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中地數媒
廣西位於我國南疆,北回歸線(北緯23°26′)橫貫中部,屬**帶季風氣候。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四周被高原及山地環繞,中部呈「盆地」,東南為濱海平原。地貌型別有中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及岩溶窪地等。
氣候、地形及地貌對廣西風化礦床的形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氣候
1.廣西氣候炎熱、常年氣溫高
根據廣西氣象局資料,廣西年平均氣溫在16.5 23.1℃之間。
20℃等溫線通過賀縣—柳州—宜山—河池等地;21℃等溫線大致與北回歸線一致,通過梧州附近—桂平—上林—那坡等地;22℃等溫線,圈閉於百色—田陽、扶綏—崇左—憑祥、博白—欽州—防城等三片地區。
廣西平均年日照時數為1200 2200h。合浦、防城、欽州沿海和右江河谷、南寧、梧州等地均在1800h以上,桂北山區則少於1300h。由於廣西處於北回歸線附近,太陽直射地面,輻射強度大,年總輻射量為370 460kj/(cm2·a)。
日均溫≥25℃的天數大於150d,年積溫在4975 8306℃之間,氣候炎熱,氣溫高,為風化礦床的物理風化和化學風化作用創造良好條件。
2.季風交匯,雨量充沛
廣西東部、東南部及沿海多北風、東北風;西部多東南風、西南風,風速在春季和冬季為1 3m/s,夏秋風速較小,為1 2.5m/s,夏季受低氣壓影響,常帶來平均1.7 2.
7次颱風,颱風帶來暴雨。東南季風來自太平洋,受到桂北南嶺山系阻擋,帶來強降雨,雨量在1000 2800mm之間。全區形成三個降雨中心,年降雨量≥2000mm以上:
①東興—欽州;②昭平—蒙山—金秀;③桂北地區;形成兩個少雨區,年降雨量均少於1100 1250mm:①以田陽為中心的右江河谷;②以寧明為中心的明江河谷。這種**帶積雨環境,促使原岩的矽酸鹽礦物、碳酸鹽礦物氧化、溶解、碳酸化,造成k、na、ca、mg、si等元素大量流失,惰性元素al、fe、ti等元素相對聚集,加速了風化殼礦床的形成。
同時,由於流水的沖刷、搬運,造成重砂礦物遷移、富集,為砂礦床成礦提供了動力。
3.氣候溫暖潮濕,微生物發育
廣西氣候溫暖潮濕,植被發育,地表浮土腐殖層覆蓋層厚,有機質豐富,為細菌孳生創造良好條件,加速了生物風化作用。據關廣嶽(2000)對桂西靖西縣湖潤錳礦區研究結果,在上泥盆統五指山組底部錳礦層中發現多種微生物,如纖發菌(leptothrixdis cophorous)、土微球菌(pedomicrobium)等,並首次發現兩種錳礦氧化菌,即共生金菌(metallogenium synbioticum)、普通生絲菌(hyphomicrobium vulgaxe)等對錳礦直接進行氧化,主要是通過酶的催化作用,生物細胞與錳金屬粒子結合,提高了錳的自氧化功能,促進氧化錳礦床的形成。
4.新近紀以來的古氣候
始新—漸新世百色盆地聚煤植物群以被子植物佔優勢,裸子植物次之,屬於**帶常綠闊葉、落葉、針葉混交林環境,古氣候應是溫暖潮濕;進入中新世至上新世以來,北海、合浦及北部灣畔沉積濱、淺海相灰白色、灰黃色碎屑岩夾褐煤及劣質油頁岩,反映為溫涼濕潤氣候;進入第四紀以後,根據河流沉積和濱海沉積及洞穴沉積中動植物群推斷:更新世早期南寧一帶
三、四級階地的潯江組和桂平組、望高組q2白色粘土極少量化石孢粉反映了溫濕湖相環境;中更新世河流階地沉積中,據張繼淹2023年統計,以木本孢粉(87%)為主,蕨類為鐵線蕨(11.9%)及草本(1%),其中喜溫佔33.4%,喜熱為21.
35%,反映溫涼溫濕氣候;晚更新世望高組木本常見,草本發育,木本以松柏佔主導地位,海金沙科為熱帶、**帶典型分子,反映當時為熱帶、**帶氣候。全新世早期的桂平組以木本(76%)為主、含草本(8.7%)、蕨類(14.
