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春節習俗的作文,有關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2021-03-03 20:41:36 字數 5777 閱讀 6419

1樓:預防兒童團我

春節就是農曆新年,是華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春節降臨,永珍更新,象徵著一年的開始;標誌著人生的另乙個起點。

春節之所以是乙個極為重要的節日,是因為通過這個節日的慶祝儀式,能加強家庭聯絡與親情。諸如吃團圓飯、向親友拜年送禮等等,這些習俗都在提醒人們,家庭在社會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無不隆重而熱烈的慶祝這個節日。

春節的慶祝活動,從農曆正月初一開始到農曆正月十五,一連15天。

古代帝王繼位,為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曆法,因此歷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漢武帝繼位,決定重修曆法,使之統一。今日我們所採用的曆法是漢武帝以後,經過多個朝代修定的。

歷代皇室慶祝「春節」的場面往往反映出那個朝代的強盛、穩定與繁榮,國家越富強,慶祝儀式就越隆重。

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家家戶戶都在節日前把住家裡裡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一些家庭還在門上貼上春聯,寫上吉祥聯語,祈求好運,年年豐收。

春聯在我國華人社會已逐漸簡化了。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人們把象徵吉利的「春」「福」等單字當作裝飾品掛在門上或牆上,有者還特意把這些單字倒貼,那是因為「倒」與「到」諧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如:

爆竹聲聲三羊開泰羊群來 鞭炮陣陣萬馬齊喑馬兒過。

送灶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道教徒的重要節日,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人們都希望灶神上天說好話,因此這一天道教徒特別準備了豐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年糕 在春節前夕,一般家庭都忙著製作糕餅等食品,既可當禮品,也可用來款待到訪的親友。年糕(又稱黏糕)是一種象徵吉利的春節必備佳品。這種用糯公尺製成、帶褐色、黏性大的糕品,因名稱與「年高」諧音而具有「年年高公升」的含義。

望採納o(∩_∩)o~

寫乙個關於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左右

2樓:匿名使用者

作文一: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個傳統的節日,也有很多傳統的習俗,比如貼春聯。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將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

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章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

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

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如放鞭炮,掃塵,年畫,拜年等。

貼春聯是春節的習俗之一,可以趕走邪靈,帶來美好的明天。

作文二:春節習俗

為什麼到了春節我們都要放鞭炮,貼春聯呢?

原來,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年』的怪獸,每當到了除夕夜就爬上岸來吃掉無辜的人們。因此,每當除夕夜來臨之前,人們都跑到了別的地方,去躲避『年』的襲擊。

有一年,一位老人來到了村里,一位老婆婆看他這麼可憐,就給了他一些吃的,並說:「老人家,您快去別的地方躲一躲吧,不然『年』會把你吃掉的。」老人說:

「只要你讓我在這住一晚,我就幫你把年給趕走。」就這樣,老婆婆把那位老人給留了下來。

到了晚上,一陣陣吼叫聲從遠處傳了過來。「啊!啊!

」老婆婆說:「老人家,『年』來了,我們怎麼辦?」老人不緊不慢地說:

「不用焦急,看我的。」老人說著,便叫老婆婆煮起了飯來。隨即,灶堂裡發出了噼哩啪啦的聲音,傳到了年的耳朵裡,年便有些怕了起來。

年回頭又看見灶堂裡的火光,又聽見了那位老人哈哈的笑聲,嚇得大驚失色,便逃回到了山里。這時,老婆婆才知道「年怕響聲,怕火光,怕紅顏色」。

從此,中國人家家戶戶在春節的時候都要放鞭炮,貼紅紙,做好吃的。

貼紅紙太單調。有人就在紅紙上畫點東西、寫點字。慢慢地,大家在紅紙上寫上各種心裡話,祝願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話,漸漸地就形成了現在的春聯。

作文三:描寫春節習俗的作文

鞭炮聲聲,新年到了,好多人已經回到自己的家鄉過大年了。

我們買了新春聯與煙花爆竹,回到家後,我迫不及待地將舊春聯撕了下來,又把新春聯貼了上去,我剛準備貼上新春聯,就被媽媽阻止了,她說:「先看一下吧!」我左看右看,擺正了一點往上貼,媽媽急著喊著:

「不對不對,不是這樣的」。說完,她就倒著春聯往上一貼,我哈哈大笑:「媽媽,你犯胡塗了。

春聯貼反了」。媽媽嚴肅地說:「不要亂說話,福倒著貼,代表福到了」。

我這才恍然大悟。就這樣,除舊迎新的任務搞定了。

我與哥哥各拿著一根煙花爆竹點了打火機,突然「嘶」的一聲,煙花爆竹上冒出了小火花,接著,煙花爆竹出現了噼嚦,每過20秒,烟花上的顏色就會變煥,當最後乙個顏色出現時,我不禁感嘆:「這真好玩啊!」

爸爸提起了鞭炮就往家外走,顯然,他是要去放鞭炮了,到了指定燃放點,爸爸用打火機在點火口上放了火,就扔得遠遠的,鞭炮「噼里啪啦」地響了起來。年的味道越來越濃了。

這個新年真美好啊!

作文四:春節習俗——放鞭炮

春節是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乙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多種多樣。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響聲,所以人們便有了放鞭炮的習俗。

除夕夜,吃完年夜飯,媽媽對我說:「想不想去放鞭炮啊?這次你來點鞭炮好不好?

」,我滿口答應,過年放鞭炮可是最令我興奮的事。可是讓我自己來點,還是把我嚇壞了,因為,看大人點我都覺得怕,老是躲得遠遠的。不過,我還是鼓起勇氣對自己說,試一試吧。

找個空地放好鞭炮後,我手拿著打火機,顫顫巍巍地走了過去,哆哆嗦嗦地打起了火,點著導火線,一聽到哧哧的聲音,我撒腿就跑,跑得比兔子還快,聽到一聲震耳的爆竹聲響,我回頭看到自己點燃的煙火鞭炮,衝上天空,變成美麗的花朵,紅的、綠的、五彩繽紛的,我歡快地活蹦亂跳。

放鞭炮是已經傳承了幾千年的習俗了,「爆竹聲中一歲除」,蘊含著文化的元素,喜慶的色彩,不過為了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還是要少放點鞭炮哦!

作文五: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乙個傳統節日。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怎樣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已經形成了一些風俗習慣。

春節習俗_掃塵

每到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用具,拆洗被子窗簾。到處充滿著歡歡笑笑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貼春聯

它以工整、簡潔、精美的文字表達美好願望。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春節習俗_守歲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春節習俗_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這就是美好的春節習俗,我期待著20xx年春節的到來。

3樓:幸運我和你

春節習俗作文400字(一)

春節風俗的習慣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文化就像乙個巨大的寶庫。傳統文化有刺繡,觀燈,武術和剪紙。

其中傳統節日中的第一大節日是春節。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 」,從這天起,人們便開始忙碌起來了,熱鬧起來了,年味也越來越濃了。大街上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到了大年三十,人們貼著春聯,門神,對聯,還在門上把福字倒著貼,表示福到的意思。出門在外的人都回來了,晚上除夕夜家

人們聚在一起,高興的吃團圓飯,邊吃邊看新年晚會,當然飯桌上不可缺少的是餃子。大家在一起

還要熬夜,叫守歲。當十二點新年鐘聲敲響時,人們興高采烈,歡天喜地的放烟花,迎接新年的到來。空中燃放的烟花像是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把漆

黑的夜晚點亮的像晴天一樣,希望他把我們的願望實現。

第二天大年初一,人們互相拜年,小朋友們最喜歡壓歲錢。初二走親訪友,正月十五吃湯圓,預示著春節即將過完。

春節習俗作文400字(二)

春節習俗

關於春節的風俗習慣還有很多很多,它既是傳統節日,也是傳統文化。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一陣陣鞭炮聲響起,迎來了我盼望已久的春節。早上,吃完飯,爸爸媽媽要帶我去拜訪親戚,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新衣服要穿時,媽媽看見了衣服上的商標還在,於是拿來剪刀正要剪時,我連忙叫住:

「媽媽,過年時不能用剪刀,免得惹來口舌之爭。」媽媽恍然大悟,馬上放下剪刀,用手扯下了商標。

晚上,媽媽請大伯、叔叔兩家人來我家吃飯,晚餐可豐盛啦,雞、鴨、魚、肉等擺滿了餐桌,飯後,垃圾桶的垃圾已堆成了小山,媽媽叫我幫助把垃圾倒

了,我搖了搖頭,媽媽有點生氣地說:「長大了一歲,你倒是變懶了。」我連忙解釋道:「媽媽,過年時,不能倒垃圾,以免把財運倒了。」叔叔、大伯們大笑起

來,說我的年紀雖小,學問卻很多。媽媽也禁不住笑道:「她呀,知道的比我還多。」我聽後,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過年的習俗還不止這些,還有:大年初一不掃地,怕把財運掃走;不倒水,以免把財運倒了。可真是有趣的風俗。

春節習俗作文400字(三)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喜氣洋洋,團團圓圓。春節有許多習俗,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等等。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它們吧!

貼門神這是幾乎家家戶戶過年都要做的,關於貼門神還有一段有趣的神話傳說:相傳在古時候,有位龍王總想偷吃玉帝的貢品,玉帝發現後狠狠地懲罰了它,可龍王依然屢教不改,於是,玉帝讓兩位身強力壯的天神看守大門,不讓龍王再來搗亂。可是兩位天神和我們一樣要睡覺休息。

於是玉帝想了乙個好辦法,把兩位天神的畫像貼在門上,從此貼門神的習俗就這樣代代流傳。

在我國的北方有一種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的諧音即「交子」,表達了人們對更歲交子,對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種渴望。而南方人則喜歡在大年的早

晨吃湯圓,意味著我們在新的一年裡圓圓滿滿,團團圓圓。人們還喜歡把一種叫「薺菜」的蔬菜和湯圓一塊吃,「薺菜」有被稱作「聚財」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財進

寶,心想事成。

春節裡,我們更少不了要放鞭炮來活躍一下春節時歡歡喜喜的氣氛了。放鞭炮在民間還有乙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侯,有乙隻叫「年」的怪獸,每到春

節的時候就出來嚇唬人,於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用竹筒點燃扔向它,竹筒**後發出很大的聲響,嚇走了年獸,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華名族的優良傳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們吧!

春節習俗作文400字(四)

今天是除夕夜,也就是春節。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的乙個新春佳節。

春節,同學們

都知道,它不是乙個特殊的節日。所有的人都認為「春節很熱鬧,因為它是乙個團圓的節日,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我可不是這樣想的,這個節日是用來紀念乙個怪

物的,它的名字叫「年」,它經常吞食過路的人們,可把人們害苦了。後來,出現了一位白鬍子的老公公,他**了「年」。人們為了防止「年」再跑下來,就用放

鞭炮、貼紅紙來嚇「年」,所以就有了現在過年的習慣。

我的家鄉―

桂林過春節有幾「怪」,如果你想聽聽,我就給你講講吧!大年三十的除夕夜,各家各戶都會做上一桌豐盛的美味佳餚,還有許多小吃,有糍粑、有糯公尺飯、有粽

子、還有年糕等許多美食。第一「怪」就是飯菜都擺上桌了可是大人們就是不讓我們先吃,而是先在神kan上祭拜後才能一起上桌吃飯,但是吃飯的時候魚還不能

吃,一定要留到第二天才能吃,大人們這叫「年年有餘」。

第二「怪」是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會等到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會等到新年的鐘聲敲響的那一刻,各家各戶都會同時點燃鞭炮,大家都互相問候「新年好」,睡覺前我們都要吃一碗湯圓,它代表著各家各戶美滿幸福。

深夜,家家戶戶的燈漸漸地熄滅了,整個桂林市進入了夢鄉,這時,一股濃濃的霧包圍了桂林,使春節的夜晚更加朦朧,更加迷人。

希望親親採納,你的採納是對我的支援,謝謝祝2016好運

同安的春節習俗,廈門春節習俗

同安的春節習俗有以下這些 過年迎春,閤家圍爐,吃 是重頭戲。在圍爐前,製作各種食品,皆含吉祥之意。這時做好的飯菜稱 長年飯 要插紅春 芋苗和青蔥。春 與閩南話 剩 諧音,寓富餘之意,長年菜也有同義 包薄餅稱為 包金包銀 春餅又因其作料多樣,以麵皮包而成捲,寓意閤家團聚 蒸年糕寓意年年高公升。春節掛貼...

漢族春節習俗,漢族春節習俗資料

正月初一為春節,舊稱元旦。是日,人們早起,著新衣 戴新帽 穿新鞋,以示辭舊迎新。謂穿未下過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腳輕手健。男主人起床,口唸吉詞先開門,放炮仗於門口,稱 開門炮 開門炮一般放三個,要 帶四放三 留乙個作 備炮 寧波話 備炮 出典於此。炮仗放得越高越響,示意新年吉利。若是 吹 吹 吹 的啞...

春節習俗寫作文,150字春節習俗寫一篇作文

吃餃子囉,吃餃子囉!每年的正月初一,我們都要圍坐在一起,吃奶奶親手包的餃子。聽奶奶說,過年吃餃子是俺山東老家的老規矩,在明清就很盛行。爺爺呢,一吃餃子,就要說說那我都能倒背如流的典故 吃餃子取 更歲交子 之意,子 為 子時 交 與 餃 諧音,有 喜慶團圓 和 吉祥如意 的意思。難怪每年的餃子宴是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