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劉邦打天下的所有功臣有哪些,跟劉邦打天下的功臣都是什麼下場?

2021-03-03 23:33:53 字數 4602 閱讀 5584

1樓:匿名使用者

張良 首推張子房 ~高祖評:「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

蕭何 二薦蕭何 ~高祖評:「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韓信 三數 韓信 高祖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漢王綜述: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劉邦打天下時,手下文臣武將不計其數,其中蕭何、張良、韓信居功至偉,被史學家稱為「漢初三傑」。劉邦的評價精確而深刻,有一次他在酒席宴問群臣自己為什麼能得到天下,而項羽比自己勢力大得多卻失去天下又是為何?群臣的對答都沒有說到點子上。

劉邦笑了笑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然而,就是被劉邦親自稱之為「人傑」的三個人,均功勞蓋世,日後劉邦對他們的處置方法卻卻大不相同。三傑之中,劉邦對韓信從來就沒怎麼放心過,對蕭何也是疑神疑鬼,反而對張良則似乎從來都沒疑心過。究其原因,韓信手握兵權,而且攻齊之後又主動求封為齊王,犯了帝王家大忌,劉邦對他有疑心一點也不奇怪;蕭何與劉邦同鄉,在關中也是有著自己勢力的,且深得民心,劉邦因此對他也一直放心不下;而張良則是跟在劉邦身邊的,淡泊名利的為人使劉邦對他相對放心得多,而且張良是外來戶,不象蕭何的根深蒂固,這也是日後劉邦有不同方式處置「三傑」的主要原因。

張良世代為南韓貴族。秦末亂起,張良也組織了一支百餘人的隊伍反抗暴秦,在留縣遇到劉邦,兩人很談的來,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這才有了「約法三章」滅亡秦朝;鴻門宴有驚無險,被封漢王;火燒棧道,使項羽放鬆了警惕,為日後的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打下了基礎。

後來張良從彭城再投劉邦,受封為「成信侯」。做為實際上的軍師,開始與劉邦真正合作,幫助劉邦滅項羽,平定天下。劉邦封賞功臣時,對張良的封賞是「自擇齊三萬戶」,張良謝絕,只要了「留」這個地方。

功成名就的張良此時已形同隱居,除了在封賞功臣、建都問題上出了點主意外,就是後來在保護太子上發揮了作用。在劉邦的三傑中,張子房精通黃老之學,深知「不伐其功,不矜其能」,功成身退的道理,使得劉邦一直尊重張良。

蕭何與劉邦同鄉,劉邦起兵不久就與曹參一起追隨劉邦,對劉邦可謂忠心耿耿,至死不渝。蕭何慧眼識才可以說無人能及。首先是看準了市井無賴的劉邦,終生追隨;其次是看好韓信,強力推薦。

蕭何功高位顯,想當然地引起為人刻薄的劉邦的猜忌,曾經三次懷疑、試探蕭何。漢三年,劉邦與項羽兩軍對峙於京縣、索亭之間。劉邦一邊在前線打仗,一邊擔心後方局勢,多次派使者慰勞蕭何。

有人對蕭何說:「如今陛下在征戰沙場,餐風吸露,自顧不暇,卻多次派人慰問閣下,這不是明擺著有懷疑閣下之心嗎?我替閣下拿個主意,不如派您族中能作戰的全部奔赴前線,這樣大王就會更加信任閣下了。

」蕭何依計而行,劉邦果然大為高興。漢十一年,漢將陳豨謀反,劉邦御駕親征。其間蕭何幫助呂后殺掉了韓信。

劉邦聽說韓信已經服誅,派人拜蕭何為相國,加封食邑五千戶,並且派士兵五百人、都尉一名,作為相國的衛隊。滿朝文武都來祝賀蕭何,只有召平前來報憂。他對蕭何說:

「恐怕禍患從此開始了!皇上在外征戰,而閣下留守朝中,明明不必以身涉險,卻無端加封閣下、為閣下增設衛隊,這是由於淮陰侯韓信剛剛在朝中謀反,皇上因而有了懷疑閣下之心。增設衛隊保護閣下,其實並非恩寵。

希望閣下謝絕封賞,把全部家產都貢獻出來資助軍隊建設。這樣皇上必定高興。」蕭何依計而行,劉邦果然大為高興。

漢十二年,淮南王黥布謀反,劉邦再次御駕親征,在外多次派遣使者回京打聽蕭何都在幹什麼。回報說:「蕭相國在京安撫百姓,拿出財產資助軍需,和平定陳豨反叛時一樣。

」於是又有人來對蕭何說:「恐怕閣下離滅族之禍不遠了!閣下功高蓋世,無以復加。

閣下當初入關,已經深得民心,十餘年來,百姓都已歸附於您,您還要孜孜不倦地爭取百姓的擁戴,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啊。皇上所以多次派人詢問閣下所作所為,就是唯恐閣下控制關中動搖漢室。現在您不如做一點強購民田民宅、放高利貸之類的事情來『自汙』,敗壞自己的好名聲,這樣皇上才能心安。

」蕭何依計而行,劉邦果然大為高興。

劉邦三次懷疑蕭何,而蕭何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沒有被順境沖昏頭腦,虛心接受別人意見,所以蕭何三次都做到了處變不驚,不動聲色,虛懷若谷,從善如流,直至將劉邦的疑心消弭於無形,從容化險為夷,居然倖免於難。

劉邦對於韓信可以說是用足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帝王鐵律,這一方面是劉邦在故意找磋,一方面也是韓信沒有政治上的大局觀,定位不准造成的。他是劉邦部下,但卻犯有以功要封的重大原則錯誤;如果不想臣服於劉邦,就該在手握重兵時早做打算,但他心懷「婦人之仁」,最終狠不下心腸反叛劉邦,使得自己在利用價值用完後被劉邦所收拾。直接原因很多:

其一是帝王們對手握重兵的將帥一向最為忌憚,而且還是像韓信這樣用兵如神的軍事統帥,任何乙個有作為的帝王都不會對其掉以輕心;其二是韓信中途投奔劉邦,不象樊噲、周勃、曹參等是劉邦的子弟兵,本來劉邦就不相信他;其三是他在打下齊魯之地後向劉邦伸手要官,以功要挾封他為齊王,犯了帝王大忌;其四是雖然是軍事天才,但在政治上近乎白痴,既沒有張良的淡泊名利,瀟灑瓢逸,也沒有蕭何的深沉老練,善於處理各種複雜局面的政治手段,終於使自己走上絕境;其五犯的幾個低階錯誤更是讓劉邦抓住了藉口。象開始收留鍾離昧而又殺掉鐘向劉邦獻媚,滿腹牢騷到處喊冤,與陳狶暗通資訊等,都直接促使他速亡。

幫劉邦打天下的所有功臣有哪些?

2樓:種完太陽吃牛大

張良:劉邦的重要謀臣,參與了鴻門宴、楚漢決戰等重要事件,最後被呂后強行留在長安病逝

蕭何:相國之才,有著一套獨有的安撫天下得才能,戰爭時期是劉邦軍隊後勤的重要保證。

曹參:曾經不過沛縣的獄卒小吏,卻有將相之材,武能百戰建功,奪下二國一百二十餘縣。文能治國安天下。

樊噲:劉邦的貼身侍衛,勇猛異常,數次救劉邦於危難之中,鴻門宴上食生肉以據項王,是劉邦手下重要戰將。

周勃:同樣是開國名將,曾擔任文帝相國,其子周亞夫也是漢朝的註明戰將。

韓信:最著名的事件是胯下之辱和多多益善,統兵打仗可以說是戰神一樣的人物,但最終成也蕭何敗蕭何。

陳平:與韓信一樣在項羽**不的重用,壯志難酬,轉而投到劉邦麾下。在楚漢戰爭和平定異姓王叛亂中發揮重要作用。

彭越:與劉邦垓下會師,逼得項羽烏江自刎,是楚漢決戰的重要力量。後來被劉邦借反叛罪名剷除。

英布:楚漢決戰的重要力量之一,同樣以反叛罪名被劉邦剷除,死後肢解八塊分葬。

劉邦殺過哪些功臣:

劉邦當初登基時封了7個異姓的諸侯王,到最後都被劉邦殺掉了。

燕王臧荼,他以謀反罪名在劉邦稱帝那一年被殺害。

第二年,韓信也是以謀反的罪名被逮捕,五年以後,劉邦的夫人呂皇后對韓信還是不放心,於是就設計陷害韓信,讓他死於長安宮中,並且株連三族。

劉邦的同鄉燕王盧綰,跟隨劉邦浪跡天涯,他們一直是患難與共的朋友。在漢朝開國以前,他一直是劉邦的心腹,可最後還是莫名其妙被劉邦逼得逃亡匈奴,還是以謀反的罪名。

劉邦殺了彭越後,為了警告其他功臣和將領,居然把彭越的屍體剁成肉醬,再分給諸侯品嚐,這使得功臣們更加膽戰心驚。

跟劉邦打天下的功臣都是什麼下場?

3樓:客塵

為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之中,共有八個不姓劉的人被封為王,這八人是:張耳、盧綰、韓信、彭越、英布、韓王信、臧荼、吳芮。

韓信被殺。韓信原本是齊王,後來改為楚王。在韓信當楚王的時候有人告他謀反,劉邦用計把他抓了。

劉邦抓了韓信後並沒有殺他,只把他降為侯,並軟禁起來了。後來劉邦在外平叛,呂后跟蕭何合謀把韓信殺了。

彭越被殺。劉邦平叛,向彭越徵兵,彭越出兵但不是自己帶兵,劉邦罵了他幾句(彭越不在場)。但是彭越以前沒捱過劉邦的罵,他聽說後嚇壞了。

彭越的仇人到劉邦那裡告彭越謀反,於是劉邦就把彭越抓了,後來經過一些周折最後彭越被殺。

英布被殺。彭越死後英布開始加強戒備,防止劉邦偷襲。恰好這時英布後院**了,乙個大臣叛逃到劉邦那裡,誣告英布謀反。

劉邦雖然不太信任異姓王,但是他並不相信英布會謀反,他把叛逃過去的那人關了起來,派人暗中調查英布是否謀反。這一下問題就出來了,英布早已是驚弓之鳥,又發現劉邦在調查他,於是一不做二不休就起兵造反了,最終戰敗被殺。

燕王臧荼,這是項羽封的王,後來造反,兵敗被殺。

韓王信,因為抵擋不住匈奴人的進攻投降匈奴,最後被劉邦的軍隊擊殺。

趙王張敖,劉邦的女婿,因為手下的大臣**劉邦,最後被降為侯。

後來的燕王盧綰,因為私通叛將,事發後逃往匈奴。

張耳與吳芮屬於自然死亡。

劉邦(西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漢太祖高皇帝,沛豐邑中陽裡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開拓者之

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占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任碭郡長,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  。西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灞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

秦朝滅亡。

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

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後,統一天下。西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於定陶泛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在幫助劉邦奪得天下的開國功臣中,有哪些是得到了善終的?

劉邦手下有誰是得以善終的開國功臣?劉邦能贏得天下,開創西漢王朝,離不開他的明星們的協助,劉邦的主要分為三類,軍事指揮型 型 後勤戰略型,劉邦在征服天下後,劉邦說在指揮漢信之戰中,曾大肆破壞後勤 在戰略方面,劉邦有張良。劉邦的乙個優勢就是得到這三個人的幫助,這也是劉邦的用人之道。韓信就是韓信王季蒼普通...

李世民對打天下的貢獻到底有多大呢?

李世民在發動玄武門事變之前,一直是領兵作戰余弦線的,我認為大唐的江山都是他一手帶領打出來的,我認為他的貢獻是無法估量的。李世民對打天下的貢獻並不大,他只是從隋朝裡面奪下了天下,李世民最大的貢獻是用和親的方式收服了吐蕃。李世民有戰功嗎 唐朝建立以後,為統一全國,先後進行了六次大的戰役。這六個戰役李世民...

李世民對打天下的貢獻到底有多大呢?

唐朝統一天下,大部分功勞都是李世民的。唐軍勢如破竹,一路上軍心穩定,無往而不利。簡單一點說吧,如果沒有李世民,唐朝可能還是會一統天下,但是可能要花上。李世民對打天下的貢獻十分巨大。可以說是如果沒有李世民,那麼天下就不一定能打得下來。李世民是怎麼打下唐朝的天下 網羅各方豪傑做自己的手下,做大自己,使兄...