7%)。木本中有松、榆、榕、楊梅等屬,草本為毛莨、蒿、野百合科等,反映為熱帶、**帶溫熱潮濕氣候;全新世起至現代,保持了早期的氣候特徵。
綜上所述,廣西新近紀至更新世以至全新世以來,各地沉積物及古氣候(表2-1)為溫涼-溫熱潮濕的**帶-熱帶氣候。
表2-1 廣西新近紀以來各地沉積物及古氣候特徵表
二、地形地貌
廣西地形總體西北高,東南低,呈北東向槽形盆地,四周被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高原環繞,中間為200m高程以下的丘陵、平原。廣西大盆地邊緣有多個「缺口」,東面潯江在梧州切開缺口,流入西江;南流江向南流入北部灣,沿江一帶都有大片谷地。河流錯綜複雜,分屬四大流域,五大水系。
海岸線曲折,多港灣,淺海寬廣。
廣西山地面積廣闊,中山、低山、丘陵的面積分別佔總面積的34.8%、18.3%、21.
7%;平原及台(階)地佔22.4%,河流水庫僅佔2.8%。
因此,山多地少,形成了「八山一水一田」的地貌特徵。加上碳酸鹽巖形成的岩溶地貌發育,約佔總面積40.27%,形成峰林多、溶洞多、地下河系發育的典型地貌景觀。
1.山地
桂北的九萬大山、摩天嶺、元寶山、大南山、天平山等由變質岩、花崗岩組成的山體呈北東向,山勢雄偉陡峻,山高谷深、割切強烈,剝蝕厲害,為構造侵蝕地貌。僅在河谷階地區域性有砂錫礦產出,不利於風化殼礦床形成。
桂東北山地有越城嶺、貓兒山(海拔2141m)、海洋山、都龐嶺、明渚嶺等,多為花崗岩組成,為構造侵蝕地貌區。在丘陵地帶有風化殼型礦床分布,河流階地及河谷有砂礦產出。
桂中山地有大明山、白花山、大瑤山、駕橋嶺、鎮龍山、蓮花山等,多由古生代碎屑岩及花崗岩組成,為構造侵蝕地貌。在山前沖積扇則形成面形砂礦床。
桂南山地有云開大山、大容山、六萬大山、羅陽山、十萬大山等,多由碎屑岩、變質岩、花崗岩組成,為構造剝蝕地貌區,在低山緩坡、丘陵地帶,混合花崗岩體頂部有風化殼型礦床和河流階地砂礦伴生。
桂西山地位於雲貴高原接壤的斜坡帶上,有岑王老山、鳳凰山、金鍾山、六韶山、都陽山等,由灰岩、碎屑岩組成,為構造溶蝕地貌,多數為岩溶峰叢地形,在峰叢窪地或緩坡地帶,常有堆積型和礦帽型礦床形成。
2.丘陵
桂東北丘陵包括平樂—荔浦、鍾山望高、賀州東安等,由灰岩、碎屑岩組成,為岩溶地貌,有堆積礦床和洪沖積礦床形成。
桂西丘陵是指那馬—靈馬、崑崙關—高峰隘等,由碎屑岩、矽質巖組成的丘陵,大多有堆積型和礦帽型氧化礦產出。
桂東南丘陵包括蒼梧—岑溪、藤縣、北流中部、橫縣、陸川—博白、防城—東興、欽州—合浦等丘陵地帶,由花崗閃長岩或花崗岩類組成的丘陵,為剝蝕地貌,常有風化殼型河流階地砂礦產出。
3.平原及台(階)地
桂中盆地是以柳州、來賓為中心的盆地,屬低山丘陵、峰林孤峰—平原谷地。分布在右江、鬱江、潯江、南流江、欽江等河流,沿岸的右江盆地、南寧盆地、鬱江平原、潯江平原,南流江三角洲、欽江三角洲等為沖積平原。
桂西臺地包括右江、邕江、左江等台地,均屬中低山峰叢窪谷地區,大多高程在100 210m,如崇左—羅白—扶綏一帶相對高差20~50m。
桂東南台地包括玉林—博白、北流河、清湖—英橋、桂平—平南、橫縣—貴港等台地,一般高程在60 150m。
桂南濱海台地包括欽州—北海、合浦—南康、防城—東興等台地,除合浦—北海一帶其成因為堆積型外,其餘為侵蝕型。故合浦西場至營盤一帶南流江出海口,二級階地相對高差僅15 25m。
三、廣西地貌分割槽
根據以上對地形的描述,我們將廣西地貌作了較粗略分割槽,共分為8個區(見圖版ⅰ),它們是:
桂北構造侵蝕中山區(a1-1):為桂北九萬山、天平山、越城嶺、海洋山一帶,海拔1688~2141m,山高谷深,切割強烈,剝蝕速度大於風化速度。
大瑤山、大桂山構造侵蝕中山區(a1-2),特徵同(a1-1)。
大明山、西大明山構造侵蝕中山區(a1-3)。
桂東構造侵蝕低山區(a1-4):姑婆山、桂嶺一帶,山嶺之間丘陵、窪地發育。
雲開山構造侵蝕低山區(a1-5):為雲開山西北側地帶。
桂東南剝蝕丘陵平原區(a2):以海濱平原、河谷盆地、山前丘陵為主;中間埂著大容山、六萬山。
桂西溶蝕中山區(b1):海拔1092~2062m,山高谷深,岩溶發育,暗河遍布,山間窪地、窪槽較多,其間有岩溶崩塌堆積物。
桂中、桂南岩溶堆積盆地、準平原區(b2):平原內孤峰、殘山較多,有大量鬆散堆積物。
氣候對地形的影響有哪些???
2樓:陽光語言矯正學校
我國的地形特徵:地形複雜
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五種基本型別都有,但以山地33%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區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嶇高原部分佔三分之二。)
我國地貌的基本特徵 1.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2.山脈眾多,起伏顯著。 3.地貌型別複雜多樣。
我國的氣候: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地區一年內的盛行風向隨季節有顯著變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冬季風寒冷乾燥,是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風溫暖潮濕,形成了我國的雨季。
除青藏高原外,習慣上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界,把我國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我國的氣候型別,主要包括熱帶季風氣候、**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以及高原山地氣候。
3樓:
降水多的氣候型別,對於高於山地丘陵多以流水侵蝕為主,對於平原,盆地則以沉積為主;乾旱氣候則以風力侵蝕、沉積地形為主;高寒氣候區則以凍融,冰川地形為主。
氣候對地形的影響因地而異
氣候對地形地貌的影響舉例分析說明:
地質時期第四紀(距今250多萬年)以來黃土高原演變與氣候變遷之間的關係,其主要關係可歸納為:
①第三紀以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引起的中國大陸一系列差異性公升降構造變化是黃土高原形成的決定性因素;
②更新世時期青藏高原隆起所引起的強西風氣流把中亞內陸沙漠地區的大量粉塵帶到今天的黃土高原地區,形成了黃土高原;
③現代季風是更新世時期青藏高原上公升到某個高度之後的產物,但隨著青藏高原高度不斷增長,它對濕潤夏季風的屏障作用越來越強,黃土高原氣候開始由溫暖濕潤向乾冷和乾旱化方向發展,相應地植被種類和分布發生調整;
④黃土高原植被對氣候波動的適應具有重複性,即植物隨著氣候冷暖乾濕的波動,生長區域南北移動;
⑤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在更新世時期主要是自然侵蝕造成的,全新世時期在遵循自然規律繼續進行的基礎上,又疊加了人類活動影響,使之呈現加速發展的特點;
⑥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受地質,降水,植被與人類活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空間差異極其顯著.
對氣候和植被的影響有哪些,的影響對地形地貌氣候植被分別有什麼
冰原氣候寸草不生。苔原氣候只能生長低等植物的苔原群落。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生長針葉林,長不出闊葉林。溫帶氣候有溫帶落葉林和寬葉林分布,有常綠硬葉林 松柏科植物 沒有常綠闊葉林。帶有常綠硬葉林和常綠闊葉林沒有落葉林。熱帶雨林氣候帶有常綠闊葉林和熱帶雨林植物沒有針葉林。熱帶荒漠植物稀少只有袋鼠和沙漠狐狸很善...
亞洲的地形對氣候影響如何,亞洲地形對氣候有什麼影響?
亞洲地形複雜,高原山地面積廣大導致氣候複雜多樣 地勢中高週低,有利於海洋氣流深入,帶來豐沛的降水。地形 高四周低,多高原 山脈。因此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區,並且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泛。高山氣候明顯。最大的大陸,最大的海洋,形成最明顯的季風區。山高,垂直變化大,內陸離海遠,從海洋向內陸過渡明顯 亞洲地形對氣...
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地形對氣候的影響如下 1 影響區域性氣溫。海拔高度要影響氣溫,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山體的陰坡和陽坡要影響氣溫,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體陽坡氣溫高於陰坡。山體迎風坡和背風坡要影響氣溫,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風坡氣溫低於背風坡 焚風效應 2 影響區域性降水 地形雨 就同一山體而言,從山麓到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