托物言志,以表達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4、烘托
烘托本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鮮明突出。用於藝術創作,與渲染不同,烘托多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鮮明。
5、比興
比興是中國詩歌中的一種傳統表現手法。通俗地講,比就是譬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興」就是起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或營造氛圍,或兼有「比」的意味。
6、用典
用典,也就是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藉以抒情或表達主旨。
擴充套件資料
一、正襯指利用事物的相似條件構成的襯托。它包括兩個方面:
1、 以「樂」襯「樂」
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詩中抒發對錢塘湖春行所見美景的喜悅欣賞之情,這由尾聯可以看出。中間兩聯寫春天鳥和花草的情趣和生機,是為抒發後文「最愛」之情所作的鋪墊。這裡,美好景物和喜悅情感是和諧統一的。
2、以「哀」襯「哀」
淒涼之景也可以用來烘托淒涼的氣氛,而且更為常見。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全詩集中表達的是對朋友杜甫的思念之苦,為此,第二句的「高臥」是孤獨的詩人無所事事、百無聊賴的不得已之舉,第四句的「秋聲」更是明顯地渲染了詩人悽苦的心情。
二、反襯是指利用事物相反的條件構成的襯托。這種襯托包括四個方面:
1、以「樂」襯「哀」
杜甫的一首《絕句》:「碧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前兩句是美好的春景,可後兩句是傷感的懷鄉之情。而全詩的中心恰恰是這後兩句而不是前兩句。這樣,我們就可以明白,前面的美景就是為反襯後面的傷感之情服務的。
2、以「哀」襯「樂」
景是為情服務的,若全詩是「樂」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為反襯「樂」情服務的。李白的《塞下曲》:「***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前三聯寫塞下艱苦的環境條件和緊張的戰鬥生活,尾聯卻轉到寫將士奮勇殺敵的豪情,這種豪情也正是全詩的中心。這樣,我們感受到的是不畏艱苦且有著鋼鐵般意志的將士形象。這裡所謂的「哀」景,既然是用來反襯豪情的,就全然不是悲哀之景了。
3、以動寫靜
即用動態景物來表現寂靜。王維的《萍池》:「春池深且廣,會待輕舟回。靡靡綠萍合,垂楊掃復開。」詩中巧借綠萍的開合之動來反襯萍池的幽靜。
4、以聲襯寂
王維的《秋夜獨坐》:「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詩人在空堂獨坐,夜深之時,聽到了秋雨中山果從樹上墜落的聲響,昏暗不明的燈影下草蟲的哀鳴。用果落、蟲鳴之聲來寫靜,更顯得寂靜。
讚頌英雄的古詩文,歌頌英雄的古詩詞有哪些?
荊軻刺秦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微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於易水送人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出塞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
寫梅花的古詩文,古代描寫梅花的古詩詞有哪些
暗 香不戀世間佳麗地,獨上寒山稱驕子。狂飆過盡絕勝處,淩寒飄專香九千里。霞光照徹萬仞屬山,節烈垂盡千秋史。生來愛斗三冬雪,報春報得萬民喜。9 疏 影 世間何處尋奇葩?一剪寒梅凌天涯。仙客對此欲歸俗,農夫歎絕忘桑麻。流芳千載任風雪,獨呈丹心報中華。誰道三冬無春色,冰山高處萬里霞。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惜時古詩文名句,惜時古詩詞名句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孔子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 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曾國藩 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構成生命的材料。富蘭克林 荒廢時間等於荒廢生命。川端康成 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莎士比亞